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寶寶遠離溼疹的困擾幾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原本嬌嫩細滑的皮膚上竟然長出了密密麻麻的溼疹,看著真是難過極了!如何才能讓寶寶遠離溼疹的困擾呢?
溼疹什麼樣?
嬰兒溼疹主要發生在兩頰、額部和下頜部,嚴重時會擴展到胸部和上臂,甚至外耳道。患溼疹的部位大多表現為成片紅色的,又密又粗糙的鱗狀皮膚。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通常會很癢,可能出現水皰、滲液等現象,甚至形成痂皮。
溼疹如何來?
溼疹是嬰兒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其發病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遺傳因素——溼疹與家族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雙方中有一方曾患有過敏性疾病,或曾得過溼疹,那麼寶寶得溼疹的可能性會很大。
奶粉過敏——對於一些吃配方奶粉的寶寶來說,可能會因為對奶粉中的一些特殊成分不適應,而引起過敏。
母親飲食——有些母乳餵養的媽媽因為吃了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辛辣,也會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引發溼疹。
環境因素——環境也是致病的關鍵因素之一,衣物纖維、花粉、蟎蟲、汗液、尿液、空氣乾燥等,都可能引發溼疹。
溼疹如何去?
溼疹不僅看上去很難看,而且寶寶也會因為癢,忍不住用小手去抓撓,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一定要趕快想辦法,對溼疹說STOP!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謹慎注意自己的飲食,最好別吃辛辣,海味,羶腥味食品,如雞蛋、蝦蟹等,減少發病源,多吃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奶瓶餵養的寶寶,可以先停止喝原來的配方奶,嘗試另外一種,看看溼疹狀況是否得到緩解。
如果帶寶寶去戶外,一定要避免大風的刺激,儘量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寶寶衣服要以純棉布為主,要寬鬆舒服,添加適當,避免因摩擦加重溼疹症狀;家裡最好不養寵物,以免動物毛髮引起溼疹;大小便後要及時給寶寶清洗,以免尿液刺激;保持皮膚溼潤,經常給寶寶擦潤膚霜。
清潔小手。患溼疹的寶寶會經常用小手去抓癢,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在儘可能阻止寶寶抓撓的同時,還要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經常剪剪手指甲,減少感染機率。
清潔皮膚。千萬不能用肥皂、熱水清洗患處皮膚,這樣會將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膚更加乾燥,還會刺激肌膚,加重症狀;洗澡次數不要太頻繁,每周3次即可,每次不超過5分鐘;可以用消毒晾涼後的植物油或石蠟油擦拭患處。
如果嬰兒溼疹的症狀沒有減輕的跡象,甚至出現更嚴重的情況,比如出現潰爛面,要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進行用藥治療,千萬不要私自給寶寶塗藥,避免引起不良後果。
溫馨推薦:
綠豆粉:將綠豆粉用鍋炒至黃色,晾涼,用香油調勻,敷在溼疹患處。綠豆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這種方式可以緩解溼疹流黃水的症狀。
淮米:將淮米研磨成面,加入香油調勻,敷在患處,淮米具有清熱利溼的功效,每天1次,3—5次即可見效。
更多、更全面的的育兒心經、親子知識、父母課堂等資訊!關注「愛寶寶育兒親子教育」,讓您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少走一點彎路!,微信號:aibaobao1982(公眾號搜索「aibaobao1982」長按複製),掃描下面二維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