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視劇電影多了去了,什麼言情劇,瓊瑤劇,金庸劇,殭屍劇,諜戰劇,古裝片,宮廷片,都市愛情片,兒童片,甚至鬼片,但就是沒有科幻片。2019年春節的《流浪地球》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登上了賀歲檔的票房冠軍。這部劇不僅在5天時間裡成功突破15億,更成為了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
一時間大街小巷,各大網站對電影的褒貶各有千秋,甚至還有拿外國科幻片一較高低的朋友!
在此之前,中國不僅沒有一部科幻片,就連拍攝科幻片的經驗都少之又少,郭帆和他的《流浪地球》就是「吃螃蟹的第1人」。我國曾派出一批優秀的年輕導演去好萊塢學習,發現中國電影工業和美國電影工業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小。這些年輕的導演回國後也做過一些跟電影工業相關的工作。郭帆就是其中一員!
電影拍攝前期,投資人用懷疑的眼光去質疑這個新的類型能不能做成功,郭帆找來專業的科學家來做電影的理論構架不斷地做出好的東西呈現給大家,希望能有人相信,並不斷加入,最終,他的堅持贏得了臺前幕後7000人的掌聲。拍攝過程中,因為資金有限劇組工作人員更是連軸轉,非常辛苦。電影製作結束了,郭帆卻說我希望《流浪地球》在商業上不要賠錢就行,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投資人和年輕導演去相信和嘗試,讓中國電影工業越來越好!
在一次採訪中,被問:「為什麼堅持拍《流浪地球》」?他是這樣說的:「必須走出這一步,如果沒有這一步的話,很可能10年之後就看不到中國電影了」!聽到這句話讓人細思極恐!是呀,電影院每每播放歐美大片兒,觀眾們搶票跟搶錢似的瘋狂,我們怎能不有危機感!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科幻片,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