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 離
2020七彩雲南·秘境百馬
環滇超級馬拉松
還剩01天
2020年11月26日
天天馬拉松
NO.3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而奔跑,則是保持身體健康的良好方式,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運動健康的隊伍中來,中國探險協會常務副主席(國家步道專委會主任)、著名探險家、秘境百馬創始人金飛豹提出了「天天馬拉松」的運動新概念。人,最怕的不是你不會跑馬拉松,而是你不敢邁出這小小的第一步,只要跑起來你就是那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就讓我們在天天馬拉松的世界裡,放飛自我吧!
讓奔跑放飛自我!
文:金飛豹
打開微信朋友圈,每天都有人曬「運動軌跡」;一早一晚的公園裡、馬路邊,揮汗如雨的跑者成群結隊;聚會中、飯桌上,跑步是個熱門話題;「要麼讀書、要麼跑步,別再說你無聊!」的心靈雞湯,在手機上轉來轉去……
好多人都在問我:豹哥,你為什麼提出要跑「天天馬拉松」啊?其實,倡導天天馬拉松,我不僅僅是想要讓大家出門跑起來,也是想向廣大跑友傳遞一個信息,其實奔跑的距離不重要,在哪裡奔跑也不重要,配速的快慢更不重要,能堅持每天奔跑才是最有價值的!
一場馬拉松的42.195公裡,其實是個非常神奇的距離,說遠也不是特別遠,但跑起來,並沒那麼簡單,像我們這種常年在馬拉松賽場上奔跑的資深跑者,一場馬拉松跑下來也需要一點時間恢復和調整,更別說跑步菜鳥了!但說到我的跑步歷程,其實也是從菜鳥起步的。
2010年,我完成了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的「7+2」極限運動。有一天我的好朋友,被跑圈尊為「中國馬拉松教父」的田同生向我提議:「你連珠穆朗瑪峰都登過了,難道還跑不了馬拉松嗎?」但我卻有點犯怵:「40多公裡路,那是專業運動員跑的,我可幹不了!」他不禁開玩笑:「原來跑個馬拉松都能把我嚇倒了?」
中韓(煙臺)國際馬拉松賽▼
跑就跑!剛開始跑兩三公裡,我就氣喘籲籲跑不動了。經過兩個月訓練,我可以在1小時之內跑10公裡,心裡想原來也不過如此,就報名參加了2010年煙臺馬拉松,挑戰42.195公裡!
東京馬拉松▼
蘭州馬拉松▼
第一個10公裡一切如常。第二個10公裡,我用我的「珠峰精神」堅持下來了。第三個10公裡,我心裡開始嘀咕,珠峰可以慢慢登,累了歇一會,可馬拉松是有「關門時間」的呀!「長那麼帥怎麼走呢?跑呀!」有一次我剛停下來,路邊就有加油的小姐姐衝我熱情地大喊。聽著拉拉隊員們詼諧打趣而又不失鼓勵勁兒的調侃,我真的是哭笑不得: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就這樣,在6小時關門時間前,我拖著快要爆裂的雙腿僅僅提前了4分鐘到達終點。
上海馬拉松▼
雖然跑出了龜速,但是衝過終點線的瞬間,我還是被周圍的掌聲所包圍,其實馬拉松的賽場上沒有輸家,即使最後到達終點的運動員,也能受到觀眾和裁判的充分尊重,畢竟,和最優秀的選手相比,在關門時間完成賽事的運動員,差不多比人家多花了三倍的時間。所以但凡是我策劃舉辦的賽事,我一定會在終點,等著最後一個完賽的選手衝過終點,幫他或她掛上完賽獎牌、披上完賽大毛巾,對我而言,他們都是歸來的「王者」。
極地長徵戈壁賽事(新疆)▼
極地長徵撒哈拉賽事(約旦)▼
極地長徵2014阿塔卡瑪穿越賽事▼
跨過終點那一刻,我有一個感覺:以後沒什麼事是自己幹不了的了。路漫漫其修遠兮,想必不少跑者和我一樣,也在跑步過程中,一不小心就跑出了新的人生標杆。我曾和大家交流過,最大的夢想是在60歲之前成為「百馬王子」,不僅因為我想不斷突破個人極限,我還認為,跑步是這個世界上和自己對話的最好方式。
珠峰馬拉松▼
自從第一次完成了全馬,我就開啟了「不在跑馬,就在去跑馬的路上」的生活方式,從柏林圍牆到黃金海岸,從紐約中央公園到東京淺草商業街,從珠峰大本營到南極大陸……在跑步看世界的美好願望的感召下,跑完倫敦馬拉松後,我實現了馬拉松「六大滿貫」,我還用七天挑戰了七大洲的馬拉松,後來我在家鄉雲南用100天挑戰了100場馬拉松,在52歲的時候,提前完成了「百馬王子」的目標。
跑了那麼多馬拉松以後,參加比賽不再是我跑步的目標,只要每天能走出家門跑上十公裡,身體就像充滿了電似的,充滿了活力!從一開始滿世界跑馬拉松,到現在的天天馬拉松,我跑步的目的變得更純粹了,就是為健康而跑,為內心而跑,為發動更多的朋友跑起來而奔跑。
也許一開始你會覺得跑步是一種孤獨的運動,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但是如果你帶著這份孤獨感來到跑道上,你會發現內心的召喚,這種與心對話的感覺能淨化你的身體,能讓你認識一個平常都沒有時間關照的自己。
「以前你是灰色的,現在你是亮色的」,最怕的不是你不會跑馬拉松,而是你不敢邁出這小小的第一步,只要跑起來你就是那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就讓我們在天天馬拉松的世界裡,放飛自我吧!
-【 End 】-
文字 | 金飛豹
圖片 | 秘境百馬組委會
編輯 | 張翠娥
校對 | 陳鵬燕
一審 | 張榮蘭
終審 | 楊海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