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無聲息崛起的第七大陸:被塑料包圍的海洋

2020-12-07 海邊牧哥

@海邊牧哥一個有深度的草根學者

英國紀錄片《塑料海洋》海報

不久前,我無意中看了一部2016年上映的冷門電影,英國的《塑料海洋》,影片講述一個英國小導演無意中發現英國一些沿海海岸被塑料垃圾汙染破壞的問題、隨後繼續深入調查繼而發現了更大的全球性海洋塑料汙染問題,這部非常冷門的紀錄片揭露了一個嚴峻又刻不容緩的問題:

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正越來越成為被塑料垃圾包圍的海洋,並且這種趨勢,也在悄悄向我們身邊的陸地環境蔓延。

漂浮的塑料垃圾

要知道,海洋佔據地球表面積高達71%,是地球上最大的單一水體環境。海洋,不只是影響地球氣候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人類目前和未來有可能獲取淡水資源的最有效途徑,據外媒數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接近8000座海水過濾淡化工廠,平均每年能夠為人類提供超過100億立方米的淡水資源。

觸目驚心的塑料漂浮帶,圖源網絡

不僅如此,海洋還為人類提供了80%以上的生存空間,海洋裡面常年生活著將近20多萬種生物,目前我們人類對海洋的探索還很膚淺,還有很多的未知尚未查明,科學家們保守估計實際存在的海洋生物數量,有可能是目前人類對海洋生物已知的10倍、甚至更多。

被垃圾包圍的海鳥無處覓食

顯而易見,海洋能夠決定人類的生死存亡、發展去向,但海洋目前面臨的汙染問題一點都不樂觀。

一,工業化高速發展是必然因素。

工業化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全球每年因工業化而被排入海洋的工業廢物高達數十億噸。

侵佔海岸的塑料垃圾

過去我們只關注工業廢水問題,而鮮有人知道對海洋更大的危害來自塑料垃圾。這些垃圾主要以石油化工副產物為主,諸如化工聚酯塑料以及各種各樣化纖合成產品,殊不知海洋在面對這些人類深度加工工業產物的時候,它的降解淨化能力是非常差的,科學家們研究表明,要海洋完全分解這些人造工業塑料垃圾,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只是小部分降解,其所需要的時間也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塑料垃圾,這是大海的最深處。圖源網絡

二,人類生存、商業社會日益增長的物慾需求與海洋環境之間的矛盾難以化解。

由於陸地面積幾乎固定,隨著人口、商業、城市的飛速發展,人類可用的耕地面積已經越來越少。城市建設佔用大量土地、發展商業需要開拓土地、人口聚居生活需要佔用土地,那些日常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怎麼辦?

可供清潔處理垃圾的土地已經很少,迫不得已的形勢下,很多生活垃圾都流向了海洋,日久天長,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洋流的帶動作用下不斷漂浮集聚擴大,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塑料垃圾漂浮汙染帶,這些汙染帶的面積每年都在擴大,科學家們稱之為「第七大陸」。

1992年落水的小黃鴨的漂浮歷程

在1992年,曾經有一隻塑料小黃鴨玩具在歐洲被無意中掉落海裡,這給環境科學家們研究海洋漂浮汙染物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參照物。經過十幾年堅持不懈觀察,科學家們發現洋流正加劇把原本分散在海洋各個角落的零星汙染聚集在一起,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今天海面上漂浮的巨大連片塑料垃圾汙染帶。

三,海洋塑料汙染已經不僅僅危害海洋本身,而且日益危及人類飲用水和食物安全。

眾所周知,每年深受塑料垃圾汙染的海洋生物不計其數。我曾經看過國外一個環境保護組織拍攝的視頻,環境保護者們在拯救一個奄奄一息的大海龜時,竟然從它的鼻子裡硬生生拔出一根塑料吸管,是的你沒看錯,就是我們日常喝飲料奶茶經常用的吸管。

拔吸管的海龜,圖源網絡

你無法想像這個海龜之前經歷了多大的痛苦,如果不是被保護者們及時救助可想而知它的結局是怎麼樣。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被塑料垃圾傷害的海洋生物每天在海裡掙扎生存:吃塑膠袋的鯨魚,被尼龍漁網困死的海龜、鯊魚、海鳥......

鯨魚體內的塑料垃圾,圖源網絡

過渡捕撈的海洋漁業是另一個重大因素,那些被塑料垃圾汙染的海洋魚類、水產類通過種種捕撈工業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循環,周而復始又進一步影響淡水系統,這不是戲言,在最近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甚至在南極大陸的昆蟲樣本中發現了塑料微粒殘留,可想而知這個食物鏈的滲透過程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久遠。

環境科學家在南極的昆蟲樣本中發現塑料殘留,圖源網絡

事實上,自1950年以來,全世界的塑料總產量已經翻了幾十倍,早在2018年末已接近突破4億噸,據外媒權威研究估計,到2030年該數字將再翻一倍。

可喜的是,我們已經越來越重視海洋環境問題,各國也都越來越重視投入海洋環境治理,全球範圍內的禁塑、去塑料化行動已經越來越被廣大人民接受、而且越來越投入到實際行動中。

目前歐洲有部分城市已經制定規劃禁止使用塑料吸管或他一次性塑料製品,歐洲有生產商也在逐步推廣在化妝品製造流程中棄用塑料。

美麗海洋,圖源網絡

為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各國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方案設想,比如轉變工業品結構減少塑料依附,日常消費用品使用紙張等可回收材料替代塑料,設計開發可循環利用的商品包裝,擴大廢物收集回收利用率,等等等等,人們的努力越來越廣泛。

隨著塑料垃圾危害不斷滲透海洋和陸地環境,這種危害在食物鏈的傳輸過程可能會越來越複雜,我最不希望看到,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危害的終點,竟是我們人類的身體…

希望我寫下這篇拙劣的文章,可以喚醒我們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清醒認識,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堅定的環境愛護者,愛護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未來,記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文 @海邊牧哥,一個有深度的草根學者。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冷知識,第七大陸:被塑料包圍的海洋
    ,英國的《塑料海洋》,影片講述一個英國小導演無意中發現英國一些沿海海岸被塑料垃圾汙染破壞的問題、隨後繼續深入調查繼而發現了更大的全球性海洋塑料汙染問題,這部非常冷門的紀錄片揭露了一個嚴峻又刻不容緩的問題: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正越來越成為被塑料垃圾包圍的海洋,並且這種趨勢,也在悄悄向我們身邊的陸地環境蔓延。
  • 太平洋上現「第七塊大陸」:由垃圾和塑料構成
    全國共有42000名民眾擔當義工,在超過1400個近岸地區清理海洋垃圾。圖為一名義工在溫哥華地區里奇蒙市的艾奧納海灘清理海洋垃圾時拾起菸蒂。新華社發(梁森攝)參考消息網8月8日報導 外媒稱,幾年來地球上存在第七塊大陸的說法越來越常見。這是一塊可能位於太平洋某個位置的由垃圾和塑料構成的大陸。其面積很可能超過300萬平方公裡。
  • 人類創造了「第七大陸」,每年擴建8萬平方公裡,鯊魚正在吃塑料
    石油、重金屬、農藥、生活汙水等等,每年有數不盡的海洋汙染物被人類有意或無意地傾瀉入海,其中僅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就已經超過350萬平方公裡,比印度的國土面積還大,是法國面積的7倍多,而這個數字正以每年8萬多平方公裡的速度增加。它被稱為人類創造出的「第七大陸」!
  • 伊斯坦堡雙年展上的第七大陸與「人類世」
    > Ferah Atlas Collective第16屆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聚焦於我們這個星球上人類世的悲劇性影響,策展人博瑞奧德提出的主題「第七大陸」就是對這一悲劇的凝練。
  • 從大陸到海洋 何處才是汙染的終點?
    電影講述了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國的女王意外與燈塔守護人結合生下了大陸和海洋的後裔——海王。若干年後,大陸尚不知道海底王國的存在,當權的亞特蘭蒂斯國王——海王的弟弟卻因反感人類對海洋的種種行徑而試圖與大陸開戰。作為開戰前的警告,亞特蘭蒂斯國王以海嘯的方式將海底的海洋垃圾一股腦「送回」了大陸,其後電視臺的採訪痛斥了這一行徑,卻忽略了所謂的海洋垃圾本身也是來自於大陸的事實。
  • 向塑料汙染宣戰:海洋中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達1∶2 ,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發布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因為我們的藍色星球,正在被塑料包圍。聯合國環境署稱,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這是一場人類與塑料的世紀之戰。及時減消塑料汙染,別再讓地球傷痕更觸目驚心。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嚴重 每年致150萬動物喪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2013年,150萬動物成為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犧牲品。法國發展研究院(IRD)成員勞倫斯•莫裡斯表示,這一問題可能會繼續加劇。據報導,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對動物存在巨大影響。勞倫斯•莫裡斯在一場研討會上指出,在北太平洋,30%的魚會吃下塑料。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2015年,華師大的教授在我們的食鹽中發現了微塑料;2017年,瓶裝水中檢出微塑料,眾多受檢品牌中只有一個品牌沒有發現;2018年,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原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海洋垃圾以及其他失控垃圾的包圍中
  • 消失的海洋塑料:它們都去哪兒了?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洋塑料聚集體——大太平洋垃圾帶(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堆積著包圍在北太平洋環流(一個在北美和亞洲之間循環的洋流系統)裡的漂浮垃圾。據估計,這堆塑料有驚人的8萬噸——或者1.8萬億片。在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北大西洋,也有類似的環流包圍著小一些的塑料垃圾聚集體。總而言之,漂浮在海面及附近的已知塑料的總質量超過了25萬噸。
  • 全球唯一獨佔大陸的國家:四周被海包圍,最初只是流放囚犯的地方
    想必大家對世界的格局都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全球一共6個大陸。也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每一個大陸上都存在著很多國家,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歐洲大陸,他擁有足足55個國家(其中5個是有限承認國家),可以說是擁有國家最多的大陸了。如果說一個國家獨佔整個大陸,你也許會驚訝,但它確實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澳大利亞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在世界汙染河流對海洋的塑料輸入估計量前20名中,中國大陸佔了6個席位,而被李白深情吟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長江更是 「獨佔鰲頭」。海洋是數以萬計的生物的家,同時它是隨著季風流動,因此我們排放到海洋中的任何塑料垃圾都會造成無法估算的後果。
  • 350萬平方公裡的「塑料大陸」已經形成,誰是始作俑者?
    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正在全面而深刻影響著全球的海洋生態系統。塑料中的PBA(磷苯二甲酸鹽)、PBDE(多溴聯苯醚)等化合物均已在人類的體內發現,它能夠破壞人類的內分泌系統。其中,PBA能夠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PBDE還可以破壞甲狀腺激素,兒童和哺乳期的婦女最容易受到影響。追本溯源:海洋中的「垃圾大陸」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 350萬平方公裡的「塑料大陸」已經形成,誰是始作俑者?
    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學家在對海洋浮遊生物進行研究時首次在海洋中發現了微粒塑料。塑料中的PBA(磷苯二甲酸鹽)、PBDE(多溴聯苯醚)等化合物均已在人類的體內發現,它能夠破壞人類的內分泌系統。其中,PBA能夠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PBDE還可以破壞甲狀腺激素,兒童和哺乳期的婦女最容易受到影響。追本溯源:海洋中的「垃圾大陸」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塑料入侵海洋食物鏈 奔向餐桌
    ,塑料由此已經進入海洋食物鏈。我們看到,塑料已經進入生物鏈底層,可能將影響其上的整條食物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兼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執行秘書裡亞比寧表示,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帶來嚴重風險。包括微型塑料以及化妝品成分等,它們很可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聯合國號召清潔海洋近年來,海洋塑料汙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2018年1月10日,一名潛水愛好者在印尼海域潛水時被塑料垃圾「包圍」。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 海洋之殤 如何拯救正被塑料破壞的海洋生態系統?
    21世紀經濟報導 師琰 倫敦報導導讀由英國環境部首席科學家博伊德主持推出的「前瞻性海洋未來報告」預計,海洋塑料垃圾在2015年至2025年之間會增加三倍。而如何去除海洋中現存的塑料垃圾,則仍是科學界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在大多數科學家看來,緩解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仍是首先阻止塑料進入海洋。
  • 逼近中日的;地球第八大陸,面積相當8000個香港大小
    如今,地球上第八大陸「垃圾大陸」正在向我國慢慢飄來,並且,這個「垃圾大陸」還在生長狀態中,目前面積已達到至少140這塊垃圾大陸的形成則是來源於我們人類隨意丟棄的垃圾,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全球人類會產出超過2億6千萬噸的塑料垃圾,其中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的,90%~95%都沒有得到回收,大部分都被隨意丟棄了。有的被掩埋在土地裡、有的散布在郊外的垃圾場、有的掛在鐵路沿線的樹梢枝頭、有的被直接傾倒入海……它們散布在地球的每個角落,但是最後它們會被雨水或大風吹刷,然後悄無聲息地流走:「最後的終點,是海洋。」
  • 地球「第八大陸」正在逼近中日,面積相當8000個香港大小
    如今,地球上第八大陸「垃圾大陸」正在向我國慢慢飄來,並且,這個「垃圾大陸」還在生長狀態中,目前面積已達到至少140萬平方公裡的海域,相當於4個日本,甚至超越1000個香港大小這塊垃圾大陸的形成則是來源於我們人類隨意丟棄的垃圾,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全球人類會產出超過2億6千萬噸的塑料垃圾,其中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的,90%~95%都沒有得到回收,大部分都被隨意丟棄了。有的被掩埋在土地裡、有的散布在郊外的垃圾場、有的掛在鐵路沿線的樹梢枝頭、有的被直接傾倒入海……它們散布在地球的每個角落,但是最後它們會被雨水或大風吹刷,然後悄無聲息地流走:「最後的終點,是海洋。」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塑料垃圾,它們漂洋過海來相聚本應該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洋為何會變成垃圾聚集場?首先,人們缺乏塑料垃圾對海洋汙染嚴重性的意識,因而我們常見許多沙灘遊客往海水隨意丟棄塑料垃圾,從而導致了鳥類棲息地的海灘塑料垃圾遍布。(圖片來源於覓知網)即便是陸地丟棄的垃圾亦可通過河流注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