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日本下鱵(zhēn)魚,這條瘦成一道閃電還自帶避雷針的清秀小魚,大家是不是看著眼熟卻又有些陌生呢?它就是俗稱水針魚、細魚、馬步魚,隸屬於頜針魚目鱵科下鱵魚屬的日本下鱵魚,一種體型細長嘴巴尖尖的海洋性魚類。
日本下鱵魚身體呈修長而流線的圓柱形,最顯著的特點是那尖尖的魚嘴。體長可達40cm。身披硬質小圓鱗,背部呈現金屬質感的青藍色,腹部為閃亮的銀白色。下頜的尖端為鮮紅色,這也是判斷日本下鱵魚是否新鮮的一個指標。
廣泛分布於西北太平洋近岸海域,喜歡聚群棲息於海水錶層,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遊速較快,躲避天敵時還能躍出水面。每年的四月至八月為繁殖季,春季產出的日本下鱵魚最為肥美。中國產於遼寧、山東和河北沿海。大連海域亦常見。
身材這麼苗條,外形這麼美麗的小魚,為什麼要說它腹黑呢?
原來在其腹部有烏黑的腹膜。其機理是因為它的肌肉色澤幾乎透明,而食物又以微小的浮遊生物和藻類碎片為主,如果腹內沒有一層烏黑的腹膜隔絕,陽光會很容易通過透明的肌肉組織照射進來,沒有完全消化的浮遊植物或植物碎片仍然可能發生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和一些物質可能會威脅自己的生命。
不只是日本下鱵魚,通常這類「透明」的小魚都有深色的腹膜。食用這類「透明」的小魚時這層黑色的腹膜需要去掉。
日本下鱵魚這類產肉率不高的小雜魚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在我們的飲食習慣中通常都會被做成魚乾或者直接油炸,體型較大的鱵魚適合切塊後紅燒。
關注「釣魚視界」,定期更新各種釣魚技術及日常生活小技巧、社會熱點、娛樂搞笑內容等,內容豐富,不容錯過,快快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