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增強微觀主體...

2021-01-17 瀟湘晨報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明確提出「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增強微觀主體活力」,並指出了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的方向:「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培育更多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

一、推進所有制改革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是《意見》部署的首要任務

《意見》對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做出了全面的部署,一共部署了七個方面的重點改革任務。這七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邏輯是相互貫通的,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居於這個七大改革任務的首位,在當前和未來的改革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意義。

●從《意見》的整體結構看所有制改革問題。

●從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看所有制改革。

●從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看所有制改革。

二、《意見》部署推進所有制改革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的四項任務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知,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就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但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大程度地調動各個經濟主體的積極性,這又要求我們積極發展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經濟,比如民營經濟、外資經濟、個體經濟等等,這是對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的豐富和拓展,同時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根據《意見》的部署要求,一共有四項重點改革任務,下面我們分別展開闡述。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穩步推進自然壟斷行業改革。

●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

【來源:七一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川財證券陳靂:激活微觀主體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點評 市場主體活力有望進一步增強。在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中,除繼續貫徹「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外,還特別強調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國有、民營企業均有望迎來更大發展契機。 近年國資收益在財政收入中重要性持續提升,為2019年財政非稅收收入貢獻了主要增量;2020年是「雙百計劃」的收官之年,國資改革步伐大步邁進。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混合所有制經濟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整個的社會所有制結構和作為微觀基礎的企業產權結構都具有強烈的「反混合」特徵,表現為「三性」。 一是「單一性」。即把社會主義經濟看成「純而又純」的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甚至為單一的國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被視為與公有制經濟格格不入的「異己力量」。
  • ...馬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兩個探索」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兩個探索」基於前期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經驗,針對企業實踐中「混改後如何治理和監管」這一突出問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將增強微觀主體活力、促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和國有資本管理體制的完善。
  • 所有制適度結構:理論分析、推斷與經驗事實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包含著公有制企業與非公有制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合作和融合的動態機制。所有制結構已基本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實踐的偉大創造。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更體現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譚浩俊:如何理解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
    來源:金融界網站在9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在強調「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的同時,指出了要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的要求。何謂微觀市場主體,說到底就是企業。強調「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就是強調「企業活力」的「極端重要性」。因此,改革的落腳點就要放在如何增強企業活力方面,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也是企業活力有沒有得到增強。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改革,而不解決影響企業活力的體制機制問題,不消除影響企業活力釋放的桎梏。那麼,改革就難言成功,難以釋放改革紅利。
  • 專家:所有制當作目的論是制約中國發展根本原因
    11月30日上午9點,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在北京中苑賓館二樓融苑廳舉辦「所有制改革與經濟發展研討會」。會議圍繞30年所有制改革的成敗得失和未來所有制改革的路徑展開深入討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中國所有制改革30年(1978~2008)》首發式。中國網現場直播。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
    來源:人民日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的新概括,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重要發展和深化,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決定了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 北京經濟規模4年擴大1萬億,微觀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增強
    資料圖 攝:陳程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經濟發展專場上,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統計局介紹,過去5年,北京經濟發展韌性強、質量好、結構優、動力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016到2019
  • 一、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關係的歷史演變
    同年12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一條規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積極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全民所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主導力量;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多種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的共同發展。
  •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基本原則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作為推進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既在理論上拓展和豐富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內涵,又在實踐上為世界彰顯了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的中國道路和中國奇蹟。
  • 依靠經濟比較優勢,能否實現自我超越
    按照比較優勢理論,美國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所有的工業產品由英國來提供,美國只需發展好種植園經濟就可以了。  坦率地講,中國崛起最關鍵、最核心的因素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統領全局、協調各方。  下一步,中國要進一步「強起來」,經濟體系必須強,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過去,在對產業體系的討論中,主要強調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結構問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提出,後工業社會財富的組成就是非物質化的,即在所謂現代化產業結構中服務業佔比要有70%。這種認識是機械的、片面的。
  • 朱海就:「混改」應以重塑微觀主體為目標
    企業家主導的企業才是真正的企業,才是市場經濟真正的微觀基礎。  「混改」政策的提出已經有幾年了,但其目標一直有多種解釋。如混改的目標理解為只是「混」,即把產權的混合當作目標,那並不能實現改制的目的。其實很多企業早就「混」了,即產權早已經多樣化了,但並沒有成為競爭性的市場主體。如「混」本身就是目標,那麼民企變成國資控股的企業也是一種「混」,但這是符合市場化要求的嗎?
  • 程恩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繼承和發展馬克思經濟思想,強調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
  • 【潮湧之江15年】活力浙江——開掘發展的活力之源
    央廣網北京7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基於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洞悉和前瞻性把握,在總結浙江經濟社會多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引領浙江未來發展的總綱領——「八八戰略」,不僅為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生動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