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馬河更「靚」背後的河湖共治密碼

2021-01-20 中國西藏網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如今,又到了北京極美的季節,雖然天氣已經有些涼,但朝陽區亮馬河畔依然有不少市民散步遛彎。「我們就住在附近,現在幾乎每天都來散步。前幾年環境沒這麼好,現在你看這水多清,沿途的樹也多,景色很好,在這兒遛彎多舒心。」家住棗營北裡小區的張大媽笑著說。

  沿著張大媽手指的方向,順著河道望去,天空藍得一碧如洗,河面碧波蕩漾,岸邊樹影搖曳,高樓倒映在水中,人們漫步在木棧道上不時談笑。人水和諧的場景,定格在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的這些美好畫面中。

  亮馬河更「靚」了,但這還不是亮馬河最美的時刻。「如果你們晚上來,能看到亮馬河『亮』起來的模樣。步道、樹蔭、橋梁、親水平臺全部安裝了不同顏色的燈帶,到了晚上,兩岸照明景觀一齊點亮,璀璨燈光映照河面,夜景非常美,前來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朝陽區水務局副局長彭慶彬告訴記者。

  今年8月,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亮相,自香河園路起,經三裡屯、左家莊、麥子店街道及朝陽公園,終點至東四環北路。水岸全長5.57公裡,面積為80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1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64萬平方米,通過實施水利水生態、景觀綠化和夜景照明建設等多項工程,使河流兩岸形成「建築-綠地-水」的無縫銜接。

  風情水岸的誕生源自「河長制」的深化落實和創新的「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贏」六共模式,朝陽區積極調動河道周邊的企業、居民等社會力量,形成多方參與機制。朝陽區水務局與屬地緊密配合,先後與沿線20餘家企業對接,充分考慮企業需求,共同研究、統一設計、不斷完善。「六共」理念得到了沿線企業的認可與支持,各方積極配合實施沿線空間騰退,將企業面向亮馬河一側的空間視線打開,讓商業環境與生態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了區域綜合體。

  以水岸邊的藍色港灣商區為例,在保證停車需求的前提下,藍色港灣清退了河邊的一處大型停車場,改建成綠地、親水平臺和兒童樂園。如今,遊客能從藍港一路步行到河邊。不只如此,在藍港所在的麥子店街道,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燕莎中心等單位也主動配合騰退空間,助推岸線改造高效完成。利用「吹哨報到」機制,麥子店街道共疏解整治1家綜合性市場,騰退8處停車場,拆除違法建設2083平米,進一步加強了水汙染源頭防控,合理規劃岸線空間。同時,街道堅持「每周有巡河、每月有調度、問題有整改」。今年以來,兩級河長共巡河630餘次,累計解決問題98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一方面抓河道施工單位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另一方面抓河湖問題常態化檢查,共查處違法違規不文明行為等問題165件,基本實現兩岸周邊無垃圾渣土、無違法排汙、無新增違建、無水面漂浮物、無水體黑臭『五無』的目標。」麥子店街道辦主任於久翔告訴記者,在推動建成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過程中,街道致力於通過一條河的景觀提升,激活一個商圈,帶動一片街區,成為區域發展新的增長極。水岸建成後,藍色港灣商圈營商環境與消費體驗明顯改善,成為了匯聚都市水系與商業文化為一體的城市「新地標」。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不僅滿足了周邊居民康體健身、休閒觀光的需求,同時也吸引社會各界共同守護河湖環境。「曾獲得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銀獎的朝陽群眾小河長來了,開展了『河我一起,守護碧水——2020年淨灘行動』,我們還開展了『我眼中的風情水岸』攝影展,讓更多沿河企業和居民參與關注河湖環境保護,開展志願巡河。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基層實際,持續建設『幸福河湖』,讓市民更好地享受到水環境治理的成果,不斷增強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於久翔說。

  「六共」的理念還體現在於久翔提到的小河長上。2017年,朝陽區水務局、朝陽團區委聯合啟動了「朝陽群眾小河長」志願項目,邀請孩子們擔任小河長。四年來,朝陽群眾小河長的志願站點從10家增長到了40家,小志願者也從百名增長至近2000名。僅今年,小河長的巡河裡程就達兩萬公裡,發現問題658件,均得到妥善處置。「我們希望通過小河長項目,以孩子的小手拉動家庭的大手,共同參與河湖治理。」彭慶彬表示。

  更「靚」的亮馬河只是北京市眾多美麗河湖的一個縮影,其治理手段也是北京市河湖治理的一種體現。自2017年起,北京市已全面建立河(湖)長制,實現了河(湖)長制「有名」。在基層河長方面,目前北京共有鄉鎮級河長1095名,村級河長4042名,護河員6800餘人,每10km裡河段平均護河人員數為11人。此外,還有近80餘家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約2500餘人和近1700餘民間志願者參與巡河護河相關工作。全市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河近60萬人次,發現和協調解決各類河湖環境問題近3.5萬個,有效加強了河湖治理管護。以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為重點,北京市持續開展「清河行動」,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壓實各級河長、相關部門工作職責,以發揮河長制工作機製作用,促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每條河流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晨)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河有魚翔淺底、湖有秀美絕倫,水流靜默流淌,見證著北京城市的變遷……河流湖泊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城市生存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有不可替代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
  • 假期首日19萬北京市民「遊」河湖,亮馬河北運河壩河等最受青睞
    在北京植物園,正在盛放的月季和菊花讓市民流連忘返,舉起長槍短炮穿行在花海之間,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展覽溫室內,昨天正式亮相的「熱帶植物精品展暨第五屆苦苣苔植物展」也讓遊客大呼驚嘆,尤其是深山巖石中生存的苦苣苔,讓遊客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力量。
  • 20條北京2019年度優美河湖出來了!
    據市水務局消息,2019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公示名單出爐,20條(個)河湖上榜。即日起,上榜河湖將進入公示期,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名單持有異議,可實名向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提出。
  • 省級「美麗河湖」名單出爐,磐安這條「靚河」入選!
    日前省水利廳 、省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五水共治」(河長制)辦公室公布2020年「美麗河湖」名單我縣西溪(姜山頭-梓譽村)美麗河流榜上有名快來看看↓↓西溪(姜山頭-梓譽村)美麗河流,位於磐安縣雙溪鄉西溪(姜山頭-梓譽村)美麗河流圍繞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文化融入、管護高效、人水和諧五個方面來創建提升,努力將西溪打造成平安之河、幸福之河、宜居之河、文化之河、富民之河、和諧之河,給人民帶來安全感、歸屬感、獲得感。
  • 「北京市優美河湖」已新鮮出爐!哪一個離您家最近?
    河有魚翔淺底、湖有秀美絕倫,水流靜默流淌,見證著北京城市的變遷……由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評定的「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評定結果近日出爐。您快看看,哪一條河,哪一片湖,離您家最近?感受身邊的風景,有空去逛逛!
  • 五級河長制 治出岸綠水清
    全面推行河長制,目的是在全國範圍內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水利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共8個省市在全境推行河長制、16個省區市在部分區域實行河長制。  作為「五水共治」的制度創新和關鍵之舉,河長制較早在浙江推開,如今已走過了3個春秋。
  • 北京亮馬河現大量綠色漂浮物 稱系水華現象(圖)
    本報訊(實習記者甘昕鑫)昨日,亮馬河被大量綠色漂浮物覆蓋,市防汛辦稱此為「水華現象」。  市民陳先生說,昨天下午他來亮馬河附近散步時,發現河道被大片綠色漂浮植物覆蓋。陳先生是附近小區的居民,他說亮馬河以前都沒有出現過綠色漂浮植物,今年是第一次出現。
  • 北京:壩河上遊現10.7公裡城市景觀河道
    中國園林網9月16日消息:近日,居住在壩河、亮馬河匯流區附近的居民會發現,這裡出現了一片近10萬平方米的人工溼地,溼地蓄滯雨洪、淨化汙水,使壩河上遊10.7公裡河道全部成為城市景觀河道,為居民提供了一處新的休閒娛樂場所。
  • 江蘇淮安:「河長制」一攬子改革打響全域生態河湖品牌
    望著家門口流過的村中心河,60歲的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黃集街道仇石村村民仇應根露出了笑容。近年來,淮安水利改革向全面縱深推進,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依法治水全面升級,特別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淮安創新「一河長兩助理」「三長一體」「民間河長」「樣本河道」等一攬子舉措,打造全域生態美麗幸福河湖品牌。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杭州市拱墅區治水辦五水共治顯成效
    今年以來,拱墅區治水辦認真落實省、市「五水共治」工作部署,高標準建設「汙水零直排區」和高質量建設「美麗河湖」,深入開展二次供水提升改造、河道美化家園、濱水街區提升改造等重點工作,推進「五水共治」轉型升級。
  • 市水務局:確保城鄉供水安全 提升河湖環境質量
    就媒體反映的靜海區楊莊鎮梅廠村溝渠垃圾管理問題,張志頗回應說,市河湖長辦在10月底河湖長制督導檢查的暗訪中已經發現,並將問題情況、現場照片反饋靜海區進行整改,據了解,整改過後又出現了反彈。目前,市水務部門正在督辦靜海區迅速處置,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欲治淮河必先治沙穎河,欲治沙穎河必先治賈魯河」。針對淮河流域的環境治理,水專項研發技術在賈魯河的重要支流——索須河開展了全長約19km的河道工程示範。工程實現示範河段有機汙染物平均減少22%,氨氮平均減少89%,總磷平均減少42%,水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由「臭水渠」變成了「水景區」。
  • 合肥河湖水質持續向好,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
    我市以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為重點,一批河湖治理及區域水資源配置骨幹水利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項目之一,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共完成投資18.56億元。
  • 煙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全面見效轉變 河流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各級河湖長共巡查25.1萬餘次2020年3月10日,市委書記、市總河長張術平到棲霞市砂河進行巡查調研;3月1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級總河(湖)長陳飛到福山區巡查門樓水庫;6月24日上午,陳飛到福山區門樓水庫開展巡湖;9月30日,張術平到福山區調研老嵐水庫工程建設並開展巡河……實行河長制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帶有根本性
  • 2018衢州市中小學生五水共治工作調查問卷題目與答案大全
    答: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  2、您知道今年本地在開展「碧水行動」、「汙水零直排區」、「美麗河湖」創建等五水共治工作嗎?  答:今年我市啟動「碧水行動」,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創建,全面鞏固治水成果。  3、我們能參與哪些「五水共治」行動?
  • 武義:「美麗河湖」創建通過市級驗收
    通過一系列堤防加固、提升工程,沿線堤岸基本消除了洪澇隱患,同時優化了河湖周邊環境,挖掘和宣揚了河湖文化,融合了區域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提升了流域水系空間及生態效果。  何陳偉還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縣水務局協同多個部門,加強了全縣河湖的「清四亂」等整治工作,並在水環境綜合提升、生態護岸加固等系列工程上加大投入。其中武義江東皋後門段治經過一年的建設已於6月5日完工驗收。該工程投入2000餘萬元,新建堤防500米,提檔升級8 公裡,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
  • 廣州出「組合拳」治理涉水違法行為 全市推行河湖警長制
    河湖警長全力保駕護航,海珠區水汙染防治效果顯著。全區15條黑臭河湧中2條「長制久清」,6條「初見成效」。昨日,廣州市在海珠區召開河湖警長現場工作會議,全面總結海珠區河湖警長治水經驗,全市推行河湖警長制,首先覆蓋全市197條黑臭河湧以及其他整治任務重、排汙企業多的河湖。
  • 20萬平方米壩河公園明年開放 朝陽東壩棚改騰退空間約七成建綠
    2017年11月27日訊,東北五環邊建20萬平方米的壩河休閒公園,與東壩郊野公園、壩河、亮馬河、北小河形成「兩園三河」的生態布局;棚戶區改造25天籤約比例98.3%,騰退空間約7成建綠;北京中學東壩南校區9月開學,安貞國際醫院東壩院區也將落戶於此……記者從朝陽區獲悉,東壩地區加快疏解騰退步伐,
  • 人民網:《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實施 維護河湖...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餘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已於日前實施。
  • 博州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及艾比湖管護工作情況匯報
    嚴格落實自治區關於將河湖長體系全面延伸到了村一級的工作要求,於去年6月全面建立了州、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組織體系,並將水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目前全州共設置四級總河(湖)長、河(湖)長、河(湖)段長384名,設置河長公示牌138個、河道界樁127個,湖長制公示牌7個、湖泊界碑2個,全州102條河流一河一策、5個湖泊一湖一策編制完成,實現了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