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理論能成為新的萬物理論嗎?

2020-11-09 讀芯術

全文共1979字,預計學習時長5分鐘


圖源:unsplash


萬物理論是一種解釋一切事物的理論,解釋宇宙中的每一種力,每一個粒子,每一點物質和能量。萬物理論的關鍵在於它必須將如此多不同的理論調和成一個。

具體來講,我們清楚地了解物質是如何作用以及由什麼構成,這就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我們也有萬有引力理論,它將宇宙解釋成幾何結構,其彎曲以創造引力效應。這兩種理論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容的。

如果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沒有參與進來,如果他只擔心布朗運動和光電效應這樣的問題,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引力理論,也許這個理論會更符合其他粒子理論。我們永遠無法得知。

現在的問題是,萬物理論只有一個有力競爭者:弦理論。

弦理論也不是一個理論。它是一些相關理論的集合,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都不是真的。本文並非關於弦理論,而是關於缺乏研究萬物理論的不同範式方法。

雖然有非常多的量子引力理論試圖調和愛因斯坦的理論和標準模型,但很少有像弦理論那樣野心勃勃,它試圖將所有形式的粒子整合為一個:弦,它通過在多維空間中的振動產生不同的粒子。難怪有成千上萬的論文都是關於弦理論的。

艾薩克·牛頓想要一個關於萬物的理論,他花了幾十年試圖了解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不幸的是,他生活的時代甚至沒有化學,他把時間浪費在鍊金術上,這種神秘的藝術,與科學的聯繫就和佔星術一樣小。

幸運的是,我們比那時更聰明了。等等,我們真的更聰明了嗎?

也許像弦理論這樣的努力不過是一種現代的鍊金術,以科學的語言和實踐為載體,但最終,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對世界的敘述,就像對現實一樣。

更頑固的人可能會說,我們不需要一個萬物理論。也許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東西。科學往往是混亂而醜陋的。看看牛頓力學的三體問題——另一個讓牛頓浪費了很多時間的問題。它在任何封閉的形式下都是無法解決的,並且允許混沌解。這怎麼可能?這多麼醜陋啊。

但是在科學中,美與醜不如真理重要。三體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顯示了我們的狂妄自大,我們尋找秩序並以之為美,但就是這麼浩瀚複雜的宇宙也承認混沌,而混沌也有它自己的美。

圖源:evgenii


雖然弦理論在數學上有很多優勢,這使它比其他觀點更有說服力,但我懷疑它是否延續了20世紀的物理過程的觀點,而這種觀點需要被推翻。

假設有一個物體,一根弦,它在空間中運動,例如,卡拉比-尤(Calabi-Yau)微時空。它原封不動地接受量子場論,作為理論的統計背景。因此,它延續了20世紀現代物理學的觀點:量子場,代表粒子,在時空表層中運動。它用弦和多維空間大大修改了這個觀點,但它幾乎沒有改變範式。也許這才是它最大的缺點,而不是缺乏預測或其複雜性。

19世紀的物理學也有自己的缺陷,其中很多已經被遺忘了。它主要關注牛頓式的體,而不是場。它未能理解廣義協方差的威力,並將坐標系與現實等同起來。它依託的是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我們做得更好了嗎?

弦的存在是一種絕對的實在,無論它有多動態。21世紀有可能消除絕對主義嗎?它有可能承認一個可以在每種可能的方式裡動態塑造的實在嗎?

我不知道這個理論是什麼樣子的,但我知道它將是完全普遍的。它不會假設世界上存在一種事物來創造現實;相反,它只會假定一個世界存在,從而使它自己真實。

它將沒有絕對:沒有弦,沒有量子場論,也許只有無限延展的形狀,而在那形狀之下,也許什麼都沒有。因為要想提出一種一切事物的理論,就不能從一個事物開始,否則就會得出無限遞歸。

如果不是一件實體,那是什麼構成了一切事物的基礎呢?

當思考什麼不是一個實體,卻對物理規律很重要時,我想到了能量。能量可以像物體一樣變成質量,當它變成質量的時候。或者說它可以表現為光的頻率、運動、熱量或某物發生的潛能。從根本上說,能量只是動量等許多類似量中的一種,但它不是一種事物。

圖源:unsplash


並不是說「所有的東西都是能量」,而是說所有的東西都類似於運動,就像能量一樣,但是沒有任何東西是被移動的,因為運動是所有東西的基礎。

這可能就像大衛·博姆提出的代數這樣的前幾何學,或者是其他表示幾何學基礎的東西。

唯一清楚的是,無論弦理論是否成功,在一個不依託弦或任何存在的理論出現之前,我們將沒有萬物理論。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弦理論和超弦理論是什麼?它們能解釋宇宙的起源嗎?
    用這個理論解釋真實世界,能行得通嗎?其實,愛因斯坦、卡魯扎以及其他許多科學家當時都在試圖優化這個框架,用它來解釋宇宙的物理,雖然研究都很深入,但是不管用。比如說,用這個理論就無法獲得正確的電子質量。因此,儘管當時許多人都致力於此項研究,但截至20世紀四五十年代,這個奇怪但讓人著迷的統一物理定律已經煙消雲散。現在,所有物理學家都在追尋一種新的理論,試圖對物理定律進行統一,這種理論被稱為超弦理論。
  • 跳出弦理論的陷阱,曾經的弦理論家揭露弦理論圈內真相
    如果將1968年發現「韋內齊亞諾模型」算作是弦理論的開端的話,那麼到今天,弦理論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了。但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年輕科學家們走進弦理論的領域,甚至可以說弦理論在當今的物理學上已成為了主角,尤其是在量子引力領域。
  • 弦理論 VS M理論:究竟誰能解釋宇宙萬物
    弦理論 VS M理論:解釋宇宙的對決在弦理論中,微小的弦取代了傳統的亞原子粒子。(圖片:米歇爾·泰勒 | 示意圖)保羅·M·薩特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向太空人和太空電臺提問》的主持人、《你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作者。薩特將這篇文章貢獻給了Space.com特約的專家之聲:觀點與見解。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弦理論陷入了理論困境。
  • 弦理論可能被驗證嗎?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對弦理論的批評?
    當今在物理學上主要、且唯一有可能成為萬物至理的物理理論是弦理論,這已成為眾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物理學家們的公認。但是,反駁的聲音也如影隨形,從沒有停歇過。有反對者曾用諷刺的口吻稱:「要想在頂級大學謀得終身職位,你就必須研究弦理論,如果不這樣,你就會被解僱。」
  • 弦理論到底在說啥?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物理學家提出了弦理論,認為它是能夠統一這兩大學說的「萬有理論」。你聽說過弦理論嗎?它真的能解答宇宙的終極問題嗎?為什麼要用弦來代替粒子作為萬物基元,而不是其他東西?弦理論所提出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它可以被證實嗎?關於弦理論,你不知道、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理論被稱為「萬物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量子力學的研究者堅信他們正在朝這個終極理論前進。但是還有一部分研究者認為量子的理論不是最末的層面,因此萬物理論無法從中得出。這些研究者於是轉向量子之下的更小的層面進行理論研究,得出了「弦理論」,用於解答所有的問題。
  • 宇宙的真相是弦理論嗎?
    弦理論代表了理論物理學家的一個主要夢想 - 描述一個數學圖景中的所有力量和物質。但是,經過無數的論文,會議和乾擦標記,許多曾經希望的令人驚嘆的突破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遙遠。 然而,即使沒有浮華進展的跡象,由此產生的洞察力也給物理學和數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無論喜歡與否(有些物理學家肯定不喜歡),弦理論仍然存在。
  • 弦理論到M理論,你知道弦理論的發展軌跡,和弦理論的科學依據嗎
    畢竟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宇宙大爆炸實實在在的發生過,同時現在的科學家開始有了一系列新的發現,弦理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的開始發展起來,隨著我國科教頻道的一個紀錄片出現,弦理論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弦理論幾乎處於一個停滯的階段,這讓科學界對於弦理論是否正確,開始提出了一系列的質疑。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重離子和超重力開始出現,此時弦理論終於找到了一些依據。一九八零的時候終於第一個超弦理論模型出現了,這個科學研究帶來了一個新的變化。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然後進行進一步的測試,或者驗證,在這種情況下,要測試的新現象被尋找(回到步驟3),或者被證偽,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的可測試假設被提出(回到步驟2)……等等。這表明,儘管標準模型取得了成功,而且需要量子引力理論,但宇宙中還有比我們目前所能理解的更多的東西。解決這個難題的一種方法是弦理論,即我們認為的所有粒子或力都只是閉合或開放弦的激發,以特定的頻率振動。看起來,通過將其稱為「弦理論」並將其作為一個科學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我們已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是的,弦理論是一個科學理論。
  • 弦理論簡說
    為回答這一問題,人類提出了各種描述世界的理論,我們檢驗這些理論並且得知哪些可以保留哪些應該拋棄,不過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的理論就變得更加奇怪和複雜,以至於很難理解它們講的是什麼,比如弦理論,一項著名的頗受爭議的並且常常讓人誤解的關於萬物本質的理論,我們為何提出它?它是正確的嗎?或者,它應該被屏棄?
  • 最可能成為「統一物理學」的弦理論,其中弦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儘管目前弦理論被稱為可能上的「大一統」理論,但它現在的地位還是很低。不過也沒有什麼關係,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一句話,至少弦理論學家信心滿滿,這就足夠了。弦理論之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水火不容。這兩種理論一直都不互通,從沒有聽說過可以用廣義相對論解釋一顆原子,或是運用量子力學分析了一顆星球。就這樣,物理學界一直都沒有一個可以直接解釋萬物的理論,也可以說我們還沒有發現這種理論。弦理論是什麼?通過這個理論,我們可以認為弦理論中的弦就是世界上最小的構成單位。
  • 弦理論簡說
    為回答這一問題,人類提出了各種描述世界的理論,我們檢驗這些理論並且得知哪些可以保留哪些應該拋棄,不過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的理論就變得更加奇怪和複雜,以至於很難理解它們講的是什麼,比如弦理論,一項著名的頗受爭議的並且常常讓人誤解的關於萬物本質的理論,我們為何提出它?它是正確的嗎?或者,它應該被屏棄?
  • M理論能把各種弦理論結合在一起嗎?
    在這幾個理論中,弦振動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從自然的力量到物質的構成,再到物理常數本身。但涉及到物理理論時,每個弦理論的細節就變得很重要,而這五種相互競爭的弦理論模型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一些理論只有閉合的弦環,而另一些理論則允許開放的、擺動的弦;一些理論只允許振動沿弦的一個方向傳播,而另一些則允許沿兩個方向傳播;有些理論則是其他理論的結合。
  • 為什麼弦理論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
    弦理論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弦理論也可能是量子引力的解決方案之一。弦理論認為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並非是小點,而是類似於橡皮筋的弦 。與粒子類型的唯一區別在於弦振動的頻率差異 。弦理論主要試圖解決表面上的不兼容的兩個主要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並欲創造的描述整個宇宙的「萬物理論」 。
  • 弦理論已死?一個包羅萬象理論,奏出物質之音
    對於物理學更是如此,就連偉大的愛因斯坦也不曾誇下海口,僅憑相對論就可以解釋世間萬物。現代物理學背靠的是兩大支柱:一個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為大尺度宇宙(如恆星、星雲、星系甚至黑洞)提供了理論框架;另一個是量子力學,在這個框架下可以認識到小尺度宇宙(原子、分子甚至更小的電子夸克)。
  • 弦理論是否能解釋宇宙的本源?
    比如弦理論。一個著名的,充滿爭議的並且常常被誤解的理論。為什麼我們會想出這套模型,它是正確的嗎?還是只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想法。為了知道自然的本質,我們近觀察地觀察各種物質,驚訝於其中深藏的奧妙,微小世界的奇妙景觀,擁有奇異生物的動物園,複雜的蛋白質結構。
  • 弦理論是什麼?宇宙只是投影影像?
    然而弦理論屬於理論物理學,並沒有嚴格的實驗證明,是物理學家,為了統一宇宙四大基本作用力,從量子力學中分支出來的特殊理論。弦理論有可能實現物理學的大一統,但是卻無法做出實驗預測,因此很多物理學家並不認同弦理論。而弦理論,其實近似於愛因斯坦晚年統一基本力的嘗試——將宇宙本質,理解為空間扭曲。
  • 弦理論過於縹緲,科學家找了新的理論來解釋引力
    在20世紀70年代,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套新的物理原理來解決這個問題,擴展了廣義相對論提出的定律。根據這個所謂的"弦理論",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由點粒子形成的,而是由弦形成的:振動的一維物體。自引入以來,弦理論一直是最普遍的理論框架,被認為是完成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量子引力理論。
  • 荷蘭科學家提出:沒有弦理論也能解釋引力
    弦是振動的一維物體20世紀70年代,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套新的物理學原理來解決這個問題自提出以來,弦理論一直是最廣泛的理論框架,它被認為是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完善為量子引力理論。所有頂點和傳播者都是有效量,包括所有量子修正然而,現在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學理論物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弦理論並不是唯一的方法。理論物理學家弗蘭克·:"我們證明,用量子力學而完全不用弦理論來解釋引力仍然是可能的。
  • 宇宙理論之爭!弦理論最終會被M理論統一嗎?
    弦理論的誕生伴隨著時代的契合和要求,它符合了科學家創造出的一切理論和未知的想像。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弦理論陷入了理論困境。幾十年來,理論家們一直希望相信,構成現實的基本構件是微小的、振動著的弦,因為它能夠解釋許多我們未知的存在。這是一個潛在的革命性的想法,能夠把所有的自然力和物質的所有構件結合成一個單一的、和諧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