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習俗30字50字 冬至的故事傳說簡短版

2020-12-06 閩南網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那麼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小編整理了有關冬至的傳說故事,感興趣的看下去吧。

冬至的來歷30字50字

  來歷1:冬至到了,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 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2019冬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來歷2: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冬至的風俗

  祭天

  漢代,人們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皇帝要於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賀。此習俗一直延續至清代,成為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數九九

  民間把冬至義稱為作「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後便進入春天。冬至之後數九九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不僅僅是人們多年來對氣候的經驗總結,也是人們在嚴冬時節對春天的一種企盼。

  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餃子夏至面」,過去人家過冬至,飲食習俗多為吃餃子。每逢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贈鞋帽

  冬至時節,民間有贈送鞋子的習俗。在《中華古今》中有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隨著時間的推移,贈鞋給舅姑的習俗逐漸演化為舅姑贈鞋帽給甥侄了。古時手工刺繡,送給女子的,鞋子刺繡多為花鳥,帽子多做成鳳形;送給男子的,鞋子刺繡多是猛獸,帽子也多做虎行。

  藏冬冰

  冰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保鮮,又可入藥。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後,修窖藏冰。人們用鐵釺自河中鑿冰,寬一尺多,長二尺多,稱為一方。在冬至這天將冰藏窖中,封閉嚴實,同時藏入各種鮮果,春後取出,在市上銷售,顏色宛如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

  南方沿海居民,也習慣在冬至後修繕冰窖,儲藏冰塊,以便第二年打魚期間為魚保鮮。

冬至的故事傳說簡短版

關於冬至的故事(一)

  吃餃子習俗追溯到東漢時期,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原為醫官,告老還鄉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的鄉親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於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捨給鄉親吃。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關於冬至的故事(二)

  相傳六朝梁武帝時,南京舊名尚為建康城。有一日,一老者獻樹種給梁帝,稱樹種從南疆深谷中採得,已聚天地靈氣,若悉心照顧,必可福佑大梁。梁帝觀之,曰:「不過一柏樹種。」不信其說,隨手將其種於宮苑中。兩三年內,雖然無人照料,樹種依然生根發芽,鬱鬱蔥蔥。數年後,靈氣凝聚,竟生為樹靈。

  梁帝信佛,廣建寺院,勞民傷財,不理國事,一心出家,民間哀聲哉道。梁帝自己不吃葷,不許百姓吃葷,也不許民間以葷祭祀。諸神見貢品皆為素食不悅,奏玉帝,雲其不敬天神,玉帝聞之亦不悅,故使建康城大旱三年,以示懲戒。

  樹靈不忍見百姓受苦,冬至日,化為一少女,名姣,教百姓偷偷以麵皮為衣,裹肉其中,捏成各種形狀,作食祭祀;又耗自身靈力放棄成仙,為建康城求雨。玉帝感念其犧牲,使建康城恢復風調雨順。一時之間,百姓間廣為傳唱,供奉為神。梁帝聞其神力,又見其美貌,欲納為妃,操縱其神力一統天下。姣不願,梁帝怒,遂殺之,不欲為他人所得。

  姣死後,玉帝為其不公,設侯景叛亂,將梁帝餓死臺城,並許姣位列仙班,為民間掌管五穀。姣真身所附柏樹亦守護建康城千餘年而不倒,兵火戰亂不損其分毫。傳至現今,是為六朝松。百姓感謝她,將她發明的食物命名為餃子,在其出生的冬至日食用,並在冬至日虔誠祭祀神明祖先,以示恭謹。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關於平安夜的來歷你知道多少? 平安夜的由來50字簡短版英文翻譯
    關於平安夜的來歷你知道多少? 平安夜的由來50字簡短版英文翻譯時間:2019-12-24 12:55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平安夜的來歷你知道多少? 平安夜的由來50字簡短版英文翻譯 在聖誕節來臨之前的夜晚,是被稱為是平安夜,很多人都只知道聖誕節,卻對平安夜的由來了解不多。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簡介
    小編整理了中秋節來歷的簡單介紹,既有二三十字的簡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吧。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最早見於《周禮》。中秋佳節的由來簡單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30字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
  • 母親節的來歷起源及歷史故事 母親節的由來20字50字100字
    為母親過節最早源於古希臘的民間風俗。那時,古希臘人每年春天都要為傳說中的眾神之母、人類母親的象徵--賽比亞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但這時還未形成母親節。母親節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並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
  • 母親節的由來50字簡短版+英文版 中國現代母親節的來歷意義
    母親節的由來50字簡短版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遊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
  • 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各地的人們也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象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歌謠和順口溜.     ④冬至日,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吃湯圓、冬至米糰和長線面的習慣.北方冬至習俗和南方有何不同呢?不同的習俗又有什麼不同的寓意呢?     冬至飲食養生吃什麼?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冬至節日飲食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12-22 23: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南北方,冬至普遍都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餃子,在民間傳言,吃餃子於人的耳朵有關。
  • 2020冬至是哪一天的什麼時候?冬至有固定的日期嗎 冬至的來歷習俗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冬至的時候,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那麼今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呢?冬至每年時間是固定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冬至具體時間的相關信息,敬請觀看。  開始時間: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結束時間: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 二十四節氣之冬至:冬至習俗你知多少?
    02冬至起居?冬至乃冬季最冷的時節 ,早臥晚起曬太陽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冬練三九很早起來,和練得滿頭大汗都是錯誤的,冬泳其實也是不可以的。睡午覺的效果也會變得特好,可以有助於心腎相交。其次還要注意保暖,保護陽氣不受寒氣所傷是必須的。
  • 2019年冬至適合發朋友圈的經典祝福句子 冬至發朋友圈的幽默優美句子
    冬至時,寒暑替,祭祖先,敬神靈,吃圓子,人團圓,吃麵食,精神抖;九層糕,糯米做,敬長輩,拜祖宗,去災邪,寧嚴冬,念朋友,遙相祝。》》》推薦閱讀: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習俗是什麼?冬至有什麼傳統故事活動?
  • 今年冬至在12月22日,這天北方村民有3個風俗,看看有啥不同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今年冬至在12月22日,這天北方村民有3個風俗,看看有啥不同。今年冬至這一天是在陽曆的12月22日,冬至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冬天嚴寒的開始,冬至也正是一九的第一天,並且冬至這一天也是一年當中,白天時間最短夜間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之後,白天就會開始一天天的延長了,這也對應了農村的一句老俗話」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時間:2019-12-21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
  • 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日?有哪些習俗?吃什麼?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也被視為冬季的一個大節日。那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日?有哪些習俗?一、冬至的簡介1.釋義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感恩節的由來50字 感恩節的來歷簡介50字
    感恩節的由來50字 感恩節的來歷簡介50字2016-11-24 09:02: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感恩節的習俗:奇裝異服狂歡 做祈禱慶團圓  孩子們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當天教堂裡的人也格外多,人們在這裡都要做感恩祈禱。美國入從小就習慣獨立生活,勞燕分飛。各奔東西。他們從天南海北歸來,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暢談往事。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之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縮著身體水泉動冬至習俗冬至習俗冬至飲食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有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有吃湯圓、長線面的習慣這些冬至美食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
  • 植樹節的來歷由來起源20字30字50字 植樹節的故事簡單介紹
    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植樹節的來歷故事。植樹節的來歷由來起源20字  植樹節是孫中山的逝世紀念日,他重視林業建設植樹節的來歷由來起源30字  中國的植樹節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植樹節的來歷由來起源50字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於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
  • 愚人節的來歷由來30字50字 愚人節起源故事英語版簡單點
    愚人節的來歷由來30字  第一種說法: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Fool'sDay),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 六一的由來20字30字50字100字 六一的來歷故事簡單介紹
    六一的由來20字  為悼念1942年6月10日利迪策慘案死難的兒童六一的由來30字  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六一的由來50字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除此之外,《後漢書》也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的記載。意思就是說,為了賀冬,朝廷上下在冬至這天要放假休息,讓文武百官和百姓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而為了過節,親朋好友之間互相饋贈美食、相互拜訪就必不可少了。2.祈福在古代,由於科技和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所以官方和民間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