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一理論的創始人塞姆斯在他的一生中遭受了許多嘲笑,但由於他的努力,空心地球理論現在已經牢牢地留在了公眾的腦海中。許多人採納了塞姆斯的模型並加以發展。教授W·F·裡昂在1871年出版了《中空的地球:世界的煽動者和和解者》一書。在書中,他使用了塞姆斯後來提出的中空世界的概念,而不是開始的同心圓球體。事實上,這是一個更簡單的空心地球模型。
塞姆斯紀念碑
1885年,威廉·F·沃倫出版了《發現天堂》一書,將伊甸園置於兩極。雖然他沒有提出空心地球,但他確實認為兩極是宜居的,是所有文明的來源。這一觀點後來被許多空心地球理論家採納。
大約在同一時期,維多利亞時代的通俗文學見證了富於想像力的科學故事的興起。雨果·根斯巴克在1926年創辦了第一份致力於這一類型的雜誌《驚奇故事》,他後來將其稱為「科幻小說」。作家們很快就抓住了一個中空的地球作為有趣的冒險背景的想法,充滿了失落的文明、恐龍和未知的土地。
倫敦的T·費舍爾·安溫出版社在1895年12月7日出版了一部小說,講述了一位愛爾蘭人訪問空心地球故事。故事中,中空的地球裡居住著侏儒、龍和其他野獸。這本書被再版幾次,影響了很多作家。
第二年,約翰·尤裡·勞埃德在他的小說《愛芙羅狄蒂》中還加入了共濟會元素。在這個故事中,一個共濟會會員希望被引導進入神秘的世界。在一個匿名人的帶領下,他進入地心,那裡有一個照亮地球內部的中心太陽,以及許多空心地球模型的關鍵元素。
地球內部成了小說家們建造的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冒險場所。以「人猿泰山」而聞名的暢銷書作家埃德加·賴斯·巴勒斯寫了一系列與空心地球相關的小說,從1914年的《地心》開始,故事發生在一個空心的地球上,到1923年的《月亮少女》,故事發生在一個中空的月亮上。
一直以來,越來越多的「非小說」書籍都支持空心地球理論。在1906年出版的《波蘭人的幽靈》中,作者威廉·裡德彙編了極地探險者所遇到的所有奇怪和無法解釋的現象,並把它們與賽姆斯的理論混合在一起,試圖證明空心地球理論。
他注意到一些東西,比如有花粉或種子的冰山,以及在遙遠的北方看到的鳥類或其他動物。裡德聲稱這些都是極地洞穴中隱藏著花園天堂的證據。他在書中寫道,據測量,地殼厚度為1300公裡,而裡面的中空部分直徑為一萬公裡,在南北極都有入口,裡面有廣闊的大陸、海洋、山脈和河流。那個世界有植物和動物,但不知道是否有種族居住。
和他的前輩們一樣,裡德宣稱空心地球模型解釋了科學家們關於磁場不規則性、天氣和動物遷徙的所有問題。
「通過把地球看成空心的,我們就能解決所有偉大的謎團......超自然的東西讓位於自然......心靈和身體都得到了解脫。」
威廉·加德納則走得更遠,他在空心的地球內部增加了一個太陽,這樣住在地殼內部表面的居民就可以直接享受陽光,而不是僅僅靠從極地空洞中射進來的陽光生存。在他1913年的作品《地球內部之旅》中,加德納聲稱地球內部的太陽直徑為960公裡。內表面由於十分靠近太陽,是鬱鬱蔥蔥的熱帶地區。
加德納把那裡想像成天堂,於是花了數年時間籌集探險資金,但沒有成功。他預言:
「當我們認真探索北極時,我們將看到一切,因為我們將很容易在飛艇的幫助下做到。一旦我們看到了它,我們就會奇怪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我們對證據視而不見,而這些證據,正如本書所顯示的,實際上已經在人們的眼前出現了整整一個世紀。」
當然,用不了幾十年,「飛艇」就真的飛越了兩極,在這期間並沒有發現任何洞口。
隨著關於空心地球理論的出版物源源不斷地出現,這些理論變得更加複雜。內部的一個太陽變成了兩個,它們分別被命名為普魯託和珀爾塞福涅。沒有人見過這兩個太陽,但每個人都認為地球內部文明一定存在。作家們似乎在更加精細的模型和「秘密」信息上互相競爭。
在塞姆斯提出他的驚人假設後不久,一個更奇怪的理論開始流傳。根據這個理論,不僅地球是一個空心的殼,而且我們也生活在殼的裡面,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凹地球理論」。這個理論表明生命生活在內部的凹表面上,而不是相對古板乏味的「凸地球理論」。
這一理論最初是由19世紀古怪的美國醫生賽勒斯·裡德·泰德提出的。泰德似乎是那種聰明但容易輕信的人,只要他喜歡,他就會支持任何奇怪的信仰。他精通醫術和鍊金術,還做過電學實驗。在1869年的一次實驗中,泰德的儀器出了問題,一個強烈的電擊把他打暈了。當泰德躺在地板上失去知覺時,他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女人,那個女人告訴他,他是彌賽亞,他必須拯救人類。
賽勒斯·裡德·泰德
泰德痊癒後,他完全變了個人。他決定把他的信仰和他廣泛而古怪的科學知識結合起來,把真理帶給世界。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柯雷什,這是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名字的希伯來版本。
柯雷什不滿足於生活在一個隱藏著各種秘密的空心球體上,他顛覆了這個想法。在1905年出版的《細胞宇宙》一書中,柯雷什寫道:「太陽是一個看不見的電磁電池,以二十四年為一個周期在宇宙中心旋轉。我們看見的太陽只是一種反射,就像月亮一樣,星星被漂浮在球體中心的七個水銀盤反射。」他認為地球內部有三個獨立的大氣層,地球的外殼有160公裡厚,分為十七層。
換句話說,柯雷什聲稱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包含了整個宇宙的球體內。像恆星、行星和彗星這樣的天體實際上並不存在,它們只是光在大氣中彎曲的影像。此外,太陽是半明半暗的,它在中空的地球中心旋轉,使內殼的一半變成了黑夜,另一半變成了白天。
儘管這些想法聽起來很奇怪,但它們吸引了相當多的忠實追隨者。柯雷什是一位極具魅力的演講者,他獻身於自己的事業,所以人們很自然地被他所吸引。
19世紀70年代,他在紐約和芝加哥創建了柯雷什聯合組織。1888年,他的追隨者在芝加哥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公社。到20世紀的頭十年,柯雷什已經建立了一個擁有4000多名追隨者的全國性組織。
柯雷什聯合組織
然而,因為柯雷什的教義與傳統的基督教神學相悖,並不是所有人都欣賞這種奇怪的教派。媒體取笑他的偽科學,稱他是利用宗教來賺錢的江湖騙子。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柯雷什請來了著名的尤利西斯·格蘭特·莫羅教授來證明他的理論。
直線儀
莫羅發起了柯雷什大地測量計劃來研究地球的真實形狀,並建造了一個叫做直線儀的複雜機器來測量地球的曲率。這架直線儀由十幾個大的雙T型支架組成,它可以投射出一條可以測量地球曲率的水平線。如果地球是凹的,然後向上彎曲,就像柯雷什說的那樣,在裝置的盡頭,這條筆直的參考線就會碰到另一邊。
該實驗始於1897年1月,團隊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才得出結論。1897年5月5日,柯雷什和教授莫羅得意洋洋地宣布,實驗取得了成功,證明了人是生活在球體內部的。像許多偽科學家一樣,莫羅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在實際進行實驗之前就決定了實驗結果。
媒體和主流科學家要麼嘲笑這個實驗,要麼忽視這個實驗,整個社區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敵意。鄰居們不喜歡有一個由這個奇怪的團體組成的城市,他們更不喜歡當柯雷什的追隨者。不久,當地的暴徒開始騷擾柯雷什的信徒,甚至毆打他們。
儘管柯雷什一直聲稱自己是永生的,但在1908年12月22日,他去世了。但柯雷什並不是最後一個斷言人類生活在行星外殼內部的人,幾個德國理論家也寫了關於這種可能性的文章。1983年,埃及數學家穆斯塔法·阿布德爾卡發表了一份詳盡的證明,證明人類生活在殼的內部。
阿布德爾卡認為:
「巨大的星系和其他遙遠的天體被映射成微小的物體,我們的月球是目前為止天體中最大的,所有這些天體每天都繞著地軸旋轉。由於宇宙內部中心空間的收縮,光就像在黑洞中一樣被吸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晚上看不到內殼白天的一面。」
阿布德爾卡認為光會彎曲而不是直線傳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光學錯覺,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沒有人能知道他們是在一個球體內部。例如,當太空人站在月球上,回望地球,看到的是一個球體,他們看到的實際上是外殼的內部,其視線向外發散,創造了一個球體的錯覺。
有趣的是,許多主流科學家雖然相信阿布德爾卡是錯的,但他們說他們無法反駁他的瘋狂理論。因為如果把所有的宇宙數學和物理模型都反過來,同樣沒有任何錯誤。因此,沒有辦法判斷宇宙是否像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的那樣還是像阿布德爾卡所說的那樣。最後,有人認為,這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一切都是按照科學預期的方式進行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