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亦可偉大》——雅禮中學 1811班 張正欽

2021-01-13 騰訊網

寫作提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半個多世紀以前,我們以「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等都帶有「階級」的詞語評價人的身份;十幾年前,我們又以「白領」「藍領」「金領」等帶有「領」的詞語區分人的身份;近一段時間,央視新聞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公眾號文章讓越來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標身份……而「打工人」這一稱呼也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有贊同「打工人」這種提法的,說「打工人」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和技術勞動者的統稱,這三個字代表著勤奮、熱情、堅韌和上進,是當代社會正能量的重要載體;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對,認為這一稱呼本身帶有嘲諷和調侃的嫌疑,是新時代下人為的強行階層劃分,意在弱化當代青年對現實的不滿情緒,企圖通過這種幽默式的調侃緩解當代年輕群體的高壓生活環境。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對「打工人」這一稱呼有什麼樣的思考和感悟呢?請以高中學生的視角寫一篇文章,向《青眼看社會》雜誌的「熱點時評」欄目投稿。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平凡亦可偉大

作者 | 張正欽

指導老師 | 胡洪來老師

「沐浴晨露曦光,每天都問候自己一句:早安啊,打工人。」近日,央視新聞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同時也讓越來越多人開始以「打工人」自標身份。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人們封閉在家,從近在咫尺到千裡之外,距離的拉遠卻帶來了更廣闊的視角,讓人們有機會觀察到忙碌生活之外的點點滴滴。在這樣人人自危的緊張局勢中,科技的饋贈之旅與人文的關懷備至疊合在一起,將天南海北的人們聚集到網際網路空間。於是,在一次次的交流與討論中,「打工人」這一原本小眾的稱呼便打破次元壁,走入了公眾討論的視野。

如汪曾祺先生所言:「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從自我解嘲的角度看,這一調侃性話語的背後多多少少暗含了「打工人」們對生活的真情。他們以娛樂代替沉重,用自我調侃緩解壓力的背後蘊藏著勤奮熱情與堅韌上進的樂觀心態,因為這種自嘲本身就需要「知恥近乎勇」的魄力,而他們的勇氣與魄力則正是來源於心底那份執著的信心與滿滿的正能量。

從「無產階級」到「白領」,再到「打工人」。身份的變化折射出歷史使命的賡續。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英勇無畏的無產階級革命者不畏血腥鎮壓與流血犧牲,為民族解放而展開轟轟烈烈的階級鬥爭,最終讓受盡屈辱的祖國站了起來。十幾年前,中國剛剛踏入新時代,「白領」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用自己的無私奉獻為祖國經濟騰飛插上翅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如今的「打工人」們不正是在賡續前輩之薪火,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實現祖國真正的強大起來嗎?

歷史在前進,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這變動不居的現實中,恆久不變的便是那跨越百年歷史長河的擔當與使命。因為他們的接續奮鬥,才有了祖國櫛風沐雨一路走向今天的發展奇蹟,才有了祖國如今的國泰民安,海晏河清。

誠然,有人說「打工人」是新時代下人為的強行階層劃分,但同時它也具有前所未有的包容性。無論是馬雲創辦學校撒下希望的種子,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茁壯成長,還是書記黃文秀傾力扶貧,將改革開放之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無論是院士鍾南山指點江山,領銜醫療專家組抗擊疫情,守護芸芸眾生,還是90後護士劉佳怡在抗疫現場道出「穿上這身護士服,我就不再是一個孩子了」的溫暖與感動。他們可能擁有不同的家庭財富,社會地位以及知識水平,但這些迥異的身份都從屬於「打工人」這一大家庭中,他們只是在各自不同的領域發出自己或熾熱耀眼或溫柔樸實的光芒。無所謂身份變化,他們都是值得大眾感恩,尊重與銘記的英雄。

再將目光投放至我們身邊,「詩酒趁年華」的你我也即將踏入社會,成為「打工人」大家庭中的一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展望未來,我們應自問是否已做好準備奔赴遠方?或許你已經有了堅定的理想與目標,為自己畫好了藍圖,期待著展現自己的凌雲壯志;或許你還對自己的專業選擇感到迷茫,等待著那一次不經意間的邂逅,能夠遇上自己的一生所愛。但無論怎樣,青春何謂,青年何為之追問是每一位青年都矢志追求的答案。而關於如何打好自己的工,站好自己的崗,還需要我們熱愛深沉,久久為功,在不斷前進中尋求自己的歷史坐標。

思路分析

本題為材料型任務驅動作文。審題時首先看材料,材料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寫不同時期人們對於身份的界定方式,先是以「階級」去評價,後是以某「領」去區分,再是近段時間以「打工人」自標身份,這裡有一個思想認識的轉變在裡面,也包含了對「打工人」這一身份的自我認同,即對這一身份標籤有了較明確的褒貶態度;後一部分主要是寫對「打工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贊同,一種反對,但各自的理由又都似乎很充分。但結合對前一部分內容的分析看,我們更應該傾向於贊同「打工人」這種稱呼。

但如果從「反對」的角度寫也可以。結合材料中反對者的理由,將年輕群體所面臨的嚴峻競爭形勢和重重挑戰的生活環境展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去解釋這種「冷幽默」的稱呼有什麼弊端。同時為了使文章表現正能量,可在文章結尾跳出評論「打工人」這一稱呼的高度,去談集體、社會、國家正在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努力打造新時代讓人自豪的「打工人」。

然後,我們要看作文的任務情境。任務明確要求寫作者的身份為高中學生,這個切合中學生的實際;《青眼看社會》中的「青眼」有兩種理解方式,一是理解為青年的眼睛,這和前面「以高中學生的視角」是相吻合的,二是理解為和「白眼」相對的,即對人喜愛或重視的一種表情,即文章要力求表達積極向上的思想,傳播正能量;向「熱點時評」投稿,意味著要寫時評,文體上要寫議論文或雜文;從寫作內容上看,要表達出自己對「打工人」這一稱呼的思考和感悟。

參考立意

(1)從贊同的角度:早安,打工人;讀懂打工人的平凡與偉大;做不一樣的打工人。

(2)從反對的角度:「打工人」的冷幽默。

家長寄語

這篇文章體現了孩子對新時代下「打工人」的深刻思考,層層剖析,分析其現實意義,為「打工人」們正名。從無產階級到白領,再到打工人。國家已然強大了起來,但如今之國際社會仍然風雲詭譎,波濤洶湧。新時代青年仍要勇擔重任,接續奮鬥。希望這篇文章能激勵各位讀者的鬥志,一起走向美好未來!

1811班優秀作文

END

編輯丨侯雯倩

校稿丨胡霖萌

審核丨沙智造

雅禮,南雅高中18級愛心作文集

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相關焦點

  • 雅禮中學有了首批劍客
    10月26日,雅禮中學,國際部的學生正在上擊劍課。
  • 雅禮實驗中學2012年小升初(初新生)分班考試通知
    雅禮實驗中學2012年小升初(初新生)分班考試通知。   (參與討論:【名校裡手】雅實小升初一帖通(資訊+小道+答疑+……))   親愛的家長:   請您督促孩子參加8月25日的新生入學分班考試,切勿遲到,更不能無故缺考。無故缺考將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 2017年長沙雅禮實驗中學小升初信息大全
    學校歷程:依託百年雅禮而創辦的雅禮實驗中學正式於2012年下學期開張辦學。是2012年由長沙市政府批准而創辦的高起點、有特色、現代化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   新的雅禮實驗中學全面接收原長沙外國語學校左家塘校區,並命名為雅禮實驗中學左家塘校區,目前校園正在進行提質改造。2014年就讀雅禮實驗中學初一的新生將在左家塘校區內完成三年初中學業。
  • 新學期長沙雅禮中學來了兩位「清華班主任」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 (記者 譚理 通訊員 向芳)伴隨著新學期的來臨,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一1817班和1820班的同學們升入了新的學習階段,來到了新的理想校園,更特殊的是,他們迎來了「新」的班主任老師。所謂「新」,固然是因為師生彼此初見,也源於兩位班主任均是從教後首次帶班,屬於新人上崗,同時,這個「新」字還有另一種解讀——清華大學碩士前來中學任教的新鮮事兒。
  • 從雅禮大學到雅禮中學
    雅禮今侯家塘校區為1953年遷建。雅禮中學的前身是建於1906年的雅禮大學。雅禮中學老校門清朝末年,長沙門戶開放,大批的外國人士來到長沙,其中有不少的知識分子,懷抱著傳播科學知識和西方文化的理想,在長沙開辦醫院、學校。
  • 《獻給「普通人」的讚歌》——雅禮中學 1801班 劉承臻
    他們不追求太陽那樣光茫四射,只為點亮黑暗的夜空,他們平凡、他們普通、他們甘願奉獻;普通人的付出,平凡人的傲骨,不平凡的人生,祖國建設的需要。「人文素養、科學精神、聖賢氣度、家國情懷」,1801的十六字班訓永伴你奮力拼搏,雅禮精神永植你心,成為一名普通人,感恩前行,發光發熱,貢獻力量。
  • 雅禮中學嶽陽分校落戶洞庭美域 暫定名「嶽雅中學」
    雅禮中學嶽陽分校落戶洞庭美域 暫定名「嶽雅中學」 來源:紅網 作者:馮剛 編輯:吳若蘭 2016-07-06 09:28:32
  • 2016長沙小升初備考:雅禮實驗中學基本情況介紹
    長沙奧數網:2016年長沙小升初進行中,目前長沙家長們最關心的除了學校的報名、考試信息,恐怕就是擇校問題了,小編為家長們總結了:長沙雅禮實驗中學小升初學校信息+升學政策+錄取標準+真題,希望對家長擇校有幫助。
  • 雅禮中學2012年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長沙奧數網:長沙「四大名校」之雅禮中學,是不少長沙家長以及學生趨之若鶩的名校。可以說,在長沙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莫名的「雅禮」情愫。那麼如果孩子的「高中願景」是雅禮中學。在長沙小升初擇校過程中,我們應該怎樣制定一個有「戰略性」的升學計劃呢?下面,我們就雅禮中學2012年初升高的錄取總情況進行一些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60個班!長沙這裡將建一所雅禮中學!效果圖出爐!
    近日長沙市雅禮芙蓉中學(東岸中學)在長沙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公示了規劃總平面圖及效果圖。學校位於長沙市遠大二路316號,遠大二路與望龍路交匯西南角。根據之前的招標文件顯示:學校佔地面積65000㎡,建成60個班的高級中學,擬新建建築面積約45000㎡,改造建築面積約11000㎡,項目估算投資額為2.2億元。
  • 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面向全省招生
    湖南四大名校指的是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長沙雅禮中學在長沙沒有房子,即使中考全A也是沒有太多機會,只能通過關注學校籤約方式進行學校組織,或者委託其他機構組織的考試進行選撥根據最新6.29日公布的《關於批准部分公辦普通高中面向全省招生的通知》,明確了2020年起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可面向全省分別下放100個招生計劃!
  • 2013年雅禮中學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那麼如果孩子的「高中願景」是雅禮中學,我們應該制定怎樣的升學計劃呢?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13年雅禮中學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對比2012年的升學情況請點擊>>雅禮中學2012年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下圖,是小編對2013年雅禮中學初升高總錄取情況的一個數據分析。
  • 長沙雅禮中學1924班在湖南智慧教育裝備展示中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為積極響應長沙市教育局發布的《關於認真做好學期結束工作和寒假活動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文件精神,2021年1月10日,長沙市雅禮中學高1924班家委會組織全班學生在湖南省智慧教育裝備展示體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 雅禮中學2019教師節表彰大會:看看有哪些優秀教師?
    湯芳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王婭潔作為一名雅禮中學畢業的學生,公勤誠樸貫穿一生。感謝易蘭桂師傅以及雅禮中學許許多多的師傅們幫助我成長!感謝!彭三軍獲此榮譽有點意外,感謝所有的肯定!
  • 長沙最早的教會中學是雅各中學堂,最著名的教會學校當屬雅禮中學
    教會創辦學校的重要原因就是出於教會道義的宣傳,而大多進行宣傳的教會大多是基督教,無論是英國聖公會還是美國的雅禮會都是基督教的分支。既然是教會中學,其教育經費當然主要是來自海外教會津貼。除此之外,教會中學在宣傳教義過程中還會收到本國政府的資助與支持,同時這些教會自身也有本國的民眾的資助。另外還有學生所交納的學費、膳費、雜費、書籍費、體育費、制服費、圖書費、賠償費、實習費及學生自治會費等。因此一些教會其本身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致使許多的教會紛紛在長沙設立學校。
  • 雅禮中學,您喜歡嗎?
    雅禮中學位於長沙市勞動西路428號,是湖南省首批掛牌的八所重點中學之一,是一所歷史悠久、質量一流、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百年名校。學校始建於1906年11月16日 。一百年間,雅禮中學先後歷經長沙私立雅禮中學、湖南私立雅禮中學、解放中學、長沙市第五中學等階段,校名幾易,1985年8月經湖南省委省政府同意復名為「長沙市雅禮中學」。2017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數文理總計403人,佔參考人數的43.7%;文理總計一本上線率92.6%。
  • 雅禮書院中學3位學子在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
    雅禮書院中學3位學子在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獲獎 2020-12-16 12:35:00 中國教育在線湖南站   在2020年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
  • 曾有兩位美國總統為雅禮中學的校慶發來賀電,雅禮中學憑什麼呢
    2016年10月,長沙市雅禮中學迎來110周年校慶,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發來了賀信,賀信說,「成立於1906年的雅禮中學如今已經成為一所名動三湘的一流學府,成為聯結中西教育的重要紐帶。」歷經各種磨難,「雅禮大學堂」於1906年舉辦。雅禮中學曾經是雅禮大學。1906年開辦的「雅禮大學堂」,名為大學預科,實際相當中學水平,而且程度極不整齊。1914年7月,雅禮協會與湖南育群學會合辦湘雅醫科學校(「湘雅」意即湖南雅禮,現在的湘雅醫學院的幾所附屬醫院仍是湖南最好的醫院之一),1920年,湘雅醫科學校合併於本校大學部。
  • 長沙河東第一所市直屬高中,雅禮芙蓉中學成立
    區政府已與市教育局籤訂了相關協議,整合原馬坡嶺小學及周邊地塊新建東岸中學,暫定由芙蓉區政府與雅禮集團合作辦學。9月4日,從芙蓉區教育局獲悉,長沙市東雅中學(雅禮芙蓉中學)將於今年春節前後開建,將成為瀏陽河東片區第一所市直屬高中。規劃教學規模60個班,提供3000餘個學位。
  • 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正式加入雅禮教育集團!
    5月16日,隨著「雅禮·長沙市第十五中學」牌匾紅綢的揭下,標誌著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正式加入雅禮教育集團,開啟了十五中發展的新徵程。5月16日上午9時28分,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操場上,五星紅旗和十五中校旗迎風飄揚,十五中的學子們身著校服,老師們精神煥發,整齊列隊見證這一歷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