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還記得那個為了「力挺」賴清德,在大庭廣眾之下吞香蕉皮的臺灣議員王世堅嗎?
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幕當時可謂毀了不少人的「三觀」。
不過,日本人用行動告訴你,世界上還真的存在可以連皮吃的香蕉。
去年,岡山縣培育出了一種皮薄餡甜,皮肉皆可使用的新品種「Mongee Banana」。日媒7月31日消息稱,他們如今打算在外地推廣種植,大力普及這款「懶癌患者」福音。
據《朝日新聞》7月31日消息,日本岡山縣想要在九州等地,推廣本地農業公司D&T Farms培育出的新品香蕉「Mongee Banana」。
「Mongee」是岡山方言,可以理解為「很厲害」。
當然,這可不是最近才發明出的新玩意。早在去年10月,Mongee就已經被培育出來,走進了公眾的視野。日本《山陽新聞》也詳細報導過它的種植方法。
D&T Farms改良了全球的主流品種之一「大米七香蕉」,使用所謂「凍結解凍覺醒法」,先把香蕉樹苗置於零下60度的寒冷環境,再把樹苗移植到27攝氏度左右的常溫環境。
經過冷凍後的香蕉不僅耐寒,還能夠抵抗黃葉病等病毒。巨大的溫差也使得香蕉能夠迅速進入生長狀。一般情況下,香蕉的生長周期在9-11個月,而Mongee只需要4個月就能收穫。
Mongee只要4個月就能收穫 圖源:《朝日新聞》
岡山人之所以要先往九州推廣,是因為他們相信九州的氣候難不倒有耐寒能力的Mongee。而且,在巴拿馬病肆虐全球的現在,他們覺得Mongee或許能為日本本土水果帶來一線商機。
(觀察者網註:「巴拿馬病」是一種通過土壤傳播的香蕉傳染病,染病香蕉逐步枯萎死亡,且因為土壤遺留,發病地區30年以上不能種植香蕉,可謂是香蕉的「不治之症」,也是威脅全球香蕉種植業的最大殺手。)
不過,培育Mongee也比普通品種要麻煩得多。
鹿兒島的農民松本步向《朝日新聞》介紹道,培育的關鍵之處在於不能灑農藥。否則香蕉為了保護自己,皮就會變厚。松本農園裡的2100顆香蕉樹上的蟲子,都要靠人力趕走。
Mongee上的蟲子都要手動驅趕 圖源:《朝日新聞》
獨特的生長方式,使得Mongee的香蕉皮在收穫時,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它的皮很薄,且皮內側與果實緊密貼合,可以連肉一起食用,吃起來也比普通香蕉皮軟且甜。皮中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維他命B6、色氨酸等成分,既能穩定情緒,又有助於睡眠。
此外,香蕉肉本身的甜度也達到了24.8,遠高於普通香蕉的水準——18.3 。
去年年底,Mongee 僅在岡山本地的百貨店「天滿屋岡山店」有售。由於產量很低,每周只進10根,售價卻高達648日元(當時匯率約合37元人民幣),是便利店普通香蕉的6倍有餘。
但這10根每次都會瞬間銷售一空,想嘗到 Mongee的味道全要靠搶。
百貨店裡的Mongee 圖源:「火箭新聞24」網
那它具體又是什麼味道呢?
日本「火箭新聞24」網站的網友曾在剛上市沒多久時組團試吃。有人覺得它的口感非常軟糯,還有一股類似菠蘿的香味。他們還對比了普通香蕉,覺得普通香蕉皮纖維較多,吃起來還有點澀口。另一方面,Mongee的皮卻清香爽口,容易咀嚼,連皮帶肉咽下去非常輕鬆。
試吃團成員嘗香蕉 圖源:「火箭新聞24」網
唯一的缺點是,這香蕉必須得等放熟了才能食用,所以賣相總是不太好……
不放到渾身發黑,這香蕉就不能吃 圖源:《朝日新聞》
不過,現在Mongee的售價已經漲到了800多日元(至少48元人民幣)。想要真正推廣它,恐怕還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
社交媒體截圖
《朝日新聞》稱,想到這裡,那位要親手驅趕2100顆香蕉樹上蟲子的松本也挺有「動力」。暫且算一株樹能結120-150個果實,那就能為他帶來至多12萬日元(約合7300元人民幣)的收入。
「真是顆搖錢樹啊」,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