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主要害蟲發生規律和防控技術

2020-12-05 吉山花瑤

香樟主要害蟲發生規律和防控技術

紀丹虹,紀燕玲

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2013B020404016 );汕頭市科技計劃項目( 11 )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 Linn.) Presl 〕為樟科樟屬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近年來隨著汕頭綠化面積的擴大,香樟被廣泛種植在小區、公園、綠化帶、林地、四旁綠地等。由於種植面積擴大、人工林成片種植以及氣候變化,使香樟害蟲極易發生,導致幼樹生長衰弱甚至死亡。近2年來通過對汕頭市區和造林地香樟樹害蟲狀況進行的調查,總結了香樟主要害蟲防控技術。

1  主要害蟲生物學特性和發生規律

1.1  樟巢叢螟 Orthaga achatina  Butler又名樟叢螟、樟葉瘤叢螟、慄葉瘤叢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在國內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寄主有香樟、慄樹、楓香等。成蟲體長 13mm ,翅展 22~30mm ;頭、胸、體灰褐色,前翅前緣中央有1個淡黃色斑,翅內橫線斑紋狀,外橫線波浪狀;後翅灰色。卵橢圓形,略扁,黃褐色。老熟幼蟲體長20~30mm ,棕色,體背有1條灰色寬帶,氣門上線灰色,各節有黑色瘤點。蛹棕色。該蟲1年發生2~3代 ,以老熟幼蟲在樹冠下表土層結繭越冬。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產卵於葉背。卵塊呈魚鱗狀排列。 5 — 10月為幼蟲為害期。幼蟲有群集性,吐絲綴葉匿於其中取食為害,形成鳥巢狀蟲癭,嚴重時整株樹掛滿蟲癭導致樹木死亡。

1.2  樟翠尺蛾 Thalassodes quadraia  Guenee屬鱗翅目尺蛾科。在國內主要分布於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臺灣等地。寄主有香樟、大葉紫薇、杧果、茶等。成蟲體長14mm ,翅展33~36mm ;頭灰色,胸、腹部背面翠綠色;翅翠綠色,前後翅均有 2條白色細橫線。卵橢圓形,初為淡黃色,後變為灰褐色。初孵幼蟲淡黃色,形似嫩枝,後體色轉為深綠色,老熟幼蟲體長 38~40mm ,頭大腹部末端尖,氣門淡黃色,胸足腹足黃綠色。蛹體長 17~21mm ,紡錘形,腹部末端有叉狀臀刺。

該蟲 1 年發生 4~5 代,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枝葉上越冬。 5 月上旬開始為害。幼蟲共 5 齡,3~5 齡食量大,會把嫩梢上葉片吃光。幼蟲棲息時常頭胸部抬起,呈僵直狀,形似樹枝。老熟幼蟲於葉背化蛹。成蟲於凌晨羽化、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和趨嫩綠性,常吸食周圍果樹的裂果汁液。卵散產於嫩葉的葉尖或葉緣。

1.3  青鳳蝶 Graphium

sarpedon ( Linnaeus )又名樟青鳳蝶,屬鱗翅目鳳蝶科。在國內主要分布於上海、浙江、江西、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寄主有香樟、含笑、桂花、柑橘等植物。成蟲體長16~24mm ,體灰黑色。翅窄長、底色黑;前後翅中央貫穿1列略呈方形的藍綠色斑(後翅前面的1個為白色),後翅外緣有1列藍綠色新月斑;後翅反面近翅基有1條紅色短線,翅中部至後緣處有數條紅色斑紋 。卵圓形,淡黃色。初孵幼蟲體黑色,前中後胸部各有1對黃色棘狀刺,上有黑色剛毛。 3齡後幼蟲體色為綠色。老熟幼蟲胸部棘刺消失,後胸1對棘刺間有1條黃色橫線相連。蛹體長30mm 左右,青綠色。該蟲 1 年發生 4~5 代,世代重疊,以蛹懸掛於寄主枝條上越冬,蛹期可長達157d,翌年3—4月開始陸續羽化。成蟲飛翔力強,常在低海拔的潮溼與開闊地帶活動,在小區、街道及林間空地也常見,早晨和黃昏常在潮溼地及水池旁憩息;喜歡訪花吸蜜,常見於馬纓丹屬 Lantana 等植物的花上吸食花蜜。成蟲常將卵單產於寄主植物的新芽或嫩葉末端。幼蟲隨蟲齡增長食量增大,影響樹木生長與景觀效果。

1.4  樗蠶 Philosamia cynthia ( Drurvy )

又名烏桕樗蠶蛾,屬鱗翅目天蠶蛾科。在國內主要分布於山東、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地。寄主有烏桕、香樟、石榴、柑橘、臭椿等。成蟲體長25~33mm ,體青褐色。前翅褐色,頂角圓而突出、粉紫色,有黑色眼斑;前後翅中央各有 1 個新月形斑,外側有縱貫全翅的寬帶。卵扁橢圓形,灰白色。低齡幼蟲淡黃色,有黑色斑點;老熟幼蟲青綠色,體粗大,有對稱的棘狀突起。蛹棕褐色;繭灰白色,橄欖形。該蟲 1 年發生 3 代,以蛹在繭內越冬。成蟲有趨光性,飛翔能力強,壽命 5~10d 。卵產於葉背,聚集成塊。初孵幼蟲有群集性,3~4 齡後分散為害,晝夜取食。老熟幼蟲於樹上綴葉結繭化蛹。

1.5  白帶螯蛺蝶 Charaxes bernardus ( Fabricius )

又名茶褐樟蛺蝶、樟白紋蛺蝶,屬鱗翅目蛺蝶科。在國內主要分布於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雲南等地。寄主有香樟、白蘭、天竺桂等。成蟲體長23~30mm ,紅褐色;翅正面紅棕色或黃褐色,反面棕褐色 。卵扁圓形,初為黃綠色,後變為暗褐色。幼蟲體長 33~62mm ,深綠色,頭部後緣突起淺紫色四齒形枝刺,第三腹節背面有 1 個稜形淡黃色斑。蛹體長 25mm 左右,碧綠色。

該蟲 1 年發生 3 代,以老熟幼蟲在葉片正面越冬,翌年 3 月開始活動取食, 5 月成蟲開始羽化。數日後進行交配產卵,卵散產於老葉正面。幼蟲多在清晨和上午孵化,孵化後先把卵殼吃掉。幼蟲晝夜取食葉片,以傍晚取食最盛,棲息時在葉片正面,通常葉面顏色與蟲體一致。老熟幼蟲化蛹前吐絲纏在樹枝或小枝葉柄上,然後化蛹。

1.6  黃刺蛾 Cnidocampaflavescens

屬鱗翅目刺蛾科。在國內分布很廣,各省幾乎都有發生。寄主有重陽木、香樟、杜英、柳、榆、刺槐、懸鈴木等。成蟲體長15~17mm ,體黃色;前翅內半部黃色、外半部褐色,有2條暗褐色斜線,匯合於翅尖,呈倒「 V 」字形,後翅灰黃色。卵扁平,橢圓形,黃綠色。老熟幼蟲體長19~25mm ,體粗大,頭部黃褐色,隱藏於前胸下;體背有1前後寬、中間狹呈「啞鈴」狀的紫褐色斑和突起枝刺。蛹體長 13~15mm ,橢圓形,黃褐色。繭橢圓形,灰白色,有深褐色縱條紋,質地堅硬,表面光滑。

該蟲 1 年發生 2~3 代,以老熟幼蟲在小枝分叉處、主側枝及樹幹的粗皮上結繭越冬。成蟲具趨光性,卵散產於葉近末端背面。初孵幼蟲先食卵殼,再食葉下表皮與葉肉,逐漸吃光全葉,僅留葉柄和枝條,嚴重影響樹木生長。

1.7  蛾蠟蟬 Geisha

distinctissima ( Walker )屬同翅目蛾蠟蟬科。在國內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寄主有楓香、香樟、榆、茶、柑橘、桃等。成蟲體長7mm 左右,黃綠色;複眼黑褐色,單眼黃色,前胸和中胸背板各有 2 條淡褐色縱帶,腹部淡黃褐色,表面覆有白粉;前翅周緣有1圈褐色帶,翅上紅色細紋經外緣伸達後緣末端,翅脈黃色,脈紋呈網狀密布。若蟲白色,腹部末端有蠟絲,呈舒展狀。

該蟲1年發生2代。雌成蟲產卵於寄主中下部嫩梢皮層或葉背組織內,被產卵部位常呈褐色,覆蓋有棉絮狀蠟絲。若蟲孵化後常群集在樹冠下部為害老葉片,3 齡後開始分散為害。成蟲、若蟲均為刺吸式口器,主要刺吸寄主枝、莖、葉的汁液,使被害部位布滿白色蠟質,引起樹勢衰弱,甚至枯死。

2  防控技術

2.1  建立害蟲監測體系

園林綠化部門要建立健全害蟲監測體系,尤其在5—6月、8 — 9月幼蟲發生盛期,加強調查監測,做好預報預警,及時將蟲害控制在萌芽階段。

2.2  加強撫育管理

在冬季做好樹木管護,及時鬆土,清除雜草,摘除有蟲卵葉片或枝條,特別是樟巢叢螟結成的蟲癭,集中燒毀以減少蟲源。

2.3  保護利用天敵

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利用鳥類、蜻蜓、螳螂、寄生蜂、蜘蛛等天敵。

2.4  採取燈光誘殺

利用鱗翅目害蟲成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在成蟲盛發期採取燈光誘殺。

2.5  適時進行藥劑防治

害蟲各代低齡幼蟲發生盛期,一般是春夏季和夏秋季,採用 40% 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2 500倍液、5% 甲維鹽微乳劑 2 000 倍液、 20% 除蟲脲懸浮劑2 000倍液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

相關焦點

  •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陳麗麗樟樹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別名:香樟,樟科常綠喬木。樟樹是江西省常綠闊葉林的主要組成樹種之一,也是吉安市重要的用材和經濟開發樹種。近年來,隨著我國森林(園林)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江西省城鄉公園和道路栽植了大量的樟樹。隨著綠化面積擴大,也為綠化植物病蟲發生和繁殖提供了生存環境,加之許多地方對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管理不到位,特別是許多城鄉道路樟樹害蟲得不到及時的防治。
  • 胡蘿蔔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
    胡蘿蔔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羅集豐,王長龍基金項目:揭陽職業技術學院校內重點課題—— — 胡蘿蔔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探索。胡蘿蔔因營養豐富、嫩脆多汁而深受人們喜愛,市場需求量大,栽培面積廣,病蟲害發生為害普遍。
  • 草坪刺吸式害蟲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巧
    草坪刺吸式口器害蟲主要包括蚜蟲、蟎、葉蟬、薊馬、盲蝽等。它們吸食植物汁滿,雖然植物的外表沒有明顯的殘缺破損,但葉子被刺吸後外觀會改變,如出現褪綠小斑點或者變紅,或者捲曲、皺縮,而且刺吸式口器害蟲在取食過程中還會傳播病毒等,使草坪的觀賞性能降低,也會給草坪的種植戶帶來大量的經濟損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吧!
  •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江蘇南通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王錫娥十字花科蔬菜是南通市崇川區常見的一類蔬菜,種植品種有西蘭花、大白菜、甘藍、青菜和蘿蔔等,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黑腐病、霜黴病、菜粉蝶、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和煙粉蝨等。
  • 香樟種植之尺蠖的防治,農民朋友看看吧
    尺蠖這種昆蟲主要是一種食葉害蟲,常以叢生為害,葉片為害。特別是當昆蟲口密度較高時,整個植株或葉片可在較短時間內被吃掉,嚴重影響其生長和觀賞性。香樟尺蠖的發生規律這種昆蟲一年有第二代幼蟲,樹冠上有中齡幼蟲.五月中旬開始,五月底和六月初開始.成蟲在絲織網上交配後成串的成蟲。之後,再將葉子在樹冠上烤熟,直到葉子被吃掉,然後蔓延到附近的樹冠上。第二代成蟲出現在8個月左右,成蟲也出現了。
  • 視頻|防控田間害蟲,惠州展示綠色農業「黑科技」
    害蟲誘捕器、水稻害蟲交配幹擾器、昆蟲信息素智能測報系統、色板黏膠誘捕器......日前,在惠州博羅的水稻、蔬菜和柑橘等種植生產基地,一系列綠色植保技術產品亮相田間。在技術人員的介紹下,這些不用「農藥」防控害蟲的方法,讓參觀人員興趣盎然。惠州展示綠色農業「黑科技」。
  •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宮慶濤等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屬鱗翅目果蛀蛾科害蟲,又稱桃蛀果蛾、桃小食蛾、桃食捲葉蛾,簡稱「桃小」,是中國北方果樹生產中危害最大、發生最普遍的食心蟲類害蟲。
  • 街頭常見的黃葛樹香樟天竺桂 竟最易染煤汙病? 全市400餘名「園林...
    近年來,隨著氣候的異常變化,新植物的不斷引入,物流運輸和貿易的加快,導致我市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頻繁,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增加。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踐行「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市委市政府對園林綠化有關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市園林綠化植物的精細化管護水平,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各區縣園林綠化單位要切實做好當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控工作。
  • 園林植保信息-園林植物蛀幹害蟲天牛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
    園林植保信息 常見園林植物鑽蛀害蟲天牛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蛀幹害蟲裡天牛屬於種類繁多,危害最大的一類。已知的天牛種類超過20000種,我國也有2200種。
  • 浙江省當前茶樹主要害蟲發生與防治
    當前茶樹主要害蟲有:小綠葉蟬、茶尺蠖、茶橙癭蟎、茶黑毒蛾、茶麗紋象甲等,地區間、地塊間發生情況差異大,各地要加強對茶園病蟲的調查,分類指導,及時做好防治工作,保障茶產品質量安全和茶園生態環境安全。小綠葉蟬:據西湖區6月2-3日調查,百葉蟲量平均4.8頭,幅度在0-17頭。
  • 甜菜夜蛾的綠色防控技術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甜菜夜蛾的綠色防控技術」。甜菜夜蛾是一種世界性頑固害蟲,食性雜,分布廣,具有間歇性大爆發、暴食性和抗藥性強等特點,其寄主範圍廣,為害作物多。是我區夏播作物的主要蟲害,主要為害玉米、花生、棉花、果樹、菸草、蔥、四季豆、萵筍、蘿蔔、豇豆和十字花科蔬菜等。在我區農作物上呈現間歇性暴發成災的特性。為害嚴重地塊可將植物葉片全部吃光,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 水稻主要病蟲草害防控技術
    重點做好水稻惡苗病、立枯病、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潛葉蠅、負泥蟲、稻搖蚊、二化螟、稻螟蛉等主要病蟲害的防治,積極採用「苗床帶藥下田」、「一噴多防」等輕簡化措施,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助力我省綠色水稻生產。
  • 信息素技術:破譯「通訊密碼」誘殺害蟲
    最新統計顯示,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種類有8000多種,發生嚴重的有200多種,每年發生面積達1.2億畝,經濟損失高達880億元。 紅脂大小蠹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紅脂大小蠹原產於北美地區,通過危害林木幹部、根部致使林木衰弱而死亡。它主要危害40多種松科植物,是我國重要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我國北方重要造林樹種油松,同時也危害白皮松、華山松、樟子松等。
  • 權威發布:斑衣蠟蟬發生規律與減藥防控技術
    大齡若蟲身體通紅,體背有黑色和白色斑紋。成蟲後翅基部紅色,飛翔時可見。成蟲、若蟲均會跳躍,成蟲飛行能力弱。在多種植物上取食活動,吸食植物汁液,最喜臭椿。斑衣蠟蟬是多種果樹及經濟林樹木上的重要害蟲之一,給果樹造成危害。
  • 寧波:號稱「防蟲」的香樟怎麼也長蟲呢?
    具體位置是下應北路和湖下路的交叉口,下應街道社會服務管理中心旁邊。  陳先生和孫女士報料的這棵樟樹並不算很大,和旁邊的兩顆樟樹相仿,樹幹的周長在20釐米左右。  「病得很明顯,你看,樹葉都被蛀成這樣了,落葉也不少。」一位騎車經過的市民說,他印象中,這棵樹大概從兩個月前開始生蟲子。
  • 以性誘為核心的馬鈴薯塊莖蛾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馬鈴薯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針對西南馬鈴薯產區塊莖蛾危害嚴重的問題,在多年的研究基礎上,共性技術研究課題與區域技術研究課題密切合作,於2019年5月在雲南省馬龍區,對性誘劑為主的馬鈴薯塊莖蛾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現場評價。
  • 全國農技中心關於印發果菜茶等作物重大病蟲害和草地螟防控技術...
    2020年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方案》《2020年橘小實蠅綜合防控技術方案》《2020年北方果樹腐爛病防控技術方案》《2020年茶樹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2020年草地螟防控技術方案》。 2020年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方案 保護地蔬菜害蟲種類多,常年發生的主要有粉蝨、薊馬、害蟎和蚜蟲等重要刺吸式害蟲,世代重疊、蟲量大、抗性高、危害重,不採取防控措施可導致嚴重損失,甚至絕產;偶發的有小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地栽培環境封閉,化學農藥降解難度大,汙染嚴重。
  • 大生態治理小害蟲
    中國高度重視農業的綠色防控,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明確提出實施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行動,建設300個綠色防控示範縣,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0%以上。今年5月1日開始生效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更是明確優先鼓勵和支持生態治理等綠色防控技術,普及應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推進防治工作的智能化、專業化、綠色化。
  • 柑桔類果樹害蟲潛葉甲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柑桔類果樹害蟲潛葉甲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李德興潛葉甲近年在柑桔、柚類、橙類等柑桔類果樹上的危害愈來愈重,稍不注意防治,就會給這類果樹造成較大損失。潛葉甲主要是為害春梢,被為害的春梢葉子要麼全部脫落,要麼留下的也是千瘡百孔、失去功能的葉子。同時,潛葉甲也會危害花蕾。
  • 2020年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方案
    保護地蔬菜害蟲種類多,常年發生的主要有粉蝨、薊馬、害蟎和蚜蟲等重要刺吸式害蟲,世代重疊、蟲量大、抗性高、危害重,不採取防控措施可導致嚴重損失,甚至絕產;偶發的有小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地栽培環境封閉,化學農藥降解難度大,汙染嚴重。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是替代化學農藥使用、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推進綠色植保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