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鹽對於蝸牛來說是致命的?被撒鹽的蝸牛最終都化成了泡沫

2021-01-15 俗夫論科學

筆者-小文

對於我們人類而言,蝸牛是一種渺小並且脆弱的生命,清晨人們在路邊散步時,很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踩死一隻小蝸牛了。

而法國還有吃蝸牛的習慣,人們會將蝸牛烹飪成為一道美味送上餐桌,總而言之,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蝸牛的生命都容易受到威脅。

蝸牛雖然有一個外殼可以保護自己,但在很多時候,蝸牛的家除了可以避免蝸牛被太陽曬乾以外,蝸牛的外殼又薄又脆,根本起不到防護的作用。

而殺死的一隻蝸牛對於人類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它們根本就不需要弄髒鞋底,因為對付蝸牛隻需要一把鹽就足夠了,那麼,為什麼鹽對於蝸牛來說是致命的呢?

其實,鹽對於大部分的腹足綱生物而言都是一大「殺器」,無論是蝸牛還是蛞蝓,它們的身體都由細胞構成,而細胞內部含有各種人類肉眼看不見的細胞器。

我們都知道,包括人類在內,我們的細胞中都是含有水分的,而蝸牛的細胞則很特殊,它被報告在一層水性介質之中,其外層就是一層細胞膜。

可別小瞧了這層細胞膜的作用,它相當於一個過濾器,可以讓小分子輕鬆通過,而大分子則被隔絕在外。

並且,細胞膜中由於內外層物質濃度不一樣,因此它還形成了差壓,在滲透壓的作用下,可溶物分子就會自動從細胞膜的一側進入到另一側。

而我們平常使用的鹽其本質就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如果一個人把鹽撒到了蝸牛身上,那麼鹽形成的結晶體就會與蝸牛皮膚上的水分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鹽把蝸牛身上的水分吸乾了,看起來就像蝸牛被扔進了硫酸池裡一樣。

但並不是所有的蝸牛都被鹽殺死的,但蝸牛體內的水分析出,達到與外界相同的濃度之後,蝸牛就不會被繼續吸走水分了。

而陸生的蝸牛和蛞蝓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失水的狀態會促使它們瘋狂分泌粘液,以阻止身體變幹,但在這一過程中蝸牛會不斷「萎縮」,而在人類看來,被撒了鹽的蝸牛最後就化作了一團泡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鹽對蝸牛是致命的?
    蝸牛與蛞蝓唯一的區別在於,蛞蝓沒有自己的「家」。蛞蝓就是「無家可歸」的蝸牛。和蝸牛不同,蛞蝓的背上沒有殼。這對蛞蝓是有益的,因為它們可以鑽進更狹窄的空間中,但也使得蛞蝓更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傷害。撒鹽攻擊!
  • 蝸牛遇到鹽,為什麼會「滋啦」一聲化成水?蝸牛:這是人幹的事嗎
    蝸牛遇到鹽,為什麼會「滋啦」一聲化成水?蝸牛:這是人幹的事嗎 蝸牛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也不乏個頭龐大的蝸牛,它們的攻擊力強悍,一口就能將蜥蜴吞下,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選擇躲在殼裡,這也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外界傷害。
  • 為何蝸牛遇到鹽,會滋啦一聲化成水?看完又漲知識了
    蝸牛這一動物,想必大家都是有見過的。它們背著一個重重的殼,行動遲緩。不過你知道嗎,蝸牛除了有這一特性外,當它們遇到鹽後,是會滋啦一聲化成水,這是為何?看完又漲知識了!可能很多人只聽過水蛭遇到鹽會脫水,而這蝸牛身上是還背著一個殼,怎麼會跟著水蛭一樣化為水?
  • 為何蝸牛遇到鹽,會滋啦一聲化成水?看完又漲知識了
    蝸牛這一動物,想必大家都是有見過的。它們背著一個重重的殼,行動遲緩。不過你知道嗎,蝸牛除了有這一特性外,當它們遇到鹽後,是會滋啦一聲化成水,這是為何?看完又漲知識了!可能很多人只聽過水蛭遇到鹽會脫水,而這蝸牛身上是還背著一個殼,怎麼會跟著水蛭一樣化為水?國外一小夥是對此進行了實驗,只見他是找來了一隻蝸牛,然後往它的身上撒鹽。沒一會,這蝸牛殼是開始不斷地向外冒泡泡。
  • 你知道蝸牛遇到鹽,「譁啦」一聲化成水嗎?看完漲知識了
    其實不少的生物都害怕鹽, 如果你往水蛭身上撒鹽,水蛭掙扎一會就會馬上流血死去。那你知道如果蝸牛遇到鹽,它也會 「譁啦」一聲化成水沒了嗎? 曾經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抓了不少的蝸牛放在一堆, 中間撒上鹽,蝸牛們拼命的往外爬,絲毫不敢靠近鹽。要是不小心被鹽沾上,立馬譁啦啦的噴出大量白沫,生死難料。
  • 為什麼蝸牛遇到鹽,就會滋啦一聲化成水?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蝸牛遇到鹽,就會滋啦一聲化成水?看完漲知識了!蝸牛是一種行動非常緩慢的動物,它們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身上有一個厚厚的殼。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在殼裡面休息,這個可以移動的房子給它們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 為什麼蝸牛遇到鹽,就會滋啦一聲化成水?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蝸牛遇到鹽,就會滋啦一聲化成水?看完你就明白了為什麼蝸牛遇到鹽悔棋?他一聲化成水,看完又漲知識了,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感興趣吧,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對蝸牛這種動物,我們小夥伴們並不會陌生,他們出生下來之後,就會被這一刻就這一刻重重的外殼,這個蝸牛的外殼也是他們一輩子的家。
  • 科普故事:沒有殼的蝸牛,蛞蝓
    她把窗戶重新關上了,又開啟了空調,插上了電蚊香液,揮發的除蟲菊酯對人類來說麻醉作用幾乎沒有,但對於蚊子則猶如迷魂香。蝸牛沒有了吵鬧和時時想吸血的蚊子,她想去廚房喝點水,卻看到了有點像水蛭,又有蝸牛一樣的觸角的蠕動動物。
  • 蝸牛真的害怕螢火蟲嗎?小小的螢火蟲為什麼是蝸牛的天敵?
    蝸牛真的害怕螢火蟲嗎?小小的螢火蟲為什麼是蝸牛的天敵?文/農夫也瘋狂小時候一到夏天的時候,螢火蟲非常多。在當時還沒有電燈,我們這些小孩子到了晚上,就到處去抓螢火蟲。為什麼還要放出去呢?大人就說,有了螢火蟲,菜地的蔬菜才能避免被蝸牛禍害。蝸牛真的害怕螢火蟲嗎?小小的螢火蟲為什麼是蝸牛的天敵?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蝸牛,它們雖然行動緩慢,但破壞力還是比較大的,其不僅會吃一些蔬菜,而且還會啃食一些果樹幼苗、葉子及花卉。
  • 蝸牛為什麼會吃蔬菜呢,蝸牛是害蟲嗎?如何防治才好呢?漲知識!
    蝸牛為什麼會吃蔬菜呢,蝸牛是害蟲嗎?如何防治才好呢?漲知識!農村菜地、果園或農田農作物上常見的蝸牛是一種害蟲,它們會吃植物幼苗、葉子、莖幹、嫩芽、果實,甚至一些果樹的枝條皮層都會被啃掉。而平時防治蝸牛會採取一些保守治療,例如:藉助食用鹽、生石灰一般可以將鹽或生石灰撒在菜地周圍,可以起到隔離或消滅蝸牛的作用。由於蝸牛表面會有一層黏液,可以助它運動或呼吸,但如果蝸牛碰到鹽或生石灰後,就會降低蝸牛運動或呼吸能力,時間久了就會因為身體缺水而最終死掉!
  • 對於想要養殖蝸牛的人來說,必要的了解是需要的,不知道你懂嗎
    不少人說蝸牛雖然行走得很慢,但是它頑強不屈,面對困難不去妥協,所以慢慢的成為大家心目中的驕傲,當我們看著蝸牛在地上爬行的時候我們也明白了,其實蝸牛它真的很努力,它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熱都奉獻給了大地。它們的食物往往都是泥頭,還有泥土裡面的一些微生物。喜歡鑽在腐殖土。
  • 蝸牛,此生一別便是永生
    單身狗快樂的日常,圖中小夥把一對蝸牛給拆散了。對蝸牛來說,或許,此生一別便是永生。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讓小微帶大家了解一下蝸牛。蝸牛,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光線太強時他們就一點都看不見了,光線弱時,他們反而看得遠些。
  • 【新發現】沒有殼的蝸牛到底是什麼怪物?
    提示:點擊上方永清生活圈 一鍵關注圈主微信/QQ:630381643廣告合作諮詢電話:13393267032 微友「天道酬勤」給我們發來消息, 在家看見一個東西,一隻沒有殼的蝸牛 這個沒有殼的蝸牛到底何方神聖?
  • 小蝸牛,大危害,「勵志」蝸牛大量繁殖湧現所帶來的
    「蝸牛,蝸牛,先出犄角後出頭」「給我一個小小的家,一個蝸牛的家」,提起蝸牛,大家都會覺得這小東西實在可愛。一隻小小的蝸牛,有著硬硬的外殼,與柔軟無比的內心。它雖然弱小,內心卻很強大,它不斷地爬啊爬,失敗了,繼續爬,從來沒有疲憊和放棄,很久以來,它都是勵志的代名詞。可是,曾幾何時,那不常見的蝸牛多起來了。
  • 從3隻到數十萬,美國在消滅非洲大蝸牛上完敗,撒點鹽解決不了?
    往蝸牛身上撒把鹽,就能送它「上路」,然而當面前的蝸牛身長達30釐米,每次產400顆卵,食量大得吃掉整個菜園,餓急了還會啃牆皮補鈣長殼時,撒鹽這招還真就沒那麼好使了。這裡所說的蝸牛,原產自非洲,但是如今它已經走出家鄉,擴散到了亞洲、美洲等地。
  • 法國蝸牛可以吃,中國蝸牛為什麼不可以?專家:還真的不行
    大家都知道法國人喜歡吃蝸牛,他們有一道名菜叫「法式焗蝸牛」,我每次去薩莉亞吃飯都喜歡點一盤來吃,味道還不錯,跟平時吃肉差不多,口感甚至比肉還嫩些。蝸牛是怎樣爬上法國人的餐桌的?雖然在我國沒有吃蝸牛的習慣,不過在法國,吃蝸牛的傳統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在中世紀時,可能是地理氣候的原因,法國的野生蝸牛特別多,物質的匱乏加上愛美食的天賦,讓法國人發現了這些蝸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就像我們發現田雞的鮮甜嫩滑一樣,隨後便將蝸牛擺上了餐桌,開始將蝸牛製作成各種菜餚。
  • 蝸牛的這些小秘密你都知道嗎?
    他是一隻智商超高的可愛小蝸牛,而自然界中的蝸牛也同樣可愛。 那麼接下來,小生來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蝸牛。蝸牛有許許多多的種類,如華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蓋罩大蝸牛、白玉蝸牛等。 我們通過下面的視頻來了解一下蝸牛從產卵到孵化的全過程。 除了蝸牛的產卵方式十分獨特,還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一副「好牙口」。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怎麼回事?非洲大蝸牛長什麼樣可以吃嗎
    昨日,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急診醫學科(急救創傷中心)副主任兼急診內科主任謝勝提醒市民,這種類似蝸牛但比普通蝸牛大的小動物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食用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在澳大利亞吃蝸牛
    提到蝸牛,我們總能想到那個背著重重的殼,一路走到哪裡都有自己的家,整天在自己的小家中蝸居,氣死我們這些買房奴,如果你是一位園藝者,你會討厭這個小傢伙,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美食者,你會不由自主的愛上它。蝸牛在國際上享有「軟黃金」美譽。
  • 為什麼中世紀的騎士常常被描繪成與巨型蝸牛戰鬥?
    有時蝸牛體型大得驚人,有時又很小。有時蝸牛在頁面的另一端,有時就在騎士的腳下。通常,騎士們在面對蝸牛時都表現出了擔憂和害怕,仿佛這些蝸牛對手強大到足以令他們恐懼。她從13世紀晚期至14世紀初期的29份手稿中發現了約70幅蝸牛和騎士戰鬥的圖畫,認為蝸牛代表的是8世紀入侵義大利的日耳曼蠻族倫巴德人。 倫巴德人在中世紀被認為是一個不俠義的群體。高貴的騎士對戰不忠不義的蝸牛,好像是正義的場景,可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騎士會表現得如此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