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頭嘎嘎和棉花球
導語:這兩天我們看了太多的神童,看了這些孩子的簡歷和科研成果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葫蘆娃轉世嗎?一出生就會打妖精嗎?
當然不是!可在這些神童的背後,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有多度消費孩子的嫌疑,處於什麼理由刻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包裝成神童呢?
要說我們身邊有沒有神童呢?有,當然有。這位神童叫曹原。
在此之前應該很少人聽過他的名字和事跡,直到他2018年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大家才開始去了解他的故事。
曹原,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一直生活在深圳。2007年的用小學6年的時間學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課程。2010年,以總分669分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大學一畢業就被麻省理工大學錄取。
2018年3月5號,在《自然》連刊兩文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了解《自然》雜誌的朋友都知道,它是科學界的泰鬥期刊,只有國際上有突破的研究才會榮登。
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了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新領域。
他的童年沒有過多的曝光,只有同學的佩服。每一步都是實打實的走著。
曹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他沒有一份傲人的簡歷,沒有令人咂舌經歷,只有同學和老師的誇讚。以及一份對人類有貢獻的發現。
相比曹原,何某德的故事就非常的吸引人了而且還打破了人的傳統認知:
1歲徒步暴走,3歲攀登紫荊山,4歲因雪地落跑而出名,5歲開飛機,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羅布泊,如今12歲準備連讀碩博。真是打破了我們對天才的認知。
別的不說,1歲徒步暴走和5歲開飛機是認真的嗎?徒步暴走是只從臥室走到客廳嗎?飛機是遊樂場的兒童飛機嗎?不然我真不敢想像是什麼樣的父親可以把孩子置於十分危險的環境中。
羅布泊什麼地方呢?一個7歲的孩子三次穿越是什麼概念呢?
羅布泊被譽為&34;;又被稱作&34;,晝夜溫差大,夏季氣溫高達70℃。我們國家在1996年之前的45次核試驗都是在這裡進行的。羅布泊也是非常著名的考古基地。是曾經樓蘭國的遺址。
讓一個7歲的孩子穿越真的沒有問題嗎?
而這位爸爸卻說這是對孩子的鍛鍊。但是在大家的眼裡看來更多的成分像是拿孩子做炒作。
畢竟孩子紅了起來之後,這位爸爸立刻給自己出書,像大家介紹自己的教育秘訣。
對於他的簡歷,也是引起的網友的熱議,當然有支持的,認為孩子就是聰明。更多的還是質疑,認為這位家長在吹噓自己孩子的時候,把別人都當成了傻子。
如今何某德再次爆紅網絡,除了他嘆為觀止的簡歷,還有他在節目中的表現。很多人認為他真的很優秀。表現一點都不亞於那些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但是綜藝節目要的是收視率,所以其中的故事你們懂得。
就在我們認為孩子為什麼那麼全能的時候,他的爸爸說,自己的兒子何某德卻是7個月就出生的早產兒,醫生曾經下結論認為孩子是腦癱或者是智力有問題。
孩子到底如何,只有自己知道和父母知道。孩子是好的,就怕孩子的父母歪曲了孩子發展,畢竟傷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
另外一個神童就是一天可以做2000首詩的14歲女孩岑某某。
聽了她的演講總感覺自己進入了傳銷窩點,每每提及自己的老師,岑某某就要很感恩跪下來的說。現在已經證實了,岑某某的爆紅是父親為了生意特意包裝起來的。為的就是帶貨和賣課程。岑某的老師姬劍晶師承著名的成功學騙子陳安之。
孩子簡歷上的機構和單位的真實性都有待考察,說明白一點就是自己造的。
父親雖然再三強調自己並沒有誇張的渲染孩子的能力,可是事實已經擺在面前了。翻看孩子的演講視頻,看到孩子一直在強顏歡笑真的很尷尬。
這個時候真的很想說一句:「放過她吧,她還只是一個孩子。」
還有些家長讓孩子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比如小學生研究抗癌成果。做過研究的人都知道一項科研項目是十分嚴謹,十分繁瑣的。需要多次實驗,反覆嘗試。一個常年待在實驗室的研究員是無法單獨完成的。可是孩子卻可以。是研究項目簡單呢?還是為了低估了大眾的智商了呢?
在科大少年班裡,有很多我們常規意義上的神童,他們十幾歲就上了大學。家庭環境也是充滿了學習的氛圍,和我們在屏幕看見的神童不同的是他們很少曝光在鏡頭之下。更多的是學習和研究,好好的利用自己的天賦。他們的父母也怕給孩子太多的曝光之後影響孩子的發展。
人們常說一個道理,人的成長有三個階段,第一承認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第二承認自己是普通人,第三承認孩子是普通人。
前兩個大家都很容易做到,但是孩子卻承載了家長滿滿的希望。在部分家長的眼裡,孩子成為了他們攀比的方式。
孩子紅起來了,收益最大的還是父母。甚至是父母的提款機。
好萊塢的著名童星麥考利·卡爾金,因飾演《小鬼當家》被大家所知,從此之後就活躍在大眾的視線。可是他並沒有因為他的年齡就會受到更多的照顧。網絡的惡意評價讓他一度患上了抑鬱症。如今的他也因為童星的代入感太強消失在銀幕中。
肯定有人會說,他畢竟掙了很多錢,生活條件也不會太差。可是他曾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錢,只知道家裡人要靠他養活。
結束語:曹原的成功沒有過多的包裝,在此之前都可以用默默無聞來形容。父母也給了他足夠的保護,希望給他一個安穩的童年和單純的快樂。他沒有過多的包裝,有實力的人也不需要包裝。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神童對於一些家長而言關係著他們的面子問題,不惜過度的包裝孩子。可是在天才面前,刻意的包裝顯得十分的可笑。
關於天才曹原,何某某和岑某某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
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