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倉」死當區內驚現大量銅鈴鐺!我國最早的冶銅術和出土銅器

2020-12-05 杞棠鑑定

在《盜墓筆記·重啟》第二季的開篇,吳邪和白昊天進入了死當區。神秘的死當區是一個危機重重的地方。他們二人先是遇到了能夠使人進入幻覺的黑色浮遊蠱蟲。在幻覺中,吳邪見到了他「朝思夜想」的三叔,連小編也一度以為這個「三叔」是真的!感覺好激動!可惜,一切都是幻覺,吳邪並未找到三叔。

然後,吳邪和小白深入死當區,發現了許多精緻的銅鈴鐺。不知為何,這些銅鈴鐺忽然響了起來,仿佛與什麼發生了共鳴。吳邪猜測,是外面打雷了。果然,在鈴鐺叮鈴聲的影響下,吳邪和小白再一次進入了幻覺。

緊張的劇情非常引人入勝,而這些精美的銅鈴鐺也深深吸引了小編。有一種說法,是我國的冶銅術來源於外國。那麼實際上,我國的冶銅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我國最早的銅鈴鐺又發現於什麼時期呢?

冶銅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最重要技術成果之一。目前已發現最早的銅器與製作銅器有關的遺蹟、遺物,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南、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的仰韶和龍山諸文化中。

一·仰韶時期銅器

1942年,在山西榆次源渦鎮發現一塊陶片上附有銅煉渣,年代為仰韶文化晚期。1973年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一塊半圓形銅片,年代為仰韶文化早期,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銅器殘片。1977-1978年,在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類型地層中,發現一把銅刀,經分析屬於青銅,其年代相當於仰韶文化晚期,是目前中國已知的最早的青銅刀。

二·龍山時期銅器

黃河中遊地區:①20世紀50年代,在河南鄭州牛砦村龍山時期遺存中,發現熔化青銅的爐壁殘塊。②1975年,在河南臨汝煤山遺址龍山時期灰坑中發現有一泥質熔銅爐底殘塊。③1977-1981年,河南登封王城崗發現銅容器殘片1件,表面平整,可見一小段合範縫。這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鑄造銅容器殘片。④1979-1980年,在河南淮陽平糧臺龍山時期城址中發現一塊銅渣。⑤198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鈴形銅器一件,為紅銅鑄造。

黃河下遊地區:①1974年,在山東膠縣三裡河遺址龍山文化層中,發現兩段黃銅錐。②1978年,在山東諸城呈子遺址發現1塊銅片。③1981年以後,先後在山東棲霞楊家圈發現一段殘銅錐,並有許多銅煉渣和煉銅原料。在山東長島北長山店子發現1塊圓銅片,牟平照格莊發現有青銅錐等。

黃河上遊地區:①1975年,在甘肅永登蔣家坪文化馬廠類型地層中,發現一把殘青銅刀。相當於黃河中下遊的龍山時代晚期。②繼馬廠類型之後的齊家文化,出土銅器最多,其後期可能已進入青銅時代。在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大量銅器,有銅錐15、銅刀6件等。③甘肅永靖大何莊發現銅匕1柄、殘銅片1件。甘肅永靖秦魏家遺址發現銅錐1個,銅指環2個,殘銅片2件。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發現銅空首斧1柄,銅鏡1個。

從考古發現上看,中國銅器及其製作技術,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即已出現。史前時期黃河流域發現的銅器有自然的紅銅,也有人工冶煉的合金銅,但並非有意配製,而是由共生礦冶煉得到。史前銅器多為小型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具,如刀、錐、鏡、環等,有鍛造,也有單範鑄造。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雖然出現銅器,但數量和品種都較少,當時的生產工具佔絕大多數的仍是石器。銅器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所佔實際地位不高。直到夏商周時期,青銅器廣泛運用於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成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內容,才正式進入青銅時代。

相關焦點

  • 我國古代早期的銅器
    但在古代各種質料還未被掌握的時候,平民百姓使用的唯一器具就是陶器,而帝王及王公將相等上層社會人物為了顯示自己地位的優越和身份的尊貴,都選擇使用銅器古代銅器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那個時候使用的銅器都是由紅銅製作的。
  • 史前人類在地上挖個坑就能從礦石裡冶煉出銅!簡單卻有用的技能
    今天的這篇文章,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古人冶煉純銅和青銅器的幾種技術!有難有易,最簡單的冶銅術只需要在地上挖一個淺坑就可以冶銅!在之前的文章裡,我介紹過人類在青銅時代之前的「銅石並用時代」使用無需冶煉的「自然銅」製作各種器物——早期人類使用的紅銅器製作極為簡單,但卻引導人類進入青銅時代!
  • 鐵器時代·漢代銅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考古調查發掘工作中又有了大量的新發現,為研究漢代銅器提供了更為豐富、可靠的資料。 到西漢,銅劍逐漸被鐵劍所代替,銅戈亦在西漢中後期為鐵矛和鐵戟所取代。漢代銅製的兵器,主要是弩機和矢鏃,弩機始創於戰國時代,漢代在設計上頗有改進。矢鏃主要流行於西漢,其鋌部多改為鐵質,到東漢則被鐵鏃所取代。度量衡器有尺、量和權。 銅尺的長度一般都為當時的一尺,甘肅省定西出土的新莽銅丈合當時的十尺。江蘇省儀徵還出土了東漢的圭表尺。
  • 商周時期四柱形銅器簡介
    圖8 西周早期 牛首四足形銅調色器 陝西岐山縣賀家村西周墓葬出土1966年12月在岐山縣賀家村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一件四柱形調色器(圖8),通高15釐米。從同出的其它青銅器上的銘文可知,這些器物屬於西周初年一個史官家族,為周康王時期擔任「作冊」一職的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屬吏或其後裔嫡族擁有,下限不晚於周穆王時期,詳細考證參見《文物》雜誌1972年6期發表的《岐山賀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這件調色器為了解西周時期史官書寫工具提供了很大幫助。廣州文物商店曾收藏一件獸形四柱形調色銅器,形制與賀家村這件銅器基本相同。
  • 古代青銅分三種,主要是銅錫合金,明清銅器大都是合金銅冶煉而成
    古代青銅分三種,主要是銅錫合金,明清銅器大都是合金銅冶煉而成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明清銅器合金成分的。明清銅器大都是合金銅冶煉而成,商周青銅器也是合金銅,但其成分未必相同。
  • 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製數量最多的銅器
    明清時期的銅器,跟此前的銅器有一個本質的不同,開始使用黃銅,有別於青銅。
  • 金堂發掘219座崖墓群 出土的藍色玻璃耳璫有什麼秘密?
    M65出土銅釜這219座崖墓是什麼時代的?在崖墓中又有哪些新發現?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龔揚民為網友們揭開了崖墓群的神秘面紗。「這次共清理出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崖墓219餘座,崖墓群位於金堂縣趙鎮中興村七組,其東北側距中河約1公裡,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分布於淺丘東坡。」龔揚民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墓葬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其中以中小型墓葬為主。
  • 《盜墓筆記·重啟》飄飄並非向胖子借錢,背後真相和鈴鐺案有關
    但是我們看劇會發現演員的口型和臺詞是對不上的,因為需要過審很多情節被刪減或者修改了,所以我們看的時候不連貫,而對於飄飄借錢這裡的情節極有可能和鈴鐺案有關,飄飄不一定就是來找胖子借錢的。
  • 關於三星堆、北緯30度和外星人
    挖著挖著,農民發現了東西,隨後考古隊進駐,挖出來上千件青銅器、金箔器、古象牙和海貝殼。碳14測定為4800年前物品。學界愕然。三星堆位於北緯30度線。四川離印度洋和海岸線都很遠,貝殼來歷成謎。0.02釐米的金箔覆膜,高超的銅鑄造技術,難以想像這是古文明造物。在三星堆未被挖掘,也就是1986年之前,我們對青銅器的認知是3800年前商朝青銅器是歷史最早,工藝水平最高的青銅器。但是隨著三星堆文物的出土,這個記錄往前前進了1000年。
  • 金銅佛像才是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原標題:金銅佛像,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走進葉正剛的家,客廳滿眼都是充滿藏式風格的各式銅器,有各種不同年代和款式的合金銅酥油燈、銅蓋罐、銅淨水壺、銅盤子、銅香爐、銅質轉經筒對於銅器和金銅佛像的喜歡緣於兒時遊戲。  走上銅佛像收藏之路   葉正剛從小喜歡跟院子裡的小夥伴一起玩擲彈殼遊戲。照當今網路遊戲術語來講,那時銅彈殼的能量相當於鐵彈殼的10倍。幼小的葉正剛心裡形成了銅為貴重金屬的概念。
  • 古董知識:銅器的保養需要遵循的原則!
    銅在自然界中以黃銅礦、輝銅礦、赤銅礦的狀態存在。我國銅器製造及使用的年代久遠,以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為主導的夏、商、周及春秋都屬於青銅器時代。青銅為銅錫合金,具有熔點低,硬度大,耐磨,抗腐蝕性好的特點。而紅銅為硫化物或氧化物銅礦石冶煉得來的純銅,沒有人工加入錫或鉛使之成合金,硬度較差,但延展性優於青銅。
  • 「神農以石為兵黃帝以玉為兵蚩尤以金為兵」黃帝用玉器打敗銅器?
    黃帝—玉器時代1983年中國的考古學家們在牛梁河發現裡一處大規模的史前遺址,時間在距今5000年前,牛梁河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古遺址發現玉器,似乎是一件很尋常的事,人們早就見怪不怪了但令人驚嘆的是,牛梁河出土的玉器中除了玉制的飾品之外還有玉製作的農具和兵器
  • 最具升值潛力的,陳設飾品,「傳世」銅器,「工藝銅質」同樣重要
    圖片來源網絡傳世銅器相對出土青銅器,更易於收藏把玩,沒有青銅器那麼嬌貴。傳世銅器工藝精美和銅質優良,兩者缺一不可。圖片來源網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欣賞情趣,只要一件銅器的藝術性,在我們的傳統欣賞觀念所容許的範偉內
  • 銅的歷史及行業發展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之一,也是人類最早開始使用的金屬。 在我國,4000年前的夏朝已經開始使用紅銅,即鍛錘出來的天然銅。1957年和1959年兩次在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的遺址發掘出銅器近20件,經分析,銅器中銅含量高達99.63%~99.87%,均為純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