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成果|Health Data Science入選2020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

2021-01-17 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

HDS創刊主編由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智慧醫療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詹啟敏院士擔任。期刊指導委員由多位兩院院士及來自國際頂尖高校的外籍專家組成,編輯委員會吸納了全球各地活躍在健康數據科學研究一線的優秀中青年學者。專業領域涵蓋健康數據科學及其他緊密相關的領域,包括臨床醫學,公共衛生,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醫學倫理學等,並將與時俱進。編輯團隊擁有一流的國際視野、頂級醫學期刊的工作經驗、深厚的健康數據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能夠把握期刊發展方向。


HDS順應學科發展的趨勢,秉承「數信合一,智促健康(Data for Better Health)」的理念,聚焦健康數據科學這一數據科學與醫學領域深度交叉的新興前沿學科。期刊將作為研究者和讀者交流、討論、辯論的平臺,以求解決真實世界健康醫療應用場景中衍生的科學問題和倫理議題,為醫療衛生實踐、研究或決策提供知識和證據。期刊鼓勵採用跨學科分析方法和前沿技術來挖掘健康醫療數據的價值,促進跨學科融合與創新,推動健康數據科學學科建設,以實現提高全球健康福祉的宗旨。


HDS將作為「Science合作期刊」出版,於2021年1月始正式刊發文章,由美國科學促進會提供出版服務。美國科學促進會是世界頂級的科學出版機構,旗下擁有著名的Science系列期刊。Health Data Science將使用與Science系列期刊相同的出版流程和平臺,保證期刊能夠以國際最高水平的質量出版,並作為Science合作期刊獲得廣泛的國際關注。

相關焦點

  • 關於對2020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擬入選...
  • 這些期刊正式入選2020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
    2020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入選項目名單,KeAi期刊:Emerging Contaminants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Journal of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Laparoscopic, Endoscopic and Robotic Surgery
  • 又一本國產新刊上線,為Science 合作期刊!
    期刊主頁:《超快科學》是一本開放獲取、同行評議的英文新刊,雙月出版,旨在搭建超快科學研究平臺,反映本學科的前沿性和新興研究成果,促進國際上的學術交流和發展。附:西安光機所籌辦《超快科學》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類項目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發布《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 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分獲資助。
  • 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原標題: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發布《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 ,《分子植物》《工程》等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分獲資助。
  • 專訪科技期刊《園藝研究(英文)》創刊主編程宗明:入選卓越行動計劃...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對中國科技期刊意義何在?入選領軍期刊,對本期刊的意義在哪裡?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把科技期刊的工作統一抓起來,為全國的科技期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各相關單位把期刊相關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去抓。
  • 285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新聞—科學網
    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
  • 關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
    關關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支持項目擬入選項目公示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按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中國科協財政項目管理辦法》規定,經自主申報、專家評審,產生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支持項目擬入選項目共50個,現進行公示(詳見附件)。
  •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領軍期刊類項目(根據刊名拼音排序) 序號中文刊名主辦單位
  • 高起點新刊Bioactive Materials學術論壇:生物活性材料前沿
    、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五位卓越的生物材料專家,介紹自己在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進展。2020年8月6日上午,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一起討論生物活性材料前沿科學問題,並歡迎您對期刊發展提出寶貴意見。其研究項目獲得多個本地大學、政府機構、國際骨科組織及公司撥款支持,撥款總額到現在大約為七千二百多萬港幣。★研究領域:骨科生物材料、3D生物列印以及肌肉骨骼組織工程。
  • 中國化工學會主辦4個期刊2020年再創佳績!
    EI、Scopus 、CSCD收錄期刊,中國化工學會會刊,總被引頻次及綜合評價總分在化工類期刊中名列前茅。曾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入選歷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項目。主要刊載化工及相關交叉學科領域原創性的、代表我國基礎與應用研究水平的學術論文。
  • 2020年SCI新收錄中國大陸期刊名單
    比如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學院,現在就支撐5種左右英文期刊,上表中的Underground Space,是其地下系的;同濟大學作為第三主辦單位參與的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也在土木學院;2020年高起點新刊《智能建造》也在土木學院(2021年Launch);還有兩種好像還沒有CN號。
  • 中國科大6項研究成果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圍繞「三個面向」凝練總結出59項「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我校負責的光量子計算、大尺度光量子信息處理和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譜成像等研究成果以及參與的空間科學前沿探索與月球探測、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科學研究進展等5項成果入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進展。
  • 鼓勵發表"三高論文",這份期刊目錄...
    對於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篇; 7. 對於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代表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0篇。 《通知》又指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參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目錄確定;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由本單位學術委員會結合學科或技術領域選定。
  • 2020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50人 之卓越學者
    原創 CCG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 收錄於話題#2020留學人員創新創業50人4個 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50人」推薦榜單在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
  • 專訪科技期刊《分子植物(英文版)》常務副主編/編審崔曉峰:卓越...
    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只是其影響力的一個維度而已,以一份國際科技期刊的影響力舉例,除了看影響因子,還要根據其發文量、文章下載數、國際稿源比例、期刊品牌號召力和認可度、媒體影響和傳播量等方面來判斷。       2.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對中國科技期刊意義何在?入選領軍期刊,對本刊的意義在哪裡?
  • 中國英文科技期刊推介: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15-2019年以來,我國在SCI的食品科學與技術領域發文量穩居全球第一,遺憾的是在2018年以前,我國在該領域還沒有被SCI收錄的期刊。直到2019年《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進入國際學術界的視野,填補了該學科領域的空白,入選卓越期刊計劃高起點期刊,成為我國食品科技領域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排頭兵。
  • 聚焦科協十大事件 ▎建設中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新聞—科學網
    經社會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中國科協面向社會發布了「2019年度科協十大事件」。 圍繞「2019年科協十大事件」,採寫「聚焦科協十大事件」系列文章,解讀2019年中國科協的重要事件全面體現中國科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服務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切實行動,忠實呈現奮鬥足跡。
  •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新聞—科學網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2019年,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中國科協等7部門聯合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動科技期刊改革發展。本報今起開設「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經驗談」欄目,通過對期刊主編、期刊編輯、院士專家等進行深度訪談,剖析一系列中國科學院的辦刊案例,梳理創新舉措、分享成功經驗,以期為廣大讀者帶來更多的啟示與思考。
  • 超越影響因子,拒稿率82%,諾獎得主也不例外:這本中國期刊何成領域頂刊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經驗談
    後來,數字編碼超材料入選了美國光學學會2016年最激動人心的30項光學成果,入選ESI的1‰熱點文章,也成為崔鐵軍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代表作。這份獨具慧眼的期刊正是來自本土的英文期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