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進軍地鐵領域承建的首個軌道交通線路正式通車

2020-12-02 水泥人網

  12月28日,武漢市軌道交通27號線(也稱「7號線南延線」或「紙坊線」)江夏客廳站。眾多政府領導、業主、建設者以及市民代表紛紛走進地鐵車廂,隨著列車緩緩開動,宣告該線路正式通車。

  武漢軌道交通27號線的通車,使江夏成功「牽手」武昌、漢口、漢陽,進入了地鐵新時代。而對於首次承建軌道交通工程的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來說,也意味著其業務的拓展,通過這條線路成功進軍到了地鐵領域。

  地下基礎處理展現專業品質

  說起葛洲壩人,人們總會聯想起修電站、建大壩。27號線路通車,讓人們知道了,葛洲壩人用他們修電站、建大壩積累的地下基礎處理技術,還會修地鐵。

  武漢地鐵27號線一期土建BT第一標段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獨立承建,由基礎與地下工程專業特色突出的中國能建葛洲壩基礎公司負責施工。項目於2015年9月10日開工,今年5月8日完工,7月20日通過竣工驗收。

  該標段線路總長9.922公裡,由洪山區引入、穿越江夏區,包含新路村站、大花嶺街站、江夏客廳站3站4區間,採取地下雙線設計。

  初次進軍地鐵領域,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

  中國能建葛洲壩基礎公司項目總工程師吳志平介紹,「洪山區幾千根位於主幹道路地基的CFG樁群,江夏區大型斷層破碎帶,大範圍的密集溶洞,大面積的流塑性紅黏土,這些武漢地鐵工地上幾乎所有的難題,在盾構施工時全部遇到。」

  對此,項目部採用了公司曾在南水北調、錦屏一級水電站等工程建設中形成的核心技術,優化了處理方案,採用投石回填、注入砂漿、灌注水玻璃雙液漿等多種方式處理,確保盾構機安全穿越。

  紅黏土因與巖溶伴生,含水量高,具有漲縮性,常被稱為「有缺陷、有問題的土」。對此,項目部採取特殊作業方案,先用素樁封閉處理區域,再用高壓旋噴樁置換軟流塑狀的淤泥土,確保盾構區間安全。

  車站和風井採用明挖順築法施工,區間採用盾構法施工,聯絡通道採用礦山法施工......吳志平說,「這些都是公司在以往項目施工中積累的優勢經驗,也是項目部排除難題,打造高質量工程的縮影。」
  高效管理實現高效施工

  2016年9月20日起,新路村站、大花嶺街站、江夏客廳站三車站相繼封頂。

  2017年10月8日,野芷湖站至譚鑫培公園站盾構區間全線貫通。

  今年5月8日,車站附屬結構全部完工,各部位均按照節點計劃提前交付。

  歷時3年,參建人數達到400多人,要實現高效的施工,必然要有高效的管理。

  面對淤泥質軟土地層、巖溶發育區域、大面積的串珠狀溶洞群、成片的流塑性紅粘土、灰巖斷裂破碎帶等複雜的地質條件帶來的難題,項目部一方面建立技術專家體系,組織土建技術專家,進行全方位勘察論證,指導方案編制;另一方面積極考察學習其它單位的先進經驗,集思廣益。

  此外,項目部建立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的技術管控制度,組織科研攻關小組,解決施工技術難題。並通過自培、互培、送培、交流、壓擔子、師帶徒等方式,加強人才培養,苦練內功。

  在質量管控方面,項目副總工兼質量環保部長馮博介紹,項目部開展各工序質量控制點交底工作,明確告知該工序該「做什麼、如何做、做成什麼標準」,關鍵質量控制點專人跟班督導,現場施工記錄、檢查記錄等內容的填寫真實、準確、及時。

  項目經理、中國能建葛洲壩基礎公司副總經理朱品安說,「施工高峰期,共有10臺盾構機在作業,刷新了武漢地鐵施工史上一個標段投入最多盾構機的紀錄。」充分證明了項目團隊的整體管理協調能力。
  科技創新打造智慧工地

  地下施工,測量工作往往難點重重。

  27號線全線雙向全長近20公裡,需要大量隧洞測量。項目部投入近百萬元,購買了4臺測量機器人用於現場自動化施工測量,實現了自動目標識別、自動照準、自動測角與測距、自動跟蹤目標,確保了地下施工精準掘進。

  項目部還採用BIM建模技術、視頻監控全覆蓋,讓整個工程可視化操作,提高工效。

  馮博介紹,「在項目施工前期,採用BIM進行三維建模,有效理順了地下10多種雨水、通信、燃氣等市政管線的遷改工作。」

  此外,項目部還使用無人機監測,所有施工動向一覽無餘,並在武漢率先使用地質雷達同步跟蹤監測,打造「智慧工地」。

  吳志平介紹,「我們花大力氣創新,解決施工中的各類難題,把地鐵27號線打造成為了武漢市軌道交通樣板的示範工地。先後獲得了『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武漢建築業協會QC成果三等獎、湖北省優秀質量管理實踐標杆等多項榮譽。」

  項目建設中,項目部還完成了《 BIM技術在地鐵土建施工中的應用》《地鐵工程盾構穿越樁群加固區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盾構穿越淺覆湖塘區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密集巖溶和紅黏土發育區盾構掘進控制技術研究》《武漢地鐵紙坊線盾構下穿加油站的沉降控制研究》等多項科技成果。

相關焦點

  • 葛洲壩·紫郡蘭園 | 地鐵之上,共振城市脈搏
    自1969年10月1日,中國第一條地鐵建成通車至今已有48年之久,在這48年之間,中國地鐵歷經風雨,卻仍像一匹奔騰的快馬,從未停止他的崛起速度。上海地鐵——建基國際大都會時至今日,十裡洋場的大上海,在如今22條規劃及建成的地鐵線路之上,以超時空的速度,匯聚著來自全國、乃至世界的財富和機遇。
  • 「雲上地鐵」來了!騰訊聯合廣州地鐵發布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9月9日,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在廣州地鐵三號線、APM線廣州塔站和二十一號線天河智慧城站正式上線。同時,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廣州地鐵已開通地鐵線路14條,總裡程達到478公裡,日均運客超過860萬人次。廣州地鐵在線網中選取了已運營車站及新建車站,先行試點智能化及信息化的先進模式。據廣州地鐵集團副總經理蔡昌俊介紹,廣州智慧地鐵示範工程以一個平臺+四個應用(綜合信息發布、客流智能引導、智慧安防、智慧站務)為構建方式。
  • 中國地鐵:北京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最長 香港地鐵最繁忙(圖)
    中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費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4時37分報導,近日,國務院再次批覆22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總投資超過8820億元。根據2009年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上我國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劃圖顯示,至2016年我國將新建軌道交通線路89條,總建設裡程達2500公裡。
  •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董事長:「十四五」末,成都地鐵運營及在建裡程將...
    12月26日,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分組討論上,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慶漢表示,「十三五」期間,成都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和TOD綜合開發,軌道交通方面完成投資2600多億元,目前已開通12條地鐵線路,運營裡程達到518公裡(不含有軌電車39公裡)。
  • 葛洲壩集團承建的藏木水電站安裝首臺纜機
    7月上旬,葛洲壩集團承建的西藏「十一五」規劃的重點項目、藏區第一座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安裝首臺纜機。   藏木水電站纜機安裝工程共布置有4臺LQP型20/25t-500m平移式無塔架纜索起重機,主要用於大壩、廠房施工混凝土和輔助材料的吊運以及其它設備、構件的吊裝。
  • 北京將迎骨幹地鐵線路,將於明年全線通車,貫穿3個行政區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一直都是處在發展前列的,作為我國政治中心的它更是無數年輕人想要去實現夢想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北漂」人員湧入這裡,所以這裡的交通建設就是十分關鍵的了,北京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在這一方面的建設是非常完善的,尤其對於一座超大型城市來說,地鐵線路是非常關鍵的,不然面對這個龐大的人口數量,就太難以處理了。
  • 地鐵3號線華豐路站—丁橋站區間洞通!是首個杭州獨立承建的地鐵...
    SG3-10標為丁橋站-華豐路站(不含),為3站3區間,由杭州市政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整個盾構區間雙線全長5.9公裡,是第一家獨立中標實施杭州地鐵工程地下車站和盾構區間的本地市政施工企業。據了解,這也是3號線主線12個標中第一個實現全部盾構隧道貫通的標段。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籤約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1500兆瓦燃氣聯合循環...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籤約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1500兆瓦燃氣聯合循環電站項目 發布時間: 2021-01-06 00:00:00   來源:中國能建  作者:   新年伊始,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以雲籤約方式,籤署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
  • 海底也能通地鐵!中國內地首條穿海線路通車,基建狂魔名副其實
    如同電影裡般科幻的場景,卻在中國實現成為了現實,根據媒體報導,12月25日,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通車了。它的建造經歷了哪些困難,建成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條由我國鐵四院總院設計的,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隧道,是廈門地鐵2號線。它也是廈門開通的第二條地鐵線路,標誌這地鐵從單線到雙線,真正進入了「換乘」時代。
  • 廣州地鐵攜手廣電運通共建軌道交通國家工程實驗室
    近日,中國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廣州地鐵揭牌。據悉,該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關鍵組成部分——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專業實驗室由廣電運通與廣州地鐵聯合建設。業界專家表示,這體現了國家和行業對廣電運通科技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印證了廣電運通在軌道交通AFC設備研發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
  • 2020年杭州預計開通8條地鐵線路!
    ◆杭州地鐵6號線一期(雙浦站-豐北站)、二期(豐北站-枸桔弄站),預計通車時間為2020年。 目前杭州地鐵6號線第一輛交付的新列車已到達杭州雙浦車輛段,待部分區間軌道施工進度趕上後會進行熱滑試車等工作。
  • 國資報告:中國電建以一流建設「脈動」粵港澳大灣區
    而伴隨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通車,以及廣深港高鐵等的開通運營,粵港澳大灣區開始真正「脈動」起來。 近年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承擔了多條重點地鐵線路的建設任務,不僅在安全、模式、技術、成本、生態、創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樹立了新的央企品牌和形象。
  • 中企承建的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開通運營
    □新華社記者 劉天 報導  10月26日,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市,一名乘客在拉合爾橙線地鐵站臺上登車。  當日,巴基斯坦首條地鐵拉合爾橙線迎來首批乘客。中企承建的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25日在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市和中國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運營開通儀式,標誌著巴基斯坦步入「地鐵時代」。  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冰對新華社記者說,橙線項目全部採用中國標準、技術和裝備,實現中國城市地鐵從設計、製造、建設到運營維護全產業鏈完整輸出。
  • 東莞地鐵1號線首跨節段箱梁成功架設
    ■昨日上午,市軌道交通1號線首跨節段箱梁架設完成 記者 藍業佐 攝昨日上午,隨著最後一個重量超過40噸的節段箱梁緩緩升至望道區間96#-97#墩預定位置,市軌道交通1號線首跨節段箱梁架設完成,標誌著市軌道交通1號線全線高架段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施工
  • 最新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線路圖一覽
    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北起龍陽路站,南至南匯新城。全長58.96公裡,其中地下線長約13.74公裡,高架線長約45.22公裡,共設車站13座。16號線選擇目前國內最快的120公裡時速的技術路線。為美化高架線路的環境,16號線還首次採用了地面第三軌接受車輛行駛電流的模式。2010年3月22日,開工典禮在南匯新城滴水湖畔舉行。
  • 鄭州地鐵7號線完成首個雙線貫通盾構區間
    鄭州日報訊(記者 張倩 通訊員 劉永昌 趙亞龍 文/圖)昨日,記者從中鐵七局了解到,鄭州市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02工區英才街站盾構接收井內,隨著隆隆的轟鳴聲,轉動著巨大刀盤的「卓越2號」盾構機破壁而出,黃河迎賓館站至英才街站區間右線順利洞通,成為7號線一期工程首個雙線貫通的盾構區間(如圖)。
  • 棗菏高速明日12時通車,兩地間行車快了2.5小時
    8月8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棗菏高速公路項目交工驗收會議在山東滕州召開。至此,該項工程通車前的各項驗收工作已全部完成。根據驗收辦法的有關規定,具備通車試運營條件,同意交付使用。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副總經理鄧銀啟在會議講話中表示,自棗菏高速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得到了省交通運輸廳等省直有關單位和項目沿線市縣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過程中還受益於執法局、各級質監部門、高速交警、路政執法單位的耐心指導監管,為項目順利建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軌道5號線一期南段通車時間公布!未來江津人如何換乘?
    要說江津人民目前最關注的軌道線路讓我們大聲喊出TA的名字——軌道交通5號線江津至跳磴段!圖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號線一期南段換乘車站軌道交通5號線跳磴至江津段,設石林寺、九龍園、雙福、享堂、江津高鐵、聖泉寺6座車站。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南段起於大石壩(不含),跨越嘉陵江到達歇臺子站,經石橋鋪、巴山、重慶西站、華巖寺,終點到跳磴站。線路長約23.28公裡。
  • 武漢葛洲壩紫郡蘭園公寓怎麼樣?好不好?
    武漢葛洲壩紫郡蘭園公寓開發商簡介:葛洲壩地產成立於2004年,隸屬於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本項目的是中國最頂級的建築央企「中建三局」,全球最頂級的水利水電工程「三峽大壩」是葛洲壩承建。公司主要有「國府、府、公館、蘭園」四大高端產品系,作為公司重磅回歸江城的首個全新項目----葛洲壩紫郡蘭園項目從規劃到建築的構思,從園林景觀的打造,到產品硬體配置的選取,都是按照我們最高標準來進行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