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還是蝸牛

2021-02-20 小葉子的生活

在認識炭哥之前,我並不知道有種叫做蛞蝓的動物。炭哥說,在他年幼無知的時候,有天姑姑拿了兩瓣桔子塞進了他的嘴巴。嚼了嚼覺得味道不太對,姑姑才告訴他兩瓣桔子中間夾了一條蛞蝓,可以吃,並且可以強壯身體。炭哥說,當時聽完他就有點想要摳喉嚨眼的衝動。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蛞蝓就是鼻涕蟲,長得和蝸牛一樣,只是沒有殼。

這個就是傳說中的蛞蝓

蝸牛有殼,遇到苦難可以埋頭藏起來做一回阿宅。蛞蝓只有粘液,受不受到傷害全看運氣。就是如此信賴和依賴大自然,卻並沒有遭受滅頂之災,反而有新聞稱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長度約為20釐米的巨型蛞蝓。那麼,反正就算是有殼的蝸牛也不能完美的保護自己,還是在遭遇大難時難逃一劫。所以是不是這種看似了無防備才是最完美的御守呢?小難靠粘液躲過,大難誰都跑不了不如一起死。

然而在實驗心理學中,信任確實起著很大的作用。充分的信任合作方,哪怕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在博弈中往往會激發對方的善意從而流露出慈悲心。慈悲心又會支使被信任者不已自私為導向,更加保護和建立共同利益的出現。這是心理學,是博弈也是大自然對於相對弱者的特殊照顧。

信任,對於手無寸鐵又柔柔弱弱的溫蒂來說也是保護自己的好武器。她全身心的信任我,我只能肩負起呵護她照顧她的責任。據說小孩子都是這樣,所以在每次被高高拋起的時候並不會恐懼,不會擔心突然墜落的痛楚,也不會擔心拋她的人會不會突然鬆手,只會開心的笑,享受短暫飛翔的體驗。每天早上我要吃早飯,她若是醒了,我只好把她放在沙發上躺著,她倒是也不哭不鬧,就呆呆的看著我, 一副任憑你處置的樣子,隨後開始伸胳膊蹬腿吐泡泡玩的自得其樂,因為她全身心信任我,所以享受我對她做的一切物理安排。

可不可以做回嬰兒,像溫蒂一樣全身心的信賴周圍的環境呢?對每一個見到的人都能開懷大笑,對所有的未知都保持好奇,能夠對著一棵綠色植物呆呆的看不夠,也能夠被一些光明吸引全部的注意力,不挑剔住所的簡陋也不嫌棄食物單一的口味。這一切聽起來並不像是一個嬰兒,更像是一個能夠隱居山林的大士心境,然而卻真的是一個嬰兒的境界。

養育溫蒂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學習吧,總聽人說有了孩子生活就進入另一個階段了。剛開始還不能理解這個話的意思,現在親身體驗過才發現,對於自己、對於生命、對於這個世界更深刻的理解可能必須通過觀察另一個小生命的每日變化來體悟。無論是溫蒂的一顰一笑,她每天比前一日多出的一種表情和一種動作,都證明了她在盡力學習,在努力的融合入這個人類團體。同樣作為和她黏在一起的媽媽,我也每天都在學習,努力通過她的每一種肢體語言或者哼哼哈哈來試著與這小外星人溝通。信任兩個字,成為我們的橋梁,讓她每天醒來時第一個表情都是開懷大笑,保她心情愉悅,身體健康。我也要學習她的信任,不再努力找尋一切可疑的原因,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信任所有理智排除荒謬的珍果。

炭哥出於信任,吃下了夾在桔瓣中的蛞蝓,獲得了幾點健康分數。蛞蝓出於信任,卸下了重重的殼,去了蝸牛去不了的地方,長了蝸牛成不了的體型,獲得了幾點進化分數。溫蒂出於信任,服從媽媽不穿襪子的安排,配合媽媽每天接受洗澡撫觸,獲得了幾點成長分數。我出於信任,不再糾結於每個所做決定的正確與否,不再彷徨於難以處理的人情世故,堅信自己所相信的,不再虛與委蛇,更加的信任自己,獲得了幾點愉悅分數。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了。

在不透支信任的情況下,真誠的做人做事,信任領導的方向把控,信任同事的親力合作,信任自己的勤勤勉勉,應該會少很多煩惱吧。不如就像溫蒂一樣,毫不設防的盡情成長,畢竟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

相關焦點

  • 沒房子的蝸牛是蛞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一種蟲子:它溼溼的滑滑的,像蝸牛一樣有觸角,但卻沒有像那樣蝸牛「土豪」,有自己的房子,總之看上去有點噁心,
  • 科普故事:沒有殼的蝸牛,蛞蝓
    蝸牛沒有了吵鬧和時時想吸血的蚊子,她想去廚房喝點水,卻看到了有點像水蛭,又有蝸牛一樣的觸角的蠕動動物。不禁懷疑這是一隻變異的蝸牛,因為沒有其他的處理辦法又不敢直接接觸,所以便往其身上撒鹽,似乎有點效果,整個蟲子都收縮了,感覺是被嚇到了。於是又撒了更多的鹽,不一會兒這個沒殼的動物似乎化成了髒兮兮的粘稠液體,體型變得比原來小了許多。原來這並不是蝸牛,而是蛞蝓,和蝸牛也算是親戚了。蛞蝓一般喜歡吃廚房裡的菜葉,活躍在高溫潮溼的日子。
  • (後續報導)「蝸牛」學名「蛞蝓」 防治有方法_新聞中心_洛陽網
    本網訊 (見習記者 焦琳) 22日,《洛陽晚報》刊發《誰認識這種「蝸牛」?》一文後,許多讀者打來電話,不僅說明「蝸牛」身份,還紛紛支招,幫韓女士解除煩惱。  在花卉市場工作的孫先生說,這種「蝸牛」學名為「蛞蝓」(kuo yu),它爬行過的痕跡很像一道長長的鼻涕,因此又被大家叫做「鼻涕蟲」或「黏黏蟲」;蛞蝓是軟體動物,一般在夜裡活動,喜歡待在潮溼的環境中;草莓、白菜、菠菜、萵苣、茄子、番茄、百合、豆類、雜草等都是它的「寄主」;它們以葉片和植物果實為食,是一種食性複雜、食量較大的有害動物。
  • 蛞蝓,記得吃早點
    觸摸蛞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一件事情,因為蛞蝓的全身上下覆蓋著濃稠的黏液。許多動物也不願意與蛞蝓的黏液打交道,所以蛞蝓的天敵非常少。尤其是在經過了一個很少有霜凍天氣的冬季之後,或是在潮溼溫潤的夏季裡,蛞蝓會大肆繁殖,大量出現在某一個地點。蛞蝓在菜園裡也不受歡迎,因為它們會把菜園裡的生菜(葉用萵苣)及其他植物啃咬得光禿禿的。(溫帶地區常見的)阿勇蛞蝓只有一年的壽命。
  • 峨眉山上巨大的蛞蝓
    蛞蝓,別名陵蠡、土蝸、附蝸、蜒蚰、託胎蟲、蛞蝸、鼻涕蟲、蜒蚰螺。蛞蝓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溼潤有黏液,在其身上撒鹽就會使其脫水而死。中國古代也稱蝸牛為蛞蝓,是中國畫的題材之一。
  • 最強蝸牛 神龍才是年度最慘NPC,不光被蛞蝓龍吃了還被人綠了
    《最強蝸牛》是一款最近很火的掛機放置收集手遊,遊戲中玩家扮演一隻弱小的蝸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打敗八大魔神拯救世界。遊戲內有各種各樣好玩的梗,其中神龍玩法就是取材於動畫片《七龍珠》內的劇情,當你在供奉龍珠的時候就能降臨龍神,其實龍神分為綠色的蛞蝓龍和紅色的真龍,那麼你知道關於真龍都有哪些故事嗎?下面就跟戒戒一起來看看吧!
  • 火影:當萬蛇死了之後,文太和蛞蝓借酒消愁,誰知蛞蝓驚慌逃走
    這「三懼」關係的通靈獸便是蛤蟆文太、蛞蝓和萬蛇了,它們分別是自來也、綱手和大蛇丸的通靈獸。或許因為主人們年輕時在戰場上相互配合,創造了「三忍」的神話,通靈獸們也相處的不錯,久了它們之間也形成了一種平衡的羈絆。但是當萬蛇死了之後,這種平衡被打破,或許很難在看到文太和蛞蝓一起出現了吧。要說戰鬥力的話,萬蛇和文太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考慮到自然萬物的規律,萬蛇應該要強於文太。
  • 天津檢驗檢疫首次截獲活體蛞蝓
    央廣網天津6月25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趙廣通)天津東港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一批進口廢塑料實施現場查驗時,截獲了一頭活體軟體蟲類,經專業檢測機構鑑定為雙線嗜黏蛞蝓。這是天津口岸首次發現該類有害生物。  據了解,該批貨物來自日本,重53噸多,為3個貨櫃裝運。
  • 為什麼鹽對蝸牛是致命的?
    被蛞蝓破壞的葉片。蝸牛與蛞蝓蝸牛和蛞蝓有什麼區別呢?兩者都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腹足」這個名字可以簡單地概括它們的生物學構造。它們長條狀的、黏糊糊的身體緊貼在地上,相當於「以腹為足」,通過這隻由肌肉構成的「腳」向前滑動。這塊肌肉會不斷分泌黏液,使身體更容易滑動。
  • 《火影忍者》蛞蝓:我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蛤蟆!
    這讓很多喜歡這種巨大靈獸的朋友都感到非常的傷心,畢竟它總體來說還是很帥很兇猛的!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佐助的手段可以說不要太傷蛇,直接控制了它然後躲進它那龐大的軀體裡,害它被敵人的自爆給連帶爆炸,從而領取了屬於初代目萬蛇的盒飯。在這之後,蛞蝓和蛤蟆文太還為此感嘆了一番。
  • 農民種植大棚香椿,棚內出現大量蛞蝓(鼻涕蟲),怎樣處理效果好
    蛞蝓,也就是土話說的鼻涕蟲,是一種不常見的軟體小動物,老家大人小孩都叫它沒有殼的蝸牛,其實蛞蝓和蝸牛確實很像,有人說蛞蝓就是有蝸牛進化而來的,很有道理。蛞蝓的簡單描述蛞蝓食性很雜,每年春夏兩季出來危害農作物,溫度高的夏季很少發現蛞蝓。
  • 它叫蛞蝓,是一種害蟲!
    這種怪蟲身長四五釐米,身體柔軟,形狀如同去殼的蝸牛,呈黃褐色,頭部有觸角,通體被黏液包裹,爬過的地方留有液體痕跡,身體完全舒展時有近10釐米長。「這東西每天晚上出現,白天根本找不到。」欽先生說。  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並諮詢了一位生物老師後了解到,欽先生家的怪蟲其實就是俗稱的鼻涕蟲,學名叫蛞蝓(kuòyú),喜歡生活在陰冷潮溼的環境中,晝伏夜出,危害蔬菜、果樹、菸草、棉花等農作物,但其本身對人體無害。要想驅除蛞蝓,可以在蛞蝓經常出沒的地方撒一些石灰粉,也可以用生薑粉,蛞蝓就會遠離。此外,還可以購買專門的殺蟲劑進行滅殺。
  • 火影中萬蛇死去後,蛞蝓為何不敢接近文太?文太能吃掉蛞蝓嗎?
    那麼為什麼在火影忍者小劇場中,蛞蝓在萬蛇死後就不敢接近文太呢?如果真要打起來的話,文太能吃掉蛞蝓嗎?我們都知道通靈三大聖地中的通靈獸是互相克制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蛇吃蛤蟆、蛤蟆吃蛞蝓、而蛞蝓又克制蛇。而在萬蛇被宇智波佐助用寫輪眼的幻術控制,用來躲避迪達拉的自爆而死去之後,蛞蝓和文太在小酒館喝酒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蛤蟆文太知道了萬蛇死去的消息覺得萬蛇死了是最好的,哪怕到最後都看它不順眼。而蛞蝓卻似乎有些感慨和惋惜萬蛇居然不在了,並且越想越害怕,尤其是文太讓酒館老闆再上一份蝸牛的時候,蛞蝓直接嚇得跑掉了。
  • 【新發現】沒有殼的蝸牛到底是什麼怪物?
    這個沒有殼的蝸牛到底何方神聖? 小編查了一下,原來,此物飛天外之物,它叫蛞蝓 [kuò yú] ,學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又稱水蜒蚰、鼻涕蟲,中國南方某些地區稱蜒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溼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捕殺方法。
  • 為什麼鹽對於蝸牛來說是致命的?被撒鹽的蝸牛最終都化成了泡沫
    筆者-小文對於我們人類而言,蝸牛是一種渺小並且脆弱的生命,清晨人們在路邊散步時,很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踩死一隻小蝸牛了。而法國還有吃蝸牛的習慣,人們會將蝸牛烹飪成為一道美味送上餐桌,總而言之,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蝸牛的生命都容易受到威脅。
  • 火影:為什麼萬蛇死後,蛞蝓不敢接近文太,知道真相後哭笑不得
    然而三大聖地中作為通靈獸存在的有蛤蟆文太、蛞蝓和萬蛇,其中也是作為有「木葉三忍」之稱的自來也、綱手和大蛇丸的通靈獸,自來也死了之後,蛤蟆文太成為了鳴人的通靈獸,而蛞蝓則變成了小櫻的通靈獸,萬蛇是佐助的通靈獸,但是作為佐助通靈獸的萬蛇,卻死的很慘,當時佐助面對迪達拉的C0-自爆,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將萬蛇通靈出來,隨後用寫輪眼控制它,進入了它的體內躲過了迪達拉的C0-自爆,但是萬蛇卻一命嗚呼了
  • 無殼蝸牛?出現在了花盆裡!!
    花盆裡出現一種奇怪的蟲子,長得像蝸牛,但沒有殼,對花卉有害嗎?
  • 如何設置陷阱捕捉無殼蝸牛,來看驅趕無殼蝸牛步驟
    1用啤酒或牛奶誘捕蛞蝓,保護重要植物。蛞蝓爬到距離陷阱約1米的範圍,才會發現它們的存在,所以這個方法最適合用在小花園或重要地方。根據以下指示設置陷阱: 將一個斜面高杯埋進土裡,留杯口(約1.25釐米)在土外,以免殺死捕捉蛞蝓的甲蟲。 倒入啤酒或牛奶直到半滿。 每隔幾天更換誘餌。
  • 專吃蝸牛和鼻涕蟲!
    在日本一直有蛇怕蛞蝓、蛞蝓怕青蛙、青蛙怕蛇這種說法,後面兩句應該沒有爭議,世界通用,但是第一句「蛇怕蛞蝓」還是頗具爭議性的。至於為啥島國朋友說蛇怕蛞蝓,他們給出了一套理論:因為蛇是無法吞咽蛞蝓的,蛇吞咽蛞蝓的時候,蛞蝓的粘液會使蛇窒息。這樣一看似乎還是蠻有道理的。但是生活在南美的朋友不服了,誰說蛇不吃鼻涕蟲的,生活在南美的一種食蛞蝓蛇,專門吃鼻涕蟲和蝸牛。
  • 《最強蝸牛》紅龍蛋孵化方法
    紅龍蛋是玩家進行神龍許願後有機率獲得的道具,通過紅龍蛋我們可以獲取新兵種蛞蝓幼龍。那麼最強蝸牛紅龍蛋怎麼獲得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最強蝸牛》紅龍蛋孵化方法的相關內容吧。 紅龍蛋是玩家進行神龍許願後有機率獲得的道具,通過紅龍蛋我們可以獲取新兵種蛞蝓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