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猜測,數千年來,人類與犬類或已經通過病毒交換遺傳物質。
逆轉錄酶病毒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可導致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症(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這些「搭車者」可以吸收其主人的遺傳物質並複製。
所有的哺乳動物和大多數脊椎動物的基因組裡顯然具有這些「內源性逆轉錄酶病毒」。事實上,近1%的人類基因組含有這些並不受歡迎的客人。在老鼠和負鼠的基因組內,這一比例甚至達到2%。
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逆轉錄酶病毒如何入侵基因組,瑞典的科學家們分析了第一序列食肉動物基因組,包括一隻雌性拳師犬。
研究者發現內源性逆轉錄酶病毒似乎只佔犬類基因組的0.15%,比人類少6倍。研究人員稱,犬類也許擁有更好的基因組保護機制以抵禦逆轉錄酶病毒,或者它們的基因組可能容納了尚未被現代科技所偵測的未知類型逆轉錄酶病毒。
有趣的是,科學家在狗身上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逆轉錄酶病毒物質,類似人類的內源性逆轉錄酶病毒。它們屬於一種伽馬逆轉錄酶病毒,是迄今為止在哺乳類動物中最常見的逆轉錄酶病毒。
最近,該特定逆轉錄酶病毒似乎已經入侵犬類基因組。這表明一起相處數千年來,人類與犬類由於親密互動可能已經互相傳染了細菌,這一現象被稱為「橫向傳播」。但這種傳播如何發生尚未確定——也許是溼吻小狗的結果。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只能說『存在人類與犬類間橫向傳播的潛在可能』」,瑞典大學農業科學分子遺傳學家安德森稱。
為了釐清這種現象是在何時以及如何發生的,「更多犬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將被分析」安德森說道。
這樣的研究不僅可以發現這種橫向傳播的證據,而且還可以揭示犬類如何保護它們自身抵抗逆轉錄酶病毒。這樣的知識將有助於包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內的逆轉錄酶病毒感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