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集中投放6.5億頭害蟲天敵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本報訊(記者王斌)即將進入仲夏,公園裡的花草樹木也進入了防蟲治蟲的關鍵時期。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通過投放天敵昆蟲來消滅害蟲的方式已成為主流,在歷史名園和城市公園中推廣應用的範圍逐漸加大。今年市屬公園預計將投放近6.5億頭天敵昆蟲,數量創歷年之最。頤和園、天壇、中山、景山等古樹名木眾多的公園投放量相對較大。

昨天上午,來自北京市園林科研院的科研人員把裝在試管中的兩種天敵昆蟲——「花絨寄甲」和「腫腿蜂」,分別釋放到古樹的根部和樹幹上,它們可以共同對付一種蛀幹類害蟲——天牛。

據北京市園林科研院園林植保研究所所長車少臣介紹,天牛被形容為「不冒煙的火災」,它的幼蟲隱藏在樹幹內,生長時會蛀蝕樹幹和樹枝,在悄無聲息中吞噬樹木,使樹木長勢衰弱,容易被風折斷。對於天牛的幼蟲來說,腫腿蜂絕對是一種致命型「武器」。把腫腿蜂放到樹枝和樹幹上,會沿著天牛蛀蝕的蟲道鑽入,並自主尋找到天牛幼蟲,將產卵管刺入天牛的幼蟲體內,並向其分泌蜂毒,使天牛幼蟲呈麻痺狀態。

接下來,腫腿蜂產卵於天牛幼蟲的體表,腫腿蜂幼蟲孵化後以天牛幼蟲為食。另外一種天敵昆蟲名為「花絨寄甲」,擅長將卵產在天牛幼蟲的附近,待孵化後爬入天牛蛀道內,尋找天牛幼蟲,隨即附著在天牛幼蟲的節縫間,分泌毒素將天牛幼蟲麻醉並寄生在其體內取食,一周左右可將天牛幼蟲食盡。

據紫竹院公園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在全園範圍內共釋放了花絨寄甲、腫腿蜂、瓢蟲等10個品種的天敵昆蟲。同時還分區域懸掛了白蛾誘捕器,很好地控制了美國白蛾、光肩星天牛等蛀幹害蟲的危害,保證了樹木較好地生長。

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綜合處副處長朱英姿表示:「天壇是北京城區內擁有古樹最多的公園,擁有3562株古樹,其中還有被稱為『活文物』的千年古樹。通過『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技術,可以讓這些古樹免受蟲害的侵蝕。」

朱英姿介紹,主要治理對象是一種名叫「雙條杉天牛」的害蟲,這種害蟲特別喜歡危害古柏,而且由於這種害蟲會隱藏在樹皮下,藥液很難接觸。經過多次試驗,目前天敵昆蟲——「管氏腫腿蜂」在生物防治過程中已經成為天壇公園的「生物武器」,在樹上釋放腫腿蜂,其搜索到天牛幼蟲後,就會在其身體上產卵孵化後代,進而消滅害蟲。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

相關焦點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2019年,草地貪夜蛾成為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北京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
  • 北京:投放20億頭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nbsp&nbsp&nbsp&nbsp這幾天,北京和合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密雲區河南寨鎮種植的400多畝鮮食玉米即將成熟,而此時也是防控玉米螟的關鍵期。不需要農民背著藥筒在高溫下來回打藥,只需要在玉米葉上別上一小袋赤眼蜂,就可以輕鬆防治玉米螟,這正是北京多年來大力推廣的一項生物防治技術。
  • 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京郊的田間,有一些益蟲,它們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這些有益的天敵昆蟲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探訪,看看這些保衛農作物安全的小蟲子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瓢蟲生產車間。
  • 一年3000億頭!天敵昆蟲如何實現量產?
    利用生物天敵防治蔬菜害蟲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那麼,這些天敵昆蟲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近日,新京報記者走進了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找尋答案。延慶區延慶鎮廣積屯村的一座黃瓜大棚裡,黃瓜葉片上有一些白色的蚜蟲在危害植物生長。北京市植保站專家在黃瓜莖上懸掛了一些龜紋瓢蟲的蟲卡。
  • 走進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
    三十多年來,由繁育廠升級為繁育基地,由單一赤眼蜂繁育擴展到10種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繁育,由人工生產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北京市有害生物天敵昆蟲繁育與應用走向了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商品化的發展之路。  近日,記者走進了北京市密雲縣的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的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的密雲縣植保站赤眼蜂繁育廠。
  • 6.5億「天敵」投入戰鬥 專家:生物防控亟須產業化
    6.5億「天敵」投入戰鬥  專家認為:我國生物防控亟須產業化  本報記者 王延斌  「公園裡侵害樹木的害蟲可分蛀莖類、食葉類、刺吸類三類,我們對症下藥,分別有專門的天敵來對付;但以蟲治蟲並不能100%讓害蟲絕跡,因為讓一個物種(哪怕是害蟲)滅絕同樣會帶來災難;雖然我國是世界上以蟲治蟲防控技術的『鼻祖』,但產業化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大坎
  • 6.5億「天敵」投入戰鬥
    「公園裡侵害樹木的害蟲可分蛀莖類、食葉類、刺吸類三類,我們對症下藥,分別有專門的天敵來對付;但以蟲治蟲並不能100%讓害蟲絕跡,因為讓一個物種(哪怕是害蟲)滅絕同樣會帶來災難;雖然我國是世界上以蟲治蟲防控技術的『鼻祖』,但產業化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大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鄭禮研究員表示。
  • 成都有支「天敵特工隊」:以蟲治蟲 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
    以生物防治中應用最廣泛的天敵昆蟲明星——赤眼蜂為例,其對水稻二化螟等鱗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寄生的是害蟲卵塊,赤眼蜂防治害蟲的效果非常顯著——害蟲還沒孵化出來,就已經被赤眼蜂的幼蟲吃掉了。」艾攀介紹說。  天敵工廠在歐美發達國家發展多年。鄭禮介紹,目前,全球約有500家商業化天敵公司,生產的天敵種類達350種。
  • 北京市篩選優勢天敵 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是綠色防控的核心技術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無殘留、可持續等優點。2019年,「妖蛾子」——草地貪夜蛾憑藉其外來身份迅速成為我國糧食害蟲的新一屆「網紅」,我市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為草地貪夜蛾的生物防治做好技術儲備,以應不時之需。
  • 北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它們怎麼量產出來的
    京郊的田間,有一些益蟲,它們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這些有益的天敵昆蟲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探訪,看看這些保衛農作物安全的小蟲子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 科學網—天敵昆蟲產業:「知本」變現幾多難
    「從天而降」,被2架無人機投放到5000畝的水稻田中,這些赤眼蜂迅速寄生在「獵物」水稻二化螟上,併吞噬它們。 國際上,天敵昆蟲產業化起步早,發展較為成熟,規模較大的天敵昆蟲企業已近百家。以英國BCP天敵公司和荷蘭Koppert生物防治公司為代表,天敵產品品類全,已商品化生產的天敵昆蟲130餘種,主要有赤眼蜂、麗蚜小蜂、草蛉等,幾乎所有的害蟲都有對應的產品,且有相應的配套技術。 「我國天敵昆蟲產業化水平較低,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 探秘我省人工繁育害蟲天敵如何進行
    而以蟲治蟲是重要的一種生物防治手段,其利用害蟲的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防治害蟲。這些天敵就是所說的「生防衛士」,異色瓢蟲就是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生防小衛士。人工放飛時,黃色如小米粒大小的異色瓢蟲卵寶寶,整齊排列在「益蟲卵卡」上面,一周以內,這些瓢蟲小寶寶們會孵化成功,成長為異色瓢蟲幼蟲,尋找蚜蟲等害蟲去捕食充飢,避免樹木枝葉被蚜蟲吸食。「由於異色瓢蟲生長期間會吃掉大量蚜蟲等害蟲,所以在發生蟲害的樹上投放帶異色瓢蟲卵的蟲卡,比直接投放異色瓢蟲成蟲效果更好。」
  • 北京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 一袋蟲卵管一畝地
    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一袋蟲卵能管一畝地這兩天,密雲區河南寨鎮平頭村經濟合作社僱來了一群「天兵天將」——赤眼蜂,專門對付玉米田裡為非作歹的玉米螟。身穿綠色工作服的技術員小心地把一片尺把長的玉米葉翻了一下,露出顏色略淺的背面。
  • 「微型戰士」威力大玉米害蟲無處逃
    編者按殺滅害蟲除了使用農藥還有什麼好辦法?近年來利用天敵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控技術,在農業、林業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捕食蟎對付紅蜘蛛、齧小蜂消滅美國白蛾,用好這些天敵昆蟲衛士,能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更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 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
  • 臺灣農作物害蟲天敵的研究利用概況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各種不必使用農藥的害蟲防治方法受到重視,其中又以生物防治中的天敵利用為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來臺灣農政當局為謀求植物保護技術的完善以配合永續農業的貫徹執行,大力推動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應用,期望能夠以害蟲天敵來配合或取代部分農藥,使害蟲的防治更為有效而且安全可靠。
  • 專家向害蟲宣戰 研究投放激素讓孑孓變不了蚊子
    向害蟲宣戰投放保幼激素 孑孓變不了蚊子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廖靖文、羅樺琳、方晴、王其琪、申卉、張露 究竟如何消滅蚊子、蟑螂等害蟲?這位爸爸決心向這些討厭的害蟲宣戰。今年廣東省政協會議上,他遞交了一份2000多字的提案,建議發展安全綠色的統一防治多種衛生害蟲的方法和技術,組建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社區家庭相結合的衛生害蟲防治體系。 李勝說,《廣東省全面深化新時期愛國衛生運動實施方案(2015-2020年)》中明確提出完善病媒生物防治機制,加強病媒生物日常防治,降低城鄉病媒生物密度。
  • 百戰害蟲,以蟲抗蟲!
    傳統的防治對策就是加大農藥的用量,這樣不但會造成害蟲的抗藥性增強,還會殺滅害蟲的天敵、造成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升高,危害人們的健康。所以,人們越來越趨向使用生物防治來對付害蟲,簡單來說,就是用害蟲的天敵、生物農藥、驅蟲植物、抗蟲優良品種來趕跑或殺滅害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所的張帆老師從事害蟲防治的研究多年,據介紹,比較省事的方法就是在田裡間種植一些特殊的蔬菜。
  • 平頂山市建成菸葉害蟲天敵繁育中心
    原標題:平頂山市建成菸葉害蟲天敵繁育中心(記者丁需學 通訊員田秀忠)「你們看這個『臭娘兒』正在幹啥啊?這傢伙可是菸草的大害蟲。」一名老菸農帶著疑惑向技術人員發問。7月8日,在郟縣李口鎮白龍廟村,幾名技術人員正在調查煙田裡的小蟲子,讓在地裡幹活的菸農好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