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朱景士:共享經濟和大數據,是解決城市擁堵的最好辦法

2020-12-07 中關村在線

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

城市擁堵,是每個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在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看來,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只有用共享經濟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城市出行的難題,具體內容如下。

「城市擁堵的矛盾主要來自於人民不停增長的消費水平,希望能夠更加舒適的生活這一需求和這個城市能夠容納汽車總量之間的矛盾。」12月12日上午,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在2015鈦媒體T-EDGE峰會上表示。

有數據顯示,中國1.5億臺的汽車,私人汽車擁有量1.2億輛左右,最多只能承載大概每天2.5億次的出行,而中國有8億城鎮人口,剩下的5、6億依靠公共運輸和計程車出行。和美國相比,因為人口和地域的限制,中國的汽車擁有量永遠到不了美國46.5%的水平,那麼如何才能達到不買車、不擁有車卻可以更舒適的出行呢?朱景士給出的答案是「共享經濟」。

朱景士認為,不僅是共享出行,大數據在城市出行中也至關重要,只有利用出行平臺的模式加大數據調度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在他的觀點中,司機和用戶是一個相互關聯的變量:

一個有大量的司機,一個是有大量的用戶,密度高,當用戶提出需求的時候,發現他身邊兩三分鐘就有一個司機,這個司機接用戶的時候,他空駛率就低,他單位小時的成本會低,因為司機收入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我們對用戶的收費下降了,更多的用戶會到這個平臺上來。

此外,朱景士還對創業者們表示,中國創業環境非常的殘酷,這個創業環境是殘酷的,如果你發現你的行業裡面沒有劇烈的競爭,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大家還沒看懂,第二、看懂之後發現掙不到什麼錢,一旦大家看懂了而且有前景一定是非常劇烈的競爭,無論是資本上還是布局上都不能有短板。

以下為朱景士在2015鈦媒體T-EDGE峰會上的演講全文,經鈦媒體編輯:

現在確實關於滴滴的話題比較多,我最近也接受比較多的媒體的訪問,無論是內媒包括外媒,包括老外問了很多問題,關於滴滴的問題無非都集中在幾點,一個是資本說上一輪融資怎麼樣,現在還有多少現金,什麼時候IPO,還有關於競爭,說打架打得怎麼樣了,另外就是關於政策風向怎麼樣,還有就是關於投資布局說投了這個公司是為了什麼,海外這樣的布局是為了什麼。

中國創業環境非常的殘酷,這個創業環境是殘酷的,如果你發現你的行業裡面沒有劇烈的競爭,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大家還沒看懂,第二、看懂之後發現掙不到什麼錢,一旦大家看懂了而且有前景一定是非常劇烈的競爭,無論是資本上還是布局上都不能有短板。

共享經濟和大數據是解決城市擁堵的最好方案

回到共享經濟出行的問題。交通今天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大城市最大的問題。幾個數字,北京在高峰期的時候,汽車的行使平均速度只有12公裡,顯著慢過於自行車,比很多跑步的都慢,因為交通擁堵出現的經濟損失也是百億級別人民幣的,空氣汙染就不說了,北京可能有一半的天氣是汙染的,私家車,大量的私家車其實是最最使用效率最低的資源,每天在停車場裡面停十幾個小時,馬路上開幾個小時,一個私家車裡面只有一個乘客或者一個司機,這是多麼大的能源的浪費,這個問題需要被解決,在我們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共享經濟和大數據,兩者結合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認為全世界一定會誕生共享經濟出行的公司,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對比,中美兩個國家的對比,一個是人口總量,中國的城鎮人口現在已經接近8億了,還會以每年上千萬甚至上億的速度增長,過幾年中國的城鎮人口一定會突破十億,另外一個點重要的是,中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一般只有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才迫切的需要共享經濟,美國的洛杉磯,地廣人稀,住戶沒多少,不需要共享,買車也方便,停車也方便,開車也方便,只有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才需要共享經濟解決這個矛盾,中國大城市超過200萬人口的有44個,美國只有4個。因為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必須需要共享經濟共享出行來解決不可緩解的矛盾。

出行矛盾源自增長的消費水平和有限的城市容量

今天的矛盾主要來自於我們的人民不停增長的消費水平和希望能夠更加舒適的生活這一需求和這個城市能夠容納汽車總量之間的矛盾,中國1.5億臺的汽車,私人擁有的汽車可能也就是1.2億輛左右,最多只能承載大概每天2.5億次的出行。中國有8億城鎮人口,剩下5—6億人是怎麼出行的,8億人口每天大部分都要出門,出行的次數達到十幾億次,汽車只能承載兩點幾億次,剩下怎麼出門,絕大部分,一大半還是兩輪車,自行車,電動車,大城市以外很多的摩託車,公交承載了一大批用戶的出行,地鐵一小部分,三千萬,計程車這個行業只能承載每天三千萬人次的出行。

北京平均人口大概三千萬,私家車500萬臺,計程車66000臺,車和人的比大概是1:6,如果你看一個美國的平均數,美國這個地方每千人口是465臺汽車,這個車的滲透率是46.5%,中國平均汽車滲透率只有9.5%,北京這樣的城市已經算很發達了,也就只有15—18%。北京是中國的縮影,北京的平均消費水平肯定跟美國的平均消費水平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我們的汽車擁有量永遠到不了46.5%,會永遠定格在18%這個數字上面。

因為這個城市不可能再容納更多汽車,甚至還要減,是要限行,一半的汽車不能上馬路,是要每天有限行,甚至要減汽車,所以剩下來所有的溢出的需求,從15%到我們所謂美國夢,到50%之間的區間是不可能通過增加汽車保有量來滿足的,唯一解決他的方法就是共享經濟。就是讓北京有限的500萬臺車每天承載更多的人,讓北京有限的各種交通工具每天為更多的人不買車不擁有車的情況下更舒適的出行,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希望解決的問題。

滴滴如何用大數據解決出行矛盾

要解決矛盾,除了共享經濟這個模式是不夠的,大數據是非常重要的,你不但需要讓大家共享,還需要有效的調度運力和需求,滴滴今天因為我們的體量是全球最大的,我們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在最高峰的時候一天也就完成200萬個訂單,確實感謝我們城市的高密度,高人口和巨量的用戶,使得我們一路過來儲備了最多的大數據,這個數據也是給我們提供寶貴的資源,使得我們在調度上效率能夠更高,細節我就不講了。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真正的通過一系列的產品去解決8億人口的出行問題,我們像專車,快車這樣的產品最終解決不了8億人口的問題,他相對於很多人的消費能力他還是貴的,專車,快車,順風車每單的成本25—30塊錢左右,很多人還承受不起25—30塊錢的出行成本,我們推出更加廉價的順風車更加廉價的巴士,希望把剩下來的一次出行的人服務提供了。

我們短期的目標三年我們每年服務3000萬,完成超過6000萬一天的訂單,我們有一千萬的司機和車主,無論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你需要出行的話,我們希望這個交通工具能夠在三分鐘內到你的面前,這就是我們希望做到的網絡。

共享出行為何只有平臺方式可以解決

最後我花一點時間講為什麼在共享出行領域一個平臺是最重要的,而且最終最大的平臺他能夠提供最好的服務,因為這個平臺是基於共享經濟的,一個有大量的司機一個是有大量的用戶,密度高,當用戶提出需求的時候,發現他身邊兩三分鐘就有一個司機,這個司機接用戶的時候,他空駛率就低,他單位小時的成本會低,因為司機收入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我們對用戶的收費下降了,更多的用戶會到這個平臺上來,所以這是一個兩者需求供給都是變量,而且會互相促進往前不停演進的生態體系,所以只有一個大平臺,才能給司機提供最高的收入,最高的效率,給用戶提供最低的成本和最優質的服務。

同時我們這個平臺也不僅僅有一個產品,我們有專車快車,順風車,計程車,也有代駕,順風車的司機大部分是白領,很多時候也有代駕的需求,一個專車司機有時候是我們快車或者順風車甚至也是巴士的用戶。

在這個生態裡面,用戶和供給其實是一體的,因為這是共享經濟最最美妙的地方。它沒有所謂的絕對的供給,沒有所謂絕對的需求,他兩者之間是互通的,當我們把這個平臺打通之後,也能使這個平臺效率達到最高,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希望打造這麼一個生態體系,讓全中國8億的城鎮人口出行不再是個難點,不再是個痛苦,讓出行變得越來越美好,謝謝大家。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57/5574146.html report 6422 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城市擁堵,是每個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在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看來,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只有用共享經濟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城市出行的難題,具體內容如下。「城市擁堵的矛盾主要來自於人民不停增長的消費水平,...

相關焦點

  • 滴滴智慧信控系統嘗試 用大數據解決城市堵車難題
    滴滴智慧交通信控技術負責人鄭劍峰博士正在做主題演講。滴滴智慧信控系統實時交互大屏專題智慧交通為城市賦能10月22日,由人民網和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州高峰論壇在廣州市廣報中心舉行。
  • 滴滴科技開放日:如何利用出行交易中的大數據優化乘客體驗
    他提到,滴滴希望給城市規劃部門做一個模擬系統,比如規劃修地鐵、修公路時,可以先事先模擬,這樣的設備會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好。他也表示,滴滴現在正加大力度做拼車,他們希望把共享單位從汽車降為座位。他重點強調到,現在要想解決道路擁堵問題,沒有什麼比拼車更高效的方式。
  • 滴滴信控系統開放試用 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城市交通信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 7月30日,滴滴智慧交通正式推出滴滴信控系統基礎版,面向行業用戶開放試用,以鼓勵交通工程師等行業人員更好地發現、診斷城市交通問題,更廣泛地進行交通領域的研究,進一步為緩解城市擁堵貢獻「網際網路+」力量。
  • 汽車與共享出行的新物種滴滴D1到底「新」在何處?
    打開APP 汽車與共享出行的新物種滴滴D1到底「新」在何處?滴滴D1,正是這種網際網路思維以及趨勢下的產物。   11月16日,滴滴出行在北京重磅發布了首款網約車定製車型——滴滴D1。之所以說重磅,從滴滴的重視程度就可見一斑。為了保持神秘性,直到發布會之前一個月,D1才被公眾所知。D1的研發全程保密,甚至在運輸過程中,都採用了全封閉式運輸車。滴滴出行將D1定義為:汽車與共享出行行業中的新物種。 那麼滴滴D1,到底「新」在何處?
  • ...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共享出行|嘀嗒順風車|大眾出行|順風車...
    所有人都以為移動出行行業的硝煙在漸漸消散,但是在順風車這個賽道上總是在燃燒著無盡的戰火,近日,嘀嗒出行赴港上市的消息讓整個順風車行業的硝煙再次瀰漫起來,作為曾經的順風車龍頭企業,滴滴一直有傳出要上市的消息,但是嘀嗒出行卻領先所有平臺,率先赴港IPO,根據嘀嗒出行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此次赴港IPO有望成為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
  • 四年翻5倍,滴滴出行重回增長快車道
    經歷四年時間的市場沉澱,滴滴出行全球日訂單量翻了5倍。作者 丨 李民民滴滴出行官方宣布,8月25日七夕當天滴滴出行包括網約車、順風車、計程車、單車和代駕業務在內的全球日訂單量首次突破5000萬大關。數據調研公司Trustdata公布的2020年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報告中,1月份滴滴出行MAU(月活躍用戶)月環比為-11.04%,2月MAU月環比為-28.34%。從MAU月環比的持續負增長到訂單量實現5000萬的突破。這背後便是滴滴出行CEO程維口中所言及的"出行數據增長反映出消費恢復和經濟復甦。"
  • 滴滴遇挫,單車退燒,共享經濟背後的黑洞是什麼?
    從鄭州機場滴滴事件到樂清女孩遇害,讓如日中天的獨角獸滴滴顯得落寞了許多;而另一邊共享單車這個曾經的風口並沒有因為炎熱夏季的結束而迎來訂單量的再次攀升,而是隨著摩拜賣身,ofo同時也是深陷「命不久矣」的輿論的風波之中。可以說共享經濟的發源地在這個史上最熱的夏季飄起了陣陣寒風。
  • 出行大數據繪製的「城市星雲圖」是怎樣的?我們還總結出了5種城市...
    這種流動性是反映城市活躍程度和繁榮程度最直接表象。滴滴藉助出行大數據繪製的「城市星雲圖」解釋了任何交通的流動。此外,這種數據軌跡還能摸索城市「脈絡」,探究出 5 種城市結構分類。本文轉載自滴滴媒體研究院。相信很多人對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的全球夜間燈光地圖記憶猶新,它真正實現了從「上帝視角」觀察各地的人類活動和經濟動態。
  • 百度地圖大數據首度揭示霧霾和擁堵關係
    該報告在業內首次採用"城市交通擁堵六維特徵畫像",更加全面、客觀、科學地刻畫和解構了不同城市交通擁堵的特點,為擁堵治理和規劃決策提供有益參考。該報告聯合了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交通大數據研究中心、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深圳市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賽文交通網、特來電等權威機構共同撰寫,真實反映了我國城市交通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王桂霞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等機構發布《2020年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交通持續復甦,近七成的城市擁堵已經基本恢復,達到去年同期
  • 共享單車智慧調度 大數據運營破「潮汐」現象
    活動現場,通過實地演練,城管執法部門快速反應,針對共享單車早晚「潮汐」現象,聯合哈囉出行智慧運營管理,通過哈囉大腦大數據平臺科學調度、高效協同,有效解決重要堵點早晚高峰區域擁堵亂象,最大化滿足民眾高峰期交通出行需求。
  • 出行大數據描繪城市「星雲圖」 北京、上海、成都……是這樣的!
    出行大數據描繪城市「星雲圖」 北京、上海、成都……是這樣的!滴滴出行大數據對出行量和人口數量較多的一百座中國城市進行了分析,繪製出了百城「星雲圖」,在這些圖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你的城市長成什麼樣。
  • ofo發布奇點城市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 向全國200座城市開放數據
    全國各個城市街道上共享單車數量幾何?哪些地區急需調運車輛供用戶出行?哪些區域的車輛太多需要調走?針對這些城市管理部門關切的問題,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ofo小黃車今日正式發布奇點城市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
  • 高德地圖發布中國高速公路出行大數據報告:2017年假期高速擁堵裡程...
    9月5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和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權威發布了《2017上半年中國高速公路出行大數據報告》。該報告以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發布平臺、大數據開放平臺、阿里雲ODPS及相關數據挖掘支持為基礎,描述了2017年上半年全國30省(市、自治區)高速公路的運行態勢,揭秘了客、貨車的出行特徵,挖掘高速出行安全隱患,呈現高速出遊規律,以期助力公眾安全、便捷出行。
  • 汪峰攜手高德地圖發布演唱會綠色出行解決方案
    攜手高德地圖發布演唱會綠色出行解決方案,為9月即將拉開帷幕的巡演提供躲避擁堵、綠色出行的指引和參考。擔心錯過開場,汪峰提前倡導歌迷綠色出行因為無人可敵的造堵能力,汪峰獲封2017演唱會內地最「紅」明星。對此,汪峰曾在微博上幽默回應「不敢當」。潛心多月籌備,汪峰希望每一位歌迷都能親臨享受他的用心和誠意。但據高德《2017年內地歌手演唱會擁堵製造力大預測》數據,由於汪峰影響力使得鳥巢場館周圍原本1小時的路程需消耗歌迷2.4小時才能到達。
  • 萬字長文講述滴滴出行程維五年從80萬人民幣到估值500億美元+
    未來滴滴將繼續致力於智慧出行,將人、車、路聯合起來,以大數據解決一些潮汐車道的分流問題。重之修能、見招拆招:融資到G輪,燒錢也難燒提到滴滴,就不得不提到他們的燒錢模式。從程維12年創業,王剛作為天使投資人出資80萬人民幣,到2017年四月完成G輪融資55億美元。先後融資7輪,合計金額超過15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990億元。
  • 共享理念!來看看滴滴D1的答卷!
    這個理論在共享出行領域同樣適用。當滴滴的平臺上連接了超過三千一百萬臺車輛,分析的海量的出行場景和數據之後,他們發現很多問題需要通過交通工具側來解決才更為有效。 比如說乘客不好意思提要求,司機長時間開車容易疲勞,車門開合容易撞到路人等等。於是他們專門開發了一個新物種,一款專為共享出行而生的汽車,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 各大出行平臺重構自身生態閉環 出行服務數位化進程提速
    衣食住行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出行服務市場一直是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從早些年的滴滴、快的之爭,到後來的共享單車「彩虹大戰」,再到如今各大出行平臺紛紛開啟低價模式,出行服務的戰場從來不缺乏硝煙。今年疫情背景下,網際網路出行服務平臺不僅沒有放慢腳步,反而加快布局,進一步完善自身生態閉環。
  • 滴滴出行品牌正式進入香港,2018年有望實現三地漫遊
    同時,滴滴啟用基於大數據的司乘評價體系,有助於提升整體服務質素。滴滴亦表示,已經與內地、臺灣及南美超過500家計程車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期待有機會幫助香港的士公司改善信息管理,提升營運效率。 滴滴出行北亞地區總經理林勵表示:「香港是充滿活力的世界金融中心,亞太區域的交通輸杻,亦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市民與遊客多元化出行需求持續增長。未來我們將積極響應香港特區政府的創新戰略,攜手工商學各界夥伴,推動本地科創發展,服務社群,一同將香港建設為世界級的智慧城市。」
  • 共享出行未來發展趨勢:回歸理性,高效高質良性發展
    今年,我國政府收放有度,扶持共享出行行業發展的同時,各城市根據當地情況,不斷完善和規範相關政策,整治亂投亂停亂放,確保行業良性有序發展,共享出行主要細分領域形成,包含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且均從粗放式擴張逐漸形成精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