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安全修復鐮刀形細胞疾病基因的方法

2020-12-01 生物谷


鐮刀形細胞疾病病人皮膚細胞被重編程為iPSCs,並將它們分化為肌細胞,紅色部分為肌肉特異性蛋白。圖片版權歸薩克生物研究學院所有,在此僅做研究之用。

根據發表在2011年12月那期《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美國薩克生物研究學院(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種方法能夠利用病人自己的細胞來潛在性地治療由於一種有助於產生血液血紅蛋白的基因發生突變而造成的鐮刀形細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和許多其他疾病。

這種技術利用來自病人皮膚的細胞產生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而iPSCs能夠發育成各種類型的成熟組織,如血。研究人員說,他們開發的這種修復β-球蛋白(beta-globin, HBB)基因的方法能夠避免基因治療技術引入潛在有害的基因到細胞。

研究人員說,這種新技術將很快會在動物中進行治療測試,迄今為止似乎要比其他的已經測試過的方法有效得多。

薩克基因表達實驗室教授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員,他說,「我們的發現為開發基於iPSC的療法來醫治諸如鐮刀形細胞病之類的破壞性遺傳疾病做好準備。」

薩克研究人員將來自鐮刀形細胞病病人的皮膚細胞重編程為iPSCs,一種能夠發育為任何類型身體組織的未成熟細胞。

鐮刀形細胞病是一類由於HBB基因發生突變造成的遺傳性血液疾病,HBB基因發生突變會產生異常的血紅蛋白---一種正常條件下允許血細胞攜帶氧氣的含鐵蛋白,從而導致紅細胞變得堅硬和粘稠而且形狀類似於彎曲的稱作鐮刀的農場工具。在HBB基因突變造成的兩種主要性疾病,鐮刀形細胞貧血症和β-地中海貧血症中,紅細胞都不能有效地攜帶氧氣,其中鐮刀形細胞病會造成手腳腫大,由於血管堵塞引起的疼痛,貧血和中風。

這些疾病在非洲、地中海和中東來源的人們中間最為常見。根據美國疾病防控中心提供的數據,每500名非洲裔美國人就有一個人和每3萬名拉丁裔美國人就有一個人出生時就攜帶這種鐮刀形細胞疾病。

這種疾病能夠通過幹細胞或骨髓移植而得以治癒,但是也存在較高的風險:接受移植的受者可能會排斥捐獻的骨髓或細胞,能夠導致嚴重的副作用,甚至死亡。

薩克研究人員,包括共同第一作者Mo Li和Keiichiro Suzuki,著手設計出一種安全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在iPSCs中矯正病人HBB基因拷貝存在的缺陷。

由於iPSCs來自病人自己的身體,它們遭遇移植排斥性風險比較小。另外,人們已經在HBB基因中鑑定出500種其他的造成疾病的突變,因此矯正這種疾病可能潛在性地治療全世界與HBB基因相關的很多種疾病。

然而,人們已證實傳統的iPSCs產生和基因治療技術是潛在性不安全的。很多人使用病毒來將成體細胞轉化為幹細胞,讓病毒來攜帶正常的HBB基因來感染和修復造血幹細胞,即一種產生所有血細胞的幹細胞。但是當把這些修復的幹細胞移植回病人時,它們可能含有轉基因,也就是已經插入到宿主基因組且能破壞DNA正常功能的基因。此外,這種技術也是低效率的,只能矯正一小部分基因突變,而且在β-地中海貧血症的基因治療臨床試驗中,移植成功率非常低。

Suzuki說,「我們想修復HBB基因突變,同時又不能在病人基因組中留下任何不想要的蹤跡。」

為此,研究人員採用一種兩步驟的方法。首先,他們從攜帶導致鐮刀形細胞疾病的HBB基因突變的病人身上獲取成體皮膚細胞。他們導入六種基因將這些細胞重編程為能夠分化為血細胞的iPSCs。這6種基因是通過一種避免使用病毒和將轉基因插入到細胞基因組中的技術得以導入到細胞中的。

他們的下一步驟就是修復iPSCs中的HBB基因突變。為了用正常的基因拷貝去交換iPSCs中缺陷性基因,研究人員使用一種修飾的腺病毒(傷風病毒),不同於其他方法所使用的病毒,它不能在體內自我複製,也不能改變宿主細胞的DNA。將病毒基因刪除,然後用含有正常HBB基因的DNA序列去替換。

這種修飾的腺病毒然後就運輸這種新的遺傳物質進入iPSCs,然後利用同源重組將含有正常基因的序列去替換iPSC中含有突變基因的DNA序列。Li說,「它是自然發生,像拉鏈那樣工作。好基因完美地插入進去,同時將壞基因推出去。」

通過替換一段相對大的DNA序列區域,這種技術允許科學家們一次修復很多基因,從而意味著該方法可能用於治療成百種類型的HBB基因相關的疾病。矯正突變的HBB基因也是高效的。研究小組已經進行多次測試確保沒有不想要的基因整合進基因組。

薩克研究人員現在計劃從修復的幹細胞中製造血細胞並在動物中測試它們的有效性。如果取得成功,這就可能為人類開發出一種治療方法,即將病人的皮膚細胞恢復為iPSCs,然後進行基因修復,並把它們移植回到同一個病人的骨髓,如果成功的話,骨髓將產生所有新的血細胞,從而產生正常的血紅蛋白。

研究人員說,如果該技術證實為有效率的話,它可能也被用於治療單個基因突變導致的其他類型疾病。(生物谷Bioon.com:towersimper編譯)

Efficient correction of hemoglobinopathy-causing mutation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integration-free patient iPSCs

Mo Li, Keiichiro Suzuki, Jing Qu, Preeti Saini, Ilir Dubova, Fei Yi, Jungmin Lee, Ignacio Sancho-Martinez, Guang-Hui Liu and 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

Hemoglobinopathies are a collection of heritable diseases caused by abnormal structure or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of hemoglobins 1. Many forms of hemoglobinopathies, such as sickle cell disease (SCD) and β-thalassemia, which are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he β-globin (HBB) gene, lead to severe anemia and other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相關焦點

  • 基因療法:為治癒鐮刀狀細胞貧血帶來新希望
    鐮刀形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disease,簡稱SCD)是一種隱性基因遺傳病:患病者的血液紅細胞表現為鐮刀狀,其攜帶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紅細胞的一半。在美國,鐮刀狀細胞嚴重影響非裔美國人(每500個新生兒中有1個患有該疾病),第二個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是西班牙裔美國人,每3.6萬新生兒中有1個患有該疾病。
  • 專家點評Cell Res | 程序性細胞壞死的全新功能:創造組織修復的微環境
    TNC通過其N端的EGFL結構域結合併激活肌肉乾細胞的EGFR受體,促進肌肉乾細胞的增殖,推動修復。為了探究Necroptosis在肌肉損傷修復過程中的功能,研究人員在小鼠中敲除Mlkl基因使細胞壞死受阻,繼而發現Mlkl-/-成體小鼠的骨骼肌在損傷後修復有明顯障礙。
  • VOA常速 | 新研究:鐮刀形貧血症或可治癒
    Healthy red blood cells around flat disks that flow easily through the body’s blood vessels.In sickle cell, disease protein crystals formed inside the cells, changing them to a crescent-shape, clogging vessels and causing pain and organ damage. The disease is caused by a defective gene.
  • Cell子刊:基因修復成功「治療」夜盲症病人視網膜類器官病變
    ,進而在培養皿中成功模擬了疾病視網膜的纖毛病變和感光細胞喪失。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復患者的基因突變後,發現在基因表達譜、蛋白水平及細胞電生理特性等方面能成功阻止了病變的發生。RP是成年人中途失明的重要病因。雖然其致病基因多達85個,但僅僅RPGR一個基因的突變就導致了多達16%患者罹患此病。RPGR在感光細胞中主要存在於連接纖毛處,負責從內節運輸視蛋白至外節,以此產生光電反應。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Cell_Bi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luripotent_Stem_Cells_Collection
  • 基因療法有望治療因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
    鐮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和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都是由於編碼成人血紅蛋白β亞基的HBB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貧血症。這些疾病患者可能終生需要接受輸血或者其它療法的治療。已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重新表達胎兒血紅蛋白可以起到緩解貧血症狀的作用。但是編碼胎兒血紅蛋白的基因在胎兒出生之後就停止表達了。
  • 此病細胞似鐮刀,基因療法攻破它勢在必行!
    為時過早且可及性差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兒童醫院的血液學家David Williams認為:「鐮狀細胞不是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用高風險的實驗方法治療患者是不道德的,將基因治療應用於鐮狀細胞貧血為時過早。」儘管遭受了挫折,一些基因療法研究人員仍在持續努力,開發出更安全、有效的方法將基因導入到細胞中,並於2016年取得突破,即歐盟委員會批准了一種基因療法以治療ADA-SCID(一種罕見免疫疾病)。隨後2017年,美國FDA批准了一種基因療法,可以治療一種罕見的失明。
  • 幹細胞基因療法有望用於治療鐮刀型貧血
    這種貧血症是國內最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來自UCLA Eli and Edythe Broad 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Donald Kohn博士,在3月2號的《Blood》雜誌上發表了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糾正引起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突變基因。這是首次利用基因修正的方法,來生成正常的紅細胞。
  • 細胞產品的升級版,基因改造幹細胞
    1 幹細胞基因改造為治療藥物幹細胞本身可作為治療藥物,用於免疫腫瘤學、組織修復和遺傳性疾病治療等多種用途(目前,內源性組織修復經過改造的幹細胞本身可作為治療藥物,通常是通過自身過表達神經營養因子、趨化因子、抗炎症分子、血管生成因子,有助於組織恢復和內源性修復。利用下一代幹細胞技術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有很多案例,此處重點介紹兩種正在臨床試驗中的藥物。
  • 「基因魔剪」CRISPR或成鐮狀細胞貧血症剋星
    當地時間10月12日,一篇關於利用CRISPR-Cas9技術治療鐮狀細胞貧血症的論文,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舊金山分校以及猶他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體外成功修復幹細胞中的致病突變基因,給鐮狀細胞貧血症患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法。
  • Cell:易碎基因雖促疾病 但增加腦細胞多樣性
    27個基因更易於引發特定類型的DNA損傷,這些基因的易碎性或可幫助解釋為何其會在癌症中經常發生突變或被剔除,以及引發神經精神疾病,但這些基因的易碎性或許也會通過產生多樣化的神經元對大腦帶來一定益處。DNA的破碎聽起來好像細胞發生了大災難一樣,而且其會經常發生,未經修復的DNA損傷通常會殺死細胞或者引發細胞癌變;但破碎的DNA或許並不總是壞事情,隨著免疫系統的B細胞準備製造抗體來抵禦病原體時,其通常會故意破碎隨後重排抗體基因。
  • Cell Res: 體細胞到神經前體細胞的完全化學轉分化
    2014年6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先前有關於通過一些確定的基因可以把體細胞轉分化成神經前體細胞(NPC)。最近同濟大學的裴剛實驗室發現可以通過純粹的化學方法可以把體細胞轉分化成神經前體細胞,相關的成果發表在cell research 上。
  • Namocell, Takara Bio, HepaTx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
    2020年2月20日,全球領先的單細胞分離系統提供商美國Namocell公司與Takara Bio及HepaTx聯合宣布三方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方案,將HepaTx研發的可發育成肝臟細胞的脂肪組織內幹細胞,首先利用Namocell專有的單細胞分離儀進行分離,然後用Takara
  • Cell:科學家鑑別出維持細胞基因組完整性的新型DNA修復機制
    HMCES基因來尋找細胞複製中的問題,但研究者並未發現任何問題,即缺失HMCES的細胞依然能夠正常進行分裂和DNA複製;當研究者利用損傷的DNA來挑戰這些細胞時他們發現,HMCES對於維持細胞健康至關重要。
  • Nat Cell Biol:開發出CRISPR-HOT工具對特定基因和細胞進行螢光標記
    通過遺傳手段改變這些類器官的能力將極大地幫助研究生物學過程和疾病建模。然而,到目前為止,由於缺乏簡單的基因組工程方法,人們已證實難以產生遺傳改變的人類類器官。CRISPR-HOT幾年前,科學家們已發現,就像微小分子剪刀一樣發揮作用的CRISPR/Cas9可以精確地切割DNA中的特定位置。這種新技術極大地幫助和簡化了基因工程。
  • 新發現的腦幹細胞可更有效進行大腦修復!
    2018年4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威康信託基金會/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大腦中一種新的幹細胞可以在腦損傷或者疾病之後幫助大腦進行修復。圖片來源:Andrea Brand/Leo Otsuki再生醫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在大腦發生如中風、阿爾茲海默症等疾病或者衰老導致的損傷之後有效修復大腦。
  • 往日頭條丨美國「先進細胞製造技術路線圖」的啟示
    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可分化成肌肉細胞、紅細胞或某個特定器官的細胞。(二)基於細胞的相關技術和產品細胞治療——將活細胞或經基因改造的細胞通過輸血、輸液或骨髓移植手術等植入病人體內,用做細胞替換或受損細胞及受損組織的修復。
  • Cell:「條形碼」+ CRISPR 可追蹤單細胞譜系史和基因表達譜
    追蹤細胞的譜系歷史是回答生物學中各種基本問題的關鍵,可以了解很多有關發育、衰老和疾病的知識。近日,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和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哈佛醫學院的幹細胞研究計劃的科學家開發出一項新技術——CRISPR陣列修復譜系追蹤(CARLIN),即所謂 「條形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