電影翻拍自2013年的韓國電影《蒙太奇》,所以劇情框架也基本沿用,但看評分真的只是勉強及格。因為原版更好一些,比較複雜,漏洞少,而且最後的意義要比《你是兇手》好得多。
電影講述十年前,白蘭女兒鈴鐺被綁架身亡,重案組警官陳浩許諾要將兇手繩之以法。無奈經過追查一無所獲,只能帶遺憾離開警隊。十年後,陳浩發現新線索,於是和身患絕症的白蘭兩人展開調查,與此同時,李愛軍的孫女也遭人綁架,手法跟十年前一樣。
導演王昱是攝影師出身,跟賈樟柯、婁燁、田壯壯經常合作,擔任過《昨天》、《黃金時代》、《蘋果》等電影的攝影。所以他能保證影片的質感,從燈光、美術、構圖各方面都讓電影在寫實風格的基礎上還做到了情緒和審美。
但攝影師出身的導演有個問題,就是過分關注畫面,而忽視電影本身節奏,《你是兇手》在畫面的氛圍感與色彩都沒問題,動作戲的剪輯也對,但結合在一起問題很大,還有就是劇情改編的問題很大,後面我們細說。
電影的演員陣容不錯,宋佳、王千源、馮遠徵都是實力派,王千源這兩年經常拍翻拍韓國電影,宋佳在本部電影也奉獻的演技,而這次電影最大的亮點,則是演技派馮遠徵的久違亮相。所以這一次我們就來說說馮遠徵。
馮遠徵給觀眾留下最深的印象一定是《不要對陌生人說話》的安嘉和,但馮遠徵真的不僅僅是安嘉和而已。他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德藝雙馨,段子手,以及民間反家暴代言人等等。
在他身上,我們依然能看到老一代藝術家的品質: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面貌,他都感激自己被觀眾銘記,他也真的是有足夠的實力。這幾年他不怎麼出現在大銀幕上的原因是因為他將事業重心放在了話劇上,比如《譁變》和《杜甫》。
《你是兇手》在敘事上沒有平鋪直敘地講述,而是利用平行剪輯的手法讓十年前和十年後的故事交叉並行。將時間線打亂會讓影片的信息量更大,每一秒都是線索,所以會讓觀眾始終有解密的快感,同時也製造了一種宿命般的悲劇。
但電影前半段的節奏太差了,有很多無關緊要的東西,其實這本是個很有張力的故事,最後變得很乏味,直到李愛軍出現才好一些。當然角色塑造的最好的也是他,丟孩子與物理老師的人設非常合理,這也是改編方面最合理的一處。
後半段總感覺有話說不出來。在原版中,警察犯人最後對峙的那場戲就很有趣,信息量很大,《蒙太奇》的結尾也要比《你是兇手》更具有意義,會讓觀眾眼前一亮,大吃一驚,但《你是兇手》的結尾就很枯燥無趣。
《你是兇手》的故事肯定大框架會沿用《蒙太奇》,並在某些方面做了改編。電影的原版故事設定是十五年,因為案件的追訴期是十五年,非常合理,原作中因為15年追訴期馬上要到,沒有結果就代表前面的一切等於白費。
而在《你是兇手》裡,變成了十年。設定變成了是白蘭癌症晚期,所以問題隨之而來了,癌症晚期會極大削弱人的行動力,怎麼會腿腳靈便的去復仇。而且人物內心不合理,一邊大量抽菸,還想自殺,一邊又在為復仇做調查。
而且白蘭的性格要比原作更猛烈一些,所以在無形中降低了她最後反轉後的力度,在原版中的嚴正花自始至終都是個弱女子形象,所以才讓後來的爆發更具反差,更有亮點。
還有就是陳浩的設置,在原版中吳青浩一直是警察,十五年來一直沒放棄搜尋。但《你是兇手》裡,陳浩在綁架案後辭職,並成了海鮮公司員工,而且他都不當警察了,同事還會調撥資源讓他查案,完全違背了邏輯和規則,不合理。
所以,同樣是翻拍,同期上映的美版《觸不可及》就獲得了好評與成功,我們的翻拍出的問題也不止一點半點,改編真的不是胡編,要根據自身情況。我們在改編這一方面能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