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森——我國近代構造地質學研究的先驅
早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工作,對我國南方的晚古生代地層劃分卓有建樹;他與李毓堯、李捷合著的《寧鎮山脈地質》一書為我國區域地質研究的經典著作。抗戰開始,他毅然中止在國外的學習,回國從事地質教育工作,是我國近代構造地質學與小構造地質學研究的先驅。他與吳景禎、葉連俊合著的《四川龍門山地質》堪稱這方面的力作。他畢生艱苦奮鬥,為地質事業殫精竭慮,不幸中年殂亡,實為我國地質事業之重大損失。
-
專業篇丨地質學:我們腳下的土地怎麼產生的?
野外考察是地質學區別於其他理學專業的一個鮮明特點。「溫室裡培養不出地質學家(No fieldwork, no geologist.)」,書卷裡的知識記下來難度不大,但合格的地質學者要有紮實的野外工作經歷,將書本裡的知識靈活應用到自己的所見所聞。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地質學教師團隊
出版的地質學專業基礎課系列教材,在國內同專業發揮引領作用。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 團隊堅持教學理念改革,每年組織教師選擇地質典型現象地區野外集體考察,開展教學研究,考察成果融入課堂教學。
-
請問地質學就是考察嗎,平時勘探地表挖挖小礦石什麼的
地質學是基於野外實踐為基礎的一門地球科學。它包括很多分支,比如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層學、古生物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行星地質學等等。
-
我所研究生順利完成法意西阿爾卑斯造山帶野外地質實習
左右滑動,領略阿爾卑斯山的魅力橫貫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系是世界上最為經典的造山帶之一,不僅以旖旎的風光聞名全球,更是許多地質學基本概念的誕生地,被譽為孕育地質學的「搖籃」,是令人嚮往的研究生野外地質教學和實習基地。
-
訪談︱潘雲唐:丁文江、葛利普如何奠定中國地質學的基礎
用中文撰寫關於葛利普的研究文章,您算是第一人。潘雲唐:用中文寫的研究葛利普的文章,這是第一篇,沒有比這更早的,後來1984年也有人發表過一篇。澎湃新聞:您在北大讀的是地質學專業,怎麼會與地質學史結緣,開始研究葛利普的?
-
十九世紀的地質學,有多麼精彩!
他認為,首要的是把地質學從博物學中分出來,地質學要把地球所呈現的現象與其原因結合起來研究。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地質知識體系初步形成。一方面地層和生物化石的研究使地質年代和地層系統逐步建立,為其後更全面的歷史地質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隨著當時的新技術被採用,結晶學、礦物巖石學的研究和理論的系統性日臻完善,加深了人們對地殼物質組成的認識。
-
印度-亞洲大陸碰撞帶野外地質考察指南
2015年4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臺灣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5家單位在拉薩組織召開了第四屆海峽兩岸「特提斯-青藏高原地質演化」學術討論會,並在會後組織了野外考察。《印度-亞洲大陸碰撞帶野外地質考察指南》(吳福元等 著.
-
我國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先驅——袁復禮
他在地質學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與安特生一起從事過「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在甘肅武威最早發現中國的早石炭世地層;在西北最早發現大批爬行動物化石。他是我國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先驅。從事地質教育60多年,培育了幾代地質人才。 袁復禮,河北省徐水縣人,祖輩為官宦人家,父親曾中過秀才。祖母彭氏出身於蘇州名門世家,讀過私塾,為供幾個孫子上學,她先後到天津師範學校和奉天師範學校教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立足地學專業優勢,建設創新、特色地質學基地班
、較強的理論分析能力、敏銳的創新意識的高層次的地質學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為目標,在教學管理、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突出專業特色,打造精品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創新型、高素質地學人才。學校先後制定了《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工作小組工作條例》和《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導師小組工作條例》等,以文件的形式規定了各工作小組的責任和任務,還實施了《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學生分流補進實施細則》、《本-碩連續培養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學生分流補進實施細則》,使基地班成為一個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教學、科研載體。
-
野外考察 學生被要求扎森林腦炎疫苗
原標題:野外考察 學生被要求扎森林腦炎疫苗 眼看進入野外實習考察階段,瀋陽某研究機構的幾名大學生正準備遠行計劃。6月10日他們被告知:夏季去森林活動之前,必須要注射一種叫「森林腦炎」的疫苗,否則一旦被吸血昆蟲(蜱)叮咬,就可能被傳染上「森林腦炎」,嚴重者或危及生命。
-
在地質學與化學的路上,追憶司幼東先生
在地質學與化學的路上,追憶司幼東先生無論是近日火熱的美劇 Chernobyl(《車諾比》),抑或是國防事業中的關鍵角色稀土礦,引人入勝的都是那暗藏的——稀有元素。但有多少人知道,51年前的1968年6月16日,照亮中國稀有元素研究事業的那顆明星愴然殞滅,他就是司幼東先生——中國著名稀有元素地球化學家。
-
劉寶珺院士:中國沉積地質學的開拓者
地質工作全年野外進行,生活和工作條件異常艱苦,大家喝的水都是苦的。喝了這種苦水,肚子一直往下墜,一個勁地放屁。劉寶珺曾回憶說:「那個時候,根本不會考慮條件有多惡劣,就是覺得祖國需要我。」1956年,研究生畢業後,劉寶珺留在北京地質學院工作,後被調往成都地質學院,在石油系巖石教研室任助教,從事沉積巖石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
來湖首大學,選地理/地質學就對了!
地質學(geology)則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研究對象為地球的固體硬殼——地殼或巖石圈,主要研究內容為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
-
地質學要解釋物質產生與電磁波的關係
地質學是綜合性學科,其中包括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等學科。地質學要找到地質變化的動力,解釋巖石與礦物的來源,必須「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把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能量是如何轉化為巖石、礦物的過程研究明白。 隨著隕落地質學的發展,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就是地質變化的動力已經「昭然若揭」!
-
大學本科,地質學專業簡析,大學生現身說法篇
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習內容包括礦物和巖石、地層和古生物、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主要學習研究方向分為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地質學、地球化學、動力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地貌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力學、古生物學、地層學、歷史地質學、古地理學、地質年代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生態地質學、遙感地質學。學科應該屬於理學大類下的,二級學科是地質學。
-
劉寶珺院士:中國沉積地質學的開拓者
地質工作全年野外進行,生活和工作條件異常艱苦,大家喝的水都是苦的。喝了這種苦水,肚子一直往下墜,一個勁地放屁。劉寶珺曾回憶說:「那個時候,根本不會考慮條件有多惡劣,就是覺得祖國需要我。」1956年,研究生畢業後,劉寶珺留在北京地質學院工作,後被調往成都地質學院,在石油系巖石教研室任助教,從事沉積巖石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
就業前景:地質學就業前景及薪酬待遇揭秘
地質學是一門偏理的學科,它是綜合運用一切科學手段研究地球歷史變遷的科學。 地質學會告訴你火山 地質學是一門偏理的學科,它是綜合運用一切科學手段研究地球歷史變遷的科學
-
科學家考察時發現奇特生物:改寫枯魯杜鵑「野外滅絕」的歷史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更是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科學家在野外考察時,總能發現一些本來已經滅絕的野外生物,又再一次的出現了在我們的面前。那麼這其中又是因為什麼呢?就在前不久,有科學家對四川的山區進行調查研究時就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生物
-
天文學、地質學專業點評和就業前景薪資揭秘
南京大學天文學系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是國家天文學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相關專業找一找 有關聯的其他專業:空間物理專業,這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太陽系空間中的物理現象與規律,研究空間環境及其對人類空間活動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另外地球物理專業,地球深部構造、地震預測、礦產資源勘測都是有關聯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