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ell Biol:開發出CRISPR-HOT工具對特定基因和細胞進行螢光標記

2020-12-03 生物谷

2020年3月16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遺傳工具,用於標記人類類器官中的特定基因。他們使用這種稱為CRISPR-HOT的

遺傳

工具來研究肝細胞如何分裂和具有太多DNA的異常肝細胞如何出現。通過讓癌基因TP53失去功能,他們發現異常肝細胞的非結構化分裂更為頻繁,這可能有助於促進癌症產生。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Fast and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knock-in human organoids using homology-independent CRISPR–Cas9 precision genome editing」。

圖片來自Nature Cell Biology, 2020, doi:10.1038/s41556-020-0472-5。

類器官是可以在實驗室中培養的微型器官。這些微型器官是從非常小的一塊組織中生長出來的,這對各種器官來說都是可能的。通過遺傳手段改變這些類器官的能力將極大地幫助研究生物學過程和疾病建模。然而,到目前為止,由於缺乏簡單的基因組工程方法,人們已證實難以產生

遺傳

改變的人類類器官。

CRISPR-HOT

幾年前,科學家們已發現,就像微小分子剪刀一樣發揮作用的CRISPR/Cas9可以精確地切割DNA中的特定位置。這種新技術極大地幫助和簡化了基因工程。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布勒支研究所的Delilah Hendriks說,「DNA中的較小切口可以激活細胞中的兩種不同的修復機制,這兩種機制可被人們用來迫使細胞在切口部位攝取新的DNA片段。」其中的一種修復機制稱為非同源末端連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被認為經常犯錯,因此直到現在仍不常用來插入新的DNA片段。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胡布勒支研究所的Benedetta Artegiani說,「鑑於早期的一些小鼠研究已表明可以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插入新的DNA片段,因此我們著手在人類類器官中測試這一點。」Artegiani和Hendriks隨後發現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將任何DNA片段插入人類類器官,實際上比迄今為止使用的另一種稱為同源介導修復(HDR)的修復機制更有效,更穩健。他們將這種新方法命名為CRISPR-HOT。

給細胞塗上不同的螢光顏色

這些研究人員隨後使用CRISPR-HOT將螢光標記插入人類類器官的DNA中,從而使得這些螢光標記附著在他們想要研究的特定基因上。首先,他們標記了腸道中非常罕見的特定類型的細胞:腸內分泌細胞(enteroendocrine cell)。這些細胞產生激素來調節血糖水平、食物攝取和胃排空等功能。鑑於這些細胞非常稀有,因此很難研究它們。然而,通過使用CRISPR-HOT,他們可以輕鬆地將這些細胞「塗成」不同的顏色,然後輕鬆地對其進行識別和分析。其次,他們給源自肝臟中特定細胞類型---膽管細胞---的類器官塗上不同的顏色。他們使用CRISPR-HOT可視化觀察了角蛋白(keratin),即參與細胞骨架的蛋白。鑑於他們可以以高解析度查看這些角蛋白的詳細信息,他們以超結構化的方式發現了它們的組裝。當細胞發生特化或分化時,這些角蛋白也會改變表達。因此,他們預計,CRISPR-HOT可能能夠用於研究細胞命運和分化。

肝臟中的異常細胞分裂

在肝臟內,有許多肝細胞含有比正常細胞多兩倍(甚至更多倍)的DNA。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細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是否能夠分裂。老年人含有更多的這些異常肝細胞,但尚不清楚它們是否與癌症等疾病有關。 Artegiani和Hendriks使用CRISPR-HOT對肝細胞類器官中細胞分裂複合物的特定成分進行標記,並研究了細胞分裂的過程。Artegiani說,「我們觀察到『正常』的肝細胞非常有序地分裂,總是沿某個方向分裂為兩個子細胞。」Hendriks說,「我們還發現在幾次細胞分裂中,異常肝細胞形成了。我們第一次觀察到『正常』的肝細胞如何轉變為異常肝細胞。」除此之外,他們還研究了

肝癌

中常見的TP53基因突變對肝細胞異常細胞分裂的影響。沒有TP53,這些異常的肝細胞的分裂頻率就會更高。這可能是TP53突變促進癌症產生的方式之一。

這些研究人員認為,CRISPR-HOT可應用於多種類型的人類類器官,可以可視化觀察任何基因或細胞類型以及研究許多與發育和疾病相關的問題。(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Benedetta Artegiani et al. Fast and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knock-in human organoids using homology-independent CRISPR–Cas9 precision genome editing. Nature Cell Biology, 2020, doi:10.1038/s41556-020-0472-5.

2.CRISPR-HOT: A new tool to 'color' specific genes and cells
https://phys.org/news/2020-03-crispr-hot-tool-specific-genes-cells.html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使用CRISPR-HOT新技術「塗色」 可在類器官中實現快速可靠...
    近日,來自荷蘭Hubrecht研究所的Hans Clevers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CRISPR-Cas9介導的不依賴同源性的新遺傳工具「CRISPR-HOT」。該方法可標記人類類器官中的特定基因,簡化了類器官的基因組編輯過程,為類器官可視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因編輯方式。
  • CRISPR/Cas9介導的非同源DNA敲入在多拷貝基因敲除中的應用 | BMC...
    Kwok, Feng Wang, Junyi Xue, Hui Zhao, Kin Wah Suen, Chi Chiu Wang, Jianwei Ren, George G. Chen, Paul B. S. Lai, Jiangchao Li, Yin Xia, Andrew M.
  • 螢光蛋白種類和螢光蛋白標記技術
    Kaede是光轉換蛋白中的一種,具有一個能發出綠色螢光的由三肽His-Tyr-Gly發色團,它的螢光轉換是由於緊鄰發光團H62上的肽鍵發生斷裂而引起的。Kaede在斑馬魚中常用來作為研究細胞運動的標記基因,如標記原腸期的囊胚細胞研究匯聚延伸運動。Kaede易形成四聚體,限制了其在蛋白標記與超分辨成像方面的應用。
  • 開發出CRISPR LiveFISH技術,成功對活細胞中的...
    儘管測序方法已用於鑑定和描述與遺傳疾病和基因編輯有關的染色體異常,但是染色體重排的時間動態變化鮮為人知。之前的研究依賴於使用基因組整合的LacO/TetO陣列,這既枯燥又有挑戰性。與螢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沒有核酸酶活性的dCas9,或者招募單向導RNA(sgRNA)的與螢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RNA結合蛋白能夠對基因組位點進行CRISPR介導的實時成像。
  • 細胞條碼完勝螢光標記—新聞—科學網
    例如,該雷射器能追蹤的細胞比螢光標記能追蹤的更多,並且比高頻ID等萌芽技術更簡單易用。劍橋大學神經生物學家Kristian Franze也贊同這一觀點。「如果他們能開發出適用於活細胞的此類技術,那對許多人而言將非常有趣。」他說。 要製作一個雷射器,你需要兩件東西:一種能被激發產生光的材料或「媒介」以及一個迴蕩著特定波長的光的「共振腔」,就像管風琴會同特有頻率的聲波共鳴一樣。
  • Cell:「條形碼」+ CRISPR 可追蹤單細胞譜系史和基因表達譜
    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改造的小鼠細胞系,CARLIN可以追蹤小鼠單細胞譜系史和基因表達譜,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雜誌上。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4.048數十年來,許多發育生物學家的夢想是能有一種方法,可以隨著胚胎的發育或組織的建立,逐個細胞地重建每個細胞譜系——跟蹤其整個從胚胎到成體的發育過程,揭示從親代細胞到每一代子細胞的譜系「家族樹」,以及每個細胞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打開或關閉了哪些基因
  • Molecular Cell:青年華裔科學家盧冠達另闢蹊徑,利用CRISPR進行基因組篩選
    為此盧冠達博士研究組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近期他們利用改進的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開發出一種篩選針對特定疾病基因的新方法。這一研究成果在線公布在Molecular Cell雜誌上。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由Cas9的DNA切割酶和識別基因組特定序列的嚮導RNA鏈組成。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這一過程,在活的動物基因組中進行靶向突變,刪除或插入新的基因。
  • 生物標記三部曲:綠色螢光蛋白、辣根過氧化物酶和小型單線態氧製造者
    body)用編碼β-微管蛋白的基因表達的綠色螢光蛋白標記,圖片來自doi:10.1126/science.8303295.這種顯示GFP作為體內研究蛋白的工具基本上改變了細胞生物學家能夠解決的問題的性質和範圍。1962年,Shimomura和他的同事們在A. victoria生物發光蛋白水母素(aequorin)的純化過程中偶然間第一次發現了GFP。
  • 美國開發出新型螢光標記工具Spinach
    1962年科學家們首先在水母體內發現了綠色螢光蛋白(GFP),從那以後,這種神奇的蛋白質成為生物學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綠色螢光蛋白的幫助下,研究人員不僅能夠成像觀測基因表達和蛋白質動態,還可以檢測細胞內離子和小分子濃度、酶活性,標記細胞或分子亞群,實現複雜的動力學時空分析。
  • Cell 新工具|新型鈣整合器揭示驅動行為厭惡的大腦細胞類型
    撰文 | 陳文強責編 | 兮哺乳動物大腦內,功能耦連的神經網絡能調控神經元活動性從而響應特定刺激,並進一步調整行為反應。對這一過程的深入理解繼續開發對DNA、RNA等多種水平的短暫細胞事件進行記錄的新型工具,從而幫助我們回答一些重大問題,如相互聯繫的神經細胞類型如何形成網絡,或者這些細胞的活動性如何驅動行為事件。
  • Cell:利用CRISPR/Cas9系統精確標記發育大腦中的內源性蛋白
    利用這種新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可靠地在同一個細胞中利用不同的顏色同時對兩種不同的蛋白進行標記。他們利用多種成像方法和DNA測序證實這種SLENDR方法真正地和準確地敲入基因。SLENDR的全稱為CRISPR/Cas9介導同源重組修復對內源性蛋白進行單細胞標記 (single-cell labeling of endogenous proteins by CRISPRCas9-mediated homology-directed repair)。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努力理解當我們學習和形成記憶時,我們大腦中的細胞發生變化的方式。
  • Cell Research:一步到位 CRISPR徹底敲除動物體內特定基因
    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簡單的「一步反應」,徹底敲除小鼠或是猴子體內的特定基因。這一工具對於基礎科研中動物模型的建立能起到提速的作用,意義重大。此外,這篇論文中利用全基因組測序來評估CRISPR潛在脫靶效應的數據,也從側面表明在嚴格的控制下,這一技術的脫靶效應也許並不如《Nature Methods》的論文所提的那樣嚴重。
  • ...組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同時在體內對三種細胞群進行標記示蹤
    由於這種切除事件發生在基因水平上,具有永久性和不可逆性,因此表達Cre的細胞群及其子代細胞(無論是否還在表達Cre)都將永久性地被報告基因蛋白所標記。 目前,已經有多種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被構建,可多方式地對靶細胞進行標記,進行更精確的譜系示蹤研究。
  • ...開發出CRISPR LiveFISH技術,成功對活細胞中的DNA和RNA進行實時...
    儘管測序方法已用於鑑定和描述與遺傳疾病和基因編輯有關的染色體異常,但是染色體重排的時間動態變化鮮為人知。之前的研究依賴於使用基因組整合的LacO/TetO陣列,這既枯燥又有挑戰性。與螢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沒有核酸酶活性的dCas9,或者招募單向導RNA(sgRNA)的與螢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RNA結合蛋白能夠對基因組位點進行CRISPR介導的實時成像。
  • 【學術前沿】楊輝/周海波組開發新型基因表達動態示蹤技術實時標記...
    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lncRNAs不僅參與各種生物學過程和通路,而且與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緊密相關。但是受現有標記技術的限制,對其功能注釋極具挑戰性。監測內源基因活性的常規方法是將螢光蛋白精確插入蛋白編碼框中,但是,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非編碼基因和低豐度轉錄的基因。sgRNA,類似於一個GPS可以將Cas核酸酶直接導向目標核酸位點,具有高特異性、高效率和多功能性【2】。
  • .& Biol:開發出用以追蹤癌細胞在機體中循環的新型螢光蛋白...
    2014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在機體擴散後尋找並且破壞循環在機體中的癌細胞對於癌症患者的生存至關重要,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hemistry &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技術,其可以幫助研究者標記循環在血液中的腫瘤細胞並且對其進行追蹤
  • 《細胞》:CRISPR編輯人類胚胎存在重大隱患
    《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CRISPR編輯人類胚胎的重要論文,指出這種工具在編輯特定的基因後,有可能會移除一大段染色體!使用這種工具,科學家們能夠快速對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但在編輯人類胚胎上,CRISPR卻始終充滿了爭議。這不僅有著倫理上的問題,也有著技術上的隱患。在本篇《細胞》論文中,科學家們評估了使用CRISPR工具修復一條致盲基因的可能性。這條基因叫做EYS,其中的一些突變(如移碼突變)會導致遺傳性眼盲。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2015年7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本文描述了對hPSC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的有效方法●Dual-sgRNA的靶向作用對於FRT進行雙等位基因精確敲入至關重要●可誘導的基因敲除在分化任意階段的所有細胞中都可實現
  • 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常規的染色質成像方法,如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即FISH),需要對染色質DNA進行固定與變性處理,不能實現對活細胞的實時成像。因此,發展高時空分辨的染色質可視化工具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
  • Cell年度最佳論文:張鋒DNA顯微鏡入選|張鋒|細胞|電子顯微鏡|螢光...
    使用DNA顯微鏡識別樣品中的不同細胞(圖中不同的彩色的點)使用DNA顯微鏡(下圖左),可以準確地重建用螢光顯微鏡捕獲的細胞圖像(下圖右),比例尺=100微米。顯微原理使用DNA顯微鏡獲取一個完整的細胞圖片,可以說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個樣本和和一個移液器。首先,將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胞固定在反應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