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朝鮮「核與經濟發展」並進路線具體化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3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朝鮮接連宣布多項重大舉措,決定「實行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並行路線」,並重啟5兆瓦石墨減速反應堆,引發韓國高度關注。韓方認為,朝鮮「核與經濟發展」並進的路線由此具體化。

  更注重經濟發展

  韓國《中央日報》3日刊文稱,金正恩於3月接連發出對韓「威脅」後,進入4月開始似乎更轉向發展經濟。

  3月31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在平壤舉行,會議決定「實行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並行路線」。

  4月1日召開的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12屆7次會議上,(2003年9月至2007年4月)曾任總理的樸鳳柱再度被任命為總理。樸鳳柱2002年9月曾作為經濟視察團來過首爾,同年推進7·1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在朝鮮被歸為具改革傾向的人物。

  據報導,金正恩以水產、化學工業、原油工業、國家資源開發等經濟部門為中心,重新任命了10多名部長級的官員。尤其是去年10月擔任農業相的黃民僅時隔半年就被解職,新任命的李哲萬被提升為副總理級引人關注。韓國官員認為:「這是對沒有按照自己意思解決經濟,尤其是農業問題而表露的不滿。」

  另外,金正恩在去年4月首次公開演講中宣布:「人民將不再勒緊褲腰帶生活,而是享受社會主義的富貴榮華。」但是這樣的承諾並沒有完全得以實現,因此眼下更為注重經濟發展。

  韓國統一部長柳吉在表示:「雖然從啟用樸鳳柱為總理來看金正恩的確開始關注經濟了,但還是要看結果」。

  未來或提出建設輕水反應堆策略

  當地時間4月2日,朝鮮以原子能總局發言人的名義表示「包括濃縮鈾工廠在內的寧邊所有核設施和中止啟動的5兆瓦黑鉛減速爐將重新檢修啟動」。這個5兆瓦核反應堆是1986年啟動的朝鮮首個核設施。

  報導稱,2007年,朝鮮根據「2·13協議」(以核凍結為代價換取100萬噸柴油的對朝援助等),對5兆瓦級核反應堆、核再處理設施、核燃料工廠等採取封閉措施。如果它得以重啟,朝鮮就可以提煉製造核武器所需的鈽。

  除了上述舉動,朝鮮還宣布要啟動寧邊高濃縮鈾(HEU)方式的核開發設施。因此,《中央日報》表示,朝方想提升核能力的意圖明顯。

  據悉,在2008年6月27日下午5點5分,朝鮮平安北道寧邊的核園區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這就是爆炸核反應堆冷卻塔的活動。高20多米的圓筒隨著一聲爆炸聲在幾秒鐘倒下,隨後美國參觀團代表美國國務院韓國課長金成(Sung Kim,現美國駐韓大使)評價說,「爆破冷卻塔是朝鮮無核化非常重要的進步。」當時美聯社報導稱,「這是長達(2003年開始六方會談以後)5年多的朝核協商過程中『最上鏡』的瞬間。」這表明朝核問題的象徵物在歷史中退場了。

  如今,朝鮮宣布重啟寧邊核設施,主張「發展獨立型核動力工業,為解決國家緊張(不足的)電力問題作出貢獻」。在4月1日召開的朝鮮第十二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七次會議上,《關於進一步鞏固自衛核國家地位》法令得以通過。

  法令指出,朝鮮擁有核武器是正當防衛手段,朝鮮遵守關於核武器的安全保管管理,並為最終消除核戰爭危險、建設無核武器世界而進行鬥爭。

  對此,韓國政府表示:「金正恩在會議上提出的一大並進路線就是『推進獨立型核動力工業發電和輕水反應堆開發項目』,所以重啟寧邊核設施這一舉動可視為是這一路線的後續措施。」韓方認為朝鮮今後可能會提出建設輕水反應堆的策略。

相關焦點

  • 韓媒:朝鮮在領海劃定禁航區 附近現飛彈發射車
    韓媒:朝鮮在領海劃定禁航區 附近現飛彈發射車  據韓國《朝鮮日報》6日報導,韓國情報部門當天披露,朝鮮1日開始在其東部海域劃定禁航區,附近地域還出現搭載有「勞動」飛彈的移動式發射車。有分析認為,朝鮮此舉有可能是對9日訪韓的美國防長卡特進行抗議,也可能與15日金日成誕辰紀念日太陽節有關。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6日稱,朝鮮1日劃定的禁航區目前仍舊維持,所有船舶和飛機都被禁止進入該區域。目前,包括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機構未接到朝方要發射飛彈的通報,韓美情報部門正全力監視。《朝鮮日報》稱,「勞動」飛彈射程可覆蓋大部分日本國土和駐日美軍基地。
  • 韓媒:朝鮮毒品和性交易泛濫 「黨幹部」也吸毒
    圖片來朝鮮日報中文網。  大公網8月19日訊 據朝鮮日報中文網報導,隨著朝鮮政權的統治力量減弱和經濟困難持續,性交易、吸毒、販賣人口等現象在朝鮮內部正不斷擴散。朝鮮政權將這些現象稱為「資本主義黃色風潮」,並進行嚴格管制。但根據韓國情報機構所掌握的情況,以朝中邊境地區為中心,這種現象已經蔓延。
  • 以色列前情報官員:被暗殺的伊朗核物理學家曾參觀朝鮮三次核試驗
    近日,據韓媒報導,一位以色列前情報官員透露,這位被暗殺的伊朗核項目相關人士曾參觀朝鮮三次核試驗。 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3日消息,以色列貝金-薩達特戰略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拉斐爾·奧佩克(Rafael Opek)在2日接受其採訪時表示,法克裡扎德是朝鮮和伊朗「核連接「的中堅人物。奧佩克稱,2013年2月參觀朝鮮第三次核試驗的伊朗使節團代表就是法赫裡扎德。
  • BBC:朝鮮核武器發展到什麼水平了?
    據朝中社2月13日報導,朝鮮12日成功發射了一枚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這是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上臺以來,朝鮮首度進行相關測試。朝鮮核計劃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朝鮮的核武器開發到了哪種程度?威力如何?國際社會為半島無核化又進行了哪些努力?
  • 朝鮮閱兵展示「脫胎換骨」:官兵身高有變化,眾多新武器亮相
    朝鮮將它和火星-15統一稱之為「大型核戰略力量」。從外形看,這款飛彈是二級液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但採用了似乎是全新的一級和二級火箭。對於這款飛彈的細節,我們知之甚少,但可以從火星-15的發展路線來反推。 一般認為,「火星-15」飛彈是一款直徑約2米,重約50噸,一級推力80噸,可以投送一噸的彈頭至美國本土任何一個地方。
  • 韓媒:日本人的根是朝鮮半島系的混血
    據韓國《中央日報》消息,11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紛紛報導稱,DNA分析證實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島的土著居民繩文人和從朝鮮半島遠洋渡來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形成的。東京大學和綜合研究生院大學等構成的研究隊伍在10月31日綜合發表了內容相同的研究結果。
  • 朝鮮有興趣嗎?
    長期研究朝鮮和東南亞關係的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專家胡秋坪(Hoo Chiew-Ping)則認為,朝鮮過去經常派遣官員到河內學習越南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但是在很長時間之後,朝鮮並沒有實施其中任何措施」。她告訴澎湃新聞說,「朝鮮領導人對經濟發展方式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 韓媒:韓國研發新系統實時監測霧霾是否從中國吹入
    韓媒:韓國研發新系統實時監測霧霾是否從中國吹入 韓媒稱,韓國國內研究團隊開發出了能實時掌握細顆粒物的構成成分的新監測系統。
  • 朝鮮的核技術到底從哪裡來的
    1956年,朝鮮同蘇聯籤署了組建聯合核研究所的協定。1959年,作為對美韓合作「和平利用核能」的回應,蘇朝也籤署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協定,蘇聯開始對朝鮮提供諸如建立「寧邊原子能研究所」等實際援助。不過,此時的蘇聯,尚無意幫助朝鮮研製核武。60年代中蘇交惡,給朝鮮核武發展帶來了良機。
  • 朝鮮5月5日起改用首爾時間:曾相差30分鐘 為半時區計時
    海外網4月30日電據韓聯社報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決定5月5日起改用首爾時間。早前報導:韓媒:朝鮮5月將關閉豐溪裡核試驗場 朝韓同意統一標準時間據海外網援引韓媒報導,金正恩同意將朝鮮和韓國使用的時間統一調整為標準時間,使用韓國首爾時間。
  • 韓媒:朝鮮半島受全球變暖影響高溫降水增加
    人民網訊 據韓國氣象廳、環境部7月28日聯合發布的《2020年韓國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以下稱「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峻,朝鮮半島年均氣溫及海平面上升速度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韓媒《首爾經濟》援引該報告稱,從188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上升0.85℃。而從1912年至2017年,韓國地表溫度上升1.8℃左右,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根據韓國目前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來看,到21世紀末,韓國地表溫度將上升2.9-4.7℃。報告顯示,20世紀70年代以後,朝鮮半島的高溫天數每10年增加0.89天,夏季熱帶夜天數(夜間最低氣溫在25度以上)增加0.96天。
  • 朝鮮第五次核爆加深東北亞地區核安全困境
    但在美國冷戰思維的影響下,美國對朝政策起起伏伏,不斷地刺激朝鮮政權,最終使得朝鮮不顧國際社會的制裁和反對決意製造核武器。在第一次朝核危機期間,美朝籤署了《關於朝核問題的框架協議》,這是第一次可以中斷朝鮮「求核」的機會。但這個時候,前蘇聯已經解體,中國致力於本國的改革進程,美國誤判朝鮮政權也將會很快崩潰,因此,美國無意執行《框架協議》。
  • 朝鮮第二次試射北極星2中遠程彈道飛彈 金正恩批准定型部署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韓媒稱,朝鮮人民軍於21日再次成功試射「北極星2」型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現場觀摩飛彈發射,並批准在部隊實戰部署該飛彈,這標誌著該飛彈在僅進行了2次試射後就完成了定型。
  • 傅瑩撰文:朝核問題的歷史演進與前景展望
    中國不掌握解決朝核問題的鑰匙,在說服朝方停止核項目上也缺乏關鍵籌碼;而被朝鮮視為安全威脅來源的美國,對朝方安全訴求這個解決核問題的關鍵條件不願予以考慮。美朝雙方的意圖南轅北轍,致使朝鮮半島核問題陷入困境。朝方伺機推動核導發展進程,2005年以來已經進行了五次核試驗和難以計數的飛彈試射。
  • 韓媒稱獲得朝鮮核設施衛星照片 反應堆已完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11月15日消息,韓國KBS近日獲得朝鮮寧邊和豐溪裡「核設施」最近衛星照片,照片顯示朝鮮寧邊輕水反應堆和渦輪機房已完工。根據衛星照片的分析結果顯示,直徑達22米、高40米的輕水反應堆的圓形屋頂已經建好,渦輪機房建築的結構也已成型。
  • 朝鮮核技術是從哪裡來的?
    10月9日成功進行核試驗後,朝鮮發表聲明稱,「此次核試驗百分之百是本國智慧和技術的結晶」。但實際上,關於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通過黑市向朝鮮出售核技術的報導早已鋪天蓋地。  卡迪爾·汗的核「超市」  英國《獨立報》稱,朝鮮很早以前就決定開發核武器,把其作為一種針對敵國的安全政策。
  • 走進朝鮮,朝鮮民眾生活中的中國符號?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特別是中國製造,在全球流行,幾乎任何國家都能見到中國製造,這值得我們中華兒女驕傲。朝鮮和我們相鄰,到朝鮮旅行,我最深的感受是,朝鮮民眾日常生活中,中國符號無處不在。那麼,朝鮮民眾的生活中,能見到哪些中國符號呢?
  • 美朝最新動態:朝鮮不滿制裁已宣布最大鈾精礦設施繼續作業 黃金...
    美朝現如今陷入分歧,川普和金正恩6月舉行歷史性峰會,雙方保證致力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距今已將近5個月之久,但並無實際進展。朝鮮加大對美國牽頭制裁的抨擊,威脅如果不取消制裁措施,將恢復其核計劃。從38 North看到的衛星圖像顯示,朝鮮已宣布的最大鈾精礦設施之一正在繼續進行鈾礦開採和碾磨作業。地緣政治危機升溫,避險情緒利好黃金。
  • 朝鮮展示大規模鈾濃縮設施 離心機令美震驚(圖)-搜狐新聞
    現在,美國和其他國家試圖加強對朝鮮的制裁,此時披露反應堆的消息可以逼迫各國重新開始「棄核換援助」對話。  韓國的朝鮮問題專家楊武仁認為,朝鮮此時披露核設施的信息意在逼迫美國重新回到談判桌上。  赫克在報告中建議說:「處理朝核問題的惟一希望就是會談。」在其看來,軍事打擊「不太可能」,而更多的制裁「只能走向死胡同」。
  • 朝鮮勞動黨八大釋放多重信號
    這次為期8天的大會全面總結了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提出了新五年計劃發展目標以及一系列內政外交重要任務,被朝中社稱為是「爭取朝鮮式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政治事件」。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釋放出多方面重要信號。重振經濟自力更生這次大會的一個重點是提出新的五年計劃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