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華爾街頂級謀士:物理系「學霸」也能玩金融

2020-12-05 第一財經

李斌

李斌,典型的時代「弄潮兒」。

1979年高考恢復第三年,15歲的他就考入中國科技大學;此後順風順水,一路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闖蕩華爾街,又趕上金融衍生品大潮,成為頂級研究人員;隨後的網際網路熱潮,他率領60餘位合伙人創立了網際網路金融集團。

「我是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的精彩。」如今坐在上海的辦公室裡,李斌滿臉笑容。因為現在,又有一場全新的浪潮正等待他去體驗——屬於中國的「對衝基金黃金十年」。

在中國,搞金融的人大都讀過《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馬爾基爾(B.G. Malkiel)的這本書在上世紀90年代初風靡一時。鬥轉星移,如今華爾街的英雄譜,早不限於土生土長的白人男性,中國人不斷在這個金融大舞臺自如漫步。

李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最擅長的,是為前方交易員提供武器——設計極其複雜的交易模型和風險管理模型。

年紀輕輕,李斌就從中國科技大學一路殺到紐約大學,拿下物理學博士學位。但他最初的「美國夢」,卻是上西點軍校,當將軍。

西點軍校沒有向他招手,另一個美國夢的製造地卻向他敞開懷抱。恰好趕上金融衍生品大潮,李斌披荊斬棘深入華爾街,成為一名頂級研究人員。

這之後,他帶著積澱多年的經驗和激情,於3年前回國。因為他想再趕一回潮,一波中國對衝基金黃金十年的潮。

從物理學博士,到華爾街謀士,最後自己創業。懷揣將軍夢的李斌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漫步華爾街」,一路並不輕鬆卻始終堅定。

天才少年 「誤闖」華爾街

「獲取物理學博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追求科學的漫漫徵途中,我經受了種種考驗,付出了很多。」李斌說,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一個不變的目標:成為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在人類智慧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從1979年十五歲半進入中國科技大學,一直到赴美留學,科學都是讓李斌魂牽夢縈的理想所在。

即便進入華爾街多年,他仍覺得,職業雖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科學家才是真正的「國王」。

「在愜意的傍晚,我們思考著宇宙和時空的奧妙,享受著一杯熱茶和一支雪茄的樂趣;我們想像著另外一個星球上的智慧生物會是什麼樣。」

現實是骨感的。沉浸在曼妙物理學理論中的李斌哪裡想到,這個重視基礎科學研究的國度,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物質世界。

上世紀90年代,已在美國結婚生子的李斌,每月拿著微薄的博士後津貼過活。生活的拮据讓他不得不做各種體力活補貼家用。

「我有時候會在大冷天開車去給人擦窗,車裡太冷只能披著被子。不過我擦窗很快,10分鐘就能賺10美元。」回憶往事,他露出了招牌式的溫暖笑容。

再加上世紀90年代物理學似乎走到了盡頭,剩下的課題不是成功機會渺茫就是枯燥乏味。李斌開始有了轉行的念頭。

「那時候的美國金融衍生工具層出不窮,而這個領域需要經過嚴格訓練的理工科背景科研人員,我的很多朋友都放棄了物理,先後進商學院獲取金融博士學位。有幾位到華爾街任職,年薪有十幾萬美元。」

在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下,1993年,李斌辭去了紐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正式下海。

第一家面試的公司是位於華爾街60號「陰沉、壓抑、不可一世」的JP摩根。在被6個面試官輪番狂轟濫炸了一個多小時後,李斌被告知回去耐心等待結果。7個月過去了,沒有任何消息。

1993年9月,另一家獵頭公司打電話告訴他,美林公司在招他這樣學歷背景的人做房屋抵押證券的研究。為了得到這份競爭激烈的工作,李斌立刻著手研究抵押證券相關材料。10天沒日沒夜的埋頭苦讀,他最終寫了一篇關於計算抵押金證券隱含期權的論文。

「我研究出了計算機模擬定價的模型,並用五種上市的抵押金證券作了例證。」努力沒白費,後來的上司羅傑對李斌說:「你正是我們要找的人!」

頂級謀士 半路成「將軍」

李斌清楚記得那是10月的一個星期五,羅傑正式通知他「下周可以入職」。開出的條件是65000美元基本年薪外加年度獎金。這是他博士後研究工作薪金的兩倍多。

就這樣,李斌給自己的學術生涯畫上了句號,開始了華爾街精英人士的別樣生活。

第一天去上班看到狹窄的華爾街上黑壓壓一片西裝,李斌卻感到精神為之一振,他想:「這就是世界金融的樞紐和心臟。」美林公司就在哈德遜河旁邊,擁有世界金融中心四幢大樓中的兩幢。

在美林,他一幹4年,幫助公司建立了「美林債券利率曲線模型」,全球國債二元風險分析、房屋抵押債權分析、全球債券自營交易統計套利等模型,後來皆成為在華爾街廣泛使用的數學模型和分析方法。自營交易模型每年為公司帶來的利潤十分可觀。

「我初入華爾街只是為了尋找一份工作。漸漸發現自己可以在金融界站穩腳跟並開闢一片廣闊天地」1997年,是李斌大豐收的一年。

他先後前往巴黎、法蘭克福、倫敦等多地推廣「二元風險控制模型」和「國際債券市場交易策略」。每到一地,都有近百名交易員和銷售員聆聽他的演講,這樣的支持與重視對分析師而言是極為罕見的。

「他們就像是美林公司前線作戰的勇士和將軍,而我就像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軍師。」

此時的李斌不再懷疑自己當初的抉擇,並逐漸成為一名金融界的頂尖研究人員,在三年內升任美林公司副總裁。

不過,李斌的志向遠不止於此,「沒有做過交易的金融人士就如同沒有開過槍的士兵」。

再加上自己與當時美林自營部負責人兼好友阿吉力斯研究出了系統性的在全球債券中進行套利的方法,且為公司賺到了實實在在的利潤。李斌在好友的鼓勵下,準備放棄研究職務去做一名交易員。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當時,正巧瑞士銀行在招北美證券部交易策略部主管,一個獵頭推薦他去應徵。四十多個競爭人選中,李斌走到了反覆面試的終點。

「在華爾街,除了證券公司總裁沒有比證券交易部主管更好的職位了。」李斌說,他獲得的是哈佛等名校畢業的金融人士垂涎三尺、為之付出多年也未必能得到的機會。雖然美林極力挽留,他也沒有放棄。

1997年7月,李斌正式到瑞士銀行報到。瑞士銀行在北美有幾千名僱員,李斌進入了僅有6人的決策層,開始體會指揮的愉悅。

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瑞士銀行和UBS銀行合併,「公司內部的變動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近一年所有人都不做事了。」但這個時候股市卻如日中天,道瓊指數突破萬點,李斌開始打算自己創業。

軍師創業 智慧出「賣點」

1998年年底,他辭去了瑞士銀行的高管職務,帶著遣散費和一位前上司在自家客廳醞釀起對衝基金來。

「雖然做了多年軍師,但畢竟沒有業績來說服投資者,因此籌款頗不容易。」

李斌和合伙人利用原來的關係找遍熟人,但只籌到1000萬美元。他算了一筆帳,如此規模,就算操作得好賺30%的利潤,作為基金管理人一年的收入,甚至連公司基本開銷都不夠。

眼看網絡熱持續不退,他索性轉向了網際網路。設想是:建立一個網上交易平臺,依靠他與合伙人多年來研發的交易模型為投資者提供操作建議。

1999年,李斌和科大同學驅車開遍了整個美國,短短幾個月,他們就為自己的新公司網羅了63位合伙人,大多是優秀的中國留學生。

這家名為西港金融集團的新公司,有個雄心勃勃的宏圖偉願: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服務中小投資者的金融網站,並為他們提供證券、外匯等全方位的金融交易服務,打造成可以與高盛匹敵的綜合金融集團,最終實現美國上市。

「當時真的就是想做一個全球最大的金融網站。」李斌回憶道。他任董事長,其他合伙人分別提供前中後臺各項專業支持。公司沒成立多久,就在日本、歐洲多個國家建立了金融平臺。

他的網站根據華爾街專業交易員使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為客戶提供購買方案。對於不願輕易入市的投資者,可以在網上模擬交易,檢驗自己的投資策略。李斌稱,他的網站的賣點是讓中小用戶也能享受華爾街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

為更好地完善網站功能提高人氣,科學家出身的李斌還獲得了四項發明專利。

在位於上海人民路淮海中華大廈的辦公室角落的一間交易室裡,李斌抑制不住自豪地指著那些固定在牆上金燦燦的專利證書,向記者解釋起它們的功用。這些新奇的應用包括根據股票走勢歷史預測未來走勢、自動股評以及展示交易量超過20萬元的大戶動向等等。

除此之外,李斌還希望能夠在網上為客戶提供證券經紀服務,為了拿到券商業務牌照,李斌重新考取交易牌照,對此,他們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

「我們是留學生中唯一申請到美國券商牌照的人。」他說。

不過由於牌照申請時間過長,雖然李斌和夥伴們介入線上金融服務時,行業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但公司具備券商資質之後,競爭已經十分激烈。與能夠提供更好客服服務、運營成本更低的本土券商相比,西港集團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境地。

再加上申請好牌照沒幾個月就發生了9·11事件,美國證券市場也一下子走入了谷底。300多家網上交易公司同分一小杯羹,西港集團陷入了窘境。

「現在看來,證券交易還是屬於傳統行業,不藉助大型集團,靠自己單打獨鬥難度太大了。」李斌感嘆道。不過,西港集團旗下個別網站在區域市場還是有所斬獲。

西港在中國香港的金融網站是和李嘉誠旗下TOM集團合資成立的。這家為人所熟知的,由李斌親自註冊的阿斯達克財經網日後在香港金融網站市場佔有率超過70%。

「我們當時在加州親自和TOM集團周凱旋女士進行的合作談判,之後我們的兩名合伙人派往了香港。」這家企業最終在四年前成功賣給了大智慧。

阿斯達克的成功對李斌頗有啟發:在不熟悉的市場和有實力的集團合作,才更容易提高效率並獲得成功。

此外,還有專注。李斌說,當時自己四處為證券交易平臺註冊執照時,有一個美國朋友成立了一家專門提供外匯交易服務的網站。「這個領域比較細分,競爭者不多,也不需要申請執照,最終獲得大量用戶,並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這家公司就是現在知名的匯富公司。雖然自己的網上證券交易公司最終也成功出售給美國的一家公司,但善於總結的李斌還是有點後悔的,「當時網鋪得大了點」。

做永遠的弄潮人

回國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創業體驗,讓李斌對國內的創業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也是他要將對衝基金與網際網路結合的來由。李斌的第一步定位,就是幫助中國內地高淨值人群配置海外對衝基金,這也是他的長處所在。

「我是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的精彩。」坐在上海辦公室的李斌臉上掛滿笑容,一場全新的浪潮正在等待他去體驗:中國的對衝基金黃金十年。

3年前,李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正式邁上創業徵途,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夙願。

「我們可能還是有點戰略性的錯誤。總想著在美國本土從無到有創立一家以我們中國人為主導的上市公司,而所從事的業務與中國市場和我們的文化背景無關,現在看來很難做到。」

創立對衝基金投資平臺不是李斌回國後的第一站。當時正值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熱潮,在美國做過網際網路生意的李斌感覺這是一次重大機遇。沒多久他就和創業夥伴開發出了一款服務連鎖企業及用戶的APP。

這款名叫「逛店寶」產品利用超聲波技術讓手機終端用戶在接近商場時能夠及時搜索到商品產品、促銷信息,獲取最及時的服務資訊。

短短一年內,這個平臺就積累了3000多家商場資源、用戶下載量超過百萬。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擁有分公司。

不過,與大多數網際網路創業企業的困境相似,「企業效益短期內很難看到。」李斌說,由於用戶只有在商場附近才能接收到產品信息,很難積累到足夠多的用戶量。最後公司以技術優勢出售給中國電信旗下子公司。

但這次網際網路創業體驗讓李斌對國內的創業環境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也是他要將對衝基金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來由。

「我近期去見了幾個國內的金融機構還有風投,他們都建議我堅持網際網路金融方向,建立一個對衝基金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平臺。」李斌希望,這個平臺能夠成為中美兩國對衝基金的橋梁,幫助兩國的高淨值客戶配置對衝基金。

「中國目前能夠投資1000萬以上買理財產品的人有70多萬,這些高淨值客戶80%的資產配置的還是銀行理財產品,未來對衝基金髮展空間巨大。」

李斌說,目前公司發展的第一步定位於幫助中國內地高淨值人群配置海外對衝基金,這也是自己的長處所在。

馬不停蹄的幾次路演之後,李斌受到了基金、信託、銀行等渠道的熱烈歡迎和支持,「機構投資海外的意願很高,不過將信將疑。」李斌說,由於QDII出海幾年來,並未給投資者創造穩定的回報,不少投資者對此還有疑慮。

他解釋了自己的不同之處:以前QDII是中國的團隊投資海外市場,而未來自己的產品是由美國人管理的,「我的工作就是幫助投資者發現那些處於成長期的對衝基金,獲取低回撤高收益。」此外,與以前QDII基金投資單一市場不同,自己設計中的產品是投資多隻基金的FOF產品,投資更分散,收益也會更穩定。

他希望儘快發行第一隻產品,用業績證明實力。今年1月初,李斌在上海自貿區建立的復興資本公司,其合作夥伴任職美國一家實力FOF機構,擅長在美國對衝基金領域尋找到處於成長期的基金。未來他希望,能夠幫助美國客戶尋找到優秀的中國對衝基金。

李斌的理想現在看來有些遙遠,但就像曼德拉所說,「在未成功之前,一切總看似不可能。」

相關焦點

  • 李斌:華爾街頂級謀士 「我活出了別人幾輩子的精彩」
    李斌,華爾街頂級謀士  「我活出了別人幾輩子的精彩」  李斌,典型的時代「弄潮兒」。恰好趕上金融衍生品大潮,李斌披荊斬棘深入華爾街,成為一名頂級研究人員。  這之後,他帶著積澱多年的經驗和激情,於3年前回國。因為他想再趕一回潮,一波中國對衝基金黃金十年的潮。  從物理學博士,到華爾街謀士,最後自己創業。懷揣將軍夢的李斌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漫步華爾街」,一路並不輕鬆卻始終堅定。
  • 麻省理工近10年的物理系畢業生全部轉行金融,給我們什麼啟發?
    這個事情還真有,是金燦榮教授談到人才流失和浪費的時候提到的,金教授認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等頂尖高等學府的最優秀物理系大學畢業生(MAT),在近10裡沒有一個人到生產第一線去工作,幾乎全部都跑到華爾街金融市場去當「騙子」了;原因也特別簡單,因為來錢太快了,隨便提供一個程序給兩個公司,
  • 6部華爾街商業金融題材電影,《華爾街之狼》才第三,不止看一遍
    剛剛過去的2018年大A股跌跌不休,讓人不由得想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最近十多年國外也出品了一些經典的華爾街類型電影,作品質量上乘,用簡單通俗的方式描述了那年金融危機的場景及由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部講述國外商業金融華爾街的電影。   話不多說,開始擼片。
  • 撼動華爾街的華人四高手
    在北京短暫停留後,李山泉再度赴美,進入布蘭德斯(Bran-deis)大學攻讀國際金融和經濟學,兩年後獲得了國際金融碩士學位。在緊接著攻讀博士期間,李山泉被美國阿凱典(Accadian)投資管理公司戶用,開始『試水』投資管理。這一年,李山泉已經35歲『高齡』,在人才輩出的華爾街,算是個另類。
  • 華爾街投行最青睞的Top10大學,哈佛跌下神壇,最強黑馬竟是它?
    華爾街投行是無數商科生心頭的「紅玫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應屆生競相申請,但頂級投行招人一直有一條「潛規則」,那就是——格外看重Target school(目標院校)。最近,曝光了一份九大投行Target school名單,快來看看你的學校是否榜上有名吧!
  • 清華物理系最厲害的學霸,四大力學獲得滿分,成為學校的傳奇
    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位清華大學物理系的超級學霸。他創造出清華的神話,讓很多清華的學生都非常崇拜,成為學校的傳奇人物,至今都會被學生和老師經常談起。這位清華的頂尖學霸就是胡耀文,個子不高,看起來很文靜,卻有著超高的智商,極高的物理天賦,並成為清華大學2017年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如今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
  • 他是清華大學物理系學霸,曾被哈佛大學教授讚賞,考試幾乎全滿分
    他是清華大學物理系學霸,曾被哈佛大學教授讚賞,考試幾乎全滿分註:本文為作者原創文,抄襲必究,轉載請註明出處。這位少年英才他的名字叫做叫胡耀文,寫到這裡大家千萬不要搞混了,他不是相聲演說家侯耀文,他是胡耀文,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學霸。每年都要拿清華大學的獎學金,在小編眼裡能在清華大學不掛科,能生存下來就是一份榮耀了,他居然能在清華大學過得如此風生水起,實在是一位不簡單的人。大家先看看他在大學期間三年的學習成績吧!是不是看得驚呆住了,太厲害了。
  • 他是傳奇「大滿貫」學霸,清華四大力學第一,物理系神秘「耀神」
    學霸、學神,個個都是為人所敬仰和羨慕的對象。他們憑藉超乎常人的天賦智力、成百倍的拼搏付出,最終不斷刷新一個個傲人成績,成為我們眼中「不可超越」的存在。在清華,這所我國一流的至高學府,更是遍地學霸林立、傳奇學生層出不窮,而今天要說的這位清華學霸,卻從無數天之驕子中脫穎而出,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學神」的認知。這位其貌不揚的男生,就是胡耀文。
  • 華爾街金融劇《億萬》4:男總裁穿T恤戴愛彼,女人裝備A爆了...
    所以今天就再來寫寫~ 劇集從第1季開始就很精彩,講述了一位華爾街金融大鱷與一位美國聯邦檢察官針鋒相對的故事穿得「低調」,活得高調的富豪Bobby 第一位是叫Bobby Axelrod的金融大亨,範主之前專門介紹過,人設是一位白手起家、身家上億,對自己和對敵人都能下狠手的男人。
  • 楊振寧從小就是學霸,敢於突破
    楊振寧從小就是學霸,16歲就考入西南聯大,還是當時年紀最小的。而西南聯大嚴進嚴出,物理系只有9個人畢業,楊振寧就是其中之一。他說學習要有兩種態度:既要趴也要仰。趴是你不懂的時候要謙虛好學,仰是自己有見解時要大膽提出。
  • 經典電影華爾街之狼觀後感
    影片的一大噱頭在於華爾街的紙醉金迷云云,可是片中的主人公Jordan Belfort或是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都與華爾街搭不上邊,更不是金融危機或者華爾街泡沫的原因。主人公或者是真實生活中的主人公不過在華爾街待了短短幾個月而已。其實,belfort為了金錢做的惡和高盛等華爾街投行大咖們比真實小巫見大巫呢。
  • 張海雲:從物理學博士到華爾街寬客再到金融學教授的人生跨越
    ,從校園象牙塔到華爾街殘酷的競技場,再轉到需要在寧靜和心思澄明中深思熟慮的學界,每一步神奇而又巨大的跨越,在外人看來似乎都能輕易地成功。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張海雲教授的每一個側面。他少年時正值科學的春天降臨中國大地,像許多同齡人一樣,他滿懷投身科學的夢想於1983年考入北大物理系,周圍幾乎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他沒有退縮於激烈的競爭,而是在學霸們相互砥礪的樂趣中如魚得水。
  • 華爾街人才流失:精英們何時開始紛紛投奔矽谷?
    大概在十年之前,那些世界頂級的精英人士都紛紛湧向華爾街——不僅僅是為了高額工資以及豐富的津貼,也是因為那裡充滿著機遇與挑戰。
  • 疫苗風暴與華爾街陰謀
    現在新冠疫苗的消息有多重要已經不言而喻,經濟能不能V型復甦,市場能不能避免再次崩盤,甚至連美國總統大選的結局,都與它相關。所以,關於疫苗研發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市場都會聞風而起。  但現在,總統川普正與華爾街一些頗具影響力的大人物聯手,力爭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疫苗研發,這已經不是科學界的事情,更可能牽涉金融市場甚至政治陰謀。
  • 清華大學學霸15門功課滿分 當年曾踩線入學
    近日,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舉行,最終,10名頂級學霸成為特獎候選人。其中,物理系的胡耀文的成績和履歷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四大力學」全滿分,創清華歷史;本科科研橫跨物理學三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正式發表7篇SCI;獨立完成兩個科研項目,被哈佛終身教授稱為「一生中遇到過最為優秀的實習生」。
  • 雙學霸校園甜文:中文系搞怪才女VS物理系禁慾男神,女追男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5本雙學霸校園甜文:中文系搞怪才女VS物理系禁慾男神,女追男!1《周少的學霸甜妻》作者:福七七七文案:上輩子被親媽親姐誣陷作弊退學,被渣男騙婚,一直到死都再也沒有爬起過。 重回13歲,江意決定抓學習做狀元,賺錢報仇兩不誤。重生成學霸小甜妻,智慧美貌數第一, 周少不嫌媳婦小,一口叼來吃到老。
  • 2019清華智班30名頂級學霸名單!河北河南無一人上榜!
    作為國內最頂級的學府,清華大學每年都是招收尖子中的尖子,學霸中的學霸。而清華智班,招收的學生更加厲害,可以說是全國級別的頂尖學子,今天就給大家公布2019清華大學智班名單,看看30名頂級學霸來自哪些地方?讓人意外的是,高考強省河北河南無一人上榜!
  • 揭秘!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學霸的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
    「平時玩遊戲,周末搞競賽。學習比你少,效率比你高。」「一種是天才型學霸,一種是學習有方法、刻苦努力,善於考試的學霸」清華、北大一直是許多學子的夢想,小星所在的縣城,一年有一個考上,都要拉橫幅慶祝。因為考進清華、北大很難得,很多時候大家就把清北學生「神」化了,忘記其實每個考進清華、北大的都也是普通人。
  • 金融機構重回削減成本之路 華爾街2021年的裁員力度可能更加猛烈
    原標題:金融機構重回削減成本之路 華爾街2021年的裁員力度可能更加猛烈
  • 矽谷取代華爾街成精英人才首選地
    ,長時間的經濟衰退使曾經風光無限的華爾街不再成為年輕人落腳的首選地,越來越多的精英商界人才開始選擇向西海岸的矽谷進軍。因為如今的市場環境變化非常快,所以即便未來企業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人們也最好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職業發展辦公室總監希斯-伯恩(HeatherByrne)說道。矽谷的撩人之處金融危機過後,科技公司趁華爾街形象受傷之際大舉展開了人才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