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2020-12-03 天文在線

定義科學有非常多鍾方法,但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同意的一個方法是:

1.收集有關自然界或特定現象的知識;

2.提出了關於該現象的合乎自然規律和物理解釋的可檢驗假設;

3.對假設進行檢驗,驗證或推翻它;

4.並且構建了一個總體框架或科學理論來解釋該假設,並藉此對其他現象做出預測;

5.然後對其進行進一步測試和驗證(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值得測試的新現象,返回步驟3),如果推翻了假設,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出新的可檢驗假設(返回到步驟2)...

就這樣繼續下去。

這個科學過程通常涉及不斷獲取更多、更新的數據,當研究超出了理論的有效性範圍時,完善或推翻替換假設,並繼續進行測試以使理論能夠接受進一步的檢驗。

無論我們是否能充分認識到,科學就是這樣在一直進步。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因為它為地心說無法說明的現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包括:

木星的衛星

(圖片來源於: 維基百科的用戶Nichalp and Sagredo,日心模型中金星的相位和角度大小))

牛頓力學取代了克卜勒定律,因為它對地面力學和天體力學具有普適性。就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無論是狹義的還是廣義的,都是由於牛頓力學無法解釋接近光速和處於強引力場當中的行為而產生的。

它所提供的觀測條件遠超於牛頓時代所局限的範圍,例如可以對放射性衰變元素的粒子壽命以及水星在幾個世紀以來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進行測量。在新的體系下,我們能夠以更高的精度以及更長的時間跨度來不斷收集數據,這使我們能夠看到現有科學理論的不足和超越、拓展它們的可能性。

如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仍然是主流的引力理論。一路走來,它通過了各種實驗和觀察的測試,從引力透鏡到相對論框架再到二元脈衝星軌道的衰變。其他三種基本的力——電磁力、強力、弱力,都由量子論來進行描述。這兩類理論從根本上說是不相容和不完整的,它們表明,儘管標準模型取得了成功和引力量子理論也有其必要性,但是宇宙仍然比我們目前所理解的要複雜得多。

(圖片來源於:NASA,一位藝術家提出的概念——利用重力探測器B環繞地球的軌道來測量時空曲率)

解決這個難題的一種選擇是弦理論,或者認為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粒子,又或者力就是閉弦或開弦的激發,它以特定但獨特的頻率震動。

似乎,通過稱其為「弦理論」而將其表示為一種科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已經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弦理論就是一種科學理論。但它僅僅是數學意義上的理論, 這意味著它有自己獨有的一套公式、假設、元素與由其推導的定理和推論。集合論、群論、數論都是數學理論的例子,弦理論也是如此。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用戶Lunch,卡拉比-丘流形的二維投影,一種壓縮弦理論多餘維度的普遍方法。)

但這是物理理論嗎?

它能夠進行物理預測,例如:

1.存在十個維度;

2.基本常數是由弦理論的「真空」決定的;

3.超對稱粒子的存在;

4.在五維空間中的量子引力理論和在該空間的邊界(即四個維度上)沒有引力的場論之間存在數學上等價的關係;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關於物理宇宙的預言。但是我們可以檢驗這些預測中的任何一個嗎?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用戶Rogilbert

到目前為止,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個預測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們需要擺脫六個維度,才能回到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比在宇宙存在的原子還多。更糟糕的是,每種方法都會給弦理論帶來不同的「真空」,而且沒有明確的方法能夠描述我們所居住的宇宙的基本常數,這是第二個預測。第三個預測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獲得比大型強子對撞機所能產生的能量高約1015倍的能量,僅能證明弦理論不能被排除在外,而不能證明它是對的。最後一個預測是一個數學性的預測而不是物理預測。它不能為我們提供尋找或測試宇宙性質的任何特定條件。

儘管本月初有一個完整的會議在喬治·埃利斯(George Ellis )和喬·西爾克(Joe Silk)一年前寫的一篇有爭議的意見書的刺激下進行,但答案卻很明確: 不,弦論尚未達到科學理論的水平。正如薩賓·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和戴維· 卡斯特爾維奇(Davide Castelvecchi)報導的那樣,人們試圖將其轉變為科學的方式是重新定義「科學」。

(圖片來源於:吉恩·皮桑蒂(Gideon Pisanty),鬱金香,多哈波寧海灘,以色列,2012年2月26日。)

這是何等荒謬!如果我給你看一朵鬱金香說:「這是一朵玫瑰」,你可以向我展示世界上所有的玫瑰,然後說:「不,這些是玫瑰,那是一朵鬱金香。」 如果然後我將玫瑰的定義更改為包括鬱金香,那會不會導致鬱金香變成玫瑰?還是我只是將一個有用的定義和區別變成一個不太有用的定義和區別?

如果您想提高科學理論的水平,則必須做出可檢驗的假設,從而做出可證偽或可驗證的預測。甚至是由於諸如多元宇宙之類的既定理論而產生的物理狀態,也並非科學理論,直到我們有辦法能夠確認或者反駁它。再好的假設,也僅是一個假設。弦理論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最初被提出來時,被稱為弦假說,因為人們認識到該假設還未發展為成熟的理論。(當熱,在當時,它假設存在於原子核內部的基本實體是「弦」而不是夸克和膠子。)

它仍然是一種物理假設,也許有一天它將成為一種物理上有趣的科學理論。那天到來時,我們都將自豪地歡迎弦理論作為科學進入人們的視野。在此之前,我們都可以同意弦理論非常有趣,它具有很多可能性。然而,這些可能性對我們的宇宙而言是否有實質性的意義,這是今天還無法解決的問題。

相關知識

弦理論,又稱弦論,是發展中理論物理學的一支,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為萬有理論。弦理論用一段段「能量弦線」作最基本單位以說明宇宙裡所有微觀粒子如電子、夸克、中微子都由這一維的「能量線」所組成;換而言之,弦論主張「弦」以不同的振動模式對應到自然界的各種基本粒子。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forbes- Dotcalm- Ethan Siege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這一科學過程總是涉及到繼續收集更多的數據,當理論的有效性領域被超越時,繼續提煉或徹底取代假設,以及測試將理論置於進一步的驗證中。這就是科學發展的方式,不管我們是否認識到這一點。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因為它解釋了地心說不能解釋的現象,包括:木星的衛星,金星和火星在不同季節的相和相對大小,還有彗星軌道的周期性。
  • 弦理論和M-弦理論
    為什麼會誕生弦理論?過去兩個世紀的科學家都致力於研究大爆炸之前的宇宙,目前,暴脹場讓我們知道了大爆炸之前的「宇宙黑暗世紀」的模樣,但再追溯到那個「點」,我們就沒有再科學的理論來支持了。於是我們決定到黑洞裡去尋找答案(因為黑洞奇點和我們稱為宇宙開端的極為相似)。
  • 弦理論到M理論,你知道弦理論的發展軌跡,和弦理論的科學依據嗎
    畢竟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宇宙大爆炸實實在在的發生過,同時現在的科學家開始有了一系列新的發現,弦理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的開始發展起來,隨著我國科教頻道的一個紀錄片出現,弦理論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一年之後芝加哥大學和日本大學的科學家,根據更是將這個方程式進行發展,他們發現粒子可視為具有某特定的空間延伸量,他們形容為一段線或一段弦。通過這些科學家的發現,他們在粒子研究和強交互作用下的研究方面,確實獲得了一些弦理論的蛛絲馬跡,但是之後的幾年弦理論,雖然在科學界出現了很大的論文,以及一些科學方面的著作,但是基本上都沒有再次取得進展。
  • 弦理論中,弦為什麼必須振動呢?它為什麼振動?
    弦理論中,弦為什麼必須振動呢?它為什麼振動?我曾經回答過,如何簡單的通俗的講講弦理論,要進一步解釋這個原因,我們得稍微複習一下前文。弦理論的前世今生自牛頓開創現代科學以來,以物理學為代表,科學界的最高教義是統一。現代物理發展到今天,我們通常認為宇宙存在四種最基本的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引力。
  • 弦理論
    閉弦但不是所有的弦都屬於P-膜。閉弦類似於引力子,可以隨意在膜間移動。在四種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的粒子中,引力子因此很特別。研究人員推測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對其他三種力的研究都沒有辦法找到高維空間的存在。這三種力的媒介粒子就是將它們自己限制在P膜裡的開弦。
  • 為什麼會有弦理論
    我這裡所說的「弦理論」,並不是單指早期的「玻色弦理論」,或「超弦理論」,而是包含「M理論」在內的所有弦理論,可以說是廣義上的弦理論,另外因為這個理論不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那樣成熟,它相對來說比較前沿,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弦理論,在一向重視實驗的物理學中。
  • 弦理論到底在說啥?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物理學家提出了弦理論,認為它是能夠統一這兩大學說的「萬有理論」。你聽說過弦理論嗎?它真的能解答宇宙的終極問題嗎?為什麼要用弦來代替粒子作為萬物基元,而不是其他東西?弦理論所提出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它可以被證實嗎?關於弦理論,你不知道、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跳出弦理論的陷阱,曾經的弦理論家揭露弦理論圈內真相
    曾經有一個權威統計,說過去的20多年裡,只要是做量子引力理論的助理教授們,如果不以弦理論或高維理論為基礎,沒有一個能被美國相關大學錄用,弦理論的風靡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從文章的標題上猜測作者可能是一個「反弦論者」,在這裡筆者也不諱言,自己曾經是弦理論的擁躉,但現在不是!
  • String Theory 弦理論
    在弦理論中,基本對象不是佔據空間單獨一點的基本粒子,而是一維的弦。這些弦可以有端點,或者他們可以自己連接成一個閉合圈環。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論中支持一定的振蕩模式,或者共振頻率,其波長準確地配合。科學家難以同外界說明為什麼弦論如此刺激:為什麼它有可能實現愛因斯坦對大統一理論的夢想,為什麼它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宇宙為何存在」這樣深奧的問題。然而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理論開始在觀念上統合在一起,而且出現了一些可檢驗但還不夠精確的預測。外界對弦論的關注也隨之升溫。今年7月,伍迪·艾倫在《紐約人》雜誌的專欄上以嘲弄弦論為題材——也許這是第一次有人用「卡拉比-丘」空間理論來談論辦公室戀情。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事實上,在物理學界裡,量子力學甚至都不是解釋宇宙基礎的唯一領域。由亞原子物理產生出的理論分支仍然只是理論。這讓物理學的衍生方式大致與心理學相似。每一個理論既受追隨又受批評,類似於卡爾榮格、阿爾伯特艾利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結構理論。自科學發展以來,物理學家開始逆向分析宇宙:研究各種觀測現象,將思路向更微觀的物理世界拓展。
  • 弦理論能成為新的萬物理論嗎?
    弦理論也不是一個理論。它是一些相關理論的集合,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都不是真的。本文並非關於弦理論,而是關於缺乏研究萬物理論的不同範式方法。 雖然有非常多的量子引力理論試圖調和愛因斯坦的理論和標準模型,但很少有像弦理論那樣野心勃勃,它試圖將所有形式的粒子整合為一個:弦,它通過在多維空間中的振動產生不同的粒子。
  • 關於科學本質與靈魂的戰役:弦理論、多重宇宙是真的嗎
    Gross是一個弦理論的支持者。2004年,他因對原子間作用力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斷言,這個問題不是物理學家的問題,而是關於「大自然真相」的問題——在追逐答案的漫漫長路中,我們已經一往無前地奔跑了400餘年。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真相是,四種理論是對同一事物——量子的不同解釋,雖然構建的時間有先後順序,但是這四種理論卻是平行的,而不是線性進步的。事實上,經典電動力學是一種認為量子是波的量子力學,人們所說的量子力學是一種認為量子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粒子物理學,而弦理論是一種認為量子是弦的量子力學。請注意,弦理論是另一種獨立的量子力學。現在的問題是,波粒二象性已經過時了,現在的量子不是波粒二象性,而是具有波粒弦三象性。
  • 宇宙理論之爭!弦理論最終會被M理論統一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弦理論的誕生伴隨著時代的契合和要求,它符合了科學家創造出的一切理論和未知的想像。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弦理論陷入了理論困境。5種弦理論在談到弦理論的類別之前,我們必須對弦理論有個初步的概念。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這些可以是有端點的「開弦」,也可以是圈狀的「閉弦」。
  • 關於科學本質與靈魂的戰役:弦理論、多重宇宙是真的嗎-虎嗅網
    Gross是一個弦理論的支持者。2004年,他因對原子間作用力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斷言,這個問題不是物理學家的問題,而是關於「大自然真相」的問題——在追逐答案的漫漫長路中,我們已經一往無前地奔跑了400餘年。
  • 弦理論解釋—什麼是現實的真正本質?
    如果我們儘可能去觀測它,我們可以看到一團模糊的物體,但這不是粒子本身,我們只知道它們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怎麼對它們做科學研究呢?就像前人一樣,我們提出了新的數學模型—點粒子模型。或者是一條弦?於是弦理論就這樣誕生了。弦理論之所以會如此精美,是因為其採用了各異的震蕩模式來描述基本粒子,就像小提琴不同的琴弦震動,能夠發出各異的樂音,弦的各種震蕩模式也能產生不同的粒子。最重要的是弦理論也能描述重力,弦理論可以統合宇宙中所有的基本作用力,這造成了人們的群情激奮與大肆炒作,弦理論很快成為了可能解釋一切的理論。
  • 弦理論是否能解釋宇宙的本源?
    比如弦理論。一個著名的,充滿爭議的並且常常被誤解的理論。為什麼我們會想出這套模型,它是正確的嗎?還是只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想法。為了知道自然的本質,我們近觀察地觀察各種物質,驚訝於其中深藏的奧妙,微小世界的奇妙景觀,擁有奇異生物的動物園,複雜的蛋白質結構。
  • 為什麼弦理論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
    愛因斯坦對大統一理論的夢想,為什麼它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宇宙為何存在」這樣深奧的問題。弦理論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弦理論也可能是量子引力的解決方案之一。弦理論認為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並非是小點,而是類似於橡皮筋的弦 。
  • 宇宙的真相是弦理論嗎?
    弦理論代表了理論物理學家的一個主要夢想 - 描述一個數學圖景中的所有力量和物質。但是,經過無數的論文,會議和乾擦標記,許多曾經希望的令人驚嘆的突破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遙遠。 然而,即使沒有浮華進展的跡象,由此產生的洞察力也給物理學和數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無論喜歡與否(有些物理學家肯定不喜歡),弦理論仍然存在。
  • 弦理論簡說
    如果我們很努力地去觀察,能觀察到模糊的一團,但不是粒子本身,我們僅僅知道它們存在在那裡,但要是只能到這個地步的話,我們怎麼對它們進行科學研究呢?和前人一樣,我們創立了一套新的理論,一種數學化的虛構,點粒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