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上大學,22歲轟動國際。在天才面前偽神童有多可笑

2020-08-21 木頭嘎嘎和棉花球

文/木頭嘎嘎和棉花球

導語:這兩天我們看了太多的神童,看了這些孩子的簡歷和科研成果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葫蘆娃轉世嗎?一出生就會打妖精嗎?

當然不是!可在這些神童的背後,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有多度消費孩子的嫌疑,處於什麼理由刻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包裝成神童呢?

01

要說我們身邊有沒有神童呢?有,當然有。這位神童叫曹原。

在此之前應該很少人聽過他的名字和事跡,直到他2018年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大家才開始去了解他的故事。

曹原,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一直生活在深圳。2007年的用小學6年的時間學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課程。2010年,以總分669分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大學一畢業就被麻省理工大學錄取。

2018年3月5號,在《自然》連刊兩文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了解《自然》雜誌的朋友都知道,它是科學界的泰鬥期刊,只有國際上有突破的研究才會榮登。

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了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新領域。

他的童年沒有過多的曝光,只有同學的佩服。每一步都是實打實的走著。

曹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他沒有一份傲人的簡歷,沒有令人咂舌經歷,只有同學和老師的誇讚。以及一份對人類有貢獻的發現。

02

相比曹原,何某德的故事就非常的吸引人了而且還打破了人的傳統認知:

1歲徒步暴走,3歲攀登紫荊山,4歲因雪地落跑而出名,5歲開飛機,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羅布泊,如今12歲準備連讀碩博。真是打破了我們對天才的認知。

別的不說,1歲徒步暴走和5歲開飛機是認真的嗎?徒步暴走是只從臥室走到客廳嗎?飛機是遊樂場的兒童飛機嗎?不然我真不敢想像是什麼樣的父親可以把孩子置於十分危險的環境中。

羅布泊什麼地方呢?一個7歲的孩子三次穿越是什麼概念呢?

羅布泊被譽為&34;;又被稱作&34;,晝夜溫差大,夏季氣溫高達70℃。我們國家在1996年之前的45次核試驗都是在這裡進行的。羅布泊也是非常著名的考古基地。是曾經樓蘭國的遺址。

讓一個7歲的孩子穿越真的沒有問題嗎?

而這位爸爸卻說這是對孩子的鍛鍊。但是在大家的眼裡看來更多的成分像是拿孩子做炒作。

畢竟孩子紅了起來之後,這位爸爸立刻給自己出書,像大家介紹自己的教育秘訣。

對於他的簡歷,也是引起的網友的熱議,當然有支持的,認為孩子就是聰明。更多的還是質疑,認為這位家長在吹噓自己孩子的時候,把別人都當成了傻子。

03

如今何某德再次爆紅網絡,除了他嘆為觀止的簡歷,還有他在節目中的表現。很多人認為他真的很優秀。表現一點都不亞於那些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但是綜藝節目要的是收視率,所以其中的故事你們懂得。

就在我們認為孩子為什麼那麼全能的時候,他的爸爸說,自己的兒子何某德卻是7個月就出生的早產兒,醫生曾經下結論認為孩子是腦癱或者是智力有問題。

孩子到底如何,只有自己知道和父母知道。孩子是好的,就怕孩子的父母歪曲了孩子發展,畢竟傷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

另外一個神童就是一天可以做2000首詩的14歲女孩岑某某。

聽了她的演講總感覺自己進入了傳銷窩點,每每提及自己的老師,岑某某就要很感恩跪下來的說。現在已經證實了,岑某某的爆紅是父親為了生意特意包裝起來的。為的就是帶貨和賣課程。岑某的老師姬劍晶師承著名的成功學騙子陳安之。

孩子簡歷上的機構和單位的真實性都有待考察,說明白一點就是自己造的。

父親雖然再三強調自己並沒有誇張的渲染孩子的能力,可是事實已經擺在面前了。翻看孩子的演講視頻,看到孩子一直在強顏歡笑真的很尷尬。

這個時候真的很想說一句:「放過她吧,她還只是一個孩子。」

04

還有些家長讓孩子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比如小學生研究抗癌成果。做過研究的人都知道一項科研項目是十分嚴謹,十分繁瑣的。需要多次實驗,反覆嘗試。一個常年待在實驗室的研究員是無法單獨完成的。可是孩子卻可以。是研究項目簡單呢?還是為了低估了大眾的智商了呢?

在科大少年班裡,有很多我們常規意義上的神童,他們十幾歲就上了大學。家庭環境也是充滿了學習的氛圍,和我們在屏幕看見的神童不同的是他們很少曝光在鏡頭之下。更多的是學習和研究,好好的利用自己的天賦。他們的父母也怕給孩子太多的曝光之後影響孩子的發展。

05

人們常說一個道理,人的成長有三個階段,第一承認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第二承認自己是普通人,第三承認孩子是普通人。

前兩個大家都很容易做到,但是孩子卻承載了家長滿滿的希望。在部分家長的眼裡,孩子成為了他們攀比的方式。

孩子紅起來了,收益最大的還是父母。甚至是父母的提款機。

好萊塢的著名童星麥考利·卡爾金,因飾演《小鬼當家》被大家所知,從此之後就活躍在大眾的視線。可是他並沒有因為他的年齡就會受到更多的照顧。網絡的惡意評價讓他一度患上了抑鬱症。如今的他也因為童星的代入感太強消失在銀幕中。

肯定有人會說,他畢竟掙了很多錢,生活條件也不會太差。可是他曾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錢,只知道家裡人要靠他養活。

結束語:曹原的成功沒有過多的包裝,在此之前都可以用默默無聞來形容。父母也給了他足夠的保護,希望給他一個安穩的童年和單純的快樂。他沒有過多的包裝,有實力的人也不需要包裝。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神童對於一些家長而言關係著他們的面子問題,不惜過度的包裝孩子。可是在天才面前,刻意的包裝顯得十分的可笑。

關於天才曹原,何某某和岑某某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

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陶哲軒(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他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陶哲軒,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7歲的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並出版了一本關於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8歲參加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為滿分);之後,陶哲軒分別在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分別獲得銅牌、銀牌、金牌。他還未滿13歲時已贏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至今還無人打破這一記錄。
  • 14歲上大學,23歲拿博士,一位「昔日神童」的迷茫與歸來
    ,點開一看是這麼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曾經的「天才神童」袁嵐峰,現在也只是做簡單的科普工作?」問題說明是:「看他的資料,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
  • 中國95後科學家,14歲考669分, 21歲研究轟動國際學界
    《生查子》有言:"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自古以來,在中國社會中就有很多天才的出現,他們與常人相比,往往會有著更加強大的能力,而在一些特殊領域之內,這些天才也會為我國的發展事業貢獻出巨大的力量。
  • 14歲天才神童,高考成績750分,當狀元上清華,如今過得怎樣了?
    小學課本上,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個農民為了讓自己莊稼儘快長大,產出糧食,每天都會把幼苗拔高一點。沒過多久,農民的莊稼就比鄰居的高出了一截。農民滿心歡喜的坐等豐收,結果他的幼苗卻因為拔苗助長,過早的枯萎。這種愚蠢的行為,成了反面教材一直被人譏笑。
  • 8歲高考760,21歲成博士,24歲成教授的神童陶哲軒,現狀如何?
    而如今也依然有這些高智商的天才,他們甚至在很小的年紀就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就比如下面這一位,8歲的時候參加高考,得到760分,21歲的時候成為博士,24歲的他竟然成為某頂級大學的教授,他究竟是誰?陶哲軒被譽為世界十大數學天才,1975年出生在澳大利亞。
  • 那個9歲高考,10歲讀大學的天才少女,不過裹著神童的一塊遮羞布
    」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這是古人對神童的解釋,古人當中有不少人從小就表露出了神跡,孔子三歲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會了祭祀禮儀,王勃13歲寫出《滕王閣序》,白居易不到一歲就能識字……現代隨著孩子開智比較早,神童也是一茬接著一茬,中科大還有個少年班,裡面接收的全是神童,12、3歲考上中科大的人。
  • 9歲神童大學畢業什麼情況 智商145和愛因斯坦誰高?
    9歲神童大學畢業什麼情況 智商145和愛因斯坦誰高?時間:2019-11-16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歲神童大學畢業什麼情況 智商145和愛因斯坦誰高? 你們的九歲是在幹嘛的?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22歲的年紀你在做什麼?或許是剛畢業踏入社會,帶著迷茫進入職場。又或許是還在讀書,為著將來拼搏,也有可能是早早的就扛起了家庭的責任。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一舉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要知道,這個榜可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被世人普遍關注。少年班的種種傳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許多的天才因為不適應最後都沉寂了下去,不過繼續發光發熱的其實還是大多數。而且他進入中科大的時候,少年班已有三十多年的經驗了,對於年少成名的天才自然更有方法。
  • 華裔天才陶哲軒,14歲上大學,31歲獲得菲爾茲獎,智商超愛因斯坦
    他14歲上大學,17歲攻讀博士,24歲成為加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31歲時獲得數學界的「諾獎」——菲爾茲獎,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數學家。陶哲軒現在仍然在美國洛杉磯任教,據上過他課的學生評價:他為人低調謙和,嚴格自律,理解能力超強。
  • 24歲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選擇回國,人稱「科技怪物」
    還記得2018年12月,我國有兩個人「登頂」《自然》本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一位是深受科學界譴責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而另一位則是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同時他也出現在該榜單的第一位。
  • 00後天才少年,8歲踏入高中,10歲被一流大學錄取!
    題記:00後天才少年,8歲踏入高中,10歲被一流大學錄取! 古代中國出現了許多智商超出常人的 「神童」,曹操的小兒子七步之內完成千古流傳的「七步詩」,這些異於常人的「天才」,他們在學習上的領悟能力超出常人想像。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22歲破科學界百年難題,主動放棄美國國籍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從來都不缺少「神童」,不過這些「神童」在長大之後,就沒有太多的消息,很少會有人走上科學的發展道路。畢竟我國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習成績好,並不代表著在科研上就會更出色。不過也有一些貨真價實的神童,他們從小到大一直很優秀,比如說曹原就是如此。
  • 15歲女生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盤點我國的少年天才有哪些?
    美國華裔,2008年被美國媒體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3歲時開始閱讀各種書籍,6歲時開始用筆記本電腦寫作,8歲時出版12萬字的故事集《飛揚的手指》轟動美國。被美國廣播公司譽為「美國文壇小巨人」。曹原,男,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自幼就十分聰明,讀小學時,往往老師剛說出題目,曹原就能喊出答案。
  • 數學天才惲之瑋,18歲保送北大22歲上普林斯頓大學,如今怎樣了?
    北京大學堪稱是天才輩出的數學江湖,走出了許多數學天才,其中1982生的惲之瑋被稱為數學界「大神及神上之神」。他18歲被保送北大,22歲上普林斯頓大學,學神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一、少年惲之瑋惲之瑋出生於江蘇常州,自幼就表現出超強的數學天賦。
  • 世界十大神童,此人智商210,3歲學微積分,15歲獲博士學位
    神童,是對才賦優異的兒童的一種稱呼,世界有這許許多多的神童,那麼今天就來盤點下世界十大神童。第一10歲獲得學士學位,成為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7歲時候訪問了NASA,15歲前獲得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恩榮和他同年的兒童沒有相同的興趣,他寧願找那些比他大十二歲以上的同學做同伴。8.格雷戈裡·史密斯出生於1990年的格雷戈裡,兩歲時可以閱讀,還能背誦他讀過的所有書,10歲時被大學錄取,並且很快獲得碩士學位,成為最年輕的畢業生,12歲時獲得諾貝爾獎,世界十大神童之一。
  • 24歲「天才少年」曹原再次一天連發2篇Nature
    5月6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Nature 上連發2篇論文。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如今,正有無數學者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
  • 天才!14歲進中科大,18歲讀麻省理工,22歲當選十大科學家
    天才少年,我們見過不少,那些在學校裡連續跳級,最終被北大、清華等名校少年班錄取的,不在少數。但是,要做真正的天才,不僅僅只能是曇花一現,還需要不斷綻放光彩,才能被人們認可。還有一點,天才,要能夠造福於社會,要能夠為國效力,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貢獻!
  • 我國22歲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而我國投入大量資源到教育領域中,也總算有所收穫,我國湧現了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動了關鍵技術的發展,如今年22歲的申怡飛,他是我國5g技術的推動者之一,更是眾多研發員的一個。在這位少年的身上,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