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沒有殼的蝸牛到底是什麼怪物?

2021-02-19 永清生活圈

提示:點擊上方永清生活圈 一鍵關注

圈主微信/QQ:630381643

廣告合作諮詢電話:13393267032

微友「天道酬勤」給我們發來消息, 在家看見一個東西,一隻沒有殼的蝸牛。這隻「蝸牛」大概四釐米長,橢圓形。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見到過,不知道是什麼。一起看看微友發來的照片和視頻:

這個沒有殼的蝸牛到底何方神聖?

小編查了一下,原來,此物飛天外之物,它叫蛞蝓 [kuò yú] ,學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又稱水蜒蚰、鼻涕蟲,中國南方某些地區稱蜒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溼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捕殺方法。

取食草萄葉片成孔洞,或副食其果實,影響商品價值。是一種食性複雜和食量較大的有害動物,遇見可將食鹽或白砂糖灑在蛞蝓身上,數分鐘之後會化成粘液狀液體。

功用主治

清熱祛風,消腫解毒,破痰通經。治中風歪僻,筋脈拘攣,驚癇,喘息,喉痺,咽腫,癰腫,丹毒,經閉,症瘕,蜈蚣咬傷。

主治

蜈蚣咬傷。用蛞蝓生搗敷塗。

痔熱腫痛。用大蛞蝓一個搗中泥,加龍腦三分、胭脂坯子半錢,敷患處。敷藥前。以石薜煮水燻洗更好。

腳脛爛瘡。用蛞蝓十個,瓦上焙乾,研為末,調油敷患處,立效。

相關焦點

  • 塔利怪物化石新發現,謎上添謎
    眼睛從肩膀兩旁的「觸鬚」上伸出,「爪鉗」長在頭上,全身像無殼蝸牛一樣——這就是考古學家還原出的一種生活在3億年前的塔利怪物(Tullimonstrum)。
  • 如果蝸牛沒有殼會怎麼樣 | 聽百科
    在 「扎 西 老 爸 說 育 兒」 的微信公眾平臺回復關鍵詞 「 故 事 」或「 百 科 」 即可收聽往期音頻在許多花園裡都能發現蝸牛它們最常呆在那些有白堊土的地方,因為它們背上的殼是由與白堊土相同的物質構成的。殼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膜,所以看上去很有光澤。 蝸牛它們肌肉發達的身體,實際上 是一種腳的起伏曲伸向前移動,並通過一路分泌粘液使自己在粗糙的地面上移動變得更為輕鬆。如果受到攻擊,它們就會分泌另一種淡黃色的粘液。 每隻蝸牛都同時具有雌性和雄生兩種性器官。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 藍蝸牛殼獲取攻略
    導 讀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藍蝸牛殼有哪些獎勵,想知道藍蝸牛殼怎麼刷,太極外殼和鈦合金盾有哪些屬性加成,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最強蝸牛 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玩家:地獄火蝸牛殼是真的好看!
    《最強蝸牛》是一款最近很火的掛機放置手遊,遊戲內玩家扮演一隻弱小的蝸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打敗八大魔神拯救世界。對於蝸牛來說,蝸牛殼肯定是最主要的組成器官,那麼遊戲中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戒戒一起來看看吧!地獄火蝸牛殼獲取方式是通過刷出來的限時禮包,要氪金328才能拿到。肯定會有小夥伴質疑,一個破殼竟然要328?那麼一點點屬性?還不如買身衣服??
  • 印度洋海底的神秘怪物被發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在很多科幻片中,除了那些擁有超能力的人類之外,其它經常露面的常客,便是各種「異形」了,當然,還包括哥斯拉等這些巨型怪物。那麼,在地球上,真的存在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怪獸嗎?
  • 張鐵志:無殼蝸牛與臺灣民主
    這是1989年,臺灣無住屋運動提出的「蝸牛主義宣言」。 他們說,有些貪心的蝸牛會開始買賣蝸牛殼,它們不肯合理地將多餘的殼讓給它的「同胞」使用,而需索高額的「殼租」或「殼價」。於是很快會出現一些買不起殼的「蝸牛」,一天到晚可憐兮兮地在找它的殼。但是,還好在蝸牛社會裡,蝸牛殼被視為是蝸牛生命中的一部分,事關重大,蝸牛的政府不會視而不見,會趕緊出來主持公道。
  • 「無殼蝸牛」發起人選新北「立委」
    原標題:「無殼蝸牛」發起人選新北「立委」 臺海網3月23日訊 據東森新聞雲報導,第三勢力參選「立委」再添1人!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李幸長宣布投身2016「立委」選舉,參選新北市第9選區(永和、中和區),將與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對上。李幸長表示,「20年前的無殼蝸牛運動沒有完全成功,是我們上一代的責任。」
  • 科普故事:沒有殼的蝸牛,蛞蝓
    她把窗戶重新關上了,又開啟了空調,插上了電蚊香液,揮發的除蟲菊酯對人類來說麻醉作用幾乎沒有,但對於蚊子則猶如迷魂香。蝸牛沒有了吵鬧和時時想吸血的蚊子,她想去廚房喝點水,卻看到了有點像水蛭,又有蝸牛一樣的觸角的蠕動動物。
  • 蝸牛的殼破了,它還能存活嗎?為什麼?
    因為,從狹義上看,在我國,蝸牛泛指陸地上的腹足綱下的動物,而從廣義上上說,蝸牛則是整個腹足綱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包括我們常見的海螺、田螺等等。這兩個分類的區別在於狹義上的蝸牛是有殼且陸生的腹足綱,而廣義上說,整個腹足綱下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殼,比如蛞蝓就屬於腹足綱,但它身上並沒有殼,而是一種純正的軟體動物。既然我們討論的是有殼的蝸牛,我們就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一下。
  • 原創文章:《蝸牛的殼》
    孩子又問:「媽媽,蝸牛為什麼爬上去30米又會滑下去20釐米?我猜一定是它身上背的那個殼太重了,就把它拖下去了。如果把殼扔掉,是不是就可以爬得更快呢?」我問孩子為什麼這樣說?他說:「我記得有首歌叫《蝸牛與黃鸝鳥》。裡面有一句: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是呀,我們一起唱過蝸牛與黃鸝鳥的歌曲。媽媽曾經告訴過你,一定要學習蝸牛這樣堅持不懈的做事精神。
  • 無殼蝸牛-中新網
    無殼蝸牛 2015-12-24 16:26: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儘管近年當局打房措施一波波,不過無殼蝸牛還是一堆,想買間房子依舊難如登天,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將近7成4的上班族,認為打房「無感」,在臺北市想買間房子,至少要不吃不喝15年以上,甚至年收入加起來200萬的雙薪家庭,結婚15年也還得租屋,因為雖然高收入,但高支出、車貸、小孩教育費零零總總,每個月開銷幾乎打平,要存到頭期款不容易。
  • 蝸牛為什麼有個硬硬的殼,這個殼是怎麼來的
    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要問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蝸牛殼是沉積碳酸鈣形成的。蝸牛的祖先生活於海中,為了保護自己,就演化出硬殼,登陸之後,蝸牛還保持了這一性狀。外殼可以對其柔弱的身體以及內臟形成保護,遇到敵害也能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避。
  • 蝸牛為什麼有個硬硬的殼,這個殼是怎麼來的
    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要問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蝸牛殼是沉積碳酸鈣形成的。蝸牛的祖先生活於海中,為了保護自己,就演化出硬殼,登陸之後,蝸牛還保持了這一性狀。外殼可以對其柔弱的身體以及內臟形成保護,遇到敵害也能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避。
  • 「無殼蝸牛」最需要的是政府幫助
    張師傅大約也不對中介費由房東出或者房東、房客一人出一半抱什麼希望,否則他就不會呼籲成立「無殼蝸牛互助會」了。「無殼蝸牛互助會」頗有創意,但從報導中找不到如何操作的具體辦法。「無殼蝸牛」之間要實現房源信息免費共享,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獲取方式一覽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最強蝸牛的藍色蝸牛殼獲取方式,藍色品級的蝸牛殼稀有度並不是很高,作為低級素材而言作用卻是非常大的
  • 亞馬孫雨林發現專吃蝸牛的蛇類新物種
    蝸牛縮進堅硬的殼裡就能免於被捕食?不一定。一支國際聯合科考隊在南美亞馬孫雨林中發現了5個蛇類新物種,它們可以利用獨特的下顎和牙齒將蝸牛身體從殼裡「挖」出來。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鑰匙》上。
  • 海中的「無殼蝸牛」
    說起蝸牛,大家應該最熟悉不過了它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自己的小房子一點點的前進,可愛極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神秘的海底總是有各種神奇的生物帶給我們驚喜你有沒有見過海中的「蝸牛」嗎海中的並不是那些背著自己小房子
  • 蝸牛身上的殼
    想必你也見過蝸牛爬行的樣子,一寸一寸地移,半天都爬不了多遠。網上有一句話:蝸牛渾身的勁都用上了還走不快,是因為身上的包袱太重了。我想到自己搬家的情況,好像也類似,那一大堆行李,就像是給自己背上了一個重重的殼。
  • 冥王星上發現巨型宇宙蝸牛,真相到底是什麼?
    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竟然在冥王星上發現了一個很奇異的現象,新視野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冥王星遠景,包括這一張站立的前所未有的圖片。
  • 蝸牛殼長反了? 科學家:與人類「右位心」相似
    蝸牛殼長反了? 科學家:與人類「右位心」相似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8日報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將殼長反的蝸牛進行配對,以求發現遺傳規律以及治療人類類似疾病「右位心」的方法。  這項研究開始於「左撇子」蝸牛傑裡米被從堆肥中救出,原本默默無聞的蝸牛現在變得獨一無二。它的殼以不同於正常蝸牛的方式捲曲,科學家此前一直為它尋找類似的伴侶,現在兩隻「左撇子」蝸牛被發現,一隻在英國,另一隻則在遙遠的地中海。科學家希望傑裡米和其中一隻蝸牛進行交配,改變下一代的基因,使它們成為正常的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