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評論】熟悉小黑的朋友都知道,ThinkPad除了擁有出色的做工和內部結構外,最讓人稱道還要數它的小紅點和鍵盤了,合理的布局、較長的鍵程,以及貼合手指的鍵帽都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輸入體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旦你用過ThinkPad的鍵盤之後,你就摸不了其他鍵盤了。
前段時間我們有幸採訪到了聯想首席工程師和聯想筆記本研發總監辛志峰先生,他向筆者詳細介紹了許多關於ThinkPad在鍵盤研發上不為人知的地方,並且還現場展示了ThinkPad X1 Yoga 2017筆記本、ThinkLife TK500和TK700機械鍵盤,下面我們就將採訪實錄做一整理。
以用戶為先 不斷優化鍵盤體驗
熟悉上代X1 Yoga筆記本的朋友應該記得,X1 Yoga在屏幕翻轉超過180°後,鍵冒周圍的邊框會自動升起,與鍵帽處在同一水平面。之所以有這樣的設計,是考慮到用戶實際的使用體驗。辛志峰先生說:「上一代產品在翻轉360°的情況下會把鍵盤的C面抬起來,和鍵帽做一個平面,是因為在平板的狀態下,用戶可能會有一個用手託的動作,如果鍵盤凸在外面,這樣的體驗就非常差。」
而在這代產品中,X1 Yoga繼續優化了鍵盤的使用體驗。作為重要生產力工具的常規筆記本使用模式,鍵盤是目前為止最高效的輸入方式,而鍵盤的厚度和相應的鍵程都對鍵盤手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認為相對較厚的鍵盤和較長的鍵程會帶來不錯的手感。
▲聯想首席工程師、聯想筆記本研發總監辛志峰先生
與之相反的,電子設備的輕薄化趨勢正在威脅鍵盤的手感。辛志峰先生介紹說:「從筆記本整個的物理結構來看,影響厚度的是機構鍵、外殼、顯示屏、鍵盤、主板、電池這幾部分。如果我們把產品做薄就需要減少每個部件的厚度,但是對鍵盤來說,減少厚度就意味著手感的損失。」
為此,聯想的工程師們想到了「升降鍵帽」這個辦法,不僅讓筆記本變得更加輕薄,還保證了在正常使用狀態下,鍵盤擁有足夠的鍵程、厚度和手感。「筆記本在零度的時候鍵帽是沉下去的,隨著慢慢打開,鍵帽也會抬起來,扣回去鍵帽又降下去了,扣回的狀態是筆記本正常的物理厚度,如果鍵程能夠壓回去,或者垂直方向能夠縮回去,就意味著鍵盤降多少厚度,筆記本就可以降多少厚度。而在打開之後鍵帽又恢復到了原來初始狀態下的最大鍵程。」辛志峰先生說。
平動加轉動X1 Yoga的升降鍵盤原來這麼複雜
「零度收回、打開恢復」,看似簡單的升降鍵盤其實隱藏了複雜的物理結構,辛志峰先生隨後向我們詳細說明了升降鍵盤的原理。「筆記本開合是一個角度的轉動,通過機械式連杆帶動Y方向的運動,同時Y方向的運動又帶動鍵帽垂直方向的運動,也就是Z方向的運動,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平動加轉動的複雜組合。」辛志峰先生說。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X1 Yoga的鍵帽並不是同時升降,而是逐排升降,對此辛志峰先生介紹說:「鍵盤鍵帽有一百多個,簡單來講有六排,如果要通過一個扭力同時讓六排鍵去運動,這個挑戰非常大,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工程師也做了很多嘗試,最終選擇了六排鍵逐排運動的方式。舉個例子,假如每排一公斤,六排就是六公斤,如果讓它順次運動,雖然不能簡單的變成六分之一,但總體上這個力就降低了很多,把這個實現的難度降低了很多。」
品質是前提 合作推出機械鍵盤並非照搬
筆者注意到,與X1 Yoga 2017一同展示的還有ThinkLife TK500和TK700兩款機械鍵盤,對於機械鍵盤來說,軸體自然是最影響手感的部件了,筆者在拿掉鍵帽後發現,ThinkLife TK500採用了國產的凱華軸體,並非是成本更高的CHERRY軸,對此辛志峰先生認為:「對任何一個產品來說,成本肯定是考量因素之一,但是不管用誰的,品質都是第一位的,從目前整個製造機械軸的行業來看,國內的凱華、正牌做的還是相對不錯的,我們在滿足品質的前提下,會選擇一個最符合量產原則的廠家。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產品研發需要去長期的積累和沉澱,我們要在關鍵的技術領域和關鍵的廠商建立起一些策略性長期的配合關係,大家實現共贏。」
對於另外一款和雷蛇合作的TK700機械鍵盤來說,外觀上和黑寡婦蜘蛛的相似不由得會產生一種照搬的錯覺,對此辛志峰先生說:「大家都知道雷蛇在遊戲方面很有造詣,我們自己的工程師在和雷蛇的合作過程當中,有很多我們自己結合產品的一些想法和創意的加入。我們也做了自己的內置的機械式鍵盤,我們不是採用簡單的拿來主義,因為不管是CHERRY軸,還是凱華或者其他家的,Z向的尺寸都是非常大的,簡單拿來放進去,第一個是厚度受不了,第二個是價格受不了,第三個並不是部件和部件之間簡單的1+1組合就能夠生成一個理論上的最優值。所以,很多設計思路,包括我們優化的方向,別看它的部件很簡單,但它是一個子系統,一個子系統的優化有時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你是能感受到的,這是雙方工程師共同努力的結果。」
結語
無論是顛覆性的升降鍵帽還是與其他品牌合作推出的機械鍵盤,無不流露出Think技術團隊的專業與智慧,為了打造最優的鍵盤體驗,Think技術團隊所付出的努力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作為用戶,除了希望Think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外,向他們致敬也許是我們最好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