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將讓盲人重獲光明

2020-09-23 學術頭條

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


在預臨床實驗和非人類試驗證實該設備用於綿羊時,超過2700小時的刺激過程中,均未引起廣泛的組織損傷。


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將「仿生眼」完全植入大腦進行的長期實驗之一。研究結果發表在不久前的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神經工程期刊》中。


目前,研究人員正積極準備在墨爾本開展人體臨床試驗,並希望最終在全球範圍內生產該設備。研究人員還希望該系統可以幫助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如肢體麻木)的患者恢復運動。


十年努力,開發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


據悉,全世界近4000萬人患有失明症,1.2億人有弱視症。科學家一直致力於開發一種設備來恢復視力,即製造仿生眼。


莫納什大學電氣和計算機系統工程系Arthur Lowery教授為此已經努力了數十年。終於,他領導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名為「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的仿生眼。


鑑於失明患者往往出現視神經受損,所以外界信號無法從視網膜傳遞到大腦的「視覺中心」。而此款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可繞過視神經來發揮作用。



該系統由帶有攝像機和無線發射機的「頭盔」,一個與智慧型手機大小相似的視覺處理器和軟體,以及一個植入大腦的9×9mm貼片組成。頭盔上的攝像機捕捉到的畫面可發送到視覺處理器,隨後畫面將被處理成最有用的信息,而處理後的數據將被無線傳輸到植入大腦的貼片中,接著數據轉換成電脈衝的形式,通過微電極刺激大腦。


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Arthur Lowery教授表示,該系統通過向接收,整合和處理視覺信息的大腦區域皮層提供電刺激,以此來恢復失明患者的視覺感知。設計通過組合多達172個光點來創建視覺圖案,為在室內和室外環境中的患者提供導航信息,並識別周圍人和物體。



目前,該項目已經使用綿羊進行了預臨床實驗。研究人員對7款植入綿羊的設備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刺激,累計共超過2700小時。結果未觀察到此設備對綿羊健康有任何不利影響。組織學分析顯示,綿羊大腦對此設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該設備可實現長期刺激,不會引起廣泛的組織損傷,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行為異常或由刺激引起的癲癇發作。


科技讓失明、癱瘓,不再可怕


然而,動物研究和人類研究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在這一技術真正被生產和商業化使用之前,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開展大規模的應用於人類的臨床試驗。


不過,該研究小組相信該技術的應用前景不僅限於「仿生眼」。他們估計,同樣的方法可以治療癱瘓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並為他們提供多種治療選擇。該技術背後的團隊也在尋求獲得額外的資金,以支持該設備進行商業生產和分銷。



據悉,2019年6月,該項目在聯邦政府醫學研究未來基金(MRFF)「前沿健康和醫學研究計劃」下獲得了超過100萬美元的資金,旨在用於提高技術水平。第二階段MRFF資金將於今年年底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資助申請項目達數百萬美元。


對此,莫納什大學電氣與計算機系統工程系的Philip Lewis博士說,如果該項目能成功拿到第二階段MRFF資金,研究團隊將用於創建一家新商業公司,為無法治癒的失明者提供視力,為四肢癱瘓者的手臂提供活動,並改善其醫療保健。


莫納什大學生物醫學系Rosa教授說,除了改善醫療保健和恢復盲人視力外,商業上的成功可以創造新的出口機會、高技能製造和醫療設備設計工作,並獲得經濟增長。


莫納什大學生物醫學系Wong博士表示,「仿生視覺技術的商業化與我們探索視力和脊髓損傷以外的更多應用,例如控制癲癇和抑鬱症,腦控制假肢,以及其他重要感官的修復等計劃緊密相連。莫納什大學神經仿生學研究人員具有這樣的能力,與行業夥伴合作將發揮出巨大潛力。



排版:趙辰霞
編審:王新凱


參考資料:
https://www.monash.edu/news/articles/opening-eyes-to-a-frontier-in-vision-restoration
https://futurism.com/doctors-preparing-implant-the-worlds-first-human-bionic-eye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1-2552/ab9e1c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首例人類仿生眼將進入臨床;你的推理能力從何而來?
    1,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終將讓盲人重獲光明來源:學術頭條>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
  • 腦科學日報:首例人類仿生眼將進入臨床;你的推理能力從何而來?
    1,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終將讓盲人重獲光明來源:學術頭條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當然,這樣的前沿技術更實際的應用場景,還是幫助盲人和視力障礙者重見光明。而且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已經證明,通過大腦植入物使盲人恢復視力,即將成為現實。重見光明的希望對於全球 4000 多萬盲人來說,重見光明曾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儘管在 「仿生眼」 成為現實之前,仍有幾個技術障礙有待克服,但這項最新研究已經帶來了希望,即該設備有朝一日可能為全世界的視力障礙者帶來有用的視覺功能。
  • 全球首次仿生眼將人體臨床試驗,將智慧型手機與大腦植入微型電極相結合
    與非網 9 月 21 日訊,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稱,經過 10 年的努力,他們成功研製出了一種仿生裝置,可以通過腦部植入物幫助盲人恢復視力。該裝置在羊身上進行的非人類試驗中顯示出了效果。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為將在墨爾本進行的、全球首次仿生眼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
  • 神奇:仿生眼問世,給盲人帶來了福音。重磅:超越人眼睛不是夢!
    首先,它給全世界各國數以千萬計的盲人帶來真正的福音。其次,這款仿生眼的應用技術絕不止限於能讓盲人重見光明。更確切的說,它的應用領域是無限廣闊。一、這款仿生眼有什麼獨到之處?在這款仿生眼問世之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也曾對仿生眼進行過不同形式的研究和臨床應用,但反應都不盡人意。不是造價過高,就是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很不便利。因此說真正貼近現實,符合人體生理需求的逼真仿生眼,還是一項空白。這款仿生眼是由美國和中國香港範智勇一個科學家團隊研製、開發的。
  • 「仿生眼」將進行人體試驗:大腦植入晶片 為盲人帶來光明
    雖然已經研製了10多年,但科學家們正準備在人體上植入一個「仿生眼」。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位於大腦表面的無線植入物,據說可以恢復盲人的視力。這種植入物被稱為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包括一個裝有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套,一個視覺處理器單元和軟體,以及一組植入大腦的9x9毫米的貼片。這套系統在羊身上使用後發現非常成功,沒有產生任何不利的健康影響。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尋求資金,以加快這種植入物的生產和銷售。
  • 科學家3D打造仿生眼,數百萬盲人有望重見光明!
    Bionic eye could restore sight for millions: Scientists use 3D printing to build a new prototype 'eyeball' that can detect changes in light levels仿生眼有助數百萬人恢復視力:科學家利用
  • 香港科大研發3D人造眼球,5年內有望讓盲人重見光明
    這款人工眼球和以往的人工義眼完全不同,如果順利的話,5年之內,可以讓數百萬人重見光明。然而,每年全球都有數十萬人因為疾病或者不幸而失去了視力,重見光明成為了很多盲人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很多盲人只能使用不具備恢復視力的義眼,用來彌補面部缺陷。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
  • 科學家正準備植入世界上第一隻人類仿生眼,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截止到目前為止該系統已經被證明可以在綿羊的臨床前研究和非人類試驗中使用。
  • 科學家正準備植入世界上第一隻人類仿生眼,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截止到目前為止該系統已經被證明可以在綿羊的臨床前研究和非人類試驗中使用。
  • 全球首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行人體試驗,植入晶片為盲人帶來光明
    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稱,經過10年的努力,他們成功研製出了一種仿生裝置,可以通過腦部植入物幫助盲人恢復視力。該裝置在羊身上進行的非人類試驗中顯示出了效果。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為將在墨爾本進行的、全球首次仿生眼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
  • 澳完成世界首例仿生眼植入手術 患者術後能看到亮光
    此次次接受仿生眼植入手術的是54歲的黛安娜·阿什沃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30日報導,日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仿生眼植入手術,接受該手術的失明患者在植入仿生眼後,能夠看到少量外界光線。
  • 安裝義眼能否讓小斌斌重見光明?專家解讀電子仿生眼
    林順潮說,如果小斌斌康復良好就可以出院,但還要為他佩戴電子導盲儀,利用其中的攝影機將影像化為黑、白像素,協助他重組眼前事物的形狀、大小、方位及動態。 什麼是義眼和義眼片,小斌斌裝了義眼之後為什麼還要裝義眼片,安裝義眼和義眼片有什麼作用?電子導盲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能否助小斌斌重見光明?
  • 欺騙大腦產生圖像 仿生眼成功讓失明者復明
    英國倫敦穆爾菲爾德眼科醫院日前成功實行了一項先鋒性的「仿生眼」移植手術,目前2名接受手術的盲人患者已經恢復視力,可以大致看清物體輪廓,分辨物體移動方向,並能感知光線強弱。據了解,在未來3年之內,「仿生眼」技術有望得到大範圍推廣,令數百萬盲人通過這種方法重見光明。
  • 科學家成功研發「全球革命性創新仿生眼」,以後視障者就能重新看見世界了
    對於眼疾者或盲人來說,重見天明或許將不再遙不可及,最近國外科學家研發了一款能夠協助盲人看見世界的神奇科技產品:仿生眼。
  • 【科學闢謠】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
    而仿生眼的誕生,給失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新的技術進展,亦不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最近,《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革命性進展:通過高密度的人工視網膜製造工藝,讓仿生眼成像性能超過了人眼。如果能解決眼、腦協作問題,讓盲人重見光明、甚至實現超級視力將指日可待。 失明患者的希望之光:仿生眼人們感受外界信息80%靠視覺。
  • 盲人迎來新曙光?又有突破:科學家已在實驗室再生小鼠視神經細胞
    人類雖然已經身處食物鏈的最頂端,但在地球上從某種意義上,咱們還真談不上最強的動物。比如,咱們無法像某些動物那樣斷肢再生,一旦失去了一些器官,也許就成為一輩子的遺憾。特別是盲人,你無法想像這份失去光明的痛苦!當世界永遠失去了色彩,不管黑夜還是白天,你的眼前總是一片單調的黑暗。
  • 仿生眼讓失明女子重獲光明 可向大腦發送移動影像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們正接近於通過向大腦直接發送移動影像來恢復盲人的視力。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在世界首例此類手術中,外科醫生在一名30歲女子的大腦中植入了視覺刺激器晶片。
  • 科學家創造了一種「仿生眼」大腦植入物,可以使盲人看見
    這是治癒盲人的新方法「仿生眼」視力障礙是一種疾病英國《每日郵報》9月15日星期三報導 ,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治癒人類失明的設備。 通過他們開發的仿生視覺系統的頭飾,科學家們準備對人類對象進行「仿生眼」實驗。
  • 3D列印的眼睛真的可以讓失明人士重見光明嗎?
    智能醫療將會在未來各個方面影響到我們,比如如何讓一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聽起來你可能不太相信,但現代醫學已經給出了一份相對比較滿意的答卷。近日科學家朝打造世上首隻仿生眼又邁進了一步。一旦研製成功,成百上千萬的盲人將有機會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