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恐龍都不是對手的魔鬼蛙,證明了板塊漂移說,科學家都感到驚訝

2020-12-04 奇點先驅

青蛙,是地球上人類很常見的一種動物,特別是在過去,下過雨後路上也總會看到青蛙蹦蹦跳跳的。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萬物都是進化而來的,青蛙也不例外,那麼,遠古時期的青蛙是什麼樣子的呢?它們與現在的青蛙相比,又有哪些特別之處?

在上世紀末期,一位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巨型的青蛙骨頭碎片,通過檢測,這些骨頭碎片至今已經有7000多萬年的歷史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它們生活的年代為白堊紀晚期,與恐龍是同期的。

經過大量的勘測研究,科學家們將這種青蛙成為「魔鬼蛙」,認為在史前的動物世界中,它也是頂尖的獵食者之一。在本世紀初期,一位來自歐洲的科學家又發現了一幅完整的魔鬼蛙化石,經過測量,這隻青蛙的體重超過10斤,體長如果全部伸展的話,大約會超過1米,試想一下,大半個成年人那麼高的青蛙,相信所有人看到都會深感震撼。

雖然這具完整的魔鬼蛙化石為科學家揭開了史前「巨蛙」之謎,但是,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或許在白堊紀末期,魔鬼蛙的體型要比我們發現得還要大,要知道,即使在今天,已知的最大青蛙,也有6斤多重,由此推算,魔鬼蛙在史前,很可能也是「巨獸」之一。

通過研究,科學家表示,魔鬼蛙或許也曾獵食過恐龍,因為它們的性情十分的殘暴,不過,恐龍的大個頭魔鬼蛙是打不過的,魔鬼蛙的主要獵食對象,是剛剛出生的小恐龍,它們在魔鬼蛙面前,沒有絲毫的優勢。

科學家認為,魔鬼蛙的主要食物,可能也包括霸王龍的幼崽,這讓人們對於魔鬼蛙更加的刮目相看了,要知道,霸王龍可是白堊紀最強的掠食者,一般來說,它是沒有天敵的,可是,在它長大之前,卻要時刻提防著被魔鬼蛙吃掉,也算是它的弱勢之一了。

那麼,魔鬼蛙是否滅絕了呢?雖然它的化石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找到,可是它的現代近親卻生活在南美洲。這是什麼概念呢?這表明魔鬼蛙可能在當時經過一段漫長的遷徙,或許極有可能與板塊漂移有關。

其實,在很多年之前,科學家們就懷疑,在現在的南極和南美洲之間,很有可能曾經存在過一條大陸橋,而且從時間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來推算,當時的南極也不像如今這般被冰雪厚厚的覆蓋,很可能在數千萬年之前,南極也非常的溫暖。

魔鬼蛙可能就是通過這條大陸橋,從非洲來到了南美洲,同時,在對比了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動物,科學家們也發現它們確實都是近親關係,要知道,在過去別說是動物了,就連後來出現的人類,遷徙也是10萬多年之前才開始的,所以,板塊漂移最終讓大陸橋消失,魔鬼蛙等一些動物,也通過南極,成功從非洲來到了南美州。

相關焦點

  • 7000萬年前的魔鬼蛙,狠起來連恐龍都吃!它的存在還證明板塊漂移
    ,但不是最大的兩棲動物。.克勞斯的研究,克勞斯說,如果魔鬼蛙的生活習性,和南美的青蛙有相同之處,那麼它可能會變得非常貪婪,甚至可能吃掉恐龍幼崽。 科學家研究發現,魔鬼蛙的嘴巴非常大,而且擁有非常強大的下巴,也有科學家猜測它們可能擁有牙齒,能夠咬住獵物。
  • 「魔鬼蛙」真能吃掉恐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在《科學報告》上發表論文稱,生活在6500—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的大型青蛙竟然以恐龍為食。這項挑戰「常識」的發現一經發布,不少人就發出了一連串的疑問。真的有這種青蛙嗎?科學家將這種神秘的青蛙命名為「魔鬼蛙」,又叫「魔鬼蟾蜍」。魔鬼蛙的首個化石碎片發現於1993年,此後科學家收集了足夠的化石碎片才將其「組合而成」。
  • 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魔鬼蛙,真的會吃恐龍嗎?
    不過,在遠古時期,還有一種青蛙要比非洲巨蛙更大,這就是傳說中的魔鬼蛙(Beelzebufo)。聽到名字,就感覺這種青蛙有點嚇人。的確,這種青蛙確實要比當代青蛙大一點。就在本世紀初,科學家曾經挖掘到過一具魔鬼蛙的化石,其長度達到了40.2釐米。這還不是這隻青蛙的全部,科學家推測,這隻青蛙活著的時候還要更大一點。
  • 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魔鬼蛙,真的會吃恐龍嗎
    史前時代確實存在著可以吞食恐龍幼崽的巨蛙,這種巨蛙長相類似大型蟾蜍,自從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這種史前巨蛙的化石後,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地獄蟾蜍,它還有一個被人們熟知的名字:魔鬼蛙。
  • 長有牙齒的青蛙,體型大到難以想像,2.5億年裡吃了無數恐龍
    筆者-小文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見到的青蛙不過是拇指般大小,而蟾蜍等蛙類的體型就稍大些,體型一般在拳頭大小,但是,在數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生物體型都異常龐大,就算是一隻小小的蜻蜓,放在遠古時期蜻蜓展開翅膀也有2米大小。
  • 「蛤蟆文太」現實版:非洲巨蛙能吃恐龍
    考慮到它們的巨大體形,不僅蜥蜴、哺乳動物或者小型青蛙會成為它們的美食,甚至剛出生的恐龍幼崽都將淪為它的獵物。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世界已經變成二次元的了,各種動漫及其周邊產品似乎不再是兒童的專利,擁有更多財力的中青年反而成為了動漫消費的主流人群。比如提起馬達加斯加,我們會想到什麼?老虎,企鵝,長頸鹿,馬戲團……很明顯,這是被美國康拉德·弗農導演的《馬達加斯加》系列動畫電影洗腦的結果。
  • 史上最大青蛙:體長超過1米,連恐龍都吃,超出人類想像
    一直以來青蛙在人們的印象裡都很小,但這並不代表青蛙的祖先體型也這麼小。實際上在地球生命進化的歷史上,兩棲動物的體型曾經非常龐大,在恐龍時代就曾出現過一種體長達到1米的大青蛙,名叫史前魔鬼蛙。時間還要追溯到1993年,當時美國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克勞斯在非洲馬達加斯加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巨型的史前青蛙化石。如果將青蛙的後腿伸直測量,它的體長完全能夠達到1米。
  • 史前「魔鬼蛙」以恐龍為食!
    內容底部的右下角可以對本內容進行評論哦魔鬼蛙,生存時代是至今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後期,該蛙約有4.5公斤重,40.6釐米長,魔鬼蛙身體扁平嘴巴張開巨大無比,能吞食剛孵出來的小恐龍。與現在的青蛙不同,它不以昆蟲為食。魔鬼蛙吃霸王龍為腹中美食。
  • 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蛙類魔鬼蛙,它們豪橫到會吃恐龍
    在此過程中,科學家們偶然發現了一些神秘的生物化石碎片,在不斷拼湊中,它們的真面目也漸漸展現出來,令人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史前蛙類,由於長相和身體結構十分特殊,人們也將其稱為「魔鬼蛙」。根據相關研究,魔鬼蛙的體長可達1米左右,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蛙類的三倍,它們的體重也有10公斤之多,同樣是非洲巨蛙的三倍。
  • 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史前巨蛙」魔鬼蛙,真的會吃恐龍嗎?
    最終,生物學家用這些化石碎片拼成了一隻巨大的蛤蟆化石,它就是魔鬼蟾蜍(也就是魔鬼蛙)從魔鬼蛙化石的復原圖看,它與現在的蟾蜍非常的相似,都長著一張寬闊的大嘴,不同的是魔鬼蛙的眼睛上方有兩塊骨質的突起。在現存的蛙類中,體型最大的就是非洲巨蛙,它的平均體長在30公分左右,平均體重在3公斤左右。但是,從魔鬼蛙的化石看,如果將它的兩條後腿伸直,它的體長可達100公分。
  • 來自地獄的巨蛙:7000萬年前連恐龍幼崽都吞得下的蛙,有多可怕?
    史前時代確實存在著可以吞食恐龍幼崽的巨蛙,這種巨蛙長相類似大型蟾蜍,自從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這種史前巨蛙的化石後,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地獄蟾蜍,它還有一個被人們熟知的名字:魔鬼蛙。自從在27年前,魔鬼蛙的化石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被挖掘以來,人們好像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古生物學校發現魔鬼蛙的嘴非常大,寬度可以達到15cm至20cm,並且它的上下顎都長著牙齒,並且眼睛兩側長著明顯的骨質凸起。從其骨骼上的凹凸起伏也再一次表明,魔鬼蛙的真實樣貌可能身披骨質的生物骨甲。
  • 四川"恐龍草"南半球找到"親戚" 證實大陸漂移說
    芒苞草,據推測這種植物距今已有兩億多年的歷史,比恐龍還古老,是一種珍貴的「活化石」。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所的退休研究員高寶蓴介紹,芒苞草的發現能為板塊學說和大陸漂移說提供重要的證據,因此芒苞草的發現震驚了世界。  而且,它是目前唯一一個由中國植物學家首次發現並建立的植物新科。由此結束了一百多年以來,沒有中國植物學家建立新科的歷史。
  • S03E50滄海桑田:從大陸漂移到板塊構造
    更令人驚訝的則是,印度的石炭紀、二疊紀的冰川還不是來自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而是來自印度南部現在屬於熱帶的平坦地區,這就說明,這些冰川來源一定是當年的地球高緯度地區。於是人們推斷,在石炭紀、二疊紀時期,南半球的大陸以南極為中心聚合在一起。至此,陸橋說可以算是被推翻了。同樣遭遇挑戰的還有「地球冷縮說」。1852年,法國地質學家博蒙提出了地球冷縮說。
  • 大陸漂移說是怎麼被承認的呢?
    這也太巧了吧,有一位法國科學家在1858年就把拼圖拼了出來。還有一位叫魏格納的德國氣象學家研究古氣候的時候,發現澳大利亞、印度、非洲和南美洲出現了同一時期的冰川堆積物。熱帶地區出現古老冰川的痕跡,這意味著現在被大洋分割的大陸可能曾經連在一起,並且曾經可能位於寒冷的兩極。
  • 地球水抽乾後仍舊是一個不規則的整體,為何還相信板塊漂移說?
    於是他經過研究提出了大陸漂移說,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上的大陸是一個整體。但是由於當時的科學水平有限,包括魏格納在內的科學家都無法解釋這一現象,大陸漂移說爭議非常的大。現在關於板塊的漂移,早已被衛星觀測所測量出來,所以,這已經不是假說,而是真實的現象。
  • 板塊漂移,氣象演變是天災人禍還是巧合?人類該何去何從?
    在世界地圖繪製出來之前,許多人都不相信大陸會「漂移」。古往今來,充滿好奇心的物理學家都想去探索神秘的大陸。早期的大陸漂移說,從簡單的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到板塊構造學說......魏格納可以算是發現大陸的第一人,他是一名德國氣象學家。
  • 板塊風水隨機漂移的策略
    所謂翻臉無情板塊,不是白叫的。 既然選擇了方向,就堅持一下,本周之內,市場應無大事。政策面,各種支持企業的政策未來還會源源推出,資金面,也會有響應的反應。最主要的,根據不患貧患不均原則,大家業績都受到影響的時候,就淡化了集體的影響。最怕的不是業績下降,而是別人上升得好好的,就你下降。 今天周末,畫周線。2月份過去一半了,初一沒躲過,十五卻躲過了。
  • 探測地球的「裂縫」從而證實大陸漂移說
    他設想,這兩塊大陸原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卻由於某種原因發生了「撕裂」,陸地被一分為二。1912年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考察結果證明了魏格納的設想是正確的,即「大陸漂移」使原本是一大塊的陸地撕裂成現在的非洲和美洲兩塊陸地。 日本海溝「裂口」 1991年9月5日,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宣布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因板塊下沉而出現的海底裂縫,並認為裂縫很可能是1933年發生三級地震時造成的。
  • 大陸漂移說極簡史
    他還說,大陸這樣漂移,不僅可以撕開,還可以交通擁堵撞在一起,擠出山脈。可以說有點模樣了。但就這,依然無法作為一個學說的起源,因為這位富二代懶得去找證據,瀟灑地放下了。3 提出理論泰勒放下了,但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卻放不下。他感覺泰勒的理論是個很有前途的想法。於是就做了天下男人科學家都會做的事:找證據。
  • 板塊漂移,未來中國或成天堂或成荒漠,美歐變冰塊
    曾經的陸地因為板塊漂移成為今天的六大板塊,但是板塊漂移從未停止,未來中國或成天堂或成荒漠,而美歐則會變成冰塊!魏格納,一位天文學家,但卻因為「六大板塊漂移學說」震驚傳統地質學基礎,在《海陸的起源》中首次提到大陸漂移,其中明確提到:在1910年就得出提出大陸漂移的想法!古地磁學強有力地證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正確性。何為古地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