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2還能發Nature?類腦晶片核心材料獲突破

2020-11-08 木木西裡科技

第一作者:Guilherme Migliato Marega

通訊作者:Andras Kis

通訊單位:EPFL

研究亮點:

1. 基於MoS2開發了一種基於浮柵場效應電晶體(FGFETs)的存儲器中邏輯器件和電路。

2. 從材料的角度為類腦晶片的存算一體化提供了突破。

在過去50年,傳統數字計算機的性能在不斷提高。集成電路的技術進步一方面使得硬體變得越來越強大,另一方面也給尋求優化算法性能的系統架構師帶來了挑戰。下一代高性能、低功耗的計算機系統需要像大腦學習。

傳統計算機依循馮·諾依曼架構設計,存儲與計算功能分離。每進行一次運算,計算機都要在內存和CPU兩個區域之間來回調用,大數據處理效率有待提高。除此之外,因為在存儲與計算空間之間來回調用,晶片的能耗大部分轉化為熱量,既不利於設備的性能穩定,又不環保。

類腦晶片就不一樣了,人腦中存儲與計算功能是合二為一的。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對大腦的計算能力著迷,大腦不僅具有難以置信的能效,而且由於其神經元和突觸的架構,還擁有獨特的信息處理性能。類腦晶片可以模擬人腦的複雜處理能力,啟發了神經形態計算領域,一個使用大腦神經網絡結構作為下一代計算機基礎的研究領域。

為了開發類腦晶片,大量的研究都集中於探索新的器件架構上。然而,適合於這種器件設計的材料開發仍然是一個巨大挑戰。

有鑑與此,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Andras Kis等人將大面積MoS2作為有源溝道材料,開發了一種基於浮柵場效應電晶體(FGFETs)的存儲器中邏輯器件和電路。

圖1. 內存器結構

以半導體MoS2為代表的原子層超薄二維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學和力學性能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大晶粒、大面積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工藝來生長MoS2。基於此構建的FGFETs的電導可以精確且連續地調整,因此能夠將它們用作可重新配置邏輯電路的構建單元。在可重新配置邏輯電路中,可以使用存儲元件直接執行邏輯操作。

研究人員以可編程NOR門為演示對象,證明了該設計可以簡單地擴展以實現更複雜的可編程邏輯和功能完整的操作集。

圖2. 邏輯存儲器

總之,這項研究展示了原子層超薄半導體二維材料在下一代低功耗電子產品方面的巨大應用前景,為類腦晶片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礎。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點擊文末了解更多,領取百萬豪禮!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類腦晶片核心材料獲突破;記憶是怎麼形成的?
    1,Nature:類腦晶片核心材料獲突破! 來源:奇物論 類腦晶片可以模擬人腦的複雜處理能力
  • 腦科學日報:類腦晶片核心材料獲突破;記憶是怎麼形成的?
    1,Nature:類腦晶片核心材料獲突破!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Andras Kis等人將大面積MoS2作為有源溝道材料,開發了一種基於浮柵場效應電晶體(FGFETs)的存儲器中邏輯器件和電路。研究展示了原子層超薄半導體二維材料在下一代低功耗電子產品方面的巨大應用前景,為類腦晶片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礎。閱讀連結:2,《自然》子刊:記憶是怎麼形成的?
  • 首個支持兩個神經網絡的類腦晶片 三大科學城成創新高地
    驅動自行車的是一塊指甲大小的類腦晶片——清華大學類腦計算中心研發的「天機芯」。新京報記者今天從北京科技周上獲悉,「天機芯」下一代產品最早將於今年年底面市,將應用於自動駕駛、輔助教學等領域。首個支持兩個神經網絡的類腦晶片北京市政府辦、北京市科委今天召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重大創新成果」新聞發布會。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教授張悠慧介紹了天機系列類腦計算晶片。
  • RMIT打造光碟機動類腦晶片!用超級材料黑磷充當AI的「視覺神經元」
    芯東西(ID:aichip001)編譯 |  子佩編輯 |  心緣芯東西11月20日消息,視覺記憶是人類認知學習的核心,但對於人工智慧來說負責研究團隊中功能材料和微系統、RMIT副教授Sumeet Walia說,「我們的目標就是以視覺為抓手,讓計算機復刻人腦從視覺識別到判斷決策的全過程,從而在神經機器人學、人機互動技術和可擴展的仿生系統上有進一步的突破。」在談及應用層面時,Walia提到了行車記錄儀。如果行車記錄儀裡裝上了神經啟發式的硬體,無需連網,它就可以識別燈光、標誌、物體並做出即時決策。
  • 憶阻器類腦晶片與人工智慧
    憶阻材料和器件是實現小尺寸多值非易失存儲器的最佳方式,應當大力發展。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是信息處理晶片的最終發展方向,類腦晶片具有低功耗高效率的先天優勢,會成為未來信息處理晶片的最終選擇,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憶阻材料和器件是構建類腦晶片的基 礎,加大對其科技投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納米尺寸憶阻器電阻可通過電場連續調節並保持,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模擬生物突觸的信息電子器件。
  • 衝破摩爾定律,類腦晶片怎樣使機器超越人腦
    原因是Jeehwan Kim教授與研究員們使用一種稱為矽鍺的材料研發了一款人工突觸晶片,可支持識別手寫字體的機器學習算法。無獨有偶,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類腦信息處理(BRAVE)研究組也在借鑑生物神經結構的神經網絡建模與類人學習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
  • RMIT發集成多項功能的AI晶片!用超級材料黑磷充當AI的「視覺神經元」
    RMIT發集成多項功能的AI晶片!用超級材料黑磷充當AI的「視覺神經元」 ScienceDaily 發表於 2020-11-20 12:04:28 芯東西11月19日消息,視覺記憶是人類認知學習的核心,但對於人工智慧來說,電磁頻譜(可見或不可見)才是它的
  •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 概念股梳理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概念股全梳理,龍頭已出爐(名單) 摘要 【重磅利好!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 概念股全梳理】昨天,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數據寶)   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突破,早盤多隻概念股漲停。
  • 單晶氮化硼技術獲重大突破!1nm晶片或成為現實!
    發布了一篇論文,展示了最新的研發成果,全球最薄、厚度只有0.7納米的超薄二維半導體材料絕緣體,這預示著1nm晶片或將成為現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圖片來自網絡但是為什麼說這次絕緣材料的突破就使得1nm將成為可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1世紀以來,登上Nature雜誌封面的13篇中國論文
    清華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片「天機芯」 2019年8月1日刊的《Nature》,封面是清華大學開發出的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片「天機芯」(Tianjic)。
  • 中國電科高能離子注入機研製獲重大突破 系晶片製造核心裝備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7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獲悉,作為晶片製造的核心關鍵裝備,由該集團旗下電科裝備自主研製的高能離子注入機,已成功實現百萬電子伏特高能離子加速,其性能達國際主流先進水平。
  • 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神經系統等諸多疾病可以通過類腦晶片進行生物修復。其藉助的力量叫:類腦智能。昨天,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揭牌成立,這也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類腦智能是高階人工智慧  而今人工智慧已足夠強大,比如:語音識別錯誤率從23.6%下降到5.9%,已達人類聽寫水平;電視問答節目中,IBM沃森戰勝人類冠軍,還能10分鐘診斷罕見白血病;谷歌阿爾法狗在圍棋界已打敗諸多高手。  為何還需要類腦智能?「人工智慧在類腦方面尚有局限,比如類腦神經元的模型、網絡層次結構。」
  • 指尖的超算:MIT腦啟發晶片登上Nature子刊
    這種全新的晶片借鑑了冶金技術的原理,使用銀、銅和矽合金製造憶阻器。當晶片在處理視覺任務時,可以「記住」圖像並多次復現這些內容。與使用非合金材料製作的憶阻器相比,新版本的記憶更加清晰。借鑑冶金學方法Jeehwan Kim 等人通過借鑑冶金學,將金屬熔煉成合金並研究其綜合性能的方法,找到了突破這一局限的方法。「通常,冶金學家會試圖向塊狀基質中添加不同元素的原子來強化材料,研究者因此想到。
  • 「天機芯」團隊又登Nature,清華類腦計算領域「三連發」
    Tianjic chiparchitecture),這是世界上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片,並通過自動駕駛自行車成功驗證了通用智能的可行性。這項成果實現了中國在晶片和人工智慧兩大領域《自然》論文零的突破三篇論文分別從「異構融合的新型類腦計算晶片與系統」、「基於憶阻器件的神經形態晶片」、「類腦計算完備性與系統層次結構」的角度完成了類腦計算領域的首次實現,標誌著清華大學在此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自然》雜誌的一位審稿人認為,「這是一個新穎的觀點,並可能被證明是神經形態計算領域以及對人工智慧的追求的重大發展。
  • 科學家突破晶片材料極限,讓高性能半導體材料「軟」下來
    中國晶片的尷尬局面,一定程度上也有晶片材料的「鍋」。近日剛剛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 年度全球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榜單(TR35)的王思泓告訴 DeepTech,晶片製備過程中離不開材料,其涉及到的材料還非常廣。從矽的晶圓加工,再到晶片光刻時用的光刻膠、薄膜沉積需要的靶材等,都屬於材料範疇。
  • 中科院取得突破,新技術成國之利器!一旦普及,有望替代矽基晶片
    近年來,由於美國對我國晶片企業的持續打壓,令中國半導體產業技術自研、打破壟斷的決心更堅定。同時,「國家隊」也加大支援力度。其中,中國科學院便在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後當即表示,要集結全院之力攻克光刻機等技術難題,幫助中國企業擺脫卡脖子的命運。
  •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搭出類腦視覺傳感器
    因此,構建一個可以媲美人眼、具備同步進行信息探測和處理功能的類腦視覺傳感器是人們一直追求的夢想,對於智能工業、自動駕駛、智能安防等應用的發展也至關重要。近日,物理學院繆峰教授團隊基於二維材料異質結,在可重構類腦視覺傳感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二維材料有望成為後摩爾時代重要的基礎電子材料,該領域的發展也讓人們可以對原子層材料進行樂高式的堆疊和集成。
  • 聚焦| 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
    近日,上海市「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扶持的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 晶片科學家的雄心:全新通道材料實現存算一體,突破AI算力瓶頸
    Aleksandra Radenovic 教授的指導下,進行了拉曼光譜分析和晶圓級單層 MoS2 薄膜的生長;博士後 Mukesh Tripathi 執行了高解析度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測量和模擬;Guillherme Migliato Marega 和博士後 Ahmet Avsar 以及 Andras Kis 教授共同負責數據分析和總結,並在所有作者的協助下撰寫出論文手稿,論文大概可分為四個要點:類腦的計算機結構
  • 國產晶片材料的黃金十年到了!十四個核心材料看懂晶片製造【附下載...
    半導體材料是產業鏈上遊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晶片的生產製造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根據半導體晶片製造過程,一般可以把半導體材料分為基體、製造、封裝等三大材料,其中基體材料主要是用來製造矽晶圓半導體或者化合物半導體,製造材料則主要是將矽晶圓或者化合物半導體加工成晶片的過程中所需的各類材料,封裝材料則是將製得的晶片封裝切割過程中所用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