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善交際的老人,一份使人心動的回報,一段令人豔羨的業績,構成了一個投資的神話。然而,是神話就有破滅的一天,2008年12月11日清晨,美國華爾街傳奇人物、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因涉嫌證券欺詐遭警方逮捕。檢察人員指控他通過操縱一隻對衝基金使投資者至少損失500億美元。《紐約時報》說,這可能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欺詐案。
投資神話
他被人們親切地叫做「伯爾尼」。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是美國金融界的神話,是納斯達克股市的締造者之一。在金融風暴襲來的這個冬天,他原本是美國人的一道心理防線,一線希望。然而,殘酷的現實將人們的希望撕得粉粹:因為這個有些羞澀、不善交際的伯爾尼實際上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騙子。
伯爾尼,全名叫伯納德·麥道夫,猶太人,70歲。如果不是12月11日發生的一切,他是美國金融圈裡48年來不聲不響賺大錢的搖錢樹,被稱為「猶太人的短期國債」。
「只要你信任我,你就會每月得到至少百分之一的穩定回報。」這是伯爾尼的原話,而且他做到了,幾十年來從沒變過。
伯爾尼的神話始於1960年。當時,他以5000美元起家註冊了「伯納德·麥道夫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不久,伯爾尼就發現了證券交易的秘訣,那就是以快取勝。於是,他率先採用了電子交易系統,並一舉成為納斯達克、也就是全美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系統的五大締造者之一,而伯爾尼本人也在1991年成為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
龐氏騙局
故事截止到這裡似乎是個百分之百激勵年輕人奮鬥的正面教材。只可惜,這美好的一切後來崩塌於一個謊言。
一個充滿了誘惑的謊言,延續的卻是古老的騙局——「龐氏騙局」。
1903年,義大利人龐茲登上了開往美國波士頓的郵輪,期望在新大陸闖出一片天地。
據說,龐茲在給銀行家打工時偷窺到了老闆拆東牆補西牆的秘密,就此琢磨出了一個發財的好辦法。
1920年2月,他在美國各大報紙上投放廣告,承諾以購買國際郵政代金券的方式、在30到45天的時間裡,給投資者高達50%的回報。
在人們看來,這種投資方式有一定道理,因為如果在美國低價買進國際郵政代金券,拿到美元匯率高的國家就可以兌換成更多美元。如此套匯可以大賺一筆。
最讓投資者心動的是廣告中承諾的穩定高額的回報率。在最初幾個月嘗到所謂利潤的甜頭後,越來越多的人對龐茲深信不疑。龐茲神話就這樣成為了現實:不到6個月時間裡有超過四萬人投資,總額達1500萬美元。
誰也沒有意識到,此時龐茲並沒有去購買什麼代金券,而是將新入場的投資者的資金當做紅利付給了早期的投資者。而他自己也花著投資者的錢住進了高級別墅,搖身變成了超級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