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王宇鵬)「按照『澳門所需』『橫琴所能』的原則,建立澳門資源 開放人才 先進技術 橫琴載體 政策支撐 成果共享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近日舉辦的「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自貿區座談會上,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創偉如是說。
橫琴島是珠海最大的海島,與澳門一河之隔,最近處只有187米,距香港34海裡,通過港珠澳大橋、蓮花大橋與港澳兩個國際自由貿易港互聯互通。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橫琴註冊澳資企業已突破3000家,成為內地澳資企業聚集最集中區域。
吳創偉表示,珠海橫琴自貿區掛牌五年來,在營造優良投資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打造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等方面先行先試,努力構建與橫琴發展定位相匹配,與港澳自由港政策相適應,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創新機制。
在營造高水平投資自由化環境方面,珠海橫琴自貿區深化職能轉變,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負面清單制度為核心推進投資自由,優化外資企業準入辦事流程;以優化政務服務為核心推進投資便利,建成商事登記標準化暨網上審批系統,最快10分鐘完成企業開辦;積極推行「秒批」政務服務新模式,首批13個事項實現「秒批」。
吳創偉說,珠海橫琴自貿區深化通關管理模式改革,打造高水平跨境貿易便利化環境。一方面,推動人員往來便利。8月18日,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開通,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型通關模式,下一步還將在旅檢、小客車和貨車通道全面實施。另一方面,促進貨物貿易便利。在橫琴口岸被抽查送檢的進口食品從原7-11個工作日縮短到目前2-3小時內,目前,已有8批次、約150噸食品進境暫存分批返澳,實現了水產品、肉類的首次進境暫存倉儲,極大促進珠澳兩地食品倉儲物流業發展。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效地吸引外資進入。吳創偉介紹,五年來,珠海橫琴自貿區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409家,合同外資超過288億美元,境外投資備案企業98家,投資總額超37億美元。2019年新增外資企業635家,完成變更備案56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