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立足地學專業優勢,建設創新、特色地質學基地班

2020-1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立足地學專業優勢,建設創新、特色地質學基地班

2008-12-0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理科基地班以「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較強的理論分析能力、敏銳的創新意識的高層次的地質學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為目標,在教學管理、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突出專業特色,打造精品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創新型、高素質地學人才。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章立制,不斷提高基地班管理水平

  學校在地質學理科基地班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思想,以制度為先,管理為主,保障為輔,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既符合學科專業特徵,又符合人才成長發展規律。

  1、制度為先,建設系統化、開放式規範體系

  學校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銳意創新,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管理規章、政策和措施。學校先後制定了《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工作小組工作條例》和《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導師小組工作條例》等,以文件的形式規定了各工作小組的責任和任務,還實施了《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學生分流補進實施細則》、《本-碩連續培養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學生分流補進實施細則》,使基地班成為一個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教學、科研載體。

  2、管理為主,建設高水平、多樣化管理隊伍

  學校重視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建設,設置專門的基地班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基地班導師組,不斷加強地質學理科基地班管理。學生工作處、研究生院、資產處、教務處、院(系)多管齊下,共同負責基地班的日常管理工作。學校組織「老中青」專家教授組建基地班導師組,包括知識淵博、富有責任心的教授,年富力強、學有專長的學科帶頭人,具有多年學生管理經驗的輔導員,關心基地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狀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學精神。

  3、保障為輔,構建開放與激勵相結合的環境

  學校設立學生獎學金和使用校內大型儀器設備基金項目,為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學生提供了公平、公開競爭的機會,增強了基地班自我完善、不斷更新的機能,學校還專門為基地班新建專用機房、專用語音教室、地質學、生物學實驗室,從各方面保證基地班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二、強化基礎、加強合作、整合資源,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

  學校在基地班教學管理工作中,努力解決「知識擴展與學時有限之間的矛盾」、「必修課與選修課的結合」、「常規外語教學和專業英語的融合」等問題,重基礎,強創新,抓實習,切實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1、重視基礎知識養成,加強專業教育

  學校根據人才需求模式,重視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基礎專業知識教育。課程設置上突出「指向性、整體性、前瞻性、能動性和特色性」原則,強調學科、專業兩個基礎的教學,強調以科學鑑賞能力為核心的科學素質的培養,強調以創新性思維為中心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地球科學及其相關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能力。

  學校在地質學理科基地班課程設置的安排上,注重課程體系的時(開課順序)、空(關聯程度)結構和諧統一,既相互支撐又避免重複。注重學科基礎、學科類課程統籌安排,依照各課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多渠道安排教學過程。注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必須與課程的定位相匹配,在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上鼓勵「探索發現式教學法」和「活動參與式教學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快速發展。具體來說,一是在課程總體布局上,增加學科交叉型、環境與全球變化型課程,如地球系統科學、地質災害與預防、生態環境學;二在一些傳統課程上,也從指導思想、內容和課程功能上進行改革。「古生物學」的定位從「標定地質年代工具」變為認識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圈特徵,並與「大學生物學」、「生命起源與進化史」等課程一起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課程系列。「地史學」增添了中、新生代單元的份量,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現代地球環境。

  學校還加強對理科地質學基地班師資力量的配備。基地班工作小組和教研室協商擇優任用基地班的授課教師。基地班的基礎課教師基本上是教研室主任或骨幹教師,專業課教員都是相關學科的帶頭人。學校為基地班單獨開設了英語口語課、生物學等課程,結晶學礦物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地史學等四門基礎地質課程還引入雙語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外語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拓展全面知識空間,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除了嚴格的課堂教學之外,在地質學理科基地班開展開放式、拓展式教學,不定期邀請專家為地質學理科基地班舉辦各種類型的開放式講座,如於崇文院士的「認識地質現象的本質」、翟裕生院士的「區域成礦方法」、趙鵬大院士的「礦床勘查與評價」等。邀請國內外知名地質學、礦床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基地班授課,並邀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的知名英語教師以及外教開辦英語講座。鼓勵基地班學生參加學術討論會,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基地班學生的對外交流。不定期開展基地班學生和香港大學、韓國延世大學、美國邁阿密大學地質系學生的面對面交流。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新的氣息,為今後的國際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激發了學生們獻身科學的巨大熱情。

  地質學具有「綜合性、複雜性、實踐性」的特點,學校加大野外地質實習的強度,更重視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在二年級周口店地質教學實習中,基地班比同專業的野外實習時間增加了20%。在完成正常野外實習的同時,學校還組織基地班學生到北京西山、延慶、河北燕山、美國SierraNevada地區、俄羅斯貝加爾裂谷進行野外地質實踐考察活動。

  三、突出重點,提高管理水平,建設特色優質基地

  1、加強學風、班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校不斷加強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學風和班風建設,特別是引導地質學理科基地班的同學緩解精神壓力,學會交流與溝通,加強協作與團結,培養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心態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學生們以認真嚴謹的求知態度,高漲的熱情汲取地質知識,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風氣。

  2、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注重地質學理科基地班各種規章制度的建設、加強教學管理、主抓學風建設的同時,並未放鬆對基地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在政治思想上,引導基地班同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倡導科學的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科研素養方面,科學研究始終貫徹在基地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從一年級開始基地班的學生便在導師的指導下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素質拓展」計劃和「挑戰杯」科研活動,二年級結合野外實習開展專題研究,三年級融入專業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中,與隨後的研究生教育配套進行。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還注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大學生活。

  學校2000年開設理科地質學基地班以來,基地班先後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北京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理科地質學基地班已成為學校教學工作戰線上的一面旗幟,更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教學改革成果與地學人才培養質量和實力的一個重要窗口。

(責任編輯 薛麗華)

相關焦點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基地班專業簡介
    地質學基地班  地質學基地班     本-碩統籌培養   六年    理學碩士學位  地質學(理科基地班)以培養具備厚實的數理化基礎和外語基礎、地質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相關學科知識,具有崇高職業精神、優秀科學素質、較強創新能力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地質學教師團隊
    對於以地質為學科特色的行業高校來說,地質學專業無疑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基礎和龍頭,始終發揮著孵化器、穩定器、推進器的重要作用。  教書育人 銳意創新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任務和根本使命,地質學教師團隊高度重視教學基礎工作,努力為國家地學行業輸送更多熱愛地質事業、具有堅實地學理論知識和紮實野外地質工作能力的地學專業人才。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以地球科學為特色 基地班、菁英班面向全國招生
    以地球科學為特色  基地班、菁英班面向全國招生 ——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招生辦主任周延菲 摘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資助的全國重點大學。
  • 211工程大學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特色專業:地球科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特色專業   地球科學:   學院的地質學科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   特別是在地球物質科學、地球表層科學和地球動力學三大學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牌專業怎麼樣?人性化專業設置太厲害
    王牌專業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首選,不同的學校王牌專業不同,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王牌專業,成為很多考生的煩惱。今天小編帶大家解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王牌專業,它實力如何?
  • 2020考生報中國地質大學必備數據(附詳細專業分數線)
    一、院校介紹中國地質大學有北京和武漢兩個校區,這兩個校區單獨招生,分數線各自錄取不受影響,屬於兩個不同的志願,中國地質大學是由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國家重點大學,是「211工程」大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 想了解「地球母親」的前世今生,地質學專業是首選,top10院校推薦
    NO.1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原地球科學系基礎上於2008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學院設有三個系:地球與行星科學系、水科學系和地質工程與信息技術系。目前培養地質學(基地班)、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古生物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及地質工程等專業(方向)本科學生。"地質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江蘇省重點建設優勢學科。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從北京到武漢,從南望山到未來城,學校經歷了北京地質學院、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四個不同歷史時期,歷經滄桑和磨難,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優秀人才,在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值得驕傲的奮進之筆。  立足國家需求 培養拔尖地質人才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 地學教育面臨「大地學」時代挑戰
    作為典型的地質類特色高校,資源勘探、石油工程等專業歷來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優勢專業。然而在此次論壇上,該校副校長操應長卻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在2008—2010年間的高考招生中,上述優勢專業的生源質量仍處於上揚趨勢,並在2010年達到頂峰,但短短3年後,其生源質量便被非主幹專業超越,此後便持續下滑。
  • 「大地學」時代,地學教育如何補齊兩大短板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地質工作基本等同於『找礦』。然而如今,這一行業已經開始向多門類自然資源評價和保護、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自然災害防治和環境生態修復等方向轉型升級。」在發言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孫友宏這樣概括了地學學科的發展態勢。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球科學學院專業介紹
    為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建有現代化的偏光顯微鏡、微體古生物、構造及礦物園地等一大批教學實驗室,以及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黃石、長江三峽、江西廬山等教學實習基地,為我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大類專業介紹  地學類專業現有地質學、地球化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科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質學基地班、地質學(地質調查與開發)等六個專業。
  • 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
    在武漢的部分正式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北京的部分正式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目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學,涵蓋理、工、文、管、經、法等多個學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現有16個學院、41個本科招生專業,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校佔地面積525843平米,在周口店、北戴河、河北平泉建有實習基地。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研究實力怎麼樣
    在對寒武紀節肢動物孵育行為的研究方面,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歐強合作團隊在美國綜合性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論證了已知最早的演化權衡現象,並提出權衡這種可塑性演化規律對於節肢動物的重大意義。事實上,北地一直是我國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環境學院專業介紹
    環境學院  環境學院現有水資源與水文地質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環境地質系和湖北省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等5個教學機構,並隸屬有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華中分中心、廢物地質處置與環境保護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匈聯合環境科學與健康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水資源研究所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學科科研好不好
    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我國共有137所中國高校入榜,包括91所內地高校,6所香港高校,2所澳門高校和38所臺灣高校,相比去年數量有所上升。從細分領域來看,我國內地頂尖高校在引文影響力和研究收入方面得分較高,這反映出我國對高等教育的持續投入。同時,與世界大學前200強中的競爭對手相比,這些大學在科研和教學指標方面繼續表現良好。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這些優勢學科你值得了解!
    本期,小編將從學科角度介紹一所行業名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為各位家長和考生換一種思路,拯救你的選擇困難症!恰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就是其中之一,共有2個學科獲評A+,分別為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排名全國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同年這兩門A+學科再次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 趣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區和武漢校區,同根同源,如今彼此獨立
    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高考報專業的時候有兩所中國地質大學,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很多同學都會困惑,這明明是同一所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怎麼兩個校區的分數線還是不一樣的,究竟哪所地質大學最好,我們今天就說一說中國地質大學的北京校區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
  • 2020年高考:地質類專業全息解讀
    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 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 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誰是能源類最強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始建於1952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是「111計劃」和「卓越計劃」高校。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_學院簡介_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的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以理、工、文、管、經、法、教、哲、農、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