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歷來有「忠誠」的美譽,不想如今藏獒成火鍋食材。許多愛狗人士很難接受這種轉變,藏獒成火鍋食材意味著藏獒神話破滅。事實上,藏獒身價動則十萬百萬,離不開營銷炒作。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Stanley Coren對各犬種的工作服從性和智商進行了排名,藏獒僅並列第46位,又兇又笨的大狗一隻而已。藏獒成火鍋食材,泡沫破裂得正是時候。
藏獒成火鍋食材 外國專家:不過是又兇又笨的大狗而已
對於「成功人士」而言,藏獒的勇猛頑強是他們自身性格的映像。他們更渴望在江湖中難以得到的東西——忠誠。炒作者精確地把握住了這一點,稱藏獒只認一個主人,甚至被虐待也不會襲主。
這在邏輯上就站不住腳。如果某富豪買下藏獒,並僱其飼養員繼續照管,那麼藏獒認誰為主呢?當兩人因勞資糾紛發生肢體衝突,藏獒該去咬誰呢?
即使從小養大的藏獒也不見得「忠誠」。2009年12月,大慶一隻養到6個月大的藏獒就吃了自己的主人,而大慶明文禁止養大型犬、烈性犬。
「忠誠」神話的副產品則是大量「心靈雞湯」式的感人故事,突出人獒的跨界情感。但藏獒作為一種不怎麼聰明又相當暴躁的狗,其情感比別的狗也深不到哪裡去。
新貴則特別期望擺脫「暴發戶」的負面形象,用狗的高貴來證明自己的血統是一個方便的途徑。炒作者也就順應形勢,炮製藏獒的高貴神話。一條路子是在歷史中尋找線索。《爾雅》明確給出古語中獒的定義:「犬,四尺為獒。」也就是大狗而已。但炒作者不管這些,將所有的獒理解為「藏獒」。
更有甚者,聲稱成吉思汗當年率3萬(後又加碼到5萬)藏獒遠徵西歐,描繪得驚天地泣鬼神。這種神話根本不值一駁。即使在軍中帶有藏獒也不過是少數軍官的寵物而已。
另一條路子是聲稱藏獒是獨立物種,為了炒作連狗都不要當了。藏獒界的某些知名人物,將藏獒附會在西北的犬科動物化石上,聲稱藏獒有800萬年歷史,具有所謂的「切割臼齒」。這些說法都毫無根據,「切割臼齒」則是所有食肉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徵。
南京農業大學倒是曾發表文章,稱常見狗品種的基因分化大約是從42000年前從狼分化來的,而藏獒的數據結果顯示是在58000年以前。但此結果沒有得到學界公認。藏獒與其他犬能夠順利雜交,這就證明它只能是狗。
編神話容易,但要推廣就難了。名人和報刊媒體,或出於利益,或出於知識有限,非常配合炒作者推銷藏獒神話。
很早就開始的馬俊仁為宣揚藏獒的勇猛,就曾說「一獒可以敵二虎」。他也從小打小鬧養藏獒,改為開辦養殖場。後來,一度大紅大紫的孫海英和呂麗萍養藏獒,同樣為藏獒界打了無形的廣告。
報刊媒體也在推波助瀾。最初是一些犬類雜誌,到2002年,藏獒神話進入一些發行量不錯的市井雜誌或農村雜誌。最後連央視和地方電視臺也介入報導。
這些報刊和電視臺的相關欄目大多關注市井奇聞、情感故事等,其編輯製作隊伍或許不具備鑑別藏獒神話的能力,情有可原,因此筆者在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
文化想像最終「積澱」為諸多關於藏獒的書籍,有的看似科普介紹,有的則是「大部分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小說。白紙黑字的東西令愛好者對藏獒神話更加篤信不疑。成了一個編造神話——付梓出版——證明神話——繼續誇張編造新神話的怪圈。
「獒文化」也繼《狼圖騰》的狼文化後被炮製出來。藏獒界中有人稱,狼文化過於兇狠,鼓勵人們學習藏獒,因為藏獒「忠於職守、捨己為人」。有的人甚至將藏獒提升到了道德模範的高度。
通過種種神話,藏獒界吸引了一批可能「真信」的有錢人。炒作者在其基礎上繼續發揮,並利用部分富人的交友圈形成攀比風潮。
藏獒價格一路攀升,也吸引了很多根本不信那些神話,一心只想投機發財的人。這些投機者的手段也很簡單,作為「藏獒商」互相轉手倒賣,迅速哄抬價格。而林林總總的犬展、獒展就是抬價的好地方。
另外,2004年8月,美國AKC批准藏獒在2005年參加比賽。這也被國內某些投機者認為是利好消息。
於是形成了價格上漲的第二波高峰。2004年,普通藏獒幼犬價格漲至約3萬元。而「純種」藏獒的炒作最終使最高價格突破百萬,甚至達到數千萬。
「純種」藏獒:最後的瘋狂
任何泡沫都面臨破滅的壓力,價格一旦不再上升,投機者就可能拋售、最終導致崩盤。因此,必須將藏獒的價格繼續向上推。
但當時由於投機者過多,藏獒市場已經混亂不堪。很多藏獒與蒙古牧羊犬雜交的後代充斥市場,有的人甚至直接拿蒙古牧羊犬充數。而且市場中,「藏獒」的總數已經相當大,要直接推高整體市場價格很有難度。
投機者便以「純種」藏獒作為突破口。在展銷會上炒作「純種」藏獒,並將此吹捧為「精品化」。
由於前述文化想像的作用,很多人誤以為越大越猛的藏獒種越純。有的人通過將藏獒與其他大型犬雜交,弄出「純種」藏獒。
有的人則鼓吹所謂的原生獒,引之為正宗,講究體態優美、毛色健康、動作矯健。但這種原生獒譜系不明,就「純種」問題來看,顯然沒有正規飼養的藏獒靠譜。
抬高價格的方法和以前一樣,在養殖場間互相倒手,號稱成交價格幾百萬、上千萬。媒體則「老老實實」地按藏獒商的開價報導,於是形成藏獒市場繼續繁榮的景象。
據某藏獒商匿名透露,成交價格遠比開價低,至於實際成交價是多少,他永遠不會透露,其他人也不會。
投機者炒作「純種」的目的並不在於真把它們賣給圈外人,畢竟人傻錢多的很難找。好處主要有三:一是營造虛假繁榮,阻止泡沫的破滅;二是賺取交配費用;三是哄抬市場價格。
例如,有的「純種」藏獒號稱交配一次就要幾十萬元,雖然價格虛高,但至少比炒作前有所上漲。「純種」的後代肯定會大漲,帶有純種血統的也能沾光,起到支撐市場的作用。
炒作純種是寵物界、動物競技界的常用手段。但從科學意義上講,現存的任何狗都是「雜種」,要經過很多代育種才能把這一品種的特徵穩定下來。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Stanley Coren,結合208位各地馴狗專家、63名小型動物獸醫師及14名研究警戒犬與護衛狗的專家對著名犬種的深入訪談觀察,並在Vancouver Dog Obedience Club提供的大量資料支持下,對各犬種的工作服從性和智商進行了排名。藏獒僅並列第46位,又兇又笨的大狗一隻而已。