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 6月28日報導 (編輯:馬凱 )
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媒體同行在談到知乎時,都認為,這是一家不錯的網站,上面聚集了很多的專業的人士,每天產生著大量有價值的內容。
知乎是一個什麼樣的網站?
知乎的創始人周源並不避諱說知乎是拷貝的Quora。北京商報曾報導,2010年11月,第一個知乎版本誕生,知乎開始了內測。兩個月後,知乎正式上線。知乎的為了吸引知識豐富的人來知乎創造價值,知乎借鑑了Quora的運營策略,通過嚴格準入的邀請制和利用李開復等名人的傳播造勢。
周源認為「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有大量的垃圾信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和見解,都在每個人的腦子裡沒有被分享和挖掘出來。知乎培育的是能讓知識不斷地生產,經驗能不斷地被沉澱的一個社區。簡單的問題可以在網上搜索,如果很專業的問題,網際網路上不一定有。同時,在網上搜索永遠面臨一個問題,你不知道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經過2年多的發展,知乎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同一時期興起的米飯、煩題網等類似問答社區,已經成為獨立問答社區的老大。「創新工場投資的背景,讓知乎擁有了拉攏業內精英的光環。李開復的名頭是知乎最大的廣告。這比其他網站高帥富多了!」一位業界人士和獵雲網交流是如此點評。
被質疑沒有盈利模式
用戶有了,流量有了,但遲遲看不到知乎的商業化。結果是今年1月份,市場上傳言知乎短期內無法盈利,創新工場擬撤資知乎的。知乎遭遇創辦以來最大的輿論危機。
當時媒體報導稱,談到知乎的盈利模式,知乎聯合成遠認為目前知乎還處於內容生產的階段,而盈利模式需放到傳播後面,屬於第三階段的事情,「先不能著急」。而針對已發展兩年,整個發展還處於「慢熱」階段的說法,成遠解釋道「一個是團隊磨合,一個是社區培養。團隊磨合現在已經越來越好,而社區培養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他稱,目前知乎離快速發展的階段還很早,「至少需要三年」他稱。
「現在通過廣告很容易盈利,在不傷害用戶體驗的版塊上向企業、廣告主收費」,成遠認為,未來知乎的盈利模式不會和傳統的企業有太大差別,也是以廣告盈利為主。
成遠說未來還是靠廣告盈利為主,廣告是網際網路經濟最常見的一種變現手段。擁有大量有價值的內容,卻只能靠廣告盈利。顯然的是,知乎的符合知乎自身情況的商業模式至今也沒有探索出來。
百度文庫橫插進來
百度文庫和知乎有什麼關係呢?百度文庫應該對決盛大文學啊!目前,知乎的確難以匹敵文庫的體量。但在百度文庫頻頻出招的大背景下,知乎和百度文庫交匯了。
最先,百度文庫推出了數字閱讀平臺,這基本上是B2B的生意,因為百度目前主要以企業生意為主,和個人用戶關係不大。近期的公開數據顯示, 百度文庫數字閱讀平臺中已有75家版權機構及60位版權個人的300萬份版權內容。
說到這裡,百度文庫和知乎並沒有衝突!
但百度文庫近期幹的一件事,將足以引起知乎的警惕!百度文庫正在拉攏專業人士入駐!
「如果您是教育、資格考試、網際網路、金融、法律等領域的專業人士,有專業原創文檔資料, 您可以通過文庫平臺將文檔資料傳播給更多的人,獲得更大的影響力;百度文庫將為您提供版權保護、收入分成、搜索優先、強勢個人推廣等特權,使您享受領域專家地位!」
百度文庫的招募帖子很明確傳遞一個信息,來百度文庫分享你的信息價值,而且還有錢拿。百度文庫直接終結了原創者信息免費的時代,而且依靠自身強大的資源打造了新的商業模式。
儘管在產品形態上,百度文庫和知乎有著很大的不同,一問一答和純文檔展現只是目前雙方的產品形態,但未來百度文庫產品是否也會引入問答機制呢,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但百度文庫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未來將造一座知識文庫,首當其衝的是要爭奪高質量的作者,以及作者的版權。
百度文庫可以背靠搜索以及其他百度的資源,知乎靠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