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理由
「吃空餉」,在一些地方一直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隨著今年個別地區此類現象被曝光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尤其在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被曝出超編200%「吃空餉」後,各種討論日趨激烈。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今天變得「熱鬧起來」——今天,「退居二線」的31名機關工作人員重回工作崗位,從下屬二級單位調入的9名工作人員則全部退回原單位。
針對近日網上反映的武穴市教育局超編200%的情況,武穴市進行了初步調查處理。
武穴市要求,由市委組織部牽頭,人社局、編辦參與,對教育局已任命幹部的職數、身份和任用程序進行認真審核清查。武穴市還決定,對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市教育局在全市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教育局被曝超編200%
7月2日,武穴市教育局被推上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
當天上午,一篇《湖北武穴教育局超編200%》的報導迅速在網絡上掀起轉發高潮。
根據網友的舉報,武穴市教育局人員嚴重超編,通過挪用下屬單位的事業編制來彌補行政編制空缺,同時,佔著編制名義上「退居二線」的官員不上班,「吃空餉」。
武穴市教育電視臺是該市教育局下屬的二級事業單位。調查顯示,本有51個編制的電視臺,實際上只有3名工作人員,很多編制被只有23個行政編制的教育局佔用。
和武穴市教育電視臺有著同樣命運的,還有該市勤工儉學管理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的11個事業編制,被武穴市教育局挪用。
武穴市教育局最新的《機關工作人員通訊錄》,共登記了71名工作人員。該局多名工作人員證實,通訊錄上的人均在教育局上班。
對人員超編情況,武穴市各個主管部門並不諱言。武穴市教育局局長王衛平稱,知道存在超編情況,原因是2002年進行過一次人事調整之後,該局9年間一直沒有再進行調整;為了激發乾部的積極性,該局於2011年進行了相應調整,其中一項就是讓30個年齡50歲以上幹部「退居二線」,這部分人只在高考、中考工作任務重的時候回單位參與工作,編制保留,工資照發,享受各種津貼。
對市教育局佔用下屬單位編制的情況,武穴市編辦也「心知肚明」,但表示「處理難度很大」。
7月2日晚上,武穴市對外發布消息,稱針對網上反映的武穴教育局超編200%的情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組織市政府辦、市委組織部、市監察局、市財政局、市編辦、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成立調查專班,於當日下午到市教育局調查相關情況,並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官方證實存超編情況
在官方調查結果公布之前,王衛平承認,50歲的人退二線,的確是一種資源浪費,但是機關年齡結構老化活力不足的現狀又需要改變,「這是一個悖論」。
在權衡利弊之後,王衛平在2011年8月上任之後,選擇了沿用以往機構改革的做法,採取按年齡「一刀切」的辦法,31名一般幹部「退二線」,「我當時就認為這也是改革的成本」。
王衛平也有「苦衷」。按照編制設定,武穴市教育局機關只有25個核定編制,但卻有12個職能科室和4個群團組織,除去8名局領導,每個科室幾乎只能有一個人。機關人員核定編制少,但卻要管理12.8萬名教師、11萬名學生,教育部門的大量工作需要人來做,所以長期以來形成了「混崗」使用的格局,把事業單位人員拿到機關來用。
今天上午,武穴市正式對外公布初步調查結果,稱該市教育局超編現象確實存在,教育局在機關核定的編制之外,使用二級事業單位人員,是一種嚴重的「混編混崗」。
人下基層解決超編問題
針對調查結果,武穴市要求各方面於近日採取措施進行整改;同時要求,對市教育局一次性退二線的31人,根據不同情況安排合適崗位,對教育局從二級單位調入機關的9人,全部退回原單位工作。
武穴市編辦副主任李清格對外稱,目前形成的初步意見,是依法依規啟動問責程序,加大消化超編制人員的工作力度,教育局機關的「混崗」人員要清理整頓,既要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轉,又要妥善處理「混崗」問題。下一步,武穴市還將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進行核查清理。
武穴市委市政府表示,市教育局對這次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決定在全市對其進行通報批評。
同時,武穴市要求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編制管理工作,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加強編制和人事管理,對全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參公管理單位幹部的編制、職數和任用工作進行一次清查,沒有編制的一律不調動,沒有職數的一律不任用,並堅決杜絕「吃空餉」現象。二是加強宣傳教育,將幹部編制管理、幹部任用工作納入幹部學習的內容,增強各級幹部依法依規管理任用幹部的責任意識。
至此,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武穴市教育局『吃空餉』」事件暫告一段落。
針對處理結果,外界質疑說,超編情況並未得到解決。武穴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彭書政表示,人員超編是歷史形成的問題,解決起來需要一個過程;目前教育局正考慮將部分幹部下派到基層學校工作,逐步解決超編問題。□視點關注 本報記者胡新橋 本報見習記者劉志月 本報實習生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