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序開展森林腦炎疫苗接種
本報訊(王精英記者馬一梅劉楠)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疾病的發生,切實保障防撲火隊員和從事野外生產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清河林業局有限公司在森林腦炎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期,為防火隊員及從事野外生產作業人員免費進行森林腦炎預防接種,解除職工野外作業的後顧之憂。
-
樟嶺森林資源管護區職工全面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近日,隨著氣溫升高,蜱蟲即將進入生長旺季,森林腦炎就是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的高危疾病,為確保森林防火隊員和野外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樟嶺管護區組織撲火指揮員、專業森林撲火隊員、管護站、巡護人員以及從事營林生產野外工作人員54人到盤古衛生所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
阿爾山市為職工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當前,阿爾山市進入春耕農忙和採集山蕨菜時節,同時也進入了感染森林腦炎的季節性高危期。自5月4日起,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的感染和傳播,阿爾山市衛生局為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1400餘人免費接種了森林腦炎疫苗。
-
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保障職工身體健康——盤中森林資源管護區職工...
進入春季,隨著氣溫逐漸轉暖,蜱蟲即將進入生長的高峰期,森林腦炎就是通過蜱蟲叮咬而導致的高危腦病,為確保森林防火隊員和野外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盤中管護區相繼為撲火指揮員、專業森林撲火隊員、檢查站、巡護人員、瞭望員以及從事營林生產野外工作人員進行了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 長春成功研製出新型疫苗
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森林腦炎新型疫苗近日獲得成功該設苗不僅可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的暴發流行,並可布防森林腦炎病毒的人為傳播、抵禦森林腦炎病毒的生物恐怖襲擊。
-
「草爬子」不用怕 森林腦炎疫苗為龍江林區職工構築蜱蟲「防火牆」
東北網4月10日訊(馬洪亮 張忠林 記者 霍梟涵) 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疾病的發生,切實保護從事野外生產作業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東方紅、柴河等林區相繼為機關、各基層單位、林場(所)從事野外生產作業的職工進行免費注射森林腦炎疫苗。森林腦炎疫苗。
-
呼中區:大西溝森林資源管護區抓好森林腦炎預防工作
呼中區:大西溝森林資源管護區抓好森林腦炎預防工作 2020-03-24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森林腦炎疫苗 Tick-BorneEncephalitis
【分類】疫苗類 【適應症】預防森林腦炎。 【用量用法】本疫苗接種後,人體要經過1.5~2個月後免疫力才達到最高,因此,應在每年3月份以前完成接種工作。在三角肌處皮下注射;用量:第1年注射2次,每次間隔7~10日,以後每年注射1次。第1次2~6歲0.5ml,7~10歲1ml,11~15歲1.5ml,16歲以上2ml。
-
吉林省多措並舉預防森林腦炎
新華社長春3月5日電(記者趙丹丹)記者日前從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為降低森林腦炎發病率,吉林省正在開展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疫情的防控工作。 據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鄧立權介紹,森林腦炎是根據吉林省疫情情況和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列入法定報告和管理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為降低森林腦炎在吉林省的發病率,疾控中心將採取以下措施:「一病一策」防控策略;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開展疫情監測;做好森林腦炎防控知識普及;對重點人群進行森林腦炎疫苗的免疫接種,等等。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首頁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來源:醫學空間 2008-01-25 09:39
-
我區開始接種森腦疫苗了!
我區開始接種森腦疫苗了!時間:2015-03-19 06:23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本報訊(記者車宇)近日,記者從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從3月份開始,我區開始接種森林腦炎疫苗。加區居民到加區醫院接種,縣區局居民到當地疾控中心接種。
-
新中國疫苗研製70年回顧 感謝這些疫苗的救命之恩
03 森林腦炎滅活疫苗 1952年,中國醫科大學衛生流行病組從吉林省臨江鎮三岔子森林腦炎死亡患者張某腦組織分離得到森林腦炎毒株,稱為「森張」毒株。1953年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簡稱長春所)採用該毒株開展森林腦炎疫苗的研發工作,1967年成功研製地鼠腎原代細胞森林腦炎疫苗,1969年森林腦炎疫苗開始規模推廣應用,2004年成功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森林腦炎新型疫苗,實現了產品更新換代,新型疫苗的研製成功為我國森林腦炎的預防發揮了巨大作用。2006年,國家將森林腦炎新型疫苗列為國家戰略儲備疫苗。長春所是國內生產森林腦炎疫苗唯一的企業。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考察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6月7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對依託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建設的中科院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北京森林站」)進行了考察。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戴爾阜、植物所研究員韓興國、北京森林站副站長劉玲莉等陪同考察。 孫鴻烈實地考察了長期監測樣地等實驗平臺。
-
野外考察是地質學研究的第一步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學科,野外工作很辛苦但也很關鍵,不過這只是地質學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後續還有大量的室內工作,如處理樣品、實驗分析、分析數據、歸納總結,最後將科研成果撰寫成科技論文發表在國內外雜誌上.野外工作隨不易,但我很享受在野外考察的過程,發現特殊的地質現象、樣品,猶如尋寶一般,讓人興奮,此外還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美景,多年以後留下的記憶往往是這些美好的片刻!
-
研究揭示鈉鉀ATP酶抑制劑抗日本乙型腦炎病毒感染的作用機理
國際學術期刊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抗微生物製劑與化學治療》)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肖庚富、王薇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Screening of Natural Extracts for Inhibitors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抗乙型腦炎病毒藥物的篩選及鑑定
-
北京市第二類疫苗種類(2016年)
    北京市第二類疫苗種類(2016年)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A、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
方精雲:野外調查雖苦 我卻甘之如飴
方精雲決定,利用手錶上的羅盤,帶著大家一直朝著前一天晚上扎帳篷的方向走,「遇山過山、遇水過水」,終於走出了林子。他的決斷力讓人佩服。而這種臨危不亂的能力正是他經歷過無數生死考驗後鍛鍊出來的:1990年夏天,方精雲參加中日合作的喜馬拉雅山南坡生物多樣性調查,並在珠峰腳下海拔5000~5800米的高山凍原地帶,研究植物對高寒環境的生態適應性。
-
野外華南虎還存在嗎?原始森林是最基本條件
而曾經在我國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最有可能存在華南虎的地區從事過野外考察的一批中外科學家則認為,華南虎可能已經在野外滅絕了。華南虎在野外是否已徹底滅絕,現在任何一個機構和個人都不敢明確地給出結論,並且現階段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學術問題。但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華南虎已經屬於「功能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