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
城市擁堵,是每個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在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看來,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只有用共享經濟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城市出行的難題,具體內容如下。
「城市擁堵的矛盾主要來自於人民不停增長的消費水平,希望能夠更加舒適的生活這一需求和這個城市能夠容納汽車總量之間的矛盾。」12月12日上午,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在2015鈦媒體T-EDGE峰會上表示。
有數據顯示,中國1.5億臺的汽車,私人汽車擁有量1.2億輛左右,最多只能承載大概每天2.5億次的出行,而中國有8億城鎮人口,剩下的5、6億依靠公共運輸和計程車出行。和美國相比,因為人口和地域的限制,中國的汽車擁有量永遠到不了美國46.5%的水平,那麼如何才能達到不買車、不擁有車卻可以更舒適的出行呢?朱景士給出的答案是「共享經濟」。
朱景士認為,不僅是共享出行,大數據在城市出行中也至關重要,只有利用出行平臺的模式加大數據調度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在他的觀點中,司機和用戶是一個相互關聯的變量:
一個有大量的司機,一個是有大量的用戶,密度高,當用戶提出需求的時候,發現他身邊兩三分鐘就有一個司機,這個司機接用戶的時候,他空駛率就低,他單位小時的成本會低,因為司機收入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我們對用戶的收費下降了,更多的用戶會到這個平臺上來。
此外,朱景士還對創業者們表示,中國創業環境非常的殘酷,這個創業環境是殘酷的,如果你發現你的行業裡面沒有劇烈的競爭,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大家還沒看懂,第二、看懂之後發現掙不到什麼錢,一旦大家看懂了而且有前景一定是非常劇烈的競爭,無論是資本上還是布局上都不能有短板。
以下為朱景士在2015鈦媒體T-EDGE峰會上的演講全文,經鈦媒體編輯:
現在確實關於滴滴的話題比較多,我最近也接受比較多的媒體的訪問,無論是內媒包括外媒,包括老外問了很多問題,關於滴滴的問題無非都集中在幾點,一個是資本說上一輪融資怎麼樣,現在還有多少現金,什麼時候IPO,還有關於競爭,說打架打得怎麼樣了,另外就是關於政策風向怎麼樣,還有就是關於投資布局說投了這個公司是為了什麼,海外這樣的布局是為了什麼。
中國創業環境非常的殘酷,這個創業環境是殘酷的,如果你發現你的行業裡面沒有劇烈的競爭,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大家還沒看懂,第二、看懂之後發現掙不到什麼錢,一旦大家看懂了而且有前景一定是非常劇烈的競爭,無論是資本上還是布局上都不能有短板。
共享經濟和大數據是解決城市擁堵的最好方案
回到共享經濟出行的問題。交通今天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大城市最大的問題。幾個數字,北京在高峰期的時候,汽車的行使平均速度只有12公裡,顯著慢過於自行車,比很多跑步的都慢,因為交通擁堵出現的經濟損失也是百億級別人民幣的,空氣汙染就不說了,北京可能有一半的天氣是汙染的,私家車,大量的私家車其實是最最使用效率最低的資源,每天在停車場裡面停十幾個小時,馬路上開幾個小時,一個私家車裡面只有一個乘客或者一個司機,這是多麼大的能源的浪費,這個問題需要被解決,在我們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共享經濟和大數據,兩者結合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認為全世界一定會誕生共享經濟出行的公司,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對比,中美兩個國家的對比,一個是人口總量,中國的城鎮人口現在已經接近8億了,還會以每年上千萬甚至上億的速度增長,過幾年中國的城鎮人口一定會突破十億,另外一個點重要的是,中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一般只有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才迫切的需要共享經濟,美國的洛杉磯,地廣人稀,住戶沒多少,不需要共享,買車也方便,停車也方便,開車也方便,只有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才需要共享經濟解決這個矛盾,中國大城市超過200萬人口的有44個,美國只有4個。因為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必須需要共享經濟共享出行來解決不可緩解的矛盾。
出行矛盾源自增長的消費水平和有限的城市容量
今天的矛盾主要來自於我們的人民不停增長的消費水平和希望能夠更加舒適的生活這一需求和這個城市能夠容納汽車總量之間的矛盾,中國1.5億臺的汽車,私人擁有的汽車可能也就是1.2億輛左右,最多只能承載大概每天2.5億次的出行。中國有8億城鎮人口,剩下5—6億人是怎麼出行的,8億人口每天大部分都要出門,出行的次數達到十幾億次,汽車只能承載兩點幾億次,剩下怎麼出門,絕大部分,一大半還是兩輪車,自行車,電動車,大城市以外很多的摩託車,公交承載了一大批用戶的出行,地鐵一小部分,三千萬,計程車這個行業只能承載每天三千萬人次的出行。
北京平均人口大概三千萬,私家車500萬臺,計程車66000臺,車和人的比大概是1:6,如果你看一個美國的平均數,美國這個地方每千人口是465臺汽車,這個車的滲透率是46.5%,中國平均汽車滲透率只有9.5%,北京這樣的城市已經算很發達了,也就只有15—18%。北京是中國的縮影,北京的平均消費水平肯定跟美國的平均消費水平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我們的汽車擁有量永遠到不了46.5%,會永遠定格在18%這個數字上面。
因為這個城市不可能再容納更多汽車,甚至還要減,是要限行,一半的汽車不能上馬路,是要每天有限行,甚至要減汽車,所以剩下來所有的溢出的需求,從15%到我們所謂美國夢,到50%之間的區間是不可能通過增加汽車保有量來滿足的,唯一解決他的方法就是共享經濟。就是讓北京有限的500萬臺車每天承載更多的人,讓北京有限的各種交通工具每天為更多的人不買車不擁有車的情況下更舒適的出行,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希望解決的問題。
滴滴如何用大數據解決出行矛盾
要解決矛盾,除了共享經濟這個模式是不夠的,大數據是非常重要的,你不但需要讓大家共享,還需要有效的調度運力和需求,滴滴今天因為我們的體量是全球最大的,我們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在最高峰的時候一天也就完成200萬個訂單,確實感謝我們城市的高密度,高人口和巨量的用戶,使得我們一路過來儲備了最多的大數據,這個數據也是給我們提供寶貴的資源,使得我們在調度上效率能夠更高,細節我就不講了。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真正的通過一系列的產品去解決8億人口的出行問題,我們像專車,快車這樣的產品最終解決不了8億人口的問題,他相對於很多人的消費能力他還是貴的,專車,快車,順風車每單的成本25—30塊錢左右,很多人還承受不起25—30塊錢的出行成本,我們推出更加廉價的順風車更加廉價的巴士,希望把剩下來的一次出行的人服務提供了。
我們短期的目標三年我們每年服務3000萬,完成超過6000萬一天的訂單,我們有一千萬的司機和車主,無論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你需要出行的話,我們希望這個交通工具能夠在三分鐘內到你的面前,這就是我們希望做到的網絡。
共享出行為何只有平臺方式可以解決
最後我花一點時間講為什麼在共享出行領域一個平臺是最重要的,而且最終最大的平臺他能夠提供最好的服務,因為這個平臺是基於共享經濟的,一個有大量的司機一個是有大量的用戶,密度高,當用戶提出需求的時候,發現他身邊兩三分鐘就有一個司機,這個司機接用戶的時候,他空駛率就低,他單位小時的成本會低,因為司機收入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我們對用戶的收費下降了,更多的用戶會到這個平臺上來,所以這是一個兩者需求供給都是變量,而且會互相促進往前不停演進的生態體系,所以只有一個大平臺,才能給司機提供最高的收入,最高的效率,給用戶提供最低的成本和最優質的服務。
同時我們這個平臺也不僅僅有一個產品,我們有專車快車,順風車,計程車,也有代駕,順風車的司機大部分是白領,很多時候也有代駕的需求,一個專車司機有時候是我們快車或者順風車甚至也是巴士的用戶。
在這個生態裡面,用戶和供給其實是一體的,因為這是共享經濟最最美妙的地方。它沒有所謂的絕對的供給,沒有所謂絕對的需求,他兩者之間是互通的,當我們把這個平臺打通之後,也能使這個平臺效率達到最高,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希望打造這麼一個生態體系,讓全中國8億的城鎮人口出行不再是個難點,不再是個痛苦,讓出行變得越來越美好,謝謝大家。
http://news.zol.com.cn/557/5574146.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57/5574146.html report 6422 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城市擁堵,是每個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在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看來,中國的大城市多,人口密度高,只有用共享經濟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城市出行的難題,具體內容如下。「城市擁堵的矛盾主要來自於人民不停增長的消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