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斌)即將進入仲夏,公園裡的花草樹木也進入了防蟲治蟲的關鍵時期。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通過投放天敵昆蟲來消滅害蟲的方式已成為主流,在歷史名園和城市公園中推廣應用的範圍逐漸加大。今年市屬公園預計將投放近6.5億頭天敵昆蟲,數量創歷年之最。頤和園、天壇、中山、景山等古樹名木眾多的公園投放量相對較大。
昨天上午,來自北京市園林科研院的科研人員把裝在試管中的兩種天敵昆蟲——「花絨寄甲」和「腫腿蜂」,分別釋放到古樹的根部和樹幹上,它們可以共同對付一種蛀幹類害蟲——天牛。
據北京市園林科研院園林植保研究所所長車少臣介紹,天牛被形容為「不冒煙的火災」,它的幼蟲隱藏在樹幹內,生長時會蛀蝕樹幹和樹枝,在悄無聲息中吞噬樹木,使樹木長勢衰弱,容易被風折斷。對於天牛的幼蟲來說,腫腿蜂絕對是一種致命型「武器」。把腫腿蜂放到樹枝和樹幹上,會沿著天牛蛀蝕的蟲道鑽入,並自主尋找到天牛幼蟲,將產卵管刺入天牛的幼蟲體內,並向其分泌蜂毒,使天牛幼蟲呈麻痺狀態。
接下來,腫腿蜂產卵於天牛幼蟲的體表,腫腿蜂幼蟲孵化後以天牛幼蟲為食。另外一種天敵昆蟲名為「花絨寄甲」,擅長將卵產在天牛幼蟲的附近,待孵化後爬入天牛蛀道內,尋找天牛幼蟲,隨即附著在天牛幼蟲的節縫間,分泌毒素將天牛幼蟲麻醉並寄生在其體內取食,一周左右可將天牛幼蟲食盡。
據紫竹院公園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在全園範圍內共釋放了花絨寄甲、腫腿蜂、瓢蟲等10個品種的天敵昆蟲。同時還分區域懸掛了白蛾誘捕器,很好地控制了美國白蛾、光肩星天牛等蛀幹害蟲的危害,保證了樹木較好地生長。
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綜合處副處長朱英姿表示:「天壇是北京城區內擁有古樹最多的公園,擁有3562株古樹,其中還有被稱為『活文物』的千年古樹。通過『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技術,可以讓這些古樹免受蟲害的侵蝕。」
朱英姿介紹,主要治理對象是一種名叫「雙條杉天牛」的害蟲,這種害蟲特別喜歡危害古柏,而且由於這種害蟲會隱藏在樹皮下,藥液很難接觸。經過多次試驗,目前天敵昆蟲——「管氏腫腿蜂」在生物防治過程中已經成為天壇公園的「生物武器」,在樹上釋放腫腿蜂,其搜索到天牛幼蟲後,就會在其身體上產卵孵化後代,進而消滅害蟲。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