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眼讓失明女子重獲光明 可向大腦發送移動影像

2020-11-2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們正接近於通過向大腦直接發送移動影像來恢復盲人的視力。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在世界首例此類手術中,外科醫生在一名30歲女子的大腦中植入了視覺刺激器晶片。當計算機把信號發送給她的大腦時,這名完全失明7年的患者看到了彩色的閃光、線條和斑點。

她的醫生目前正計劃從一臺微型攝像機向大腦發送視頻,這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例仿生眼,從而有望為數百萬人恢復視力。這項技術繞過了患者的雙眼,這意味著它有可能讓那些失去了眼睛或因為癌症而致盲的患者恢復視力。

在6周的測試期中,該患者已經穩定地看到了科學家發送到她視覺皮質上的確切信號。視覺皮質是通常接收來自視神經的影像的大腦區域。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生們正在等待美國監管機構的許可,以便把這一系統與一臺安裝在一副眼鏡上的攝像頭相連,他們希望這個攝像頭可以把移動影像直接發送給大腦。

執行這一手術的納德爾·普拉蒂安醫生說:「患者看到顏色的那個時刻讓人非常激動。我們所有人都為之深深感動。基於這些結果,這一系統擁有了為盲人恢復視力的潛力。」

這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患者,8年前由於患有一種名為伏格特-小柳-原田症候群的罕見疾病開始失去視力,這種疾病攻擊眼睛中的色素膜。在視力開始退化的一年內,她完全失明了。

普拉蒂安今年8月在患者大腦的後部插入了視覺刺激器——即一系列微型電極。在4小時的手術中,外科醫生在她顱骨的後部切出一個小孔,並把刺激器放置在她的大腦表面。一根小型天線接收器被植入了她顱骨的切口中,以接收來自計算機的信號。

在研究團隊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許可後(他們希望是在明年初),他們將嘗試從一個被稱為「奧賴恩I」的系統發送視頻信號。該系統利用一臺位於眼鏡框中間橫梁上的攝像頭捕捉眼睛前方的影像。該系統是在一個名為「百眼巨人II」的裝置獲得成功的基礎上開發的。「百眼巨人II」由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推出,使用類似的攝像頭向位於眼睛後部的植入體發送影像。

但該系統依賴於患者仍擁有一些功能正常的視網膜細胞。而新系統則把這一概念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直接向大腦發送信號。在英國有超過200萬人視覺受損或失明,迄今為止沒有治癒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欺騙大腦產生圖像 仿生眼成功讓失明者復明
    英國倫敦穆爾菲爾德眼科醫院日前成功實行了一項先鋒性的「仿生眼」移植手術,目前2名接受手術的盲人患者已經恢復視力,可以大致看清物體輪廓,分辨物體移動方向,並能感知光線強弱。據了解,在未來3年之內,「仿生眼」技術有望得到大範圍推廣,令數百萬盲人通過這種方法重見光明。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近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 (NIN) 的一項最新發現表明,通過在大腦視覺皮層中植入新開發的高解析度電極,可以使受試猴子大腦中出現人工植入的視覺形狀和知覺。具體而言,這個包含 1000 多個微小的、刺激大腦的電極植入物,可以在猴子的大腦中產生可識別的運動和複雜形狀的感知,包括字母表中的字母。
  • 安裝義眼能否讓小斌斌重見光明?專家解讀電子仿生眼
    電子導盲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能否助小斌斌重見光明?  義眼包括義眼臺和義眼片 可緩解眼部組織萎縮起到美容作用 義眼和義眼片究竟有什麼區別,這恐怕不是一般民眾能夠說清楚的。北京某專門眼科醫院的一位醫生表示:「義眼和義眼片是一個東西,都起到美容的作用。」
  • 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將讓盲人重獲光明
    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在預臨床實驗和非人類試驗證實該設備用於綿羊時,超過2700小時的刺激過程中,均未引起廣泛的組織損傷。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將「仿生眼」完全植入大腦進行的長期實驗之一。
  • 「仿生眼」將進行人體試驗:大腦植入晶片 為盲人帶來光明
    雖然已經研製了10多年,但科學家們正準備在人體上植入一個「仿生眼」。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能夠繞過受損的視神經,因為受損的視神經阻斷了從視網膜向大腦「視覺中心」發送的信號。該設計包括一個定製的頭盔,配有一個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一個視覺處理器單元和軟體,以及一套9x9毫米的植入大腦的貼片。附加的攝像頭捕捉用戶周圍的場景,並將其發送到視覺處理器,該技術從傳輸中提取數據。
  • 科學家成功研發「全球革命性創新仿生眼」,以後視障者就能重新看見世界了
    對於眼疾者或盲人來說,重見天明或許將不再遙不可及,最近國外科學家研發了一款能夠協助盲人看見世界的神奇科技產品:仿生眼。
  • 【科學闢謠】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如是說。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生活質量就會大受影響。而仿生眼的誕生,給失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新的技術進展,亦不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最近,《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革命性進展:通過高密度的人工視網膜製造工藝,讓仿生眼成像性能超過了人眼。如果能解決眼、腦協作問題,讓盲人重見光明、甚至實現超級視力將指日可待。
  • 全球首次仿生眼將人體臨床試驗,將智慧型手機與大腦植入微型電極相結合
    據介紹,這個被稱為「Gennaris 仿生視覺系統 (Gennaris bionic vision system)」的裝置本質上是將智慧型手機與大腦植入微型電極相結合,可以繞過受損的視神經,讓信號能從視網膜傳輸到大腦的視覺中心。該系統包括一個配有攝像頭、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戴裝置,一個負責數據處理的處理器,以及一組被植入大腦、負責傳遞信號的的貼片。
  • 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了一步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如是說。視力對人至關重要,一旦失明,生活質量就會大受影響。而仿生眼的誕生,給失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新的技術進展,亦不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最近,《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革命性進展:通過高密度的人工視網膜製造工藝,讓仿生眼成像性能超過了人眼。如果能解決眼、腦協作問題,讓盲人重見光明、甚至實現超級視力將指日可待。
  • 3D列印的眼睛真的可以讓失明人士重見光明嗎?
    智能醫療將會在未來各個方面影響到我們,比如如何讓一名失明人士重見光明,聽起來你可能不太相信,但現代醫學已經給出了一份相對比較滿意的答卷。近日科學家朝打造世上首隻仿生眼又邁進了一步。一旦研製成功,成百上千萬的盲人將有機會重見光明。
  • 仿生眼助英帕運會主席重獲光明 植入晶片僅3毫米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20日報導,英國帕運會主席、前帕運會盲人遊泳運動員蒂姆·雷迪什19日表示,在接受視網膜晶片植入(即仿生眼)手術後,他已經能夠看到外界物體的輪廓,甚至能自己看表。今年55歲的雷迪什在31歲的時候患上眼部退行性疾病,並在38歲時視力全失。但雷迪什並未就此放棄生活熱情,而是積極投身殘疾人運動。
  • 科學家創造了一種「仿生眼」大腦植入物,可以使盲人看見
    ,一旦不能立即治癒,就會變成完全失明。英國《每日郵報》9月15日星期三報導 ,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治癒人類失明的設備。 通過他們開發的仿生視覺系統的頭飾,科學家們準備對人類對象進行「仿生眼」實驗。
  • 神奇:仿生眼問世,給盲人帶來了福音。重磅:超越人眼睛不是夢!
    其次,這款仿生眼的應用技術絕不止限於能讓盲人重見光明。更確切的說,它的應用領域是無限廣闊。一、這款仿生眼有什麼獨到之處?在這款仿生眼問世之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也曾對仿生眼進行過不同形式的研究和臨床應用,但反應都不盡人意。
  • 腦科學日報:首例人類仿生眼將進入臨床;你的推理能力從何而來?
    1,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終將讓盲人重獲光明來源:學術頭條>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
  • 澳完成世界首例仿生眼植入手術 患者術後能看到亮光
    此次次接受仿生眼植入手術的是54歲的黛安娜·阿什沃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30日報導,日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仿生眼植入手術,接受該手術的失明患者在植入仿生眼後,能夠看到少量外界光線。
  • 科學家打造「仿生眼」,超人類主義:未來或可通過此技術實現長壽
    從分享出來的畫面中,我們看到的「仿生眼」,和眼睛確實是很相似的。不過,雖然這些技術可以實時捕獲畫面,但是將這些傳感器與人腦進行交互,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大腦,是很難的。因為這些信號需要實時反饋到大腦,以便大腦可以及時作出反應。
  • 大腦植入電極後,失明16年的盲人重新看見
    而且她已經失明十多年了。在戈麥斯 42 歲的時候,中毒性視神經病變破壞了連接她的眼睛和大腦的神經束,導致她完全失明,甚至無法感受到光。但是在經歷了 16 年的黑暗之後,戈麥斯獲得了六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她可以看到一個低解析度的世界,儘管只是發光的黃白色圓點和形狀。這要歸功於一副經過改造的眼鏡,這副眼鏡被塗黑並配備了微型相機。該設備連接的計算機可處理實時視頻輸入,並將其轉換為電子信號。
  • 「仿生眼」問世,或用於恢復失明人士的視力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美國和香港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合成的眼睛,通過傳感器模仿人眼,它的功能和真正的眼睛非常相似,未來這款「仿生」原型或許可以用於恢復失明人士的視力。「仿生眼」是現代技術與自然自身設計的結合,由一個半球形的人工視網膜和一系列捕獲並傳遞實時圖像的傳感器組成。這對現代醫學來說非常不可思議,其實多年來,科學家和醫生們一直在想辦法用人造器官代替人體的某些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可以恢復人的生活質量,使面臨病痛的人類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 腦科學日報:首例人類仿生眼將進入臨床;你的推理能力從何而來?
    1,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終將讓盲人重獲光明來源:學術頭條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
  • 美國最新研製一種仿生眼 可替代眼球細胞功能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視網膜移植未來有一天將用於恢復視覺下降或者眼部疾病,能夠讓失明患者群體短暫地看到光線。目前,美國匹茲堡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肖恩-凱利(Shawn Kelly)花費十年心血,最新研製出一種仿生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