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

2020-12-06 環京津網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

王桂霞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等機構發布《2020年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交通持續復甦,近七成的城市擁堵已經基本恢復,達到去年同期90%以上的狀態,一季度西安道路狀況恢復速度居全國首位。

我國已進入汽車社會,近年來各地城市交通擁堵非常嚴重,市民往往被堵得心焦氣躁,平日裡諸多抱怨。而在疫情期間,受到全民居家抗疫影響,各地城市街道空蕩蕩,顯得一片沉寂,反倒令宅居過久的市民心生感慨,不由懷念起車水馬龍的庸常日子,甚至嘆謂「原來堵車也是一種幸福!」如今,隨著各地疫情形勢好轉,步入復工復產階段後,久違的堵車現象也隨之重現,不免令人又驚又喜。

現代都市出行,主要依賴於機動車輛,交通擁堵雖然給市民增加很多麻煩,但也說明城市交通異常繁忙,人流、物流來往交流非常頻繁,乃是城市經濟社會繁榮的一個縮影。疫情令社會陷入停滯狀態,各行各業被按下「暫停鍵」,城市交通亦變得異常冷清,甚或令人不堪忍受,昔日的擁堵,反而愈發顯得珍貴了。

於是,很多城市在恢復交通後,一些市民激動地在街道上飛馳,高呼「我的城市醒來了」,這是發自肺腑的真切情感,是對疫後生活重建的渴望。從數據來看,全國城市交通恢復擁堵的速度很快,表明城市恢復了人間的煙火氣息,各地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的措施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經濟社會將快速而穩健地恢復正常化。

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從很多細微的地方都能反映出來。城市交通擁堵指數只是衡量經濟復甦的一個指標,類似的數據指標還有一些,可以與之對照,作為評估經濟復甦狀況的參考因子。比如,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493億千瓦時,環比提高3.6個百分點。交通運輸科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中國運輸生產指數為121.2點,比2月向上反彈12.6個百分點。挖掘機指數的回升則更為強勁,中金挖機利用指數顯示,3月中金挖機利用指數同比上升13.7%。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的「夜間燈光指數」顯示,4月初夜間燈光亮度比2月初提高近200%。

由此可見,包括城市交通擁堵指數、用電量等經濟先行指標均呈現「U」形反轉,呈現由高到低、再逐漸升高的趨勢,4月份以來延續回升態勢,與復工復產進程高度吻合,顯示我國經濟正在加速恢復。這些先行指標有的緊貼民生,民眾感受較為直接,也有的屬於行業指標,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而不管哪一種,都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現實投射,最終均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未來生活。

從這些先行指標也可看出,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影響只是暫時的,在步入復工復產階段後,經濟得以快速復甦,彰顯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抗壓能力。由此也給民眾樹立了信心,不要被疫情所帶來的困難壓垮,應對未來經濟抱有信心,全身心投入到復工復產之中,最終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難,贏得抗疫勝利和更長遠的發展。

漫畫/陳彬

【編輯:張一凡】

相關焦點

  • 百度地圖大數據解讀Q3城市交通:七夕成最堵周二,廈門當日擁堵指數...
    近日,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共同編寫並發布《2020年第3季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大數據客觀反映全國百城交通擁堵狀況,並針對周末交通、七夕交通、特大城市交通及通勤特徵等進行針對性解讀。《報告》顯示,全國100座主要城市中,超半數的通勤擁堵指數較第2季度出現上漲,城市交通較疫情期間進一步復甦。
  • 蘭州:恢復尾號限行一周 早晚高峰期擁堵指數下降
    原標題:恢復尾號限行一周 市區通行有新變化 早晚高峰期擁堵指數下降、堵點減少    從4月13日起,蘭州公安交警統籌兼顧疫情防控需要和復工復產復學交通保障,確保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恢復主城區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尾號限行,並做了重大調整優化。
  • 多項經濟指標數據回暖 夜間燈光透露經濟復甦跡象
    璀璨的夜間光亮背後,是每天數以萬計的勞動力陸續回到工作城市,是每天數以萬計的商鋪、餐館等場所有序恢復營業,也是宏觀經濟運行逐漸向正常水平回歸的重要信號。「珠三角、長三角與京津冀等城市群是我國經濟重要增長極,這些城市群夜間燈光逐步變亮,是經濟活躍度上升的重要標誌,表明疫情對經濟生活的影響正在逐步淡出,生產生活正在逐步恢復常態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說。
  • 百度地圖大數據看十一:各地商圈出現「紅色擁堵」,遊樂場迎來...
    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節假日出行儀錶盤等平臺緊密跟蹤假期人口流向,從人口遷徙、交通擁堵、景區人流量等角度全面展示十一黃金周公眾出行特徵。據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全國高速平均擁堵裡程較歷史同期上升75.8%,景區、遊樂場人流翻倍增長、全國總體遷徙規模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百度地圖2020Q1城市交通報告:全國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水平普遍下降
    在全國19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中,共有15個城市的2020年第1季度通勤高峰擁堵指數環比2018第四季度下降10%以上,其中,北京以-26.45%的降幅位列降幅榜第一,武漢、東莞、重慶、天津則以環比降幅高於20%的數據依次位列第二至第五。
  • 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三大指數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
    「11月份,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表明製造業全面恢復態勢更為明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從9月份至11月份走勢看,製造業PMI指數平穩提高,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的特點。產需兩端協同發力,是11月製造業PMI的主要特點之一。
  • 三大指數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分別高於上月0.7
  • 三大指數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 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11月份,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表明製造業全面恢復態勢更為明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從9月份至11月份走勢看,製造業PMI指數平穩提高,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的特點。產需兩端協同發力,是11月製造業PMI的主要特點之一。
  • 第一財經中國高頻經濟活動指數:創一年新高 比一個月前上升0.22
    2021年1月5日第一財經中國高頻經濟活動指數(YHEI)為1.19,較一周前上升0.14,相比一個月前上升0.22。指數創下2020年1月6日以來新高,並且自12月22日起連續15日大於1。  2020年一季度疫情暴發,隨後YHEI穩步回升,截至12月底經濟活動已基本回到正常水平。
  • 全國夜間消費規模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四季度為...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夜間消費已經成為各地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今年,受疫情影響,夜間消費一度明顯回落,隨著疫情防控成效顯現,消費信心提升,夜間消費又迅速回升。中國銀聯下屬的銀聯商務昨天(23日)發布的消費數據顯示,我國夜間消費規模已經恢復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 百度地圖發布2020Q3中國城市交通報告,揭示百城交通「滿血復活」
    近日,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共同編寫並發布《2020年第3季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大數據客觀反映全國百城交通擁堵狀況,並針對周末交通、七夕交通、特大城市交通及通勤特徵等進行針對性解讀。《報告》顯示,全國100座主要城市中,超半數的通勤擁堵指數較第2季度出現上漲,城市交通較疫情期間進一步復甦。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新華社記者  8日,寒露。8天超長假期收官。  隨著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並率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經濟逐月復甦,消費日漸回暖,重新流動起來的中國又現生機活力。
  • 百度地圖行業內首家採用「城市交通擁堵六維特徵畫像」:「堵城」堵...
    哈爾濱重回擁堵榜首 「城市交通擁堵六維特徵畫像」刻畫城市擁堵特點《報告》分析顯示,哈爾濱在 2018 年第 4 季度力壓「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重回「全國百城擁堵榜」首位,而北京和重慶則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哈爾濱通勤高峰擁堵指數環比第 3 季度上漲3.28%,達到1.975。
  • 北京6次單雙號限行:道路擁堵指數降一半 汙染物濃度比值降兩成
    原標題:單雙號限行助路暢天藍   本報記者 劉冕   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大會議室裡,一整面牆壁上貼著從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本市每天晚高峰交通擁堵分布圖,除了交通指數,還分別用深綠、淺綠、黃、橙、紅五色,依次標註暢通、基本暢通、輕度擁堵、中度擁堵和嚴重擁堵。
  • 滴滴出行朱景士:共享經濟和大數據,是解決城市擁堵的最好辦法
    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城市擁堵,是每個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在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看來,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只有用共享經濟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城市出行的難題,具體內容如下。共享經濟和大數據是解決城市擁堵的最好方案回到共享經濟出行的問題。交通今天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大城市最大的問題。
  • 中信證券點評經濟數據:產投恢復 基本面復甦斜率平穩
    來源:新浪財經文:中信證券固收 【中信證券固收研究——2020年1-4月經濟數據點評】產投恢復,基本面復甦斜率平穩1、工業增加值超預期:回補+回暖隨著疫情消退和復商復市程度發熱提高,更多城市將逐步放鬆消費場所限制和大力度促消費政策出臺落實,社會消費將逐步回暖;但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居民收入降低都將限制全年消費的增長,而疫情的反覆也可能限制消費復甦的強度。
  • 經濟指數再次好於預期意味著什麼?
    周末10月製造業指數公布了。其中PMI指數51.4,較上個月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但好於市場預期;製造業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域,顯示國內經濟延續復甦擴張態勢。主要得益於國內生產生活恢復繼續加快,一系列託底內需、穩外貿政策效果釋放,以及海外需求回暖帶動。需求持續復甦,企業信心不斷增強。
  • 高德地圖發布二季度城市交通報告:蘭州步行出行意願指數排名第一
    蘭州「步行出行意願指數」排名第一城市道路交通方面,在2019年二季度監測的50個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數排名來看,廣州交通健康指數最低,為51.83%,位居二季度城市交通亞健康榜單之首。從路網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來看,本季重慶指數最高,排名十大堵城之首。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
    大部分國際機構與國際媒體也認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路透社11月30日評論說,隨著產需兩端的協同發力與進出口形勢的穩步向好,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分別創下逾3年和近8年半的高位,顯示中國國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經濟恢復態勢明確,有望在預期中穩定上行。美國摩根史坦利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認為,個人消費將取代出口和基礎設施投資,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催化劑,並預測中國GDP明年將增長9%。
  •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新華社紐約12月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衡量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分別攀升至3年和8年來最高水平,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中國有關機構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文章指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工業部門一直引領中國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