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保信息
常見園林植物鑽蛀害蟲天牛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蛀幹害蟲裡天牛屬於種類繁多,危害最大的一類。已知的天牛種類超過20000種,我國也有2200種。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天牛是植食性昆蟲,會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蘋果、桃和法桐、楊樹等等。
我們常見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桃紅頸天牛、桑天牛、雲斑天牛、白條天牛等等。我們列舉幾種天牛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案,如果遇到天牛問題時,根據當地發生規律,可以按照此方法進行綜合防治。
天牛越冬方式成蟲越冬和幼蟲越冬,危害部位枝幹、主幹、根莖部,所以了解天牛的生活習性對於我們防治工作來說是極為關鍵的。
1、星天牛
又叫白星天牛、柑橘星天牛。主要危害楊、柳、榆、刺槐、懸鈴木、櫻花、海棠等。成蟲啃食枝幹嫩皮,幼蟲鑽蛀枝幹,破壞輸導組織,影響正常生長,導致枝枯甚至死亡。
識別:成蟲:體長20-41mm,體黑色有光澤。每鞘翅上有大小不規則的白斑約20個,鞘翅基部有黑色顆粒。
卵:長5-6mm,長橢圓,黃白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8-60mm,乳白色至淡黃色,頭部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有凸字斑。
蛹:紡錘形,長30-38mm,黃褐色,裸蛹。
發生規律:北方2-3年一代,南方一年一代。幼蟲在枝幹內越冬,3月份開始活動。成蟲5-7月份羽化飛出,6月中旬為盛期。卵多產於樹幹基部和主側枝下部,產卵後分泌膠狀物質封口,卵期9-15天。幼蟲取食表皮,逐步進入韌皮部木質部危害,11月開始越冬。
2、雙條杉天牛
幼蟲危害側柏、檜柏、龍柏、羅漢松、杉木等松柏樹種。被害初期樹表沒有任何症狀,枝上出現黃葉時為時已晚,再看樹皮早已環剝,皮下堆滿蟲糞。
識別:成蟲:體長10mm左右,扁圓筒形。前胸背板有5個凸起點,鞘翅黑褐色,2條棕黃色橫帶。
卵:橢圓形,長2mm,白色,體似稻米粒。
幼蟲:老熟時體長15mm左右,扁粗,長方筒形,足退化,體乳白色,頭部黃褐色。
蛹:淺黃色,裸蛹。
發生規律:一年一代,以成蟲在樹幹蛹室內越冬。3月份咬橢圓形孔外出,將卵產於樹皮裂縫或傷疤處,卵期11天左右。3月下旬初孵幼蟲蛀入樹皮後,從韌皮部到木質部危害,蟲道不規則相通,樹幹表皮易脫落,蛀食後上部枝條死亡,樹葉枯黃。5月中下旬危害最為嚴重,6月蛀食木質部,8月下旬做蛹室,並陸續在其內化蛹,9-10月成蟲羽化,羽化後在室內越冬。
全年綜合防治方案:
秋季清園,清除枯枝和已經蛀食死亡苗木。再進行樹木塗白。
春季3月份發現有成蟲,用攻牛或天牛微雷全株噴霧,一次噴霧持效期45天左右,可以防治成蟲,減少產卵;對於幼蟲越冬的,3月份開始危害樹木,發現用透翠殺蟲套裝或禾林道1號套餐噴霧防治。
夏季5-9月是大部分成蟲危害高發期,可用攻牛或天牛微雷噴霧,一般5月20號一次,7月中旬一次。幼蟲在3-10月份,發現時及時用藥噴霧防治,藥劑選擇透翠或禾林道,穿透力強,殺蟲效果較好。針對個別根莖部危害的用根施殺蟲劑配合噴霧的一起使用。
防治天牛要點:了解當地發生規律後,及時在每個節點用藥,事半功倍。目前存在的問題:幼蟲防治成本較高,不及時防治;發現時已經危害嚴重;抱著僥倖心理,以為無所謂等等。蛀幹害蟲逐漸成為高發的難防治的蟲害,應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