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國際!湖南"神童"博士:年僅33歲,破解40多年未解世界難題!

2020-12-22 成都理工大學本科招生

世界上總有著各種各樣的困難擺在人們面前,有新出現的問題,也有擱置許久都無法解決的難題,不過,科學家們總是會用他們的聰明才智與辛勤付出去一一突破這些困境。成都理工大學校友蘭司就是其中一位,他在33歲的年紀,卻破解了逾40年世界未解難題!本期推送,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這位優秀的成理校友!

蘭司,湖南汨羅市人,2007年7月本科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獲四川省優秀畢業生稱號。2009年6月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材料工程系,2012年10月博士研究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得楊振寧獎學金。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於香港城市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員(副教授)、研究員,2014年10月起,在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格萊特納米研究所 格萊特非晶與納米晶研究組工作。

博士畢業後,蘭司針對大塊金屬玻璃等非晶合金材料相變過程中微觀機構的演變展開一系列中子和同步輻射散射以及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研究,以期解開非晶合金結構的秘密,獲得相變過程最直接的結構證據,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SCI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2017年擔任國際上久負盛名的Gordon Research Seminars of Neutron Scattering(戈登研討會中子散射分會)創始主席;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TMS、香港物理學會會員;Intermetallic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等雜誌審稿人;裘搓基金會中子散射學校優秀導師。


2017年,蘭司(第一作者)與香港城市大學王循理教授通過與中、美、澳、日等國科學家深度合作,採用原位中子散射、同步輻射高能X-射線衍射等先進的實驗手段,探明了非晶合金中潛在相變過程的微觀機制,為通過常規熱處理手段調控非晶合金的結構提供了新的思路,突破了非晶領域逾四十年的難題

該文章於2017年3月17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Hidden Amorphous Phase and Reentrant Supercooled Liquid in Pd-Ni-P Metallic Glas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4679. DOI:10.1038/NCOMMS14679.)。期刊編輯指出:"以鈀-鎳-磷玻璃為原型的非晶合金中遠低於結晶溫度下出現的熱力學異常放熱峰困擾了該領域逾四十多年。該文章的作者通過利用同步輻射高能X-射線和中子散射,為異常放熱峰對應的非晶多型性相變提供了直接證據,發現相變過程短程有序結構變化非常小,而中程有序尺度結構變化顯著。"

這一研究揭示了非晶合金中的一種新型隱藏非晶相。該研究發現鈀-鎳-磷非晶合金加熱升溫過程中的異常放熱峰伴隨著非晶態相轉變,當合金加熱到玻璃轉變溫度以上時,普通的非晶相會先轉變為另一個具有更高有序度的隱藏非晶液相,而後在更高的溫度下重新轉變為最初的非晶相。這一相變過程中非晶的短程有序結構並無明顯變化,然而中程有序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該研究揭示的液態相變點位於玻璃轉變溫度以上、晶化溫度以下,對應明顯的異常放熱現象。基於此建立的非晶合金相圖可以使研究者通過傳統的熱處理方法來調控非晶合金原子乃至納米尺度的結構,從而調控合金的性能。類似的奇異放熱現象通常與高的非晶形成能力聯繫在一起,因此該研究成果對於開發具有優異非晶形成能力的合金體系及其結構-性能調控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具有隱藏非晶相和奇異放熱現象的典型非晶合金(又稱金屬玻璃或液態金屬)


鈀-鎳-磷非晶合金準二元相圖及升溫過程非晶態相變順序示意圖

蘭司並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在成都理工大學時,他就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他熱愛體育,享受辯論,是個綜合發展的成理人。

辯論賽現場,左起第三為蘭司

運動會現場,第二排右二為蘭司

蘭司也鼓勵成都理工大學的學弟學妹們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祝福母校為社會輸送更多棟梁之材。

一手德智體,一手美和勞,蘭司的成理時光沒有"魚與熊掌"的取捨,而是"學業與經驗"的收穫。蘭司的成功不僅僅只因為那個逾40年的難題,更在於他比別人多一點的激情、多一點的堅持和多一點的努力,才配出了屬於他自己的精彩人生方程式!


背景資料

1959年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研究者首次發現非晶合金(又稱金屬玻璃或液態金屬)以來,其優異的性能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變壓器、醫療器械、運動器材、電訊產品等諸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每一種常用的晶體材料合金體系都有確定的相圖,依據相圖可以方便地調控其組織結構,獲得理想的綜合性能。非晶合金由於其紛繁複雜的原子結構(短程有序、長程無序),使其相變問題成為困擾學界逾四十年的難題。


歡迎關注"成都理工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成理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官網、官微

相關焦點

  • 他14歲考上中科大,21歲破解物理界107年難題,轟動世界
    出生於天府之國的他,可能吸收了四川地區的所有「靈氣」,用一個月時間讀完了初一的所有課程,用三個月時間讀完了初二的所有課程,用不到半年的時間讀完了初三的所有課程,年僅13歲就考上了高中。接著只用一年時間就全部讀完了高中所有課程。2010年,年僅14歲的他坐在了高考的考場上。之後,他考取了理科669的高分。
  • 中國神童:大三破解世界數學難題,22歲破格成名校教授
    2010年,中南大學的一位大三學生破解出了世界級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世界數學界;2011年,他破格成為985學校的正教授,被稱為「中國神童」,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從小就是個有些「叛逆」、成績平平的孩子,他是誰?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中國神童」的?
  • 中國15歲才女破解世界難題,成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在現代,有越來越多的小神童天賦異稟,脫穎而出,但他們沒有因為資歷驕傲,而是繼續攀登,摘得科學的豐碩果實。有這樣一位才女,她在年僅15歲時,就破解了世界難題,一戰成名,成為了頂尖科學家,而她的研究成果也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 世界十大神童,此人智商210,3歲學微積分,15歲獲博士學位
    神童,是對才賦優異的兒童的一種稱呼,世界有這許許多多的神童,那麼今天就來盤點下世界十大神童。第一10歲獲得學士學位,成為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10.阿克裡特·賈斯瓦爾是印度神童,兩歲時就展現非凡的語言能力,七歲時,就會做外科手術,12歲(2009年)時,會說4種語言,他現在主要目標是找到治癒癌症的方法,世界十大神童之一。9.金恩榮5個月能走路和說話,7個月能寫字和下棋。3歲學微積分,4歲時就能讀能寫日、韓、英、德四國文字。金恩榮在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中的分數達到了210分。
  • 中國數學天才,大三破解世界級難題,22歲破格成中國最年輕正教授
    而今天要說的這個數學天才,年僅22歲就破解了世界性數學難題,他的成就讓世界矚目,他的名字叫劉路。熱愛執著劉路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上過大學的高知分子,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閱讀的愛好。這一數學問題雖然不與「哥德巴赫猜想」等同而日語,但仍頗具分量,是一個困擾了國際上許多數學家多年的一個世界級難題。
  • 中國兩數學家破解世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圖)
    「龐加萊猜想是拓撲和幾何的主流,被國際上許多數學家所關注,並致力於研究。破解和『封頂』的意義是十分深遠的。」丘成桐說,哥德巴赫猜想很重要,但是龐加萊猜想更重要。  丘成桐說,這兩位中國數學家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基礎研究領域一項國際領先的成果。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將幫助科學家進一步認識我們所生存的空間,並將對物理學和工程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 中國神童22歲入選世界十大科學家之一,為世界能源業節省千億美元
    在中華大地上出現了很多集天地靈氣、鍾靈毓秀於一身的英雄少年,他們或有著非常突出的才能,或者在文治武功方面有著很大的貢獻,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神童叫做曹原。2018年的時候,曹原被英國的《自然》雜誌評選為2018年度世界十大科學家之一,當時曹原才年僅22歲,他的年齡之小打破了記錄,成為《自然》雜誌創刊以來獲得這一殊榮年齡最小科學家。
  • 破解世界難題,23歲成教授,美籍華裔數學家卻稱劉路只是運氣好
    但座落在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卻真正把這句話落到了實處。 當大三學生劉路破解了困惑世界的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後,中南大學也不拘一格選人才,把年僅23歲的劉璐,破格聘為了正教授級研究員。 劉路也因此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教授。 一時傳為佳話。
  • 中國數學天才,大三攻克世界級難題,22歲成985正教授,現如何?
    神童是指遠遠超出同齡人智力水平的人,比如說曹衝,孩童時期就已經擁有了成年人的心智,就連曹操都忍不住多次誇讚他,想立他為儲。但是這位神童卻不一樣,他是在大三的時候破解了世界級數學難題而一舉成名的,並在22歲時破格提拔為985正教授,現如何?
  • 8歲高考760,21歲成博士,24歲成教授的神童陶哲軒,現狀如何?
    而如今也依然有這些高智商的天才,他們甚至在很小的年紀就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就比如下面這一位,8歲的時候參加高考,得到760分,21歲的時候成為博士,24歲的他竟然成為某頂級大學的教授,他究竟是誰?陶哲軒被譽為世界十大數學天才,1975年出生在澳大利亞。
  • 14歲上大學,22歲轟動國際。在天才面前偽神童有多可笑
    文/木頭嘎嘎和棉花球導語:這兩天我們看了太多的神童,看了這些孩子的簡歷和科研成果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葫蘆娃轉世嗎?一出生就會打妖精嗎?當然不是!可在這些神童的背後,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有多度消費孩子的嫌疑,處於什麼理由刻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包裝成神童呢?
  •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低調面對"破解百年世界難題"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 [資料圖片]     新華網廣州6月4日電(記者 鄭天虹 王攀) 儘管破解世界數學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的成績轟動全國,但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他低調的作風,婉拒了各媒體的採訪。
  •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11月6日,廣州一家媒體以《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後」的他破解了》為題,刊發了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的報導。這是一個原本被視為又一個劉路(22歲破解「西塔潘猜想」,現為中南大學學生)的年輕人。剛被媒體報導時,外界發現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生於1990年,同樣並非優等生,同樣據媒體稱破解了懸而未決的「世界數學難題」而引起轟動,同樣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轟動之後,往往緊跟著的是質疑。
  • 中國15歲高中少女,解世界難題,回絕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贈何神童》有言:一覽贊希奇,楊晏堪為伍。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著許多神童的存在,與普通孩子相比,他們在一些特殊領域內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而正是因為這些神童有著獨特的貢獻,所以,他們才會成為眾人所敬仰的對象。
  • 中國第一神童,大三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22歲破格成為985正教授
    2019-09-17 11:59:25 來源: 小魚暢談風景 舉報   中國第一神童
  • 困擾科學家多年的3大難題,只要破解其一,或許能獲得諾貝爾獎!
    困擾科學家多年的3大難題,只要破解其一,或許能獲得諾貝爾獎!世界上湧現出多個科學巨匠,他們為整個科學界奉獻了一生,作出卓越的貢獻。很多人之所以得到這一獎項,是因為證實了前人留下的難題,窮極一生,最終得出了答案。其中有三位科學家證實了愛因斯坦留下的引力波,在2017年獲得了諾貝爾獎,愛因斯坦曾留下多個預言,想要破解是非常困難的事。這些未解之謎困擾著科學家近百年,有人猜測如果能夠破解其中之一,肯定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項,那麼困擾著科學家的還有哪些難題呢?困擾科學家多年的3大難題,只要破解其一,或許能獲得諾貝爾獎!
  • 他是掛科的天才數學家,卻輕鬆破解世界難題,學校直接獎100萬
    22歲的時候,你還在幹什麼呢?我想大多數人不是讀大學,就是在忙著求職、考研、戀愛。但是有一個22歲的大學生,卻創造了一向歷史性紀錄,輕鬆破解一個世界性難題,學校不僅直接將還是本科生的他,提升為教授級研究員,還直接給出了100萬的獎金。
  • 15歲女高中生,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國外科學家贊道:中國霍金
    一般15歲的女孩子或是在父母懷裡撒嬌、或是在教室中沉湎於瑰麗的唐詩宋詞,亦或是對喜愛的娛樂明星追逐不已。被世界認可的少年天才科學家2019年10月,上海舉行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這大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邀請到了很多不滿20歲的青少年科學家,談方琳也在受邀之列,當時正讀高中一年級的她年僅15歲,是最年輕的與會者。
  • 中國神童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成985教授,丘成桐:還需努力
    「學渣」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成985教授劉路因為從小便喜歡數學,因此進入大學之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數學系,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一次偶然讓劉路接觸到了西塔潘猜想,並破解了這一世界難題。那麼什麼是西塔潘猜想呢?
  • 神童養成記:5歲做微積分放鬆身心 13歲讀碩士
    有的老人為了學習知識,不顧高齡依然求學,但同時,也有一批「神童」,他們年僅十幾歲,甚至是幾歲,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念到碩士,甚至是博士。他們有的從5歲開始就做微積分,有的13歲就攻讀碩士,有的甚至成為了世界最小的計算機專家,他們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神童又是如何養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