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蝸牛的殼》

2021-01-09 詩遺散錄集

《蝸牛的殼》

作者:楊柳岸

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給孩子指導了幾道數學題,有一道關於蝸牛的題,引起我和孩子聊著共同的話題,我覺得這次對話很有意義。

題是這樣的:有一隻蝸牛住在井底,有一天它想要爬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它從井底往井沿上爬。蝸牛每個白天往井沿爬30釐米,晚上睡著後往下滑20釐米,井深3米,請問蝸牛幾天可以爬出井口?

這個問題看著很簡單,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在乎的並不是數字,而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孩子問:「媽媽,這隻蝸牛為什麼要爬出井口呢?它為什麼要做那麼辛苦的事情?白天它只能爬30釐米,可晚上睡一覺就要滑下去20釐米。等於它今天辛苦一天,只爬了10釐米。而這口井對於它來說真的好深,有三米啊!井口對於它來說好遠好遠,它完全可以不這樣做呀!」

我也在想,是呀!這隻蝸牛真厲害。要是我,決不做這樣辛苦的事情,可是我不能這樣和孩子解釋,媽媽的三觀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圖片來自網絡

我說這隻蝸牛它有夢想呀!它不希望自己像井底之蛙一樣,永遠生活在井裡。它也想看看飛鳥划過的井口,究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飛鳥能急速地划過它的視線。它也想知道井外面的地方是哪個世界?

孩子又問:「媽媽,蝸牛為什麼爬上去30米又會滑下去20釐米?我猜一定是它身上背的那個殼太重了,就把它拖下去了。如果把殼扔掉,是不是就可以爬得更快呢?」

我問孩子為什麼這樣說?他說:「我記得有首歌叫《蝸牛與黃鸝鳥》。裡面有一句: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是呀,我們一起唱過蝸牛與黃鸝鳥的歌曲。媽媽曾經告訴過你,一定要學習蝸牛這樣堅持不懈的做事精神。它每天都在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堅持它的夢想。它相信總有一天可以吃到樹上的葡萄。

所以當葡萄還沒有發芽的時候,它就開始努力地爬呀爬! 它計算著自己的速度。等到它從春天爬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就一定可以嘗到美味的新鮮葡萄,而不是掉在地上,已經腐爛的爛葡萄。

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多麼有理想的蝸牛啊!而黃鸝卻要笑話它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理想。

「為什麼不扔掉它的殼呢?」孩子問。「因為蝸牛的殼就是它的家,它不能扔掉自己的家。 就像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很多不能割捨、不能丟棄的情感,或者困難。不能因為自己要奔跑,要實現理想,就扔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子女等等,許多問題都是這樣產生的。」

我也沒有想到一道數學題,竟會讓我和孩子探討起人生。探討起人生中諸多的不如意,還有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這讓我想起這樣一首詩歌,是我喜歡的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這是一首哲理抒情詩,普通的句子寫出對人生最真實的生活感受。如果生活給予的並不是公平的對待,其實就是最真實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學會堅強。

圖片來自網絡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願經歷,又必須經歷的人生。沒有人可以預見自己的人生,但我們可以努力地向自己所嚮往的未來,堅持前進。在前進的路上,也許會有狂風暴雨,也許會有沙石荊棘,可是這一切都不可能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你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朝著他大步走去。

說到這裡我們還會想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多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短短幾句已經把人生的哲理,總結在一起。有成就的人才會經受磨難,這是必須的磨練。

有很多困難讓我們想要退卻,害怕困難。各種負面的情緒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判斷。我們要學會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找到夢最初出發的起點。告訴自己我能行,我真的能行。

就像那隻小蝸牛,它背著重重的殼,那是它無法擺脫的負擔,卻一直堅持前行。還有那隻想要吃到新鮮葡萄的小蝸牛。它們的夢想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小了,可是對於它們卻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圖片來自網絡

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這樣,我們的人生面對著不同的問題。人生就是先學會面對問題,然後再想辦法積極解決問題。

這道數學題不光讓我們知道了數學問題,也知道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有夢想才能前行,一路再艱難也要努力。只要我們相信,有希望,夢想就會實現。有堅持,勝利就在前方。

說到這裡突然很激動,想起身邊那幾位一直默默相互支持的朋友。你們是我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我們可以共同探討人生理想,每個人都在向著自己的理想,努力前行。

路途中有時睏倦,有時疲憊。大家彼此加油打氣,告訴對方,現在還不能停下,我們不能站在原地!我們要向前進。

因為有你們,我更堅定!我們都要做堅強的小蝸牛,堅持奔跑在自己追夢的人生路上,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屬於作者:楊柳岸(別名:楊柳岸yangliu)的獨創作品,原創發文:詩遺散錄集。未經作者本人同意,請勿私自下載、轉載,複製本作品。若經發現,必追究法律責任。(允許百家號網頁連結分享、轉載)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下載,侵權請告知,圖片必刪。感謝!

相關焦點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 藍蝸牛殼獲取攻略
    導 讀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藍蝸牛殼有哪些獎勵,想知道藍蝸牛殼怎麼刷,太極外殼和鈦合金盾有哪些屬性加成,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最強蝸牛 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玩家:地獄火蝸牛殼是真的好看!
    《最強蝸牛》是一款最近很火的掛機放置手遊,遊戲內玩家扮演一隻弱小的蝸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打敗八大魔神拯救世界。對於蝸牛來說,蝸牛殼肯定是最主要的組成器官,那麼遊戲中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戒戒一起來看看吧!地獄火蝸牛殼獲取方式是通過刷出來的限時禮包,要氪金328才能拿到。肯定會有小夥伴質疑,一個破殼竟然要328?那麼一點點屬性?還不如買身衣服??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獲取方式一覽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最強蝸牛的藍色蝸牛殼獲取方式,藍色品級的蝸牛殼稀有度並不是很高,作為低級素材而言作用卻是非常大的
  • 蝸牛為什麼有個硬硬的殼,這個殼是怎麼來的
    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要問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蝸牛殼是沉積碳酸鈣形成的。蝸牛的祖先生活於海中,為了保護自己,就演化出硬殼,登陸之後,蝸牛還保持了這一性狀。外殼可以對其柔弱的身體以及內臟形成保護,遇到敵害也能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避。
  • 蝸牛為什麼有個硬硬的殼,這個殼是怎麼來的
    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要問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蝸牛殼是沉積碳酸鈣形成的。蝸牛的祖先生活於海中,為了保護自己,就演化出硬殼,登陸之後,蝸牛還保持了這一性狀。外殼可以對其柔弱的身體以及內臟形成保護,遇到敵害也能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避。
  • 張鐵志:無殼蝸牛與臺灣民主
    這是1989年,臺灣無住屋運動提出的「蝸牛主義宣言」。 他們說,有些貪心的蝸牛會開始買賣蝸牛殼,它們不肯合理地將多餘的殼讓給它的「同胞」使用,而需索高額的「殼租」或「殼價」。於是很快會出現一些買不起殼的「蝸牛」,一天到晚可憐兮兮地在找它的殼。但是,還好在蝸牛社會裡,蝸牛殼被視為是蝸牛生命中的一部分,事關重大,蝸牛的政府不會視而不見,會趕緊出來主持公道。
  • 「無殼蝸牛」最需要的是政府幫助
    張師傅大約也不對中介費由房東出或者房東、房客一人出一半抱什麼希望,否則他就不會呼籲成立「無殼蝸牛互助會」了。「無殼蝸牛互助會」頗有創意,但從報導中找不到如何操作的具體辦法。「無殼蝸牛」之間要實現房源信息免費共享,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蝸牛的殼破了,它還能存活嗎?為什麼?
    因為,從狹義上看,在我國,蝸牛泛指陸地上的腹足綱下的動物,而從廣義上上說,蝸牛則是整個腹足綱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包括我們常見的海螺、田螺等等。這兩個分類的區別在於狹義上的蝸牛是有殼且陸生的腹足綱,而廣義上說,整個腹足綱下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殼,比如蛞蝓就屬於腹足綱,但它身上並沒有殼,而是一種純正的軟體動物。既然我們討論的是有殼的蝸牛,我們就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一下。
  • 無殼蝸牛-中新網
    無殼蝸牛 2015-12-24 16:26: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儘管近年當局打房措施一波波,不過無殼蝸牛還是一堆,想買間房子依舊難如登天,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將近7成4的上班族,認為打房「無感」,在臺北市想買間房子,至少要不吃不喝15年以上,甚至年收入加起來200萬的雙薪家庭,結婚15年也還得租屋,因為雖然高收入,但高支出、車貸、小孩教育費零零總總,每個月開銷幾乎打平,要存到頭期款不容易。
  • 蝸牛身上的殼
    想必你也見過蝸牛爬行的樣子,一寸一寸地移,半天都爬不了多遠。網上有一句話:蝸牛渾身的勁都用上了還走不快,是因為身上的包袱太重了。我想到自己搬家的情況,好像也類似,那一大堆行李,就像是給自己背上了一個重重的殼。
  • 如果蝸牛沒有殼會怎麼樣 | 聽百科
    在 「扎 西 老 爸 說 育 兒」 的微信公眾平臺回復關鍵詞 「 故 事 」或「 百 科 」 即可收聽往期音頻在許多花園裡都能發現蝸牛它們最常呆在那些有白堊土的地方,因為它們背上的殼是由與白堊土相同的物質構成的。殼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膜,所以看上去很有光澤。 蝸牛它們肌肉發達的身體,實際上 是一種腳的起伏曲伸向前移動,並通過一路分泌粘液使自己在粗糙的地面上移動變得更為輕鬆。如果受到攻擊,它們就會分泌另一種淡黃色的粘液。 每隻蝸牛都同時具有雌性和雄生兩種性器官。
  • 海中的「無殼蝸牛」
    說起蝸牛,大家應該最熟悉不過了它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自己的小房子一點點的前進,可愛極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神秘的海底總是有各種神奇的生物帶給我們驚喜你有沒有見過海中的「蝸牛」嗎海中的並不是那些背著自己小房子
  • 世上殼最硬的蝸牛——鱗角腹足蝸牛就算是用子彈射擊,都無法穿透
    在我們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蝸牛這種動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背上的殼了,這種殼可以保護蝸牛柔軟的身體不被傷害,在某些時候也可以抵禦敵人。雖然蝸牛殼在蝸牛看來是十分堅固的,但是對我們人類來說是十分脆弱不堪一擊,甚至輕輕一腳就會踩碎,不過世界上有一種蝸牛的殼極其堅硬,甚至可以稱得上堅不可摧,別說腳踩,槍打都沒事,這種蝸牛就是鱗角腹足蝸牛。
  • 蝸牛帶著殼活一輩子,它們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自己,我們呢?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 「無殼蝸牛運動」30年,臺灣社會團體呼籲當局正視青年安居
    「無殼蝸牛運動」30年,臺灣社會團體呼籲當局正視青年安居 楊程晨、邢利宇/中新網 2019-08-26 17:00
  • 蝸牛殼長反了? 科學家:與人類「右位心」相似
    蝸牛殼長反了? 科學家:與人類「右位心」相似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8日報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將殼長反的蝸牛進行配對,以求發現遺傳規律以及治療人類類似疾病「右位心」的方法。  這項研究開始於「左撇子」蝸牛傑裡米被從堆肥中救出,原本默默無聞的蝸牛現在變得獨一無二。它的殼以不同於正常蝸牛的方式捲曲,科學家此前一直為它尋找類似的伴侶,現在兩隻「左撇子」蝸牛被發現,一隻在英國,另一隻則在遙遠的地中海。科學家希望傑裡米和其中一隻蝸牛進行交配,改變下一代的基因,使它們成為正常的蝸牛。
  • 【新發現】沒有殼的蝸牛到底是什麼怪物?
    提示:點擊上方永清生活圈 一鍵關注圈主微信/QQ:630381643廣告合作諮詢電話:13393267032 微友「天道酬勤」給我們發來消息, 在家看見一個東西,一隻沒有殼的蝸牛 這個沒有殼的蝸牛到底何方神聖?
  • 「無殼蝸牛」發起人選新北「立委」
    原標題:「無殼蝸牛」發起人選新北「立委」 臺海網3月23日訊 據東森新聞雲報導,第三勢力參選「立委」再添1人!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李幸長宣布投身2016「立委」選舉,參選新北市第9選區(永和、中和區),將與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對上。李幸長表示,「20年前的無殼蝸牛運動沒有完全成功,是我們上一代的責任。」
  • 科普故事:沒有殼的蝸牛,蛞蝓
    蝸牛沒有了吵鬧和時時想吸血的蚊子,她想去廚房喝點水,卻看到了有點像水蛭,又有蝸牛一樣的觸角的蠕動動物。不禁懷疑這是一隻變異的蝸牛,因為沒有其他的處理辦法又不敢直接接觸,所以便往其身上撒鹽,似乎有點效果,整個蟲子都收縮了,感覺是被嚇到了。於是又撒了更多的鹽,不一會兒這個沒殼的動物似乎化成了髒兮兮的粘稠液體,體型變得比原來小了許多。原來這並不是蝸牛,而是蛞蝓,和蝸牛也算是親戚了。蛞蝓一般喜歡吃廚房裡的菜葉,活躍在高溫潮溼的日子。
  • 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蝸牛的殼」,負重前行
    我不是你,不知你的負重,你不是我,不知我的前行,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自己的「殼」,只是大小不一,形狀不同,重量也不同。一次在富士康內部刊物看了章慶華同仁的《人生有太多負載》引起了上面的感想。小時候聽媽媽講過一個蝸牛的故事,現在還記得大概的意思。幾天前朋友給我發來郵件,著實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因為郵件裡正好有這個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