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興起昆蟲熱:中午享用昆蟲午餐、下班去捉蟲子、休息日去……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好噁心」、「一眼都不想看」……昆蟲一直以來都給人這種印象。但如今日本卻走進昆蟲熱的時代。小孩或愛好者迷上昆蟲倒是可以想像,但最近,一直以來跟昆蟲扯不上關係的年輕女性等之間也興起了昆蟲熱。中午享用昆蟲午餐、下班去捉蟲子、休息日去博物館看昆蟲展——這樣的生活會不會變得司空見慣呢?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李芒茫攝

湯底和澆頭使用蟋蟀烹製的「蟋蟀拉麵」

「好吃!」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5日報導,在7月份舉辦的昆蟲美食會現場,驚訝之聲此起彼伏。大家蒙頭品嘗的是 「蟋蟀拉麵」。在麵條上澆上用兩種蟋蟀做成的湯底,再蓋上油炸蟋蟀做成的澆頭。不僅看上去美觀程度超乎想像,而且香氣四溢,讓人很有食慾。

「像蝦湯一樣,是那種很精緻的味道」,27歲的小川哲汰朗說。同他一起來的野田美紗子也讚不絕口:「如果有賣這種拉麵的店家我一定會光顧。」

精心研製麵湯的是自稱「地球少年」的篠原祐太。他甚至宣稱「吃蟲子也是跟蟲子接觸的一種方式」,可見是個貨真價實的昆蟲迷。據說,3個月前起他就同設計師高橋祐亮攜手開始研製昆蟲美食的菜譜。跟篠原不同,高橋其實很討厭昆蟲。他說:「昆蟲的試吃有時也是被後輩逼得。」

但是,他們二人都感覺到了把昆蟲製成美食的可能性。篠原說:「雖然不像其他的食材那樣美味,但令人難以預想的味道也是樂趣所在。」

「昆蟲美食享樂會」上製作「蒜香蝦味蟬」的參加者

想嘗試製作昆蟲料理的人也在增加。東京都高田馬場車站附近有家獸肉居酒屋叫「大米和馬戲」。這裡每月會開設一次昆蟲料理教室。

這天前來參加人數為16人。菜單是「蒜香蝦味蟬」、「蠶蛹零食棒」……將蟬和蠶蛹放在案板上的情形簡直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在製作料理的過程中慢慢覺得它們像是一種食材了」,一位30多歲的男性說。另一位20多歲的男性則表示「蠶蛹順著紋路切的話很容易就切開了」。一開始感到困惑的人似乎也在製作過程中漸漸習慣。

接著是試吃時間。29歲的兼元菜見子試吃後說:「蟬如同海鮮類一樣有著濃厚的奶油狀口感,蠶蛹也沒有什麼怪味。」在這天的料理教室上,無論哪個食材都獲得了參加者的好評。「高蛋白又很有營養!」、「這樣的食材很難得啊」,他們這樣表示。在這裡,還能看到有人一邊舉著啤酒一邊講述自己多麼熱愛昆蟲的一幕幕場景。

該教室的主辦方為「昆蟲料理研究會」。每次的菜譜都由研究會的成員設計。擔任該研究會代表的昆蟲料理研究家內山昭一在參加者面前熱情洋溢地說:「希望昆蟲成為食材之一。」

在日本,愛捉昆蟲的上班族也在增加。從事金融科技行業的山田悠太郎在2017年夏天和6位同事一起去山梨縣開展了一次捕捉昆蟲的宿營活動。山田表示:「在非日常生活中能和朋友們取得交流這一點很贊。」

特別展《昆蟲》吸引了眾多女性參觀者

據說,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一行人從公司下班直接出發去了山梨。他們打著「通宵捉蟲」的口號,到凌晨4點一直埋頭捉蟲。然後,一覺睡到中午後又一邊開車兜風一邊尋找新的昆蟲採集地點。找到新的地點後又捉蟲捉到當天夜裡。他們這次宿營的最終成果是10隻左右的鍬甲蟲。

「備齊喜歡的工具去到喜歡的地方,只為捕捉昆蟲。這是成年人才能玩的捉蟲遊戲」,山田充分享受著這種成年人才有的捉蟲樂趣。

日本的昆蟲熱還不僅限於山間野外。從7月開始在東京都上野的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舉辦的特別展《昆蟲》展會上,年輕女性的身影也引人注目。「對昆蟲沒有絲毫牴觸」,和朋友一起來的20多歲的女性看到展出的昆蟲時滿臉興奮。

這其中貌似也有電視節目的影響。丸山清子說:「看了香川照之的節目(NHK教育臺的《香川照之的昆蟲好厲害!》)我也產生了興趣。」

參與特別展企劃工作的富士電視臺節目製作人中裡弘毅表示,「在昆蟲熱不斷高漲的背景下,我們用心準備了從昆蟲愛好者到初次接觸的人都能享受的展示內容」。

延伸閱讀

長期吃昆蟲變毒雞:老人被啄傷 抽出三管瘀血,腿才保住

子女上班不在家,老人獨居,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出現身體不適時,在專業救護人員沒趕到的情況下,離你最近的助老員會立馬來到你的身邊照料,這就是渝北區推廣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這種新模式搭建了覆蓋轄區街鎮的信息服務平臺,構建起沒有圍牆的養老院,讓老人居家養老更安心。

居家養老服務救了命

渝北區古路鎮年過花甲的伍茂華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在關鍵時刻救了他的命。

今年5月一天的中午,伍茂華老人被雞啄傷暈倒在路邊,恰好被做居家養老服務的助老員周全福看見,當時老人的膝蓋已腫脹,傷情嚴重,周全福立即和呼叫中心取得聯繫,呼叫中心主管聯繫120通知老人家屬、村幹部。村幹部得知消息,迅速趕赴現場,由120將老人護送到渝北區中醫院,經醫生緊急搶救,抽出三管瘀血,老人的腿才保住了。經診斷,老人是被一隻毒雞啄傷大腿,中毒而致。「毒雞是伍茂華老人自已養的,養了6年。醫生說,老人中毒是因為雞長期吃昆蟲,染上了毒性,如果老人晚送來,恐怕將截肢。」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伍茂華老人享受到的居家養老服務,是渝北區今年3月起探索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輻射範圍涉及所有街道和茨竹、古路兩個鎮的低保、特困、失能、高齡等託底老人。

線上線下養老相結合

調研顯示,90%老人更青睞居家養老模式,那如何開展居家養老呢?渝北區民政局相關人員介紹,對於居住在偏遠農村的分散特困老人,採取鄰裡互助的助老服務模式。助老員一般居住在老人附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就立即啟動緊急救援,大幅提升救援救助時效,讓這些特殊的老人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帶來的安全和便利。

據了解,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都提供了具有定位功能的老人專用手機,老年人只要按下SOS鍵提出服務需求,指揮調度中心根據老人所需派出工單,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從服務確認到服務跟蹤、服務評價、質量回訪,整個工作流程都是通過網絡管理平臺完成的。老人通過點單即可享受上門服務,極大地提高了養老服務效率,滿足了老人居家養老的願望,也促使傳統養老方式轉變為依託「網際網路+」的現代養老模式。

專業助老員覆蓋全區

據介紹,為老年人提供的專用手機不僅具有定位功能,後臺還可提供包括緊急救援、定位服務、主動關愛、生活信息諮詢、心理慰藉等服務。有了這部手機,老年人還可以叫助老員上門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助行。「為更好的服務於老年人,我們目前配備了70多名助老員,都經過上崗前的專業培訓工作。」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稱,這些助老員積極開展上門走訪、信息採集及手機發放服務工作。老人有需求的時候,按動鍵扭,就近的助老員就會上門服務。

據悉,渝北區民政局出臺《渝北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方案》,對居家養老服務的享受人群、補貼標準、服務形式等作出了更明確的界定。按照「託底為主、普惠自願、培育市場」的原則,對試點區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或空巢老年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中的老年人、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購買100%比例的居家養老服務。而對於家庭條件沒有那麼困難的老年群體,對60周歲及以上空巢家庭中失能老年人和80周歲及以上的空巢老年人或失能老年人購買50%比例的居家養老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50元的信息服務和119.3元(4小時)的助老服務。」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渝北區居家養老中心運營以來,已為老人提供線下服務5000餘人次,發放老年手機1738部。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環球時報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昆蟲世界那麼大,你該去看看《MOVE圖鑑 昆蟲》
    今天石墨楊為朋友們聊聊一本昆蟲學科普圖書,《MOVE圖鑑昆蟲》這是日本講談社當家科普圖鑑,原版圖鑑系列銷量超200萬,書中滿載生動知識的閱讀體驗,探索奇妙有趣的昆蟲世界。、東京大學、日本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為知識保駕護航。
  • 這些大學生的暑期實習作業很特別 去野外捕捉600隻昆蟲
    暑假前,他們接到《昆蟲學教學實習》實踐課指導老師王吉銳布置的暑假作業:利用暑假開始的半個月時間,進行課程的野外實習,要求以5~6人為一組,每組分別到野外捕捉600隻昆蟲,並按照規定製作成昆蟲標本。為確保昆蟲種類的豐富性和質量,昆蟲要囊括涉及120個科。
  • 烏魯木齊檢驗檢疫局截獲進口寵物昆蟲:日本鍬甲
    埃及蠍子、日本蟲子、臺灣蝦子……隨著城市寵物熱的興起,一些寵物「發燒友」和經營者從境外購買、交換寵物,並通過瞞報方式郵寄入境的現象也呈明顯上升趨勢。8月5日,新疆都市報從烏魯木齊檢驗檢疫局了解到,烏魯木齊檢驗檢疫局首次從日本郵寄進境包裹中截獲新型寵物昆蟲——鍬甲。
  • 去農大探秘「昆蟲世界」
    你想知道昆蟲標本是怎麼做出來的嗎?那麼,在5月21日前,不妨去湖南農業大學的昆蟲標本展示館,走進昆蟲家族裡的大千世界,學習如何製作昆蟲標本。    昆蟲種類繁多未知的昆蟲種類,比已知的更多    來自澳大利亞的「天堂鳳蝶」,它翅膀內側二分之一為純淨的天空藍色,外側二分之一則為黑褐色,後翅還有黑色的尾突。
  • 日本商家推「蟲蟲蘇打水」加入真昆蟲精華 敢喝嗎?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近年來,很多地方興起吃昆蟲的熱潮。最近,日本一家公司也打起了昆蟲的主意,推出「蟲蟲蘇打水」,在蘇打水加入真昆蟲精華,希望吸引美食愛好者的注意。圖片來源:TAKEO官網截圖。
  • 去貝爾維尤,戀愛午餐的最佳選擇
    導語:去貝爾維尤,戀愛午餐的最佳選擇 Pasta & Co雖然外賣是當地連鎖店的主要業務,但您也可以享用新鮮的義大利麵、肉、面和美味的甜點。季節性的變化使事物保持新鮮;過去最受歡迎的包括帶燻馬蘇裡拉的半邊菜,用草本植物摩擦烤的牛肉和碎土豆。
  • 你知道冬季昆蟲都去哪兒了嗎?
    這夏日裡忙忙碌碌的蟲兒們,冬天都去了哪呢? 孩子們帶著疑問,踏出探索之行。天牛科、墨天牛屬、松墨天牛幼蟲,是我國松樹的重要蛀幹害蟲,也是松樹的毀滅性病害松材線蟲病的主要媒介昆蟲。帶著滿滿的收穫,孩子們繼續和老師總結昆蟲過冬的方式。它們一般藏身於腐木中、枯葉堆裡、腐殖土裡。也有著不同的越冬方式。
  • 你認識多少種昆蟲?1200多種昆蟲,開啟孩子昆蟲探索之旅
    《MOVE圖鑑 昆蟲》這本我原計劃是當科普認知類的書給孩子提高昆蟲認知。沒想到,我太天真!因為這本圖鑑極大地超出我的預期,太贊了好嗎!《MOVE圖鑑 昆蟲》是由日本最大的出版社——日本講談社,邀請甲蟲協會、東京大學、日本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聯合昆蟲生態攝影師、昆蟲研究者等,為兒童及青少年出版的一本科普圖鑑。
  • 《MOVE圖鑑 昆蟲》:掌上昆蟲博物館,帶領孩子親臨大自然
    作為媽媽,我想到的方法就是可以通過繪本的形式,去帶領孩子走進這個世界。有一次我逛網上書店,偶然看到了《MOVE圖鑑 昆蟲》這本書,雖然封面的蟲子稍微有點嚇人,但是當我看到詳細內容以後,我發現這本書太實用了,果斷入手。所有的昆蟲分為兩種呈現的形式,一個是生態照片,一個是標本照片,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去了解昆蟲的生長環境、日常生活,以及每隻昆蟲的具體身體結構、特徵等。
  • 昆蟲記憶-螞蟻篇
    從記事算起,我最早接觸的昆蟲應該是螞蟻,螞蟻這種昆蟲是最為常見普通的。我見過最多的螞蟻大多通體黑色六足兩觸。這種螞蟻數量多且容易發現,只需一點點能吃的東西扔在地上就會吸引螞蟻的覓食小隊,如果食物體積過大還會召喚出運送長龍。螞蟻似乎對甜食的嗅覺格外靈敏,一塊糖可以讓附近的螞蟻開心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手舞足蹈。
  • 【現場】和昆蟲奶奶一起去聽草蜢樂隊!
    綠螺講堂第37期,去聽聽都市裡「草蜢樂隊」的音樂會吧!
  • 《爸爸去哪兒》結"萌"歐洲動畫王《昆蟲總動員》
    8月7日,《爸爸去哪兒》和3D《昆蟲總動員》(Minuscule: Valley    中歐「萌」主惺惺相惜    說到時下國內最火、人氣最旺的電視節目,自然非湖南衛視旗下的王牌節目《爸爸去哪兒》莫屬。目前該節目的第二季正在熱播中,各位星爸帶著萌娃一路萌翻了全國觀眾,收視也是持續高歌猛進,穩居冠軍。    《昆蟲總動員》則是歐洲最成功的動畫品牌,其電視版風靡全球,之前也曾登陸央視少兒頻道,至今仍有大量擁躉。
  • 一起去新加坡遊玩,參觀水族館和蝴蝶昆蟲公園
    很多人都說,到新加坡旅遊要去很多地方,而水族館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之一。經過精心裝飾的聖淘沙島像一座美麗的度假村一樣,設有適合男女老少不同需求的各種休閒設施。其中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可以觀察各種生物的新加坡水族館和蝴蝶昆蟲公園。
  • 日本講談社當家科普圖鑑,孩子碾壓成人的昆蟲集,慎點!
    我習慣給孩子們準備的六一禮物是書,選來選去,看上了這本《MOVE圖鑑 昆蟲》——後浪旗下童書浪花朵朵最新出版,日本最大出版社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國內的童書繪本最早很多都是從日本引進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看的日本的童書多一些,有時候會忍不住的感嘆,每個種類,每個科目,別人幾乎都有很專業的兒童科普類的專業書籍,日本家庭對於孩子教育,日本社會對於全民基礎教育的重視度,我們真的要學習和借鑑啊!
  • 可以吃的昆蟲:地球上存在的10種可以食用的昆蟲
    通常當人們在他們的盤子上發現昆蟲時,他們可能會失去食慾,或甚至直接把整個食物扔掉。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是這樣。科學家結論出,我們的地球上大約有1400種昆蟲是確實可以吃的。在一些國家,這些爬的、飛的昆蟲都會被當成美味佳餚,甚至在有些地方基本上就是當地人的零食。
  • 帶著這本書和孩子一起去看昆蟲吧!
    昆蟲這個大家族繁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一片草地,一棵大樹,甚至我們居住的房子,就能看見好幾種不同的昆蟲。大人不喜歡昆蟲可能是因為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然而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昆蟲就像是一個寶藏,很多孩子都是昆蟲迷。他們有時會在大樹底下看螞蟻搬家,有時會在夏日的樹蔭下傾聽蟬鳴,有時會在花叢裡捕捉不斷飛舞的蝴蝶。
  • 未來學校供餐或許是昆蟲?日本老百姓的飯桌上出現「昆蟲料理」
    人民網東京9月2日電(李沐航)「昆蟲料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逐漸走進日本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比如在東京都內就有專門以昆蟲為食材的料理店、知名生活用品商店也推出了昆蟲仙貝。而昆蟲食材甚至在未來還有可能走進學校供餐中。
  • 昆蟲星球: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
    在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種昆蟲,超過了地球上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可以說,我們的地球簡直就是「昆蟲星球」。可是目前,只有95萬種昆蟲被人類命名,昆蟲世界仍然等待著我們去探索。《MOVE圖鑑 昆蟲》是由講談社製作的一本面向兒童及青少年讀者的科普圖鑑。收錄了11大類1200多種昆蟲,每種昆蟲不僅有精美的全彩標本圖片,還附有習性、活動時間、棲息環境等簡要介紹。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參與「走進昆蟲博物館」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分別參觀了序廳、昆蟲生命廳、昆蟲世界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文化廳,從昆蟲的身體結構、生長發育、棲息環境、與自然界關係、與人類關係等各個方面全面了解了昆蟲世界,並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二尾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和阿波羅絹蝶,以及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等國的國蝶,還零距離接觸了價值「36萬」的「光明女神」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貓頭鷹蝴蝶
  • 昆蟲記:當昆蟲遇上寶石
    從古埃及時期開始, 就有大量的宗教性質昆蟲飾品了, 比如聖甲蟲。 而在日本,蝴蝶更多用來代表女性的魅力。 在古希臘和羅馬的傳說中,蝴蝶則代表從身體釋放出的重生靈魂,即有「永生」之意。 《殭屍新娘》等西方影視作品中,常常會運用此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