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2020-12-02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新華社記者

  8日,寒露。8天超長假期收官。

  寒露不寒——超6億人次出遊,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特殊之年,不尋常的假期。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超6億人次出遊的背後是14億人民共同抗疫的不懈努力

  一起回武漢感受「英雄城市」,到東北糧倉感受豐收喜悅,行進大西南穿行在崇山峻岭間,翻越「世界屋脊」賞無限風光……這個假期,很多人跟隨「坐著高鐵看中國」的腳步,行在畫卷中,品大美中國。

  國慶中秋,雙節重合,舉國同慶。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今年的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

  一列復興號高鐵列車從京張高鐵駛過居庸關長城(10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紅旗飄揚,歌聲嘹亮。武漢、南京、長沙……人們通過一場場「快閃」活動為新中國71歲華誕慶生;

  夜色為幕,光束作筆。國慶中秋當晚,全國各大城市聯動上演燈光秀,「山河無恙」「致敬祖國」等字幕,讓人熱淚盈眶。

  這個假期,飛機、高鐵、高速公路上奔走的人們,很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家。

  在嶽陽東開往廣州南的G6131次「復興號」高鐵列車上,乘務員在「喜迎國慶濃情中秋」活動中為旅客表演舞蹈(10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到家嘍,太幸福!」在北京工作的申女士時隔一年多重回湖北襄陽老家,朋友圈裡簡短幾個字配上幾張家常菜圖片,洋溢滿滿的幸福感。

  有此同感的人不在少數。年初疫情來襲,許多人因出行受限中斷了回家或出遊計劃;許多人則臨危受命,顧不上吃口年夜飯便踏上抗疫之路……不少人感慨,今年國慶,有遲來的春節味道。

  隨著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並率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經濟逐月復甦,消費日漸回暖,重新流動起來的中國又現生機活力。

  遊客在杭州西湖長橋景區遊覽(10月1日攝)。 新華社發(江漢攝)

  10月1日當天,廣州南站發送客流43.7萬人次,創下該站開通10年來最高紀錄。假期前6天,廣東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個景區累計接待遊客數破千萬人次,達到1108.6萬人次;上海市主要景區(點)已接待遊客超過65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提升。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日均發送旅客6211.5萬人次,預計道路發送旅客3.79億人次。

  江西婺源篁嶺景區志願者在解答遊客諮詢,引導遊客文明旅遊(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迪 攝

  流動中國裡,從高寒之地到熱帶島嶼,從西北風區到崇山峻岭,領略沿途醉美風光,坐看秋收美麗景象,吃廣州茶、嘗北京鴨,人們盡情享受著「雙節」的喜悅。

  「無論是機場還是高鐵站,人流量雖然大,但大家都戴著口罩,排隊依次通行。」國慶期間,從江西南昌乘坐飛機和高鐵到廣東遊玩的李女士說,她和女兒的整個旅行非常順利。

  數億人次的出行背後,是14億人民共同抗疫的不懈努力。

  人們在上海外灘觀賞燈光秀(10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

  「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文章如此點評中國黃金周。

  人流湧動、消費回暖凸顯中國發展潛力和信心

  青石板路、古樸民居,在廣西南寧市江南區揚美古鎮,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築引來八方遊客,除了土特產、手工藝品等,甜品冷飲也格外受遊客喜愛。

  人們在滬寧高速公路蘇州段的陽澄湖服務區休閒(10月8日攝)。陽澄湖服務區於2019年5月完成升級改造,通過大型水景等元素還原「詩畫江南」意境,成為當地的「新景點」。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國慶假期,揚美古鎮遊人如織,冷飲店生意跟著「熱」起來。在當地村民杜邦泉的甜品店裡,顧客絡繹不絕。他笑著告訴記者,顧客多的時候店裡近30個座位都不夠坐,假期生意比平時好很多,預計收入超過1萬元。

  從江西宜春來北京旅遊的杜先生一家,在「老字號」餐廳「同和居」門口排隊等位,他感慨:「沒想到『老字號』生意這麼火爆。」

  這是滬寧高速公路蘇州段陽澄湖服務區(10月8日攝,無人機全景拼接照片)。陽澄湖服務區於2019年5月完成升級改造,通過大型水景等元素還原「詩畫江南」意境,成為當地的「新景點」。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我們每天的烤饅頭、銀絲卷、燴烏魚蛋等招牌菜品要賣出去上百份。」北京同和居月壇店餐飲部經理武根深說,國慶假期該店收入同比增長近20%,是疫情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這是好的勢頭,相信會越來越好」。

  冷飲店的「熱」數據,老字號的「新」活力,都是這個假期消費旺、經濟暖的註腳。

  浙江發布價值5億元的旅遊消費券,精選500多個優質景區和700餘家優質酒店民宿產品,助推旅遊業復甦;江西各地推出1500餘場次各類消費促進活動,涉及旅遊、零售、餐飲、汽車、電商等領域,參與商家超過1萬家;全國各地企業紛紛推出節慶消費券、中秋美食券、5G消費券等……

  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舉辦的國慶專題活動上,嘉賓與國旗合影(10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把疫情損失補回來,從政府到企業,都在搶抓黃金周契機提振消費。

  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也在集中釋放。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看電影、逛展覽、觀演出、去健身等成為居民休閒度假的熱門選擇。黃金周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

  遊客在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粵菜師傅項目技能交流展示區」體驗做月餅(10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黃金周是觀察中國經濟復甦成色的一扇窗。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認為,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復甦的中國經濟,給世界注入信心。

  青年創客在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青年宮參加文創集市活動(10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世界銀行最近發布的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的預測上調1個百分點。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近期也發布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3%,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正增長。貿發會議官員表示,中國有很大政策空間來實現本國經濟強勁復甦,並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機遇。

  活力中國展現中國人新的精神面貌

  《中國用沒有新冠病毒和6億人次出遊來慶祝國慶節》——西班牙《世界報》網站以此為題報導說,與其他受疫情衝擊的大國相比,中國顯示出明顯的復甦趨勢。

  經過疫情大考,中國人民展現出更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中國也向世界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新氣象。

  消費者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選購商品(10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新模式釋放新活力——

  上看建築立面的裸眼3D屏、騎樓光影舞臺劇,下俯被玻璃罩保護展示的千年古道;快閃店、外擺店、網紅店等新零售模式頻現……歷時兩年改造的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以全新面貌迎接「十一」黃金周,首日便吸引遊客40多萬人次。

  商業老街煥發新活力,傳統商業模式也在突圍。

  商務部數據顯示,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常活躍,黃金周前7天,海口、三亞、瓊海等4家免稅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免稅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

  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五郭店鄉東磁窯溝村農民在石榴園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石榴(10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新業態注入新動力——

  貴州利用直播平臺讓「黔貨出山」,新疆若羌縣果農通過直播帶貨,湖南麻陽邀請網紅主播帶貨當地特色農產品,VR遊戲、漢服體驗等新型消費訂單量快速增長……

  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網上訂餐、定製旅遊等新型消費在黃金周期間不斷蓬勃壯大。

  車輛在S9902新元高速石家莊裕華路口通行(10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新方式引領新風尚——

  「真沒想到『光碟』還能打折!」遊客陳先生在浙江省建德市嚴州府餐館結帳時,出示了一個二維碼後,餐費立即減免10%。

  國慶前夕,建德市向社會發放了兩輪「光碟消費券」共計25170張。「『光碟消費券』推出後,我們每天的剩菜剩飯量減少了80%。」嚴州府餐館負責人介紹。

  黃金周期間,各地推動按需點菜、「光碟行動」「剩菜打包」等節儉用餐方式,引領假日消費新風尚。

  金秋時節,到鄉村去,也成為假日消費的新潮流。

  這是10月5日在位於重慶來福士的一家老火鍋餐廳拍攝的「光碟行動」宣傳標語。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這個假期,對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村民張喜鑄來說,是既忙碌又高興。絡繹不絕的遊客不僅讓村裡熱鬧起來,也讓村民們忙著接待。

  五鳳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村。近幾年,五鳳村依靠紅色旅遊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成立了合作社。張喜鑄說,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有了固定收入,自家院落也改造成了民宿,去年他和老伴收入近4萬元。「現在這日子啊,一天比一天好!」(記者陳煒偉、周科、黃筱、程迪、關桂峰)

相關焦點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電影院、旅遊景點、車站和機場人頭攢動;聚餐、觀展、健身、聽音樂熱情高漲……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8天的「超長黃金周」,中國人過出了年味兒。
  • 消費"井噴"折射經濟回暖加速——透視十一黃金周
    在8天長假裡,無論是大型商場火暴的購物場面,還是政府部門喜人的統計數字,都讓人切實感受到中國經濟回暖的溫度。    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表示,十一長假是今年最大的消費亮點,在拉動內需方面有標誌性意義,對助推宏觀經濟回暖也將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新華社記者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擴容:老行當推新,挖掘消費潛力對遼寧省盤錦市25歲的回鄉創業青年陳家寶來說,眼下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今年稻田蟹上市以來的銷量,尤其是郵寄量較往年大幅增長。
  • 十一黃金周:旅客急,航空公司更急
    你快回來,把我的旅客帶回來明天就是十一黃金周假期的最後一天了。搭乘航班在外地遊玩的旅客有的匆匆忙忙趕最後的景點,有的急吼吼收拾歸程的行李,還有的在忐忑"隨心飛"的訂座最終不會被拉下來吧。
  • 十一黃金周迎出行高峰 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創歷史新高
    本報記者 李喬宇十一假期臨近,在北京工作的小林正在為返鄉行程做準備。她驚訝地發現,疫情期間紛紛降價的機票在十一期間已出現回漲。來自去哪兒網的數據亦證實,部分10月1日出行的熱門航線僅剩全價經濟艙機票。「由於今年中秋、國慶重合,加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預計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同比增長10%,將創下十一黃金周設立以來新高」。
  • 數據的真實與溫度,從百度地圖看十一黃金周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AI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魏曉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正是一場旅遊消費的出行盛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精準數據亦多次成為權威機構分析本次黃金周出行全貌的重要參考。就在10月8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關於十一黃金周出行信息的報導中,便直接引用了百度地圖的數據內容作為依據,以詮釋十一長假期間人們的出行偏好。
  • 十一假期迎秋遊熱潮 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文旅市場強勢復甦
    十一黃金周,螢火蟲水洞 地下大峽谷旅遊區文旅市場強勢復甦,井然有序,實現了「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目標,給廣大遊客創造了一個安全、舒適、和諧的旅遊環境。
  • 中國航空旅行復甦 彰顯龐大國內市場的力量
    >最近一個季度繼續蒙受虧損,但由於龐大國內市場的需求,這三大航空公司的財務報表或許會顯示航空旅行已顯露出復甦的萌芽。旅行分析公司ForwardKeys預計,中國的航空旅行到9月就會完全恢復。該公司表示,8月第二周的訂票情況達到2019年98%的水平,而中國的航空市場已於2月見底,此後一直在緩慢攀升。作為首個受到今年1月在武漢爆發的Covid-19疫情衝擊的國家,中國正在擺脫危機,是今年唯一有望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黃金周消費含金量高成色足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從各部門以及各地反饋情況來看,今年黃金周期間,國內旅遊人數、高速公路網車流量、鐵路發送旅客人次與平日相比都有大幅增加。此前,服務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較大、持續時間較長,長假期間消費反彈有利於彌補服務業損失、促進經濟更平衡發展,交通、旅遊、餐飲等行業因假日消費得到較好補償。此外,假日經濟帶動服務業復甦也將改善就業,並通過關聯效應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國慶假期。
  • 十一黃金周 金烏賊金秋"出沒"青島海底世界
    >金烏賊金秋"出沒"青島海底世界    大眾網青島9月29日訊  為迎接十一黃金周據悉,青島海底世界自己繁殖了幾百隻小金烏賊,十一黃金周前將展出30隻。   圖文參考資料:   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Hoyle)屬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鞘亞綱(Coleoidea),烏賊目(Sepioidea),烏賊科(Sepiidae),烏賊屬(Sepia)。
  • 「十一」黃金周鳳凰山「紅葉谷」再次迎來旅遊小高峰
    「十一」黃金周,黑龍江鳳凰山景區再次迎來旅遊小高峰,「紅葉谷」以最美的五花山色迎接八方來客。 「十一」黃金周,天氣晴好,來鳳凰山景區「紅葉谷」賞五花山色的遊客絡繹不絕,五花山的美在各種鏡頭下盡情地綻放。
  • 機場人頭攢動:十一運輸遊客達1500萬人次,國外航空業羨了
    十一黃金周已經來臨,機場幾乎是人頭攢動,恨不得24小時連班運營不帶停歇的!這對於各方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旅客乘坐飛機可以直接抵達心儀已久的目的地,而對於航班公司而言:這久違的旅客狂潮,能夠讓他們暫時收回一點利潤。
  • Skyscanner:2018年國慶黃金周出境自由行大數據
    在這個十一黃金周中,大批中國遊客飛赴境外,悠享假期。結合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出行預訂情況及用戶出行動態,Skyscanner天巡聯合攜程、飛常準發布了《2018十一黃金周出境自由行大數據報告》。該數據報告基於Skyscanner天巡的國際機票預訂數據、攜程對於國內用戶行為的洞察以及飛常準的全球航班數據,從中國遊客出行情況、出境飛行體驗報告、黃金周出境遊客畫像三個維度全方面解讀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遊客的出境旅行消費行為。《報告》顯示,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東京位居最熱門城市第一位;女性遊客佔比60%,成為出行主力;9成遊客選擇從一線與新一線城市出發飛赴境外城市。
  • 十一火車票今起開搶 這個十一假期,你打算去哪裡?
    原標題:十一火車票今起開搶,今年的十一車票好搶嗎?【十一火車票今起開搶】30天後,十一假期將開啟,今日起,十一黃金周的火車票將正式開搶。長假將至,今年的十一車票好搶嗎?疫情之下,外出探親、旅遊又要注意些啥?
  • 「全球」黃金周:中國人的「遠方」有多遠?
    但數據顯示,中國人「黃金周」期間到達全球近100個國家、1000多個目的地城市,出入境同比增長近一成。出境旅遊需求旺盛,中國十一長假儼然已成全球黃金周。10月9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發布消息,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全國邊檢機關共查驗出入境人員1357.8萬人次,同比增長9%。其中,入境663.8萬人次,同比增長9.8%;出境694萬人次,同比增長8.2%。
  • 首都航空國慶黃金周保障航班2278班次 同比提升10%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20年國慶黃金周,海航集團旗下首都航空8天累計執行航班2278班次,飛行、乘務、安保、運控、工程、地服等崗位員工舍小家,為大家,堅守一線,共計保障356686名旅客安全出遊,闔家團聚,航班執行量與旅客運輸量與去年同比呈正向增長。
  • 黃金周民航出行將創歷史新高
    驅動中國2020年9月15日消息,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我國的民航出行或創新高。據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十一假期國內機票預訂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表示,照此恢復態勢,按照目前國內民航恢復形勢來看,今年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同比去年增長10%左右。預計國內民航運送旅客將超過1500萬人次,創下十一黃金周設立以來新高。
  • 數說十年春運揭開六大趨勢:黃金周單日出行密度已超春運
    [專家看趨勢]長期看未來或不再有大規模「春運潮」截至2015年末,我國勞動力年齡人口比上年末減少487萬人,這是中國勞動力人口連續第4年絕對量下降。勞動力人口下降直接導致外出務工人員減少,區域發展日趨均衡也會影響人口流動,未來春運客流規模或逐步縮小。
  •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王桂霞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等機構發布《2020年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交通持續復甦,近七成的城市擁堵已經基本恢復,達到去年同期
  • 百度地圖大數據看十一:各地商圈出現「紅色擁堵」,遊樂場迎來...
    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第一個黃金周,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令廣大民眾出遊情緒高漲,旅遊、探親出行等客流持續走高,交通、旅遊、餐飲等行業迎來全線復甦。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節假日出行儀錶盤等平臺緊密跟蹤假期人口流向,從人口遷徙、交通擁堵、景區人流量等角度全面展示十一黃金周公眾出行特徵。據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全國高速平均擁堵裡程較歷史同期上升75.8%,景區、遊樂場人流翻倍增長、全國總體遷徙規模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