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2020-12-05 騰訊網

全固態鋰電池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 作為下一代儲能器件備受關注.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具有鋰離子電導率高、晶界電阻低、機械延展性好等優點, 作為最具商業化潛力的固態電解質, 引起了產業界和科研單位的廣泛興趣. 但是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較差的空氣穩定性導致其製備以及後續組裝的硫化物固態全電池需要在氬氣保護的環境下進行操作, 使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嚴重製約其產業化的步伐.北京理工大學楊文和陳人傑教授對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的相關研究包括空氣穩定性的研究方法和衰減反應機制進行詳細的梳理和客觀分析, 並提煉出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相應的策略與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類對於能量存儲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 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相比, 鋰離子電池集能量密度高、工作電壓高、循環壽命長和放電性能優良等優點於一體, 被廣泛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航天、交通、智能電網等領域, 並且被認為是迄今為止開發的最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之一. 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採用有機液態電解質, 但該電解質易揮發、易洩漏, 在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都存在著問題.

與液態電解質相比, 固態電解質不揮發、不燃燒, 能夠在更寬的溫度範圍內運行, 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此外, 採用固態電解質組裝的電池省去了隔膜和液體等非活性物質, 降低了電池的重量和體積, 簡化了電池設計並通過電池疊片實現了電池組更高的能量密度. 固態電解質主要包括聚合物電解質, 氧化物電解質和硫化物電解質. 在這些電解質中, 硫化物電解質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電解質之一.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分類如圖1所示, 這些電解質在室溫下電導率很高, 接近甚至超過了傳統液態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 其中Li2S-P2S5玻璃態和玻璃陶瓷態電解質在室溫下的電導率為10 4~10 2S cm 1, Li6PS5X(X=Cl, Br和I)硫銀鍺礦類電解質的電導率可以達到10 3S cm 1, Li10GeP2S12的電導率高達12 mS cm 1,而Li9.54Si1.74-P1.44S11.7Cl0.3是目前離子電導率最高的無機離子導體, 可以達到25 mS cm 1. 此外, 硫化物電解質還可以通過常規冷壓電解質粉末就可輕鬆降低晶界電阻, 並且展現出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較寬的電化學窗口. 因此, 在各種類型的固態電解質中, 基於硫化物的固態電解質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候選材料之一.

圖1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分類

但是多數硫化物電解質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很差, 必須在充滿氬氣的環境中進行操作, 這大大增加了生產工藝的複雜性和成本. 硫化物電解質在空氣中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容易發生化學反應, 電解質在空氣中水分子的作用下會發生水解生成有毒的H2S氣體, 並且在水解的過程中電解質結構會發生坍塌, 離子電導率急劇下降, 如果不能及時正確地處理還將會導致一些安全問題的發生. 因此, 硫化物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是電池商業化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提高硫化物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本文對近些年硫化物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 並歸納出目前已經提出的提高硫化物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的方法, 為進一步研究出高空氣穩定性的硫化物電解質做準備.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憑藉超高的離子電導率、較低的晶界電阻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等優點成為全固態電池研究的熱點. 然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很差, 室溫下易於與空氣中的水發生反應, 造成電解質結構變化並且產生有毒的H2S氣體, 導致電池性能下降, 並引發一些安全問題. 因此,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必須在充滿氬氣的環境下進行操作, 這又導致電解質合成及電池組裝過程中的操作複雜、成本增加, 這些潛在的問題直接制約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發展, 限制了其在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本文對近幾年報導的有關硫化物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的研究進行了總結, 並歸納出提高硫化物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的方法: (1) 通過優化電解質前驅體的比例來提高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 (2) 氧原子摻雜, 即用熱力學上更穩定的氧化物(如Li2O和P2O5)部分取代Li2S或P2S5來抑制H2S氣體的產生, 提高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 (3) 金屬氧化物共摻雜. 將金屬氧化物摻雜進硫化物電解質的結構中形成一種新型電解質, 通過氧原子和金屬離子的協同作用, 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並且保持較高的離子電導率. (4) 金屬氧化物物理摻雜. 使用吉布斯能量變化很負的金屬氧化物作為吸收劑對電解質進行摻雜, 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電解質中產生的H2S氣體, 但是需注意的是, 追求硫化物電解質高空氣穩定性的同時, 還要兼顧其他的一些性能, 保證電池各方面性能都很穩定. (5) 應用軟硬酸鹼理論. 選擇軟酸原子作為電解質的中心原子, 設計合成出空氣穩定性更高、更安全的硫化物固態電解質.

基於前面總結出的方法, 預計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更加有效地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 (1) 金屬氧化物共摻雜. 在共摻雜中, 金屬離子部分取代電解質中的P或者Li, 而O部分取代電解質中的S, 金屬離子和氧原子相互協同, 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同時保留較高的離子電導率. 其中ZnO是一種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空氣穩定性的非常好的摻雜劑. (2) 應用HSAB理論. 在HSAB理論的應用中, 相比強酸P, 軟酸Sb和軟鹼S之間鍵合更強, 並且SbS4單元在空氣中非常穩定, 因此元素Sb在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未來的研究中, 用Sb對高離子電導率的硫化物固態電解質中的P元素進行部分替換是提高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空氣穩定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對於確定材料能否大規模商業化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在未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過程中, 對於其空氣穩定性方面的研究應該更加關注.

該評述近期發表於《中國科學: 化學》——「慶祝北京理工大學建校暨化學學科創立80周年專刊」

相關焦點

  • 基於硫化物電解質的鋰/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在早期研究中,由於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較低,全固態鋰電池在與有機電解液鋰離子電池的競爭中並不具備優勢。但近年來,科研人員在固態電解質電導率方面取得了突破,尤其以LGPS為代表的一系列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傳統液態電解質。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儘管研究人員意識到了空間電荷層的存在,也證實了空間電荷層是導致基於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阻抗過大的主要原因,但是對於空間電荷層的化學形成過程的機理依然認識不清。同時,由於外加電勢差的作用,界面處空間電荷層的化學行為更加複雜。 第三部分:電化學穩定性與化學穩定性不同,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電化學穩定性體現的是在電場力作用下,界面保持原有物理化學性質的能力。
  • 固態電池研究綜述(2020.7-2020.11)
    此外,基於上述研究進展,團隊從超分子化學和界面構效關係的角度加深硫化物固態電池的關鍵科學問題理解,並且為理性設計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和解決其技術瓶頸提供了建設性方案。  ,提高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並實現在室溫和低溫下(0°C)的優異電化學性能,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納米能源》和《先進功能材料》上。
  • 可列印的高性能固態電解質薄膜,用於下一代電池
    陶瓷固態電解質 (SSE) 薄膜有望通過阻斷導致短路和熱失控的鋰樹突,同時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提供高能量密度,解決安全問題的可行解決方案。然而,當前的 SSE 薄膜具有低離子導電性,從 10-8到 10-5S/cm,可歸因於材料質量差。 馬裡蘭大學詹姆斯·克拉克工程學院胡良兵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開發出一種印刷和燒結各種上交所薄膜的新方法。
  • 鋰電池固態電解質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馬騁課題組在鋰電池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傳輸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者用球差校正透射電鏡直接觀測到了一種奇特的非周期性結構。該結構儘管只有一個原子層厚,但卻能對鋰離子的傳輸產生顯著影響,從而成為除了晶界、點缺陷以外的又一類需要受到固態鋰電池研究者密切關注的非周期性結構。
  • 上海矽酸鹽所固態電解質陶瓷材料研究獲進展
    固態電解質陶瓷是構築固態鋰金屬電池的核心材料,能夠解決液態電解液引起的燃燒爆炸等安全問題。其中,石榴石型Li7La3Zr2O12(LLZO)固態電解質具有高室溫離子電導率(10-3 S·cm-1)和對鋰金屬的穩定性,被廣泛應用於固態電池研究。
  • 北京化工大學劉文/孫曉明《AM》:高機械強度、高離子電導率的硫醇...
    所以科學家致力於開發成本低、伸延性好且可加工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s)。與液體電解質相比,SPEs一般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並且在保持Li+電導率的同時可作為阻礙枝晶生長的物理屏障;與陶瓷電解質相比,SPEs具有加工簡便、電化學穩定性好和電極間接觸緊密等優點。
  • KIST研發高性能固態電解質 電導率與液態電解質媲美
    此種新材料能夠在室溫下,讓鋰離子的電導率達到10.2 mS/cm,可與典型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態電解質相媲美。此外,該研究團隊還研發了一種新型合成技術,可以將現有合成技術的處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預計該項技術將極大地加速超離子固態電解質材料的量產,促進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
  • 新型鋰離子超導體可實現安全,高性能的全固態電池
    為了解決該安全問題,近來,全固態電池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該技術中,所有電池組件都被固態材料所替代。Kim博士在KIST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超離子傳導性的固體電解質,該電解質使用了一種基於硫化物的結晶結構,稱為銀輝石。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IST) 一種快速的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材料,與典型電池中使用的液體電解質相當。
  • 固態電解質0-25℃循環,離子電導率提升100倍
    固態電池電解質,但由於PEO的高度結晶性和環氧乙烷(EO)鏈與鋰離子的親和性,只能在室溫以上使用。通過調整SN與PEO的摩爾比(SN:EO≈1:4),在均勻的固態聚合物電解質中形成了提供快速Li+傳輸的通道,使離子電導率提高了100倍,並使其能夠在低溫(0-25°C)下應用,同時實現了均勻的鋰沉積。
  • 東華大學王宏志團隊《ACS AMI》:基於穩定水凝膠電解質的柔性且可...
    ., 2020, DOI: 10.1002/adfm.202002508),基於雙層異質結構固態電解質的高安全、高能、極端環境耐用型鋰金屬電池(Adv. Energy Mater., 2020, DOI: 10.1002/aenm.202000709)。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一、超薄柔性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效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目前,對聚合物電解質的研究多聚焦在提高其離子電導率。離子電導率由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對電解質厚度和面積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得到。不同固態電解質的厚度相差較大,因此,即使電導率相近,厚度的差異導致了鋰離子在固態電解質中遷移距離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全固態電池電化學性能和能量密度。
  • 【高比能鋰離子電池專刊*崔光磊】PEO/LITFSI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傳輸與壓力構效關係
    最新的研究進展表明,以固態電解質取代傳統液體有機電解質,可有效解決傳統LIBs的安全隱患,並有望使LIBs承受較大的深海壓力。因此,全固態鋰電池是長續航、高安全深海裝備的理想的動力能源。近年來,研究人員高度關注高能量密度全固態鋰電池在深海潛水器等領域的應用。例如,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崔光磊等研發的固態聚合物鋰電池已經順利完成萬米海深的示範,極大推進了全固態鋰電池在特殊環境下的應用。
  • Na3PS4:四方相也能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全固態鈉電池
    通訊作者:Ryoji Kanno通訊單位:東京工業大學-日本研究背景室溫離子電導率是鈉固態電解質的核心參數,如何實現固態電解質具有更高的離子電導率是目前研究全固態鈉電池的首要目標研究亮點1.Na3PS4的物相以及離子電導率由工藝決定;2.四方相Na3PS4實現最高的離子電導率3.39mS/cm,超過了普遍認為的立方相Na3PS4才能獲得更高的離子電導率
  • 全固態Na離子電池新進展
    導讀:全固態Na電池具有價格低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以及安全等優點,有望替代價格昂貴易爆的Li離子二次電池。但製備高離子電導率、低界面電阻的無機固態電解質並非易事。本文採用低溫快速微波燒結法製備了全密實NZSP固態電解質,獲得了較高離子電導率,並組裝研究了Na3V2(PO4)3/C|NZSP|Na全固態電池的性能。
  • 固態電池全面分析——必經之路,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電解質:準固態電池將以聚合物複合電解質為主,薄膜固態電池以氧化物複合電解質為主,全固態電池以硫化物複合電解質為主。4.電解質電解質材料是全固態鋰電池技術的核心,電解質材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固態鋰電池的各項性能參數,如功率密度、循環穩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以及使用壽命,應滿足以下要求:室溫電導率 >10^(-4) S/cm電子絕緣
  • 固態電池風口已至!全球車企瘋狂湧入,豐田寶馬都上船了
    事實上,自誕生之初,這一電池體系就以安全性、穩定性著稱。隨著2016年無機硫化物材料的發現,固態電池的離子電導率以及電化學窗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這一產品的應用前景從精密傳感器等小眾市場一下子拓展到了電動汽車、消費電子等大範圍的應用領域。有學者認為,固態電池是目前距離量產最近的下一代電池解決方案。
  • 顛覆傳統技術,固態電池成新寵
    顛覆傳統技術,固態電池成新寵2018-03-23 08:28 來源: 科技日報 日前,豐田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分別表示,目標在2022-2025年間推出使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就在去年年底,贛鋒鋰業也發布公告稱將建設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兼顧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固態電池不僅是電池技術的一個終極目標,並且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山雨欲來之勢。」3月21日,恩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CTO車勇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固態電池是指電池結構中不含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儲能器件,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組成。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其關鍵主要包括製備高室溫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的固態電解質以及適用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電極材料、改善電極/固態電解質界面相容性。氧化物晶態固體電解質氧化物晶態固體電解質化學穩定性高,可以在大氣環境下穩定存在,有利於全固態電池的規模化生產,目前的研究熱點在於提高室溫離子電導率及其與電極的相容性兩方面。目前改善電導率的方法主要是元素替換和異價元素摻雜。另外,與電極的相容性也是制約其應用的重要問題。
  • Na3PS4:Ca離子摻雜提升離子電導率-全固態鈉電池
    通訊作者:Yoon Seok Jung通訊單位:漢陽大學-韓國首爾研究背景高離子電導率的鈉固態電解質是全固態鈉電池的核心,相似離子半徑的異價元素摻雜能夠顯著提升固態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高的離子電導率有利於電池的倍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