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複習物質結構知識點專題總結

2021-01-07 高考網

  一、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了解電子云、電子層(能層)、原子軌道(能級)的含義.

  1.電子云:用小黑點的疏密來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出現的機會大小所得的圖形叫電子云圖.離核越近,電子出現的機會大,電子云密度越大;離核越遠,電子出現的機會小,電子云密度越小.

  電子層(能層):根據電子的能量差異和主要運動區域的不同,核外電子分別處於不同的電子層.原子由裡向外對應的電子層符號分別為K、L、M、N、O、P、Q.

  原子軌道(能級即亞層):處於同一電子層的原子核外電子,也可以在不同類型的原子軌道上運動,分別用s、p、d、f表示不同形狀的軌道,s軌道呈球形、p軌道呈紡錘形,d軌道和f軌道較複雜.各軌道的伸展方向個數依次為1、3、5、7.

  2.(構造原理)

  了解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分層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1~36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特徵可以用電子層、原子軌道(亞層)和自旋方向來進行描述.在含有多個核外電子的原子中,不存在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兩個電子.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電子先佔據能量低的軌道,再依次進入能量高的軌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個軌道最多容納兩個自旋狀態不同的電子.

  ③.洪特規則:在能量相同的軌道上排布時,電子儘可能分佔不同的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

  洪特規則的特例:在等價軌道的全充滿(p6、d10、f14)、半充滿(p3、d5、f7)、全空時(p0、d0、f0)的狀態,具有較低的能量和較大的穩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級交錯圖和1-36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①根據構造原理,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的順序。

  ②根據構造原理,可以將各能級按能量的差異分成能級組,由下而上表示七個能級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級組內,從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排布。

  3.元素電離能和元素電負性

  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1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電離能。常用符號I1表示,單位為kJ/mol。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

  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呈現周期性的變化:每隔一定數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重複出現從ns1到ns2np6的周期性變化.

  (2).元素第一電離能的周期性變化.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周期性變化:

  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稀有氣體的第一電離能最大,鹼金屬的第一電離能最小;

  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有逐漸減小的趨勢.

  說明:

  ①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電子亞層結構為全滿、半滿時較相鄰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分別大於同周期相鄰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運用:

  a.電離能是原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驗證.

  b.用來比較元素的金屬性的強弱.I1越小,金屬性越強,表徵原子失電子能力強弱.

  (3).元素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

  元素的電負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對的能力叫做該元素的電負性。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同周期從左到右,主族元素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電負性呈現減小的趨勢.

  電負性的運用:

  a.確定元素類型(一般>1.8,非金屬元素;<1.8,金屬元素).

  b.確定化學鍵類型(兩元素電負性差值>1.7,離子鍵;<1.7,共價鍵).

  c.判斷元素價態正負(電負性大的為負價,小的為正價).

  d.電負性是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重要參數(表徵原子得電子能力強弱).

  二.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

  內容:離子鍵――離子晶體

  1.理解離子鍵的含義,能說明離子鍵的形成.了解NaCl型和CsCl型離子晶體的結構特徵,能用晶格能解釋離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質.

  (1).化學鍵:相鄰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化學鍵包括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2).離子鍵: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離子鍵強弱的判斷: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強,離子晶體的熔沸點越高.

  離子鍵的強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來衡量,晶格能是指拆開1mol離子晶體使之形成氣態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離子晶體的熔點越高、硬度越大.

  離子晶體:通過離子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典型的離子晶體結構:NaCl型和CsCl型.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有6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6個鈉離子,每個氯化鈉晶胞中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氯化銫晶體中,每個銫離子周圍有8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8個銫離子,每個氯化銫晶胞中含有1個銫離子和1個氯離子.

  (3)晶胞中粒子數的計算方法--均攤法.

  2.了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σ鍵和π鍵,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數據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對σ鍵和π鍵之間相對強弱的比較不作要求).

  (1)共價鍵的分類和判斷:σ鍵(「頭碰頭」重疊)和π鍵(「肩碰肩」重疊)、極性鍵和非極性鍵,還有一類特殊的共價鍵-配位鍵.

  (2)共價鍵三參數.

  共價鍵的鍵能與化學反應熱的關係:反應熱=所有反應物鍵能總和-所有生成物鍵能總和.

  3.了解極性鍵和非極性鍵,了解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及其性質的差異.

  (1)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化學鍵.

  (2)鍵的極性:

  極性鍵:不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發生偏移.

  非極性鍵: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相同,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

  (3)分子的極性:

  ①極性分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非極性分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②分子極性的判斷:分子的極性由共價鍵的極性及分子的空間構型兩個方面共同決定.

  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的比較

  4.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

  常見分子的類型與形狀比較

  了解原子晶體的特徵,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矽等原子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1)原子晶體:所有原子間通過共價鍵結合成的晶體或相鄰原子間以共價鍵相結合而形成空間立體網狀結構的晶體.

  (2)典型的原子晶體有金剛石(C)、晶體矽(Si)、二氧化矽(SiO2)

  金剛石是正四面體的空間網狀結構,最小的碳環中有6個碳原子,每個碳原子與周圍四個碳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晶體矽的結構與金剛石相似;二氧化矽晶體是空間網狀結構,最小的環中有6個矽原子和6個氧原子,每個矽原子與4個氧原子成鍵,每個氧原子與2個矽原子成鍵.

  (3)共價鍵強弱和原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原子半徑越小,形成共價鍵的鍵長越短,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其晶體熔沸點越高.如熔點:金剛石>碳化矽>晶體矽.

  6.理解金屬鍵的含義,能用金屬鍵的自由電子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知道金屬晶體的基本堆積方式,了解常見金屬晶體的晶胞結構(晶體內部空隙的識別、與晶胞的邊長等晶體結構參數相關的計算不作要求).

  (1).金屬鍵: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請運用自由電子理論解釋金屬晶體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

  (2)①金屬晶體:通過金屬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②金屬鍵的強弱和金屬晶體熔沸點的變化規律:陽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如熔點:Na<Mg<Al,Li>Na>K>Rb>Cs.金屬鍵的強弱可以用金屬的原子

  7.了解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配合物的空間構型和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不作要求).

  (1)配位鍵:一個原子提供一對電子與另一個接受電子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即成鍵的兩個原子一方提供孤對電子,一方提供空軌道而形成的共價鍵.

  (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電子對的配位體與接受孤電子對的中心原子(或離子)以配位鍵形成的化合物稱配合物,又稱絡合物.

  ②形成條件:a.中心原子(或離子)必須存在空軌道.b.配位體具有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

  ③配合物的組成.

  ④配合物的性質: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鍵越強,配合物越穩定.當作為中心原子的金屬離子相同時,配合物的穩定性與配體的性質有關.

  三.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

  1.知道分子間作用力的含義,了解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別.

  分子間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是一種靜電作用,比化學鍵弱得多,包括範德華力和氫鍵.

  範德華力一般沒有飽和性和方向性,而氫鍵則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2.知道分子晶體的含義,了解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對物質某些物理性質的影響.

  (1).分子晶體: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氫鍵)相結合的晶體.典型的有冰、乾冰.

  (2).分子間作用力強弱和分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間引力使物質熔化和氣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點越高.但存在氫鍵時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往往反常地高.

  3.了解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對氫鍵相對強弱的比較不作要求).

  NH3、H2O、HF中由於存在氫鍵,使得它們的沸點比同族其它元素氫化物的沸點反常地高.

  影響物質的性質方面:增大溶沸點,增大溶解性

  表示方法:X—H……Y(N O F)一般都是氫化物中存在.

  4.了解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的結構微粒、微粒間作用力的區別.

  四、幾種比較

  1、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的比較

  2、非極性鍵和極性鍵的比較

  3.物質溶沸點的比較(重點)

  (1)不同類晶體:一般情況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2)同種類型晶體:構成晶體質點間的作用大,則熔沸點高,反之則小。

  ①離子晶體: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越高,離子半徑越小,則其熔沸點就越高。

  ②分子晶體:對於同類分子晶體,式量越大,則熔沸點越高。

  ③原子晶體:鍵長越小、鍵能越大,則熔沸點越高。

  (3)常溫常壓下狀態

  ①熔點:固態物質>液態物質

  ②沸點:液態物質>氣態物質

相關焦點

  • 高三化學第二輪複習計劃 如何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
    高三化學複習過程一般分三輪進行,第一輪按章節複習,第二輪主要進行專題複習,同時進行相應的專項訓練。那麼,高三化學第二輪要怎麼複習呢?高三化學複習計劃1.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絡二輪複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好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絡。
  • 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策略與方法
    第一輪按章節複習,夯實基礎,查缺補漏,使知識系統化。第二輪主要進行專題複習,同時進行相應的專項訓練,突破知識難點,使知識網絡化、結構化。第三輪主要進行高考適應性模擬測試和課本回歸複習,兩者穿插進行,訓練學科思維和調整心態。下面談談各輪複習的方法和策略。
  •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2012-01-11 16:1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高三生物二輪複習計劃及方法
    (三)二輪複習的形式和內容  根據二輪複習的總時間,建議分8個大專題,每個大專題下再分成若干個小專題進行複習,小專題的目的是對重要知識進行深化、對相似或相近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和比較。每個大專題約一周時間,每個小專題1節課。
  • 2020年二輪複習重點了
    同時,二輪複習需要將之前零散的知識點,建立起網絡來,構成一個前後緊密聯繫的有機整體,並通過點線面結合,記憶、分析、比較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考綱網絡結構和高考試卷之間的聯結點。  二是技巧性:高質量地做題,總結規律和套路。  高三時間就是生命。
  • 2018年高考物理二輪複習知識點電磁感應總結歸納
    高考二輪複習的專題強化訓練可以幫助高考生梳理物理知識,將以前章節化的知識體系轉變為系統化、網絡化。2018高考物理二輪怎麼複習,三好網高考輔導老師將2018高考物理二輪複習專題訓練,電磁感應知識總結如下:一、磁通量:設在勻強磁場中有一個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和平面面積S的乘積叫磁通量;1、計算式: φ=BS(B⊥S)2、推論:B不垂直S時, φ=BSsinθ
  • 高考化學一輪複習技巧
    即根據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斷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根據強弱電解質理論推知一種鹽的水溶液是酸性還是鹼性;根據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或非金屬活潑性順序,推測某一反應是否發生;根據化學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進或抑制某一反應的進行等。   與此同時,還應適度重視高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常識介紹,它們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點。
  • 2021年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彩色表格版,平時複習就靠它了!
    2021年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彩色表格版,平時複習就靠它了!高中化學難點在哪舉個例子,高中化學必修一後半部分講的內容是「無機化學」的內容。元素化學要記的細節特別多,同一種元素又有多種相關的物質,知識點就顯得特別瑣碎。
  • 高三化學一輪複習知識點總結 化學一輪複習怎麼學
    高三化學一輪複習知識點總結 化學一輪複習怎麼學高三階段是整個高中生涯的衝刺階段,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通過這個階段的努力學習來實現高考的逆襲。高三複習最重要的就是緊跟老師的節奏,每一輪複習都要把握好,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說說高三化學一輪複習知識點總結,化學一輪複習怎麼學,歡迎閱讀。
  • 高考衝刺∣政治:《文化的作用》專題複習策略
    本期嘉賓:黃建忠,中學高級政治教師,常德市澧縣第一中學政治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湖南省高考政治閱卷骨幹教師。在「疫情」期間,高三學子只能在家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那學生們如何才能搞好二輪複習呢?這裡以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文化的作用》專題為例簡要說明。
  • 高考二輪複習方法之數學:解「新」題鍛鍊應變能力
    時下,高三數學進入第二輪複習階段,考生應該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科學安排複習,提高效率呢?為此,筆者結合多年高三的複習經驗,提出第二輪複習的一些構想,以幫助廣大考生和高三老師,對高考數學有一個更新、更全面的認識。
  • [高考二輪複習]生物二輪複習計劃
    [高考二輪複習]生物二輪複習計劃 2011-12-23 10:50 來源:蕪湖縣第一中學 作者:張海鷗
  • 高考複習: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非常詳細的內容,值得列印學習
    高考化學複習:考試知識點、重點、關鍵點、解題技巧、高考真題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化學現象無處不在,在這些隨處可見的化學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高中化學知識的應用。人們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和生產中,便利了人們生活,促進了社會發展。
  • 夯實基礎:高考化學一輪複習備戰技巧
    與此同時,還應適度重視高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常識介紹,它們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點。   「章節+專題」,章節為主   進入高三化學複習階段,不少同學容易走進一個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
  • 高考文綜二輪複習備考策略+知識點最新歸納!必看提分錦囊
    延期開學,二輪複習還是到來了。在這學科備考 「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到來之際,小編針對政治、歷史和地理三門學科的二輪複習給同學們總結了幾點建議,希望對廣大高三同學有所啟發和幫助。而輔導書統一使用《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 高三二輪複習應該如何做?
    上學期眨眼就過,二輪複習的緊要關頭,你到底知道該怎麼做嗎?如果不知道,就要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知識了! 一、回顧課本知識,避免遺忘 一輪複習和二輪複習之間隔了個寒假,大家可能對課本知識有點遺忘了。
  • 沒有老師指導的寒假裡高三考生怎樣搞好二輪複習
    李慎說,語文一輪複習基本上是全方位備考,老師帶領大家已經複習了所有的知識點。在學生開始寒假二輪複習前,非常有必要用兩天的時間回顧、消化一輪的知識。要按照複習順序參照筆記回顧知識,也可以按照高考試題考查的順序查找問題,看看是否存在知識盲點,哪些知識是已經熟練掌握的,哪些是模稜兩可的,一定要清楚。  對於複習時間,李慎說,學習語文適合利用零碎時間,每天40分鐘左右,也可以分兩次進行。
  • 高考一輪物理複習電生磁知識點總結
    高考一輪物理複習電生磁知識點總結 2015-11-11 16:51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2013高考二輪複習:高考數學公式口訣大全
    閱讀推薦:2013高考各科細節解讀大全2013重慶高考考試說明詳細解讀2013北京高考考試說明詳細解讀 備戰2013高考第二輪複習經驗匯總2013年高考物理二輪複習計劃五步走2013高考寒假複習:政治考點解析大全 2013高考語文二輪複習知識點2013高考英語二輪複習知識點2013年高 考寒假複習攻略
  • 中考化學三輪複習
    ,教師在上課時應分「羅列、強調、練習、講解、總結」五步走,根據最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題及時對上課進度做出調整。 化學被喻為理科中的文科,無論是碳酸鈉、硫酸鈉等易混淆化學物質的書寫,還是鑑別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實驗方法,再或是工業製備金屬的一系列化學反應方程式,都需要學生熟練地記憶下來。在一輪複習時期,學生的主要任務便是記憶,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起引領的作用,圍繞教學大綱進行系統總結,不讓學生的複習方向發生偏離,杜絕學生「費力不討好」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